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普通人如何从零开始在3个月内读20本书 写30篇文章?

时间:2013-08-01

30岁这个事情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刺激,感觉自己碌碌无为的就到了30岁,所以去年年底就打算尝试改变,于是从今年年初,我就开始认认真真地做计划、

提示:本文共有 447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我是89年出生的,今年已经30岁了。30岁这个事情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刺激,感觉自己碌碌无为的就到了30岁,所以去年年底就打算尝试改变,于是从今年年初,我就开始认认真真地做计划、看书、写作。到今天为止,我已经看了20来本书,写了30多篇文章。

一、改变的动力

其实早在2013年,我身边就有能够1年读上百本书的人,我自己在后来的几年里,每年年初的时候,也会给自己定读书目标,每周1本,1年读52本书。但无一例外的是我都没有坚持下来,这些年来,我从来都没有做到过1年读52本书。每次都是前两个月还按计划完成了每周1本书的阅读量,接下来的一年里有只有这两个月的阅读量。

为什么今年我又突然特别有信息做到,而且我3个月已经完成了一小半的目标了。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有决心,第二是有计划,第三个是有方法。

首先我们讲决心这个事情。

这些年,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改变这件事情靠的是顿悟,并不是计划或者循序渐进。

以前一直以为改变这事靠的是有计划、是循序渐进。比如我想戒烟,平时是1天抽1包,如果1天减1支,那么20天后,就可以戒了。再比如,我想一年读52本书,那么每周读1本,一年下来就有52本了。细细一想,这似乎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只要稍微一尝试,就会发现这事不靠谱。或许戒烟这事我没这么干过(因为我本身不怎么抽烟,所以没这需求),但读书这事,我可能干了不下十次,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

到后来,才发现改变这事真的是个玄学问题,就像有句话说的,鸡蛋从内部打破,就是生命,从外部打破就是煎蛋,改变这个事情更多的是内在的决心问题。你说改变需要多少时间,当你真正打算改变的那一刻就改变了,后面只是个过程而已。最重要的就是你内心里那份改变的决心,那个比后面的过程更重要。只要你内心里面明确改变的那一刻,后面都是改变的每一刻,只是把那一刻复制了而已。而我们大多数人所谓的改变只是口头改变而已,内心里还是抗拒改变的。

所以人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让自己改变的理由,找到最根本的动力,这个东西虽然有些玄学,但这个是一切的基础,不然的话,可能你坚持几天就又放弃了。

我今年为什么做到了,我的决心来自于哪:首先我是一个对自己要求还算比较高的人,我最害怕的就是自己长时间的止步不前,时间拖得越久我就越难受。第二是,这几年看着身边的朋友,结婚的结婚,升职的升职,成长的成长,仿佛就我一个人还原地踏步。第三个就是30岁这个契机,年龄一大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就变得身不由己,未来的几年里慢慢的就会变成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而我一直都没有准备好。当有一天你发现父母愿意花去所有的积蓄来为你买房的时候,自己内心里怎么都过不去了,你也没法像个孩子一样由着自己任性。

所以今年心一横,就下定决心做出一些改变,所以1月1号那一天我发了一篇看起来写得很烂的文章《人的堕落都是从不读书开始的》,正式开始了今年的阅读计划。

二、如何做计划

改变这个事情靠的是顿悟,但真正的行动其实还是得靠计划,你得先明确自己今年要干些啥,总不能一直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撞吧。

当你决定改变的那一刻,你就应该要理清自己的目标和计划。

今年我给自己准备了一系列计划表,有工作的也有生活的。这个来源于我朋友圈里的一个朋友,这个朋友是个自由职业者,她每年会花1到2个月的时间挣全年的钱,然后剩下的时间几乎在全世界旅游,当然也不纯是玩,她也有着自己的计划。于是我就借鉴了一些她的计划表做了自己的计划表。

我把它们做了分类,分为日常计划表和周期性计划表。

日常计划表 —— 那些可能每天都要用的计划表

周期性计划表 —— 不需要每天或经常打开的表

可能你会觉得计划表太多了,但有一个表特别重要,那就是每日计划表。首先你得知道自己每一天的时间都花到哪儿去了,每天该干些什么,每天都完成了什么。有计划才会有目标,有目标才会有行动,有行动才会有结果,有结果才会有检视,有检视才会有成长。

每日计划表

每天早上或者晚上,列出今天或明天一天大概要做的几件事,然后在一天的时间中,不断地完成并记录在完成的那一栏,到了晚上睡觉前对今天的工作做一个评价,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写完成度。然后每周做一次周总结,每月再做一次月总结。周总结我一般截图发朋友圈,月度总结我会写成一篇文章发公众号。比如以下就是我4月第一周的周总结。

