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三国时期 曹操 刘备 孙权的用人之术 存在哪些不同

时间:2013-07-05

一些重大的军事活动,也仅仅是跟随两国之后而已

提示:本文共有 174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文章引言:

《三国演义》中,大家都把焦点集中在魏国、蜀国之上,吴国的存在感比较低。一些重大的军事活动,也仅仅是跟随两国之后而已。可是为什么最后反而是吴国存续的时间最长?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看三个君主,在用人方面的到底有哪些不同。

曹操的用人之道

曹操是枭雄,然而在东汉末年,就有很大一批能人追随其后。比如郭嘉、典韦、许褚、庞德等。在诸雄争霸的年代,谋士、将才的多少,才是综合能力的最基本体现。初期曹操并不占优势,阵营中去出现谋士如云猛将如雨的情况,与之驭人之道有很大的关系。

曹操的用人之道,有下面三个特点:

一,唯才是举

1,曹操用人,标准很简单,就是判断是否有才能。在曹操的观念之中,道德并非第一标准,他重视才能,根本不在乎人品,比如魏种事件。

2,不计较以前的行为。只要投降,愿意归顺,曹操都是既往不咎,甚至还会依据才能委以重任。比如陈琳曾经在东吴,写文章辱骂曹操,曹操根本就在意。

3,不拘一格。曹操用人,从来不过问人家的出身,只要你有才能,都会一点点的提拔,就看你自己有多大的本事。

二,用权术驾驭下属

虽然曹操只是一个丞相,可是统御下属的办法,完全是君主驾驭臣子的技巧和策略。

1,不管何时何地,极力拉拢。比如关羽,自始至终曹操都没有放弃过对其的拉拢,即使最后关羽心向刘备,他也以理解之姿态,潜移默化的对关羽施加影响,可谓是耐心十足。

2,可用就用,不可用就杀。这一点杨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能用好用,我可以多次忍受,不在自用就直接杀掉。

三,包容之道

曹操对于伤害过自己,攻击过自己的人,只要是真心投靠,他都既往不咎,冰释前嫌,用真心去换真心,给与最大的信任。

在这样的心理之下,曹操可以忍受手下一些小缺点,小问题,只要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他都可以容忍接受。

刘备的用人之道

魏蜀吴三个国家中,就以刘备最为弱,无论从政治、经济、军事上,比另外两个国家相比,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之上,可是为何能够确立三足鼎立之态势,与其用人也有很大的关系。

一,知人善任

这是刘备在用人方面,最大的优点,用好下属,往往能够凝聚团队的力量,做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比如,善于打仗的张飞、关羽、赵云,就让他们带兵打仗,让他们的优点发挥到极致,而算无遗策的诸葛亮则被安放在军师的位置上。

刘备识人方面,最出色的两个事例:

一个是拿下了诸葛亮,一个是告诉马谡不可大用。

结果很显然,都被其猜中,诸葛亮成为蜀国的支柱,而马谡失去街亭,让蜀国元气大伤。

二,注重情义

在当时那个年代,很多情况之下,谋士们很难从一而终。然而在刘备集团,核心成员机会都没有离开过他,忠诚度可是首屈一指。

这与刘备平时的作为有很大的关系,他对所有人都倾心相待,经常打感情牌。比如诸葛亮受到质疑的时候,刘备主动对外宣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坚定了诸葛亮效忠的信心。

白帝城托孤之时,为了打消诸葛亮的顾虑,专门让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三,刘备十分注重权势的正统性

刘备以汉室后人身份自居,打出“汉帐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口号,这是曹操和孙权,在政治上的致命弱点,用兴汉为旗帜,更容易得到民心,也更容易招揽人才。

孙权的用人之道

孙权的东吴,成为三个国家,存续时间最长的,也是有道理的。孙权的用人之道,在其中起到巨大的作用。

一,虚心纳谏

孙权和刘备、曹操不同,他不是白手起家,父亲和兄长已经为其打下了天下,是一个典型了“富二代”与“官二代”,然而孙权这个人,很有智慧,就算孙策也承认,在用人方面比不上他。

在虚心纳谏上,孙权有三个表现:

1,善待老臣,重用父兄留下的重臣,执行他们奉行的政策。

2,发现做错事情之后,都能真心悔过,听取别人的意见,进行改正。

3,要求臣子必须进谏,长时间没有进谏,甚至还会遭到孙权的责备。

二,充分信任

孙权对于下属,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都保持绝对的信任。

比如张昭诽谤鲁肃之时,孙权根本不在意,甚至更加的重用鲁肃,对于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也十分的信任,一些重要的文书,都是由其观看处理。

