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李白与酒的故事

时间:2013-05-15

李白与许宣平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76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1、公元744年即天宝三年,李白被唐玄宗赏识,封为翰林,随时跟随侍奉在唐玄宗左右,风头一时无两。李白的这种幸运被当时许多人嫉妒,他们纷纷在唐玄宗面前中伤李白,于是李白就被他们排挤出了朝廷,最终远离了政治中心。

官场失意的李白很是忧愁,心中的苦闷无法排解,于是他只好外出游历。途径龙兴寺时因感风寒,病卧王伦酒店。当时李白的大名已名冠海内,店主王伦对李白更是钦佩有加,殷勤照顾;王伦的女儿月莲倾情李白,对之更是体贴入微。很快,李白的病有了好转,店主王伦特意设宴庆贺。

卧病多日,一杯酒斟来,李白倍觉清香幽雅,别有洞天,不觉闭目深吸酒香。良久,问王伦道:“白游历大唐南北之地,从未喝过如此清香幽雅之酒,敢问掌柜,此酒以何为酿?”王伦说:“不瞒酒仙,鄙店造酒别无他法,只是在酒粮中加入莲花莲蕊而已。”

李白听后只说了一个妙字,便一饮而尽。月莲也给李白斟了一杯,李白饮了,又问:“敢问王掌柜,如此美妙之酒,肯定有个动听的名字吧!”王伦不好意思地说:“就是个酒,还能有什么名字?”

乖巧的月莲心里明白 ,李白肯定已经想好了酒的名字,于是又斟了一杯,说:“小女子斗胆请酒仙大诗人给俺这酒起个动听的名字!”李白爽朗地笑笑,说:“就叫‘莲花酒’吧!”并当场书联贴在王伦酒店门口:“莲花酒美玉壶开,太白醉去复还来。”

李白天性不群,纵情山水,处处留情,但此时的他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对月莲的频频示爱只好装聋作哑。为避免夜长梦多,一天清晨,李白悄悄出了王伦酒店,登上渡船,准备西上长安。

橹歌轻起,正欲行船,忽听岸上号歌铿锵,声动天地,唱的是李白写的对联。原来王伦父女得知李白不辞而别,带上十坛莲花美酒前来送行。

李白伫立船头,四顾尽是夭夭桃树,写下了著名的送别诗《赠王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伦送我情。”或许,李白此刻的“情”不是王伦的“送我情”,而是一脸泪水、依依不舍的“月莲情”。

2、李白真正的诗酒生活是从安陆开始的。他来安陆不久,因遇故人,兴奋之下,开怀畅饮,以致第二天早晨头昏目眩,误把远处走过来的安州长史李京之当成好友魏洽,打马前趋,竟闯了李长史的道。

由于李白此时“若浮云而无依”,尚未“妻以许氏”,没有婚后那样的相门社会地位作后盾,于是写了《上安州李长史书》给李长史,以谢“闯道”之罪。

文中写道:“昨遇故人,饮以狂药。一酌一笑,陶然乐酣。困河朔之清觞,饮中山之醇酎。属早日初眩,晨霾未收,乏离朱之明,昧王戎之视。青白其眼,瞢而前行。”

李白在安陆期间,还有几首著名诗酒代表作。如开元二十四年写的《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本诗反映作者才华横溢而又放荡不羁,因怀才不遇,乃诗酒自适。又有《赠内》诗,是诗人和妻子许夫人的戏谑之作。“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在李白流传于世的大量诗篇中,“赠内诗”所占的分量并不多,只有十余首。但即便是这为数不多的十余首诗,还是可以从中看到李白对妻子的一片深情。

此诗以调侃之笔,活用东汉太常卿周泽一年“三百五十九日斋”,“一日不斋醉如泥”之典,自嘲醉酒之甚,戏谑安慰许氏夫人,幽默风趣,同时暗遣愁情。

3、李白在安陆十年,实际上是以安陆为中心漫游的十年,他曾东游维扬,西入秦海,南抵朱陵,北越白水,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在居长安期间,太子宾客贺知章闻其名,相会于紫极宫,称他为“谪仙人”,解金龟换酒,与之订为莫逆之交,成为中国文坛的一段佳话。

在长安期间,李白同崔宗之等人被称为“酒中八仙”,杜甫有《饮中八仙歌》。李白在游历江夏、襄阳等地之后,结识了韩朝宗、孟浩然等著名人物,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山公醉酒时,酩酊高阳下。头上白接,倒著还骑马。”诗中将酒醉后的形态写得惟妙惟肖,如果李白不是常饮常醉,绝对写不出这种流传千古的醉酒诗。

只要翻翻李白的诗集,就不难发现他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有酒。正如郭沫若说的:“李白真可以说是生于酒而死于酒。”