一开始这个每日计划表只是针对学习的,所以里面只会记录我读了什么书,写了什么文章或者进行了其他学习等等。然后工作也会有一个相应的表格,运动还有一个运动的表格。

因为每天的计划中工作和学习其实占了绝大部分的比例,写着写着工作和学习就变成了一个表。

职场人士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经常顾此失彼,要么工作影响生活,要么生活影响工作。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经常不按时吃饭,熬夜、长久不运动、生病,我从2017年开始就是我们公司公认身体最虚的人,这事对于我来说,一直是一个大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也经常会因为身体原因导致慢慢的就坚持不下去了,特别是年龄一大,很多事情都力不从心,所以后来我发现要想能够持续地成长,精力管理尤其重要。

所以3月底的时候,我又把我的每日计划表进行了迭代,加入了精力管理的内容,包括

吃饭——按时吃饭,每周1-2次大餐;睡觉——早睡(11-12点)早起(6-7点);运动——早晚运动(早呼吸新鲜空气);心灵(情绪)——少生气,冷静处理事情;同时我也把计划变成了四大块,工作、学习、生活和精力。

工作:重点工作、辅助工作、紧急工作、零散工作;学习:阅读(读)、写作(写)、表达(说)、摄影摄像设计;生活:娱乐(身心调节)、情感(两性相处)、亲情(家庭关系)、朋友(友情联络);精力:吃饭、睡觉、运动、心灵(情绪)。于是我的每日计划表就变成了这样。我相信后续还会不断优化和迭代。1.0和2.0版本的每日计划表需要循序渐进,等完全习惯了1.0版本后,再不断增加难度和复杂性。这样能避免一开始太难了坚持不下去。

三、如何高效地读书

有了每日的计划,那么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如何快速和高效地读书。

首先在正式介绍阅读方法的时候,要明确几个基本的认知前提。

第一,职场人士读书是和学生读书是不一样的,学生读书讲求扎实根基,沉淀知识,培养修养。而职场人士读书,更多的是应用。

第二,读书前一定要明确读书的目的。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自己认可的东西,或者说能为我所用的东西。我们的目的是去得到什么,而不是去证明谁的观点对与错。就像很多时候,我们去听某个人的讲座,讲者讲的东西未必都是全对的,然而经常会遇到有些人在听的整个过程都在指出讲者某个地方观点错了或者某页PPT字打错了,等到结束后,他脑袋里记得都是对方的错误,自己啥都没学到。所以记得读书的目的,是找到书中为我所用的东西,这个一定要明确清楚。

第三是一本书中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是极少的。一本书一般会讲三方面的内容,WHAT,这是什么;WHY,为什么会这样;HOW,我们怎么做?其实对于我们来说,WHAT和WHY的东西只需要基本了解就好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怎么做,所以HOW的部分才是最重要。职场里最忌讳的就是只讲WHAT和WHY,然后不告诉你HOW(怎么做)。

明确了这三点,职场人士读书最重要的是应用;抱着获取的心态去读书;找到书中HOW的部分应用到生活中去,这就是我们读书的初衷。

明确了上面的三点后,我们再来谈读书的方法和流程。

在不断完善自己的阅读技能之前,我读了差不多十来本阅读相关的书籍。发现他们讲的读书方法都大同小异。

《高效阅读法》

《如何阅读一本书》

《深阅读》

《快速阅读》

《高倍速阅读法:将阅读效率提升10倍的全新学习方法》

《这样读书就够了:个人学习力升级指南》

《洋葱阅读法》

《如何高效学习(Learn More ,Study Less)》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活学活用的笔记术》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

读书的流程和方法

所谓的高效阅读法(又叫杠杆阅读术),商业书的多读法则,主要就是用“快读+重读”的方式来读书。

(1)确立读书的目的,为什么读书,明确读书的目的(比如我做阅读相关的主题阅读,目的是提高读书效率,从而更快的学习成长);

(2)选书,选择经验型书籍(区别于理论型书籍),通过浏览目录、序、总结(或者别人的读书笔记),判断这本书是否值得读;

(3)正式开始读书前,依然要明确好阅读的目的;

为自己设定时间限制(合适的环境-早上,大脑清晰不易被打扰;合适的习惯-早起阅读,边看边做笔记,晚上输出;限定的时间 — 1-2小时读完一本书)阅读前,通过前言、目录、后记判断书的基本框架,确认整本书的基本结构与框架,分清轻重缓急第一遍:快读,确认精读的内容-重点第二遍:精读,花时间理解重点内容然后输出读书笔记(理解并输出)(4)重读读书笔记,并且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应用,通过重读、应用、反馈、优化从而达到运用自如的效果。

为什么很多人坚持不下去?

