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儋州调声:响彻方舱医院的天籁之音 你知道它的前世今生吗?

时间:2013-04-20

方舱医院的儋州调声方舱医院收治的新冠病人长期躺在病床上,床位比较密集,空间比较小,没有什么娱乐

提示:本文共有 401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听啊见侬啊说声呀~~~嘱哥九点半~~~细啊细水纷纷,道啊道路烂烂~~~~怎得闲心逻啊,滴侬的花栏栏~~~~”这首优美的儋州调声《嘱姑九点半》,被来自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支援湖北抗击疫情的护士小姐姐们,带进了湖北武展“方舱医院”,在全国引爆了“儋州调声”的热潮。

方舱医院的儋州调声

“方舱医院”收治的新冠病人长期躺在病床上,床位比较密集,空间比较小,没有什么娱乐。时间长了,病人会有焦虑情绪,不利于病情恢复。为了鼓励新冠肺炎患者战胜病魔,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感染科护理教学组组长薛梅丽,带着来自海南的护士小姐姐们排成两排,用这种独特的文体活动融化患者心中的焦虑和抑郁,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

薛梅丽和护士们手执小红旗,教患者学习儋州调声,先后有400多名患者“顺利毕业”,薛梅丽为被网友们亲切的称为“红旗小姐姐”。她也被国家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者”的光荣称号。儋州调声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也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好奇。

儋州调声是仅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地并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传统民间歌曲,用儋州方言演唱,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感情热烈,可歌可舞,被誉为"南国艺苑奇葩"。儋州调声主要特色是男女集体对唱,把唱歌与舞蹈融为一体,是中国民间文化优秀遗产。

儋州古称“儋耳”,自公元前 110 年汉武帝设置“朱崖,儋耳”二郡之后,儋州逐渐成为海南历史上大陆汉族最早聚居地之一,到了宋代成为海南汉族文化主要中心地。大批汉族移民到儋州,不仅带入先进中原农耕文化,并与当地土著居民黎族一起生活,推动了黎汉民族沟通与文化融合,儋州调声就是当地汉族文化与黎族文化融汇形成的产物。

一、“儋州调声”的由来

儋州的调声来源于海南儋州当地的山歌。千百年前,儋州地区的劳动者们,为了调节乏味的劳作生活,一边劳动一边唱山歌,发现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劳动效率,而且能够增加劳动的趣味性,有效减缓疲劳,于是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口口相传,不断将山歌加以改造,使其变得更节奏鲜明,更加朗朗上口。这就形成了调声和山歌。

西汉时期,随着外来文化和艺术形式的影响与当地风土人情的潜移默化的改造,使得调声更加韵律鲜明,具有儋州当地风土人情的调声最终形成,即———儋州调声。儋州调声采用了抒情唱法表达自己的情感,能够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歌曲不仅优美动听,音调流畅,而且能给人以静谧的感觉。

演唱儋州调声没有固定的场合和时间,在农闲时节、逢年过节,在山坡野地、乡镇集市都可进行,主要是青年男女互相以歌抒情,农历八月十五唱调声尤为盛行。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被贬儋州时,对儋州调声进行了整理和改良,使其文学内涵更为丰富,对儋州调声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每年中秋,儋州当地的青年男女都在集会上用调声的方式相互沟通,互表爱慕之情,这也是儋州千百年来少男少女 们追求爱情的一种常见方式。

儋州调声作为流传于海南儋州本地古老而独特的原生态民间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均发挥着特有价值

作用。它是海南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目之一,是儋州乃至海南的文化珍宝。在儋州,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就能听到优美的儋州调声,它已经成为当地广大群众最喜爱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

二、“儋州调声”的曲调和节奏

从音乐结构的角度来看,儋州调声主要由近音列和窄音列为基础的三音列构成,一般采用大二度和小三度的上、下进行或环绕的形式进行,偶尔使用宽音列或者超宽音列的模式。这种曲调特点赋予了儋州调声流畅、自然、欢快的风格。

儋州调声在具体演唱过程中,乐节以近音列、窄音列或近音乐和窄音列相结合的上行和下行进行为主,也可以以近音列、窄音列或近音列和窄音列相结合的环绕式进行。它的主要基本结构以二句体为主,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下句之间形成重复或变化重复的关系。比如在《得哥交侬花和月》中,前四小节为过门,第二乐句开始的部分就是由第一乐句后半乐句窄音列发展而来,采用的节奏型与第一乐句保持一致,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

儋州调声还有一种“扩充式二句体”的结构。它是是在原有约定俗成句幅的基础上,通过重复、变奏、加衬、加垛等方式,对其中某一乐句或两个乐句进行扩充的两句体乐段。它是对前面上下两个乐句的扩展补充,并采用衬词的演唱方式,这种反复重沓的曲调形式,也是我国许多地方民歌最为流行的形式。这种形式在湖南湘西民歌、云南大理白族民歌中也能见到。

