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同样是拥有巴蜀粮仓 为何秦国能统一六国 而诸葛亮常缺粮而返?

时间:2013-05-29

充足的粮草供给往往成为行军作战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提示:本文共有 23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充足的粮草供给往往成为行军作战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巴蜀粮仓在秦国和蜀汉分别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秦国 VS 六国

主要耕地战国时期,秦国位于西陲之地,等到秦昭王、秦王嬴政发动大规模战争之前,其国内拥有的主要耕地包括关中盆地、黄土高原、汉中平原以及岷江盆地(四川盆地)。

韩、魏、赵、齐、燕等五国位于河东,三晋拥有的耕地除了部分黄土高原,还有部分冲积平原地区。齐、燕则拥有冲积平原地区。

楚国则拥有长江、淮河流域的冲积平原地区。

粮食产量据资料记载,黄河水的泥沙含量高达46%,由于坡度的缘故,其泥沙经常沉积在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地区,虽然增加了该地区土壤的养分,但是也有不少隐患。雨季容易发洪水,干旱的时候,裸露出来的河床容易成为蝗虫的产卵地而引发蝗灾。

相较于灾难频发的黄河流域,黄土高原虽然缺乏水分,但是可以种植粟米、小麦等农作物。

再看渭水流域的关中盆地,秦王政于公元前246年启动了著名的郑国渠工程,引西边的泾水注入东边的洛水,用以灌溉关中盆地。据《史记》记载,郑国渠修成之后,可灌溉约四万多顷盐碱地,亩产达到六石四斗,而当时黄河中游地区的产量大约为一石半。从此之后,关中沃野千里,秦国富强起来。

大概在秦惠王时期,司马错收复巴蜀之地,整修褒斜栈道,并兴修水利都江堰,使得岷江盆地成为沃野千里的粮食产地。岷江盆地和汉中平原的粮食,之后便由褒斜道源源不断地送往关中。如果在关中修建粮仓,以储存巴蜀之地运来的粮食,那么,秦国便不会有粮食供给之后顾之忧。

国策秦孝公时期,商鞅推行农战国策,将土地发放给农民,农民手里的田地数量国家是一清二楚的,那么征收田税就非常透明。除此之外,如果军人不打仗之时,就回家种田。

而六国呢,田地大多掌握在贵族手中,一则田地数量容易瞒报,二则贵族本就不愿意交税,因此国家想要征收赋税,何其困难?

除此之外,三晋之人也不乐于种地,特别是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之后,司马迁这样形容他们,白天打架,晚上盗墓。这也是他们不能与秦国打持久战的原因之一。

综上,秦国耕地不但亩产量高,加上商鞅的农战国策,仅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的粮食产量本就高于其它各国,而巴蜀之地的粮食就好比是锦上添花,可以支持秦国长时间的作战。因此,秦昭王、秦王政时期,秦国总是长年累月的作战而从无粮食之忧。

蜀汉 VS 曹魏

主要耕地诸葛亮提出隆中对时,并指出益州不但地势险要,更是重要的粮食产地。当他到成都之后,特意设置堰官,并派遣上千人维护都江堰,此举就是为了确保岷江盆地粮食不减产。

除了岷江盆地,汉中平原也是蜀汉的粮食生产基地,但其真正发挥作用,恐怕是公元227年,诸葛亮入驻汉中之后。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带陇西百姓千余户入汉中,就是为了增加劳动力,开垦汉中平原的荒地。

那曹魏这边呢,拥有整个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冲积平原,以及关中盆地。耕地面积远大于蜀汉。

粮食产量汉朝时期,为了治理黄河水患,曾为黄河改道,并兴修水利,引黄河水灌溉汾阴、蒲坂一带的土地。等到三国时期,粮食产量早就远大于秦汉时期。

国策战国时期,秦国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而到了汉朝时期,由于鉄犁、耕牛等生产工具的投入,使得买不起这些农具的农民将土地卖给豪强大族,成为他们的佃户。