王朝更迭,每一次都会有惊才艳艳的人物出现,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好不热闹,最后只剩下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三个人,将用人之道,发挥的淋漓尽致。三国时期,与其说是江山天下之争,还不如说是人才的争夺。用人之道,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成功之道。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三国时期 曹操 刘备 孙权的用人之术 存在哪些不同”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下列哪个不是三国时期的 刘备 诸葛亮 曹操 孙权?答案是……

下列哪个不是三国时期的 刘备 诸葛亮 曹操 孙权?答案是……

曹操,这道题,答案,题目,答题,三国时期,刘备,国丞相,孙权,曹丕,诸葛亮,魏蜀吴,大家来,朋友圈,刷屏,三国演义,公元,丞相,历史学,奸雄,时会,皇帝,汉献帝,节目,脑细胞,分析,不就是,出题人,几个人,东汉末年

2019-04-16 #小故事

刘备 曹操 孙权 这些三国时期的几位君主 各有各的不同

刘备 曹操 孙权 这些三国时期的几位君主 各有各的不同

刘备,孙权,曹操,三国时期,东吴,士兵们,庞统,诸葛亮,时期,蜀国,谋士,关羽,张飞,一生,一战,人物,东西,地方,想法,水源,老百姓,赤壁,各有各,万大,其才,刘备取,周瑜,向孙权,孙吴,小诸葛

2012-03-10 #故事阅读

极容易选错:诸葛亮 刘备 曹操 孙权 哪一个不是三国时期的?

极容易选错:诸葛亮 刘备 曹操 孙权 哪一个不是三国时期的?

三国时期,曹操,三国演义,人物,刘备,孙权,诸葛亮,不属于,时间上,书法家,公元,分界点,军事家,名人,成就,政治家,文学家,蜀国,题目,东汉末年,司马懿,和建,吴三国,吕布,孙刘,库中,汉建魏,涿郡,王允,荆益

2014-01-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曹操 刘备 诸葛亮 孙权 其中一位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 是谁?

曹操 刘备 诸葛亮 孙权 其中一位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 是谁?

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三国时期,人们,人物,曹丕,历史,史称,国号,挟天子以令诸侯,效力,汉献帝,汉室,很多人,名义上,意义上,刘协,大魏,汉帝,一统,东吴,东汉时期,人才,代表,佳话,军政,卧龙,史籍

2019-05-14 #故事大全

为什么曹操不是三国时期人物?而刘备 孙权 诸葛亮却都是

为什么曹操不是三国时期人物?而刘备 孙权 诸葛亮却都是

曹操,三国时期,人物,公元,曹丕,东吴,史称,国号,政权,汉献帝,刘备,孙权,儿子,皇帝,题目,蜀汉,赤壁之战,三国人物,四个人,正确答案,正式开始,正式成立,从公,孙刘,武皇帝,罗贯中,诸葛亮,陈寿,魏政权,魏太祖

2010-01-07 #故事阅读

曹操孙权曹丕刘备 谁没有经历过三国时代?错过了什么?

曹操孙权曹丕刘备 谁没有经历过三国时代?错过了什么?

曹操,孙权,刘备,魏国,曹丕,三国时代,经历过,人物,汉献帝,赤壁之战,人才,奠基者,声望,时期,江东,荆州,三国时期,曹丕篡汉,汉室宗亲,关羽,吕布,刘表,加九锡,吴三国,孙策,封魏王,张飞,曹丕代,袁术,袁绍

2018-12-16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三国最佳座右铭 曹操的霸气 刘备的有哲理 诸葛亮的感人!

三国最佳座右铭 曹操的霸气 刘备的有哲理 诸葛亮的感人!

座右铭,刘备,孙权,曹操,诸葛亮,司马懿,刘禅,用人,魏国,孙策,董卓,这句话,人们,一生,后世,格言,虚名,遗言,三国时期,北伐,非常熟悉,百折不挠,死而后已,鞠躬尽瘁,吕伯奢,后出师表,吴伐魏,吕蒙,干略,孟获

2012-12-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三国时期的英雄 曹操很奸诈 刘备是伪君子 孙权就光明磊落吗?

三国时期的英雄 曹操很奸诈 刘备是伪君子 孙权就光明磊落吗?

刘备,这个时候,孙权,曹操,刘璋,这个人,时候,所以说,军队,荆州,关羽,手下,伪君子,是非,益州,庞统,他自己,地盘,实力,野心,刘章,诸葛亮,里肯,全部都,就可以看,入川,兵马,原因,官员,一样是

2019-08-31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