关于他的死,还有种种不同的传说,大概都与饮酒有关。其中最富于浪漫主义情调的是说他醉后到采石矾的江中捉月亮时失足落水而死。虽然有些悲切,但是与酒仙一生放荡不羁的无拘自由生活映射倒也贴切。

4、李白二十五、六岁出蜀,曾漫游各地,天宝初年,贺知章敬仰其文才,推荐给唐玄宗,后司职翰林,作为侍从草拟公文。公元744年即天宝三年,本来身为翰林的李白在皇帝面前被人诋毁,最终远离了政治中心。

官场失意的李白很是忧愁,心中的苦闷无法排解,离京途中李白乘着酒意,写下了名传千古的《月下独酌》这首诗歌。

5、相传唐朝时,四川万县名叫南浦。“安史之乱”时,李白因辅佐永王李磷,得罪朝廷,流放夜郎。途中经过南浦,因长途跋涉,艰辛劳累,李白病倒了,就在南浦的西岩休养了一段时间。

李白当时心情十分忧郁,想到自己雄才大志未得实现,反遭奸臣陷害,他多么想痛饮几杯,醉卧三天,忘却一切忧虑,在诗和酒中寻找安慰啊。怎奈这南浦乃偏僻之地,既没有知心朋友唱和,也没有可口的好酒消愁。

当时南浦有个县令,名叫秦禄,此人不务正业,下棋成癖。他闻知李白不仅诗才盖世,而且精通棋艺,便时常来找李白下棋。李白为了消磨时日,也乐得与他对弈消遣。

秦县令自恃棋艺是南浦之冠,不把李白放在眼里。一天,他请来南浦全城的棋手,当众和李白对棋,想战败李白,更进一步显示他的棋艺。

结果出乎意外,李白得胜,县令惨败。县令气得酱色的脸一下变青,幸亏有善于给主子拍马屁的师爷给他圆场,一说:“这回不算数,下次再来。”县令虽强作镇静,但也难免怒形于色。

县令当众丢了面子,五脏六腑都气炸了。他忙把师爷叫来商量对策,说:“我是一个堂堂县令,李白乃是一个被贬滴的罪人,我竟被他打败,今后我这父母官还有什么威风?”

师爷献媚地说:“老爷休气,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不过依下官看来,李白来自京都,见过全国各家名手,棋艺确实非凡,老爷想胜过他也有难处。

今下官有一条妙计,下次去西门外酒坊里,买回两坛劲儿大的酒,先请李白喝酒,把他灌醉,再找他对棋,他昏昏沉沉,棋数必乱,老爷要战败他就容易了。”县令一听,喜上眉梢,连声喊:“好!好!好!”

县令得到师爷的妙计,立即把听差叫到面前,吩咐道:“明天你去西门外酒坊挑两坛酒来,下次我和李白对棋时,先请他喝酒,你在一旁斟酒,看我的眼色行事,尽量给李白多斟,灌他个烂醉如泥。”听差连连点头,声称:“照办!照办!”

听差原是个穷苦人,他心地善良,从不忍心欺负百姓,敲榨良民。他也去看过李白下棋,佩服李白的棋艺高超。他听了县令说的这套诡计,心中甚是不平。不忍心看到这个被奸臣陷害的可怜文人,再受县令的欺凌。因此,他表面答应县令的吩咐,暗中却琢磨着如何保护这个远方来的客人。

听差来到酒坊,替县令买酒,酒坊老板岂敢怠慢,按照吩咐挑选了两坛。

此酒劲头特大,不会喝酒的人,一杯即醉;善于饮酒的人,三五杯也便醉倒。听差想:李白身体本有病,要是喝上三杯五盏,不但下棋不灵,而且还会加重病症,甚至性命难保。

他挑着酒坛不知不觉来到天仙桥,见从歇凤山岩缝里流淌出来的泉水清澈纯净,晶莹透亮,汇成一股小溪,流过这天生石桥,发出踪

琼的琴声。他想,何不冲点泉水在酒里,把浓酒冲淡,让李太白喝了不醉,也许可以幸免灾难。于是,趁无人之机,揭开酒坛,捧了许多泉水倒进酒坛里,又从从容容地挑回县衙去了。

这天,县令请来更多的棋手,声称正式和李太白决一胜负,并扬言如果输了,就不当县令。

下棋之前,县令假惺惺地对李白说:“本官闻知先生好饮酒,特备上本地特产上等头酒,请先生好好品尝品尝。美酒助兴,定会显出更精湛的棋艺来。”说罢,举杯和李白对饮。听差按照县官的吩咐,在一旁斟酒。李白饮了一杯又一杯,而县令却只是做做样子,饮得很少。

喝了酒以后,李白兴致勃勃,精神百倍,不但没有昏昏沉沉,而且神志更加清醒,棋法更精,稳重灵活,攻势猛烈。秦县令只有招架之功,哪有还手之力。斗了几个回合,秦县令落得惨败。

秦县令垂头丧气回到县衙,满腹怨怒,有气无处泄。过了一会儿他静下心来,感到事情不免有些蹊跷,这样的头酒,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喝几杯也要醉倒,体弱多病的李白竟然如喝白开水一般,毫无醉意?

