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星说贞观6:十六岁李世民 吓退始毕可汗救了隋炀帝的命

时间:2013-08-07

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隋炀帝率领部下浩浩荡荡巡视边境

提示:本文共有 119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隋炀帝这个人,好大喜功,凡事讲排场。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隋炀帝率领部下浩浩荡荡巡视边境。土(突,下同)厥的始毕可汗看到隋炀帝巡视到了雁门关,就集中了兵力发动攻击,把隋炀帝包围在雁门关了。

隋炀帝耍威风耍过头了,被土厥始毕可汗包围了,他只好把被包围的消息写在竹片和木板上,然后把竹木求救信放入河中。求救信顺着河流而下,下游的大隋军民见到鸡毛信后交给官府。官府得知皇帝被土厥包围在雁门后,纷纷招募兵马去勤王救驾。

隋炀帝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左屯卫将军云定兴知道隋炀帝被包围的消息后,赶紧贴出告示招兵。云定兴招兵的时候,来了一个十六岁的英武少年应征。这个少年是唐国公李渊的次子,隋炀帝的表侄李世民。一般人家孩子来应征,肯定是冲锋陷阵的干活,但是李世民不是一般人,他是皇亲国戚啊。云定兴为了照顾皇亲国戚,把十六岁的李世民安排在指挥部当参谋。

有道是“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云定兴本来只是为了照顾皇亲国戚才把李世民留在指挥部,没想到李世民这个不带长的参谋马上就一鸣惊人了。云定兴本来想带领部队隐蔽前进,寻找战机解雁门关之围。结果听了李世民的一番话之后,马上就改变了战法了。

李世民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世民对云定兴说的话大概是这样的:“土厥远道而来,围天子在雁门,他们带的兵力和补给肯定都不多,他们肯定怕和大隋军队主力决战。如果我们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土厥军队不知道我们来了,他们就不知道害怕。我们应该大张旗鼓,把我们的部队假扮成大隋主力部队,让土厥害怕我们和雁门守军里外夹击,就会退兵了。”

始毕可汗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云定兴听了李世民的建议,把部队行军的架势拉开。云定兴让部队旌旗招展,还从民间借来了许多鼓角之类响器。云定兴大张旗鼓,一个军分区的兵力硬是让他整出大隋主力部队的气势。土厥始毕可汗果然上当了,他以为是大隋主力部队来了,只好退兵,雁门之围遂解。

这种事情,功劳一般是领导的。云定兴觉得李世民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谋略,将来前途一定不可限量。就在隋炀帝要论功行赏的时候,严重表扬了李世民一番。云定兴不把功劳全占了,而是把李世民也推出来分功,这个举动让他的子孙受益匪浅。李世民在当上皇帝之后,可没少照顾云定兴的儿子们。

李世民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这件事情,典出国家级正史《新唐书.太宗本纪》。至于真假嘛,嘿嘿,反正书上是这么说的,争论是一直存在的。史学家对于李世民旗鼓疑兵退始毕可汗的说法,有大量的史料证明始毕可汗退兵是由于土厥内部政局出现了大动荡,所以有许多史学家认为是李世民当皇帝后给自己脸上贴金。

对于是李世民十六岁献妙计救驾的说法,笔者认为虽然是正史记载的,但是也要本着“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态度去看待。总之一句话,信不信由你。

版权声明:本文为王福星原创,禁止转载。本人只以“王福星”和“文氓王福星”笔名发表文章,其余的账号发表此文均为盗版。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星说贞观6:十六岁李世民 吓退始毕可汗救了隋炀帝的命”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李世民智解雁门之围

李世民智解雁门之围

隋炀帝,雁门,始毕可汗,突厥,李世民,云定兴,崞县,大臣,救驾,毕可汗,裴矩,建议,诏书,鼓角,救援,虚张声势,代明,吉立,吉本,史蜀胡,益强,布以,拉得,时之,显锋,李渊任,秦赵,许南,西河东,隋帝

2012-11-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太原起兵李渊为主李世民为辅

太原起兵李渊为主李世民为辅

李渊,隋炀帝,李世民,裴寂,李密,刘文静,太原,突厥,东突厥,机会,兵权,天子,起兵,事儿,关系,军队,扬州,晋阳,李氏,洛阳,隋炀,始毕可汗,大业,皇帝,结局,预言,云定兴,刘文,晋阳宫,王世充

2013-03-19 #经典故事

李世民的出山之战 竟是十六岁时救驾隋炀帝杨广

李世民的出山之战 竟是十六岁时救驾隋炀帝杨广

杨广,李世民,始毕可汗,建议,雁门,云定兴,高丽,苏威,萧瑀,义成公主,勤王,将军,救驾,突厥,将士们,万大,北塞,宇文述,帝杨,崞县,明君,杨杲,隋炀,使者,天子,一生,一战,世事,名将,公元

2008-08-30 #小故事

隋炀帝被围雁门危在旦夕 李世民力挽狂澜救了他一命

隋炀帝被围雁门危在旦夕 李世民力挽狂澜救了他一命

杨广,始毕可汗,李世民,突厥,建议,史蜀胡,崞县,人马,力量,将军,无奈,援兵,谋臣,雁门,飞箭,万大,云定兴,北塞,并封,李渊,杨广入,杨广见,杨谏,杨果,隋炀帝杨广,裴矩,使者,天子,公元,公主

2018-05-08 #短篇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

政策,唐太宗,政治,百姓,统治者,科举制,贞观之治,调整,认识到,隋炀帝,松赞干布,再加,人民,人才,中央集权,东突厥,关系,国力,军阀,农民战争,因素,制度,原因,吐蕃,四方,土地,外交,基础,教训,思想

2020-05-27 #故事会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

政策,唐太宗,政治,百姓,统治者,科举制,贞观之治,调整,认识到,隋炀帝,松赞干布,再加,人民,人才,中央集权,东突厥,关系,国力,军阀,农民战争,因素,制度,原因,吐蕃,四方,土地,外交,基础,教训,思想

2020-05-28 #故事会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

政策,唐太宗,政治,百姓,统治者,科举制,贞观之治,调整,认识到,隋炀帝,松赞干布,再加,人民,人才,中央集权,东突厥,关系,国力,军阀,农民战争,因素,制度,原因,吐蕃,四方,土地,外交,基础,教训,思想

2020-05-28 #短篇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

政策,唐太宗,政治,百姓,统治者,科举制,贞观之治,调整,认识到,隋炀帝,松赞干布,再加,人民,人才,中央集权,东突厥,关系,国力,军阀,农民战争,因素,制度,原因,吐蕃,四方,土地,外交,基础,教训,思想

2020-05-28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