(1)一本书太难了。花了很长时间从前往后的读,越读越难受,信心被打击,就坚持不下去来。首先我们一定要先挑选相对简单的书进行阅读,然后再读更难的书,循序渐进。也可以通过主题阅读,一次性读多本同一主题的书,通过量达到质的成长。

(2)一本书太长了,看不下去。前面明确了一本书中核心的内容是比较少的。目前了这一点,我们就需要从书中挑重点进行阅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求先浏览、快读一遍,确认哪些地方是重点,不重要的或者看不懂的先跳过。

(3)没时间,觉得一本书要分成几次看。一般情况下除了少数很厚或者很难的书以外,集中精力的情况下,2个小时基本都可以搞定。一定要给自己限定时间,充分利用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的两个小时,尽量能一次性读完。即使读得不够深入也没关系,可以通过多读、重读的方式加深记忆。一本书,尽量不要超过2天,如果一本书分成5天读,等到第5天的时候,前两天的内容早就忘了,这样不利于在脑海里建立整本书的知识框架结构,记下的都是碎片化的内容,很难达到记忆的目的。

如何让记忆更为深刻

(1)重读,首先是读,再做读书笔记,然后再重读读书笔记,多次重复就可以加深记忆。

(2)用,对于职场人士来说,用是最好的记忆,毕竟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是用。

(3)读、写、说、教导。先读书,再做读书笔记,然后通过口述知识概要,最后利用学到的知识教别人,这么一轮下来至少可以重复四次,不可能记不住。

总结

我们来总结一下,普通人如何从零开始在3个月内读20本书,写30篇文章:

1、找到自己改变的动力,动力是根本。

2、学会做每日计划,不断检视,不断成长。

3、充分利用读书的方法和流程,读、写、说、用。

最后,赠送大家我上面提到的几个表单模版以及我个人的书单和读书笔记。

《表单模版》https://shimo.im/sheets/TYRjhjkKdcw6dJHC/MODOC/

《2020年个人阅读记录》https://shimo.im/sheets/gv6GjPY3ktJCVr96/2jzrx/

《2020年个人写作记录》https://shimo.im/sheets/DtCkrgDQvRTCV9Kq/MODOC/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普通人如何从零开始在3个月内读20本书 写30篇文章?”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凭借《老鼠爱大米》一夜爆红 如今混的不如一个普通人

凭借《老鼠爱大米》一夜爆红 如今混的不如一个普通人

杨臣刚,老鼠爱大米,网络歌手,音乐人,大米,网络,庞龙,张惠妹,谭咏麟,事业,春晚,全国,歌曲,歌手,老板,过气,雪村,抵押,网络歌曲,杨臣,郑源,一片天,上海老,网易,代人,中国,人们,中道,事实,从零开始

2008-07-18 #故事会

图书《我们都是追梦人》出版 讲述35个普通人的追梦故事

图书《我们都是追梦人》出版 讲述35个普通人的追梦故事

追梦人,梦想,中国梦,我们都是,凤凰,孙茜,文艺出版社,小孩子,故事,生活圈,江苏,答案,读者,中人物,宋吉,子阅,敬一丹,欧阳夏丹,潘涛,董浩,黄薇,副总经理,副社长,医护人员,中央电视台,天可,栏目组,业务,乡村,从零开始

2020-05-14 #故事阅读

图书《我们都是追梦人》出版 讲述35个普通人的追梦故事

图书《我们都是追梦人》出版 讲述35个普通人的追梦故事

追梦人,梦想,中国梦,我们都是,凤凰,孙茜,文艺出版社,小孩子,故事,生活圈,江苏,答案,读者,中人物,宋吉,子阅,敬一丹,欧阳夏丹,潘涛,董浩,黄薇,副总经理,副社长,医护人员,中央电视台,天可,栏目组,业务,乡村,从零开始

2020-09-14 #小故事

从零开始的故事从零开始的足球生涯吧

从零开始的故事从零开始的足球生涯吧

从零开始,万中,步青,郭怒,梦想,对手,现实,责任,阿里,第一人,我看看,文学上,走回来,能看到,足球生涯,心灰意冷,梦想破灭,明白了

2020-09-03 #故事会在线阅读

从零开始的故事从零开始的足球生涯吧

从零开始的故事从零开始的足球生涯吧

从零开始,万中,步青,郭怒,梦想,对手,现实,责任,阿里,第一人,我看看,文学上,走回来,能看到,足球生涯,心灰意冷,梦想破灭,明白了

2020-09-04 #小故事

从零开始 压力尚存

从零开始 压力尚存

压力,从零开始,才刚刚开始,生活,动力,刚刚开始,少年,时候,工作,了解你,这一切,好的,生活方式,都会,人生,事物,从小到大,所想,故事,网络,社会,网友,职业,起解,青年,一步一个脚,个阶段,不还是,不是你,什么事情

2010-07-17 #短篇故事

从零开始写故事

从零开始写故事

评论,故事,模式,非虚,元素,从零开始,事件,人物,少女,历史,基础,引语,定义,广义,总资产,文库,特稿,边界,他居然,小茜,纳来,豆丁网,公和,人事,主人公,主人,专题,人人,倒序,先例

2020-09-04 #故事大全

从零开始的勇气

从零开始的勇气

刘墉,曹秋,从零开始,书法,台湾,勇气,作品,学生,吴慈,名师,书法家,画展,画家,朋友,样子,盛名,不足的地方,许多人,连华,张大千,书房,事实,作家,众人,关系,光环,历程,绘画,回味,品德

2020-09-03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