儋州调声中,也有少量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乐段。《调及春景未残就》这首作品共二十四小节,其中第一、第二乐句为六小节,第三乐句七小节,第四乐句五小节。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采用合头换尾的方式,前半句相同,后半句不同,这样使得两个乐句之间具有一定的发展和对比,推动之后第三句“转“的展开。它在四句体乐段的大部分乐句中贯穿着一个主要三音列、节奏型,进行变化,发展,推动音乐的展开,形成首尾统一的效果,大大加强了儋州调声的艺术感染力。

儋州调声为青年男女在集会上对歌所唱的曲调,因此节奏欢快,节拍多采用 2/4 拍,以及 2/4 和 3/4 的复拍子。节奏多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连续进行为主,以此烘托热烈欢快的对歌场面。

三、儋州调声的分类

1、爱情类

儋州调声用儋州地区的方言演唱的民歌,体现的是儋州当地的文化,表达的是儋州本地的风土人情。在古代,儋州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爱情往往是通过歌声传递的。儋州调声是古老的民歌,也是古老的情歌。儋州调声是青年男女表达缠绵爱意,用歌声沟通心灵的工具,比如“打个眼神抿个笑,侬的心中流出爱情河”,就是一位男青年对美丽的女孩表达内心情感以及求爱的渴望。

2、劳动类

儋州调声来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所以歌曲内容中有大量的劳作内容。诸如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侬在田里把呵哩把秧栽哩栽”,都是古代儋州地区劳动人民耕地劳作的生活写照。

3、生活类

民歌是记载人民生产生活的工具,通过儋州调声,我们可以很好的了解古代海南地区的发展,以及海南人民的生活形态。苏东坡在儋州生活多年,对当地人民的帮助很大,为了纪念苏东坡,儋州人民用“东坡载酒名呀名扬播”这一类调声,再现了当年苏东坡在儋州传播文化的过程,表达了对苏东坡的感恩和怀念。

儋州调声“母亲带我和我姐外出逃荒”,说的是旧社会儋州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社会现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这座桥”则表达的是对党的爱戴,反映了儋州人民今天在党的领导下,过上了美好生活的欣喜之情。

4、其他类

儋州调声中也有不少描绘儋州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歌曲,比如“白马涌泉流万代,松林万翠架天河”说的就是儋州美丽的景色;还有些调声属于儿歌类,起到在载歌载舞中教育儿童的作用。

四、儋州调声的艺术特点

儋州调声是在山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歌种,以儋州方言演唱,生动而具有强烈生活气息。

儋州调声的表演方式以男女集体对唱为主,把唱歌与舞蹈融为一体,突破了山歌固有表现形式。它“一词复唱”,旋律欢快活泼。表演时,通常以村为单位组成调声队,每逢喜庆节假日,男女青年身着艳丽服装,成群结队,来到事先约好地点,由一个村的男青年与另一个村的女青年各排成一列对歌。对歌前,两脚开站“大八字步”,男女双方歌手各自携手互勾着小手指,各队排成行,或男女大家一起围成一圈,边唱边甩手并摆身体。

男女齐唱时,唱的词曲相同,只需要一个人领唱,是比较普通、难度较小的一种调声方式,只需声音和手脚动作整齐一致就行,这种调声方式主要是全体男女一起围成一圈唱为主,武汉方舱医院护士小姐姐们就是用这种方式表演的;另一种对歌方式则由男女面对面各排成一排,男先唱女后唱,男女双方各有有一个领唱手,在调声对歌过程中,领唱歌手不仅是负责领唱,还要负责即兴发挥,根据场合和气氛去现场编出七字二句或四句、有韵脚的歌词。这种表演方式,男唱女答,女唱男答,双方一起手舞足蹈,场面生动活泼,气氛热烈优美。

在演唱 “调声”的过程中,也有斗歌的。如果两队水平接近,必然会斗得难解难分。斗歌过程中,采用的格式是 2/4 拍。比如: “见姑邦体邦体似丹桂。……哥哟哥去追,……引哥心动哥去追……斗歌的歌词简单,容易记住,都是即兴创作的,一个群体中一个人开始唱,其他的人就都跟着唱。在斗歌中,最重要的是要有较高的智慧和合作精神,要求全体队员都要非常努力,施展自己创作歌曲和唱歌的本领,场面非常热烈。

在对歌时,每人手钩着手,根据歌曲的节奏进行甩手,这个动作让调声的表达更为丰富,更有吸引力,同时也可以起到打拍子的作用。每一个节拍,队员们都要非常用力地甩动手臂,吐音也会很有力,令观众能够感受歌唱者的青春活力,抒发对歌者内心无限的激情。

五、儋州调声现状

随着中国城市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儋州调声同中国其他地区音乐民俗文化一样,都面临着严峻考验。