想到刚才自己喝的时候,也不觉有醉意,似乎这酒变淡了,原来那股辣味也没有了,而且绵软清香。县官琢磨着,又去舀一杯来品尝,果然香气扑鼻,绵软可口,和过去买的酒大不一样。

香甜的美酒,立刻冲淡了县令满肚子怒气,他忙把听差唤来,瞪着眼睛问道:“你前日是从何处买来的酒,如实说来!”

听差听了,身躯微微颤抖,唯恐兑水之事被老爷发觉,连忙答应道:“察老爷,奴才是从西门外酒坊买来的酒,一点不差。”

“你别骗我,西门酒坊的酒我尝得出来,哪有这般美味?究竟是从何处买的,如实招来?”

听差颇觉奇怪,左思右想也不知酒怎么会变好的,他忽然醒悟道:是不是因为兑了天仙桥下的溪水呢?他只好把兑水一事招了出来,县令一听忙叫人一起再去试试。一试果然如此。

这件事流传开了,于是酒坊都采用天仙桥的溪水酿酒,酿出了很多美酒来。

李白得此美酒,一日三饮,心爽神怡、精神倍增、郁闷顿消、疾病痊愈,住在南浦,不愿离去。传说,李白后来没去夜郎,因喝了南浦美酒成了仙人了。

从此,南浦名酒一代代传了下来。为了纪念李白,人们就把“南浦酒”改名为“太白酒”。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李白与酒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李白与酒的故事

李白与酒的故事

李白,老人,老翁,老汉,酒保,仙人,酒店,太白酒家,老人家,酒壶,山下,许宣平,一家酒店,孩子,歙县,柴草,溪水,灌上,美酒,酿酒,一大,一滴水,一带,人们,京都,决心,味道,太浅,婆婆,妙哉

2013-11-05 #故事会

李白与酒的故事

李白与酒的故事

李白,老人,老翁,老汉,酒保,仙人,酒店,太白酒家,老人家,酒壶,山下,许宣平,一家酒店,孩子,歙县,柴草,溪水,灌上,美酒,酿酒,一大,一滴水,一带,人们,京都,决心,味道,太浅,婆婆,妙哉

2014-10-10 #经典故事

李白与酒的故事

李白与酒的故事

李白,县令,王伦,南浦,听差,酒坊,美酒,唐玄宗,棋艺,老爷,名字,师爷,莲花,西门外,天宝,安陆,翰林,清香,泉水,酒店,酒仙,酒坛,醉酒,李太白,李长史,贺知章,问王,公元,传说,县衙

2020-09-02 #故事会

李白与酒的故事

李白与酒的故事

李白,县令,王伦,南浦,听差,酒坊,美酒,唐玄宗,棋艺,老爷,名字,师爷,莲花,西门外,天宝,安陆,翰林,清香,泉水,酒店,酒仙,酒坛,醉酒,李太白,李长史,贺知章,问王,公元,传说,县衙

2011-07-28 #故事大全

李白与酒的故事

李白与酒的故事

李白,县令,王伦,南浦,听差,酒坊,美酒,唐玄宗,棋艺,老爷,名字,师爷,莲花,西门外,天宝,安陆,翰林,清香,泉水,酒店,酒仙,酒坛,醉酒,李太白,李长史,贺知章,问王,公元,传说,县衙

2015-04-08 #小故事

李白与酒的故事

李白与酒的故事

李白,县令,王伦,南浦,听差,酒坊,美酒,唐玄宗,棋艺,老爷,名字,师爷,莲花,西门外,天宝,安陆,翰林,清香,泉水,酒店,酒仙,酒坛,醉酒,李太白,李长史,贺知章,问王,公元,传说,县衙

2013-05-01 #故事阅读

李白与酒的故事

李白与酒的故事

李白,京剧,剧目,权贵,醉酒,杜甫,安禄山,敬之意,杨贵妃,诗才,郭沫若,陶塑,太白遗风,关系,传说,世家,人们,作品,傲世,名气,剧种,历史,后人,文人,情调,太白,川剧,故事,文学,昆剧

2020-09-02 #经典故事

李白与酒的故事

李白与酒的故事

李白,京剧,剧目,权贵,醉酒,杜甫,安禄山,敬之意,杨贵妃,诗才,郭沫若,陶塑,太白遗风,关系,传说,世家,人们,作品,傲世,名气,剧种,历史,后人,文人,情调,太白,川剧,故事,文学,昆剧

2010-09-22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