蜀汉,比较清廉的诸葛亮都拥有薄田十五顷,相当于现代的750亩地,那其他蜀地官员呢?由此可见,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极有可能延续了汉朝的田地制度,有点类似于战国时期的六国,恐怕每年能征收的军粮也不是太多。

反观曹魏,曹操鼓励农屯和军屯,其农耕政策几乎沿袭了商鞅的农战制度,因此,可用军粮远高于蜀汉。

粮食运输关中为秦国基地,秦国从巴蜀运粮,除了天灾,并没有其它阻碍。而蜀汉只拥有汉中,如果诸葛亮欲出兵北伐,就必须考虑粮食的运输问题。

从汉中通往关中的古道,虽有褒斜道、故道、傥骆道、子午道等四条栈道,其中褒斜道路程最短,但仍有470多里长。其狭窄的栈道,决定了粮食供应的艰难。

那么,为何不走水路呢?不可行,大概在汉武帝之时,便有大臣提出开通汉中到关中的漕运通道。然而,他们发现褒水、斜水河水湍急多石,不能通漕。最后,他们重新修整了褒斜栈道。因此,汉朝之时,褒斜道为两地的主要运输通道。

正因为运粮成为北伐的主要瓶颈,诸葛亮几乎每次都因为粮食殆尽而不得不返回。

为了提高粮食的运输能力,诸葛亮先后研发出运粮工具木马流牛。记得最后一次北伐,诸葛亮由褒斜道出汉中,木马流牛的应用使得诸葛亮有机会驻军于渭水之滨的五丈原。然而诸葛亮还是担心粮草接济不上,就地开荒屯田,因此有能力与魏军相持一百多天。就当他有机会解决军粮供给之时,诸葛亮终因劳累过度,死于军中。

反观曹魏,诸葛亮的北伐对曹魏来说,恰好是本地作战。因此,他们似乎从未有粮食供给之忧。汉武帝之时,从长安开渠,引渭水沿南山而下到黄河,共计三百多里,大大减少漕省运粮的兵卒,节省开支。

因此,除了关中盆地能提供足够的粮食,曹魏还可以通过漕运将关东的粮食及时地运到关中。

结语

同样是拥有巴蜀粮仓,为何诸葛亮多次因缺粮而无功而返,而秦国却因此而灭了六国呢?

从耕地面积和产量来说,秦国拥有灾害较少的黄土高原和产量较高的关中盆地,之后的巴蜀粮仓就好比锦上添花,使得秦国粮食可以实力碾压六国,而从无后顾之忧。相反,仅拥有巴蜀粮仓的蜀汉,相对于坐拥关中盆地、整个黄河流域的曹魏来讲,并没有任何优势。从国策来说,秦国实行商鞅的农战,农民拥有土地,使得国家所征收的赋税最大化。而蜀汉则仍沿用汉朝的土地制度,土地集中在豪强大族手中,使得粮食征缴有困难,反而曹魏沿用了商鞅的农战制度。因此,蜀汉仍不及曹魏。从粮食运输的难度来说,秦国可以轻松将粮食从巴蜀之地运往关中。而三国时期,关中为曹魏所占据,诸葛亮想要从狭长的褒斜栈道源源不断将粮食运输到关中,简直比登天还难。

蜀道难,难如上青天,恐怕没有人比诸葛亮更清楚这一点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同样是拥有巴蜀粮仓 为何秦国能统一六国 而诸葛亮常缺粮而返?”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秦国据关中拥巴蜀出函谷而统一天下 为何蜀汉诸葛亮北伐总是缺粮

秦国据关中拥巴蜀出函谷而统一天下 为何蜀汉诸葛亮北伐总是缺粮

诸葛亮,粮食,秦国,关中,北伐,成都平原,问题,诸葛亮北伐,诸葛,巴蜀,缺粮,益州,粮仓,司马懿,汉中,魏军,蜀汉,原因,祁山,运输,政权,地盘,函谷关,地图,实力,运粮,平二郡,李严,葛亮,陈仓

2014-06-06 #长篇故事

秦国灭蜀之后利用蜀地粮草灭了六国都不缺粮 为何诸葛亮总缺粮?