2006 年,儋州调声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特定民间社区群体时代相传反应该群体历史渊源、生产方式、生活习俗、观念形态、宗教信仰以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征文化表现形式总称,儋州调声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得到了政府部门大力扶持,促进了儋州调声文化传承与发展。

在儋州,政府将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定为“儋州调声艺术节”。每逢中秋,来自儋州各个乡镇调声队伍都会聚集到一起,参加调声对歌活动。调声文化艺术节吸引了大批省内外甚至海外游客前来欣赏,游客们在体会儋州调声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也越来越多的了解儋州调声,并喜欢上儋州调声。

千百年来,儋州调声那独特优美的旋律,明朗欢快的节奏,以及不断创新的曲调,早已成为南国的一朵奇葩。而这一次,“红旗小姐姐”薛梅丽在全国合力抗疫的背景下,以武汉方舱医院为背景,让全国人民再一次领略到“儋州调声”独特的魅力,被网友亲切的称为“以一己之力,将儋州调声推广到全国”,这必定是促进“儋州调声”这种古老艺术全面发展和普及的一个好契机,我们应该更进一步深入挖掘儋州调声的音乐特征与文化内涵,使其焕发青春,让这种优秀的民间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儋州调声:响彻方舱医院的天籁之音 你知道它的前世今生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植物大战僵尸中的天籁之音 有很多玩家都没有听过 你知道吗?

植物大战僵尸中的天籁之音 有很多玩家都没有听过 你知道吗?

游戏,僵尸,屋顶,女歌手,好朋友,大夫,模式,演唱会,设计师,为了大家,给大家,植物大战僵尸,大家好,天籁之音,草坪上,中文名,仙气,云烟,受欢迎,劳拉,向日葵,场景,声音,网游,小游戏,妹子,时光,方式,彩蛋,情形

2013-02-07 #短篇故事

梦幻西游天籁之音任务怎么做

梦幻西游天籁之音任务怎么做

灵感,乐师,乐谱,小妖,天籁之音,活动,玩家,太乐令,奖励,任务,初稿,全队,名字,种类,创作,任务完成,物品奖励,将乐,家一,两件事,事件,全攻略,位置,几率,品质,时间,歌舞,花果山,经验,解阳山

2020-06-07 #小故事

到梦幻西游天籁之音多少灵感换一个乐谱

到梦幻西游天籁之音多少灵感换一个乐谱

灵感,乐师,乐谱,任务,太乐令,天籁之音,小妖,活动,初稿,奖励,任务完成,之乐,位置,全队,名字,玩家,种类,经验,金钱,创作,战斗,战斗中,物品奖励,太宗李,将乐,成时,玄天,家一,年间,国力

2020-09-26 #长篇故事

厦门六中合唱团:天籁之音是怎样“合”成的

厦门六中合唱团:天籁之音是怎样“合”成的

合唱团,音乐,阿卡贝拉,老师,徐聪,广州日报,郑海,视频,孙晨,作业,动作,打击乐,成员,厦门六中,难度,合唱,训练,学生们,学生,初中生,夜空,时间,老高,节奏,蒋进,东西,学校,父母,近距离,钢琴

2018-11-13 #经典故事

西藏故事:探寻丙察察线上的天籁之音

西藏故事:探寻丙察察线上的天籁之音

怒江,这个地方,教堂,距离,傈僳族,澡堂,傈僳语,国境,州府,怒族,敏感度,村民,歌曲,缅甸,老母,音乐,创作,合唱,一个地方,全部是,多声部,确实是,有一点,联想到,非常有名,思政,小水塘,大路上,沐足,庐江

2019-06-23 #短篇故事

《洛奇英雄传》艾莉莎魔鞭技能全解析 共奏天籁之音

《洛奇英雄传》艾莉莎魔鞭技能全解析 共奏天籁之音

2017-08-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把《斯卡布罗集市》改成五律 天籁之音 凄美故事

把《斯卡布罗集市》改成五律 天籁之音 凄美故事

斯卡布,罗集,歌曲,姑娘,迷迭香,香芹,鼠尾草,爱情,音乐,和百里香,故事,犯人,声音,歌声,歌词,衣衫,乐曲,人们,小伙子,心灵,悲剧,旋律,歌厅,爱人,集市,针线,麻布,卡布罗,石楠,莎拉·布莱曼

2019-04-17 #故事会

《花儿与歌声》天籁之音嘴角漾笑 他们的更是如此动人

《花儿与歌声》天籁之音嘴角漾笑 他们的更是如此动人

电影,故事,儿童,歌声,孩子,视角,现实,花儿,孩子们,农村,题材,观众,音乐,范大,儿童电影,留守儿童,走出去,基础,小女孩,感情,梦想,父母,盲女,群体,老师,教育,生活,支教老师,是一部,如花

2020-03-09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