秦国灭蜀之后利用蜀地粮草灭了六国都不缺粮 为何诸葛亮总缺粮?

诸葛亮,粮草,事情,秦国,粮食,曹操,巴蜀,军队,时候,再加,军粮,战争,蜀国,缺粮,魏国,秦惠王,北伐,就必须,都会,两地,城池,情况,条件,楚国,物力,物资,百姓,蜀道难,路线,供应

2017-02-27 #故事大全

秦国灭蜀后利用蜀地粮草灭了六国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总缺粮?

秦国灭蜀后利用蜀地粮草灭了六国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总缺粮?

补给线,蜀国,诸葛亮,刘备,后勤,夷陵,时间,北伐,夷陵之战,秦国,关中平原,吴军,诸葛,兵力,军事行动,四川,地理,战争,粮仓,粮草,路线,才得以,诸葛亮北伐,会明,力强,来保,由剑阁,在当时,一带,咸阳

2011-06-04 #故事阅读

诸葛亮打仗常缺粮 为什么战国七雄打战从不缺粮?原因只有一个!

诸葛亮打仗常缺粮 为什么战国七雄打战从不缺粮?原因只有一个!

诸葛亮,蜀汉,三国演义,屯田,缺粮,个人,史书,国力,战国,时候,职业,三国时期,多智,曹操,来武,诸葛,不一样,最核心,三国志,全国,人口,体制,人口基数,全名,军队,军事,兵制,兵役制度,政治家,可圈可点

2019-11-04 #故事阅读

三国演义 蜀汉一直不缺粮 为何诸葛亮五次北伐三次缺粮

三国演义 蜀汉一直不缺粮 为何诸葛亮五次北伐三次缺粮

刘备,北伐,粮草,图文,蜀汉,素材,网络,诸葛亮,诸葛,时候,情况,胜利,葛亮,许士,魏言,公元,事情,一战,三国志,交通运输,分兵,原因,国力,困境,缺粮,夷陵,士兵,家底,物资供应,恋战

2014-09-17 #故事阅读

《三国演义》刘备征战从未有缺粮问题 为何诸葛亮总是缺粮退兵呢

《三国演义》刘备征战从未有缺粮问题 为何诸葛亮总是缺粮退兵呢

诸葛亮,刘备,李严,粮食,问题,粮草,北伐,东吴,军队,后勤,成都,时间,方式,蜀汉,蜀国,诸葛孔明,通道,刘禅,魏延,诸葛先生,代表,缺粮,睫毛,子午谷,情况,战争,牧草,祁山,秦岭,蜀道

2020-06-20 #短篇故事

战国时期打仗从不缺粮 为何诸葛亮总在关键时刻没粮食?

战国时期打仗从不缺粮 为何诸葛亮总在关键时刻没粮食?

粮草,诸葛亮,国家,缺粮,兵力,战国时期,运粮,制度,军队,蜀汉,原因,诸葛,战国,兵制,情况,战争,运输,战争中,历史,兵役制度,劳动力,后勤,地形,地界,战场,时候,男子,粮食,职业,道路

2015-09-08 #长篇故事

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 为何总缺粮 韩国的做法值得学习

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 为何总缺粮 韩国的做法值得学习

诸葛亮,粮草,蜀国,问题,刘备,战国时期,缺粮,魏国,三国时期,北伐,后勤,甘肃,韩国,供给,人口稀少,所以说,诸葛亮北伐,诸葛,古语,兵马未动,一线生机,人力,人力资源,以卵击石,全军,全民皆兵,兵役制度,兵力,再加,原因

2011-07-03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