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红军精神伴我成长”之红色电影观影感悟

时间:2013-02-11

红军故事伴我成长

提示:本文共有 439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原标题:“红军精神伴我成长”之红色电影观影感悟

我们的民族小英雄

人们常说"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抗日小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你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保家卫国的重担。

在抗战小英雄身上,充分展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在抗战英雄身上,充分展现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在抗战英雄身上,充分展现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抗战英雄身上,充分展现了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和国家就没就希望!正是有这些小英雄,我们国家充满了希望。

刘屹泽男/6岁和父母推荐电影《鸡毛信》

大家好!前天看了李沁仪爸爸的推荐感言,好赞!这么优秀精进的爸爸,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前天晚上回到家,写完作业,就安排大泽二泽和我一起看《鸡毛信》,因为两个小朋友都看过鸡毛信的书,所以看电影的时候对剧情还是有一定的了解。

影片主人公是儿童团团长~海娃,有一天接到了爸爸安排的任务,要把一封插了三根鸡毛的信送给张连长,这封信很重要。海娃很聪明,怕信被鬼子发现,藏在身上可不合适,于是灵机一动,把信藏在了老绵羊的尾巴下面,一群羊在一起,还真隐蔽的挺好,看不出来。大泽说,我要是海娃就准备两封信,一封红色的假信,一封绿色的真信,把假信交给日本鬼子,这样他们就上当了!我先肯定了孩子能替海娃想办法,然后说,日本人万一发现了你身上的那个红色的真信,怎么办?妈妈觉得还是海娃想的周全,没有把信暴露出来,这样鬼子压根就不知道有这么一封信,这样更安全一些!大泽说,对,这样也好!

紧接着就遇到日本了鬼子,海娃应对自如。我指着汉奸说,你们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吗?孩子说知道,他们是汉奸。我说为什么叫汉奸呢?他们说不知道,我说,他们就是贪生怕死的人,不敢与敌人斗争的人,给日本鬼子干活,日本鬼子说啥,他们都听!就跟你们有时候坚持不住自己,听坏毛病习气的话一样的。坚持住了你就是海娃;坚持不住了,你就成汉奸了!当汉奸的结果就是让大家都瞧不起。你们想当汉奸,还是海娃?当然他们都想当海娃。

由于大泽爱看英雄小人书,他虽然是第一次看电影,但是剧情相当熟悉,我们看着电影,他就把书拿出来,说这个剧情是书中的这一页。二泽呢,一个姿势都没有换过,把整部影片看完,估计他是被剧情吸引了,都没怎么说话,我问他害怕吗?他说不害怕,可是最后他的手心出汗了,估计是担心海娃出的吧。

海娃被日本人带走了,晚上猫眼司令要吃羊,汉奸抓住老绵羊的角不放,海娃好紧张。老羊知道自己很重要,就是一动不动,最后还用角把汉奸顶倒了,孩子们呵呵的笑。这时汉奸又看上了海娃怀里抱着的小羊,一把抢了过去。海娃虽然心疼小羊,但是这时最重要的就是保护老羊的安全。我就给孩子们说,海娃懂得舍小羊保老羊,他知道这个时候什么最重要。

我说,就跟上次二泽玩玩具,哥哥也想要那个玩具,二泽开始不想给,最后还是给哥哥了。二泽说了句,因为哥哥比玩具重要!我说太对了,原来你是跟海娃学的呀。那平时哥哥也经常是海娃啊,有什么都给弟弟,想着弟弟,要把哥哥也夸夸,告诉他们,你们做的小小的谦让,跟海娃做的其实一样一样的。

晚上海娃和敌人睡在一屋里头,他又饿又冷,慢慢的睡着了,可是爸爸在梦中呼唤了他,说,你的信还没有送到,任务还没有完成了;他的小伙伴也在梦中也提醒他,赶紧去送信!

我说,海娃没完成任务,睡觉都不踏实。原来跟我们一样,英雄也有不踏实的时候。就跟我们一样,作业没写完,或者活没干完,睡觉也不踏实!孩子们很认同啊!

随后海娃克服困难,逃了出来。我就问孩子他怎么不带他的羊,那么多羊好可惜啊!他们说,带羊不方便,万一羊发出声音,被敌人发现怎么办,他就逃不了了!我说对,即便是100只羊在那里,也不及那封信重要,因为张连长得到情报,就能消灭更多的敌人,老百姓就能过上好日子!

你看发生危险,比如发生地震或者火灾的时候,人先往外跑对吧,保命重要啊!如果你太贪了,不懂得舍取,不明白什么最重要,什么都想带走,那最后估计命都保不住了!

海娃白天又被抓了回去,继续带路!他把敌人带进了有红军埋伏的地方,最后把敌人甩开,翻了座山,心里正高兴的时候,发现鸡毛信不见了,我们都很紧张!这就弟子规里说“事勿忙,忙多错!”。海娃只能返回原路,仔细去找!

我说如果海娃的信没丢,又会怎么样呢?孩子们说,那信就能早早的就能送到。可是,问题已经出现了,海娃做出了弥补,而不是坐到那里大哭,哭没有用的!

最终信被找到了,我带着孩子,一起给海娃鼓掌!当然为了调动一下情绪。

但海娃又离敌人进了一步,危险也大了一点。海娃受了伤,最后坚持把信送到了张连长的手里,光荣的完成了任务!这就是我们小英雄的海娃!

我问二泽有什么感受,他就说海娃好勇敢,别的没什么了!

第二天上学的路上,我们又谈起了海娃,大泽说妈妈,老羊也是英雄,我说真是的呀,要没有老羊藏信,信肯定就被发现了。二泽说,妈妈小羊也是英雄,我突然很感动,对呀,小羊是用生命换回了老羊的安危!二泽又说,妈妈那些羊都是英雄。我突然觉得孩子的思维真的比我们的宽广,在他们的眼里其它的羊也是英雄,对呀,要没有它们的掩护,老绵羊肯定也会被发现。我自愧不如,我都没有想到这点!

邓老师常讲,孩子就是形象思维,动作行为越具体,他理解的就越透彻,自然就知道怎么模仿,怎么去做了。所以看红色电影真的是很能帮助孩子去理解革命英雄,这就是让孩子跟英雄在连接!因为他崇拜英雄,英雄能给他力量!孩子的成长是需要能量的,你没能量了,自然孩子就不听的了!所以我们要学会借力,借助英雄的力量,来帮助孩子成长。

看书可以扩展孩子的思维,但红色电影,更能具体的展现和告诉孩子,什么是抛头颅洒热血,以后写作文他就有题材;遇事他就有道德标准,辨别是非的能力;我们引导孩子,也有了具体的参照物,更生动。

现在跟孩子聊天就可以讨论海娃,谈谈老羊小羊,和张连长。不只是谈吃吃喝喝的事了,因为我们有共同的话题了,我们一起观看,一起经历,一起成长!这就是老师反复强调我们家长一起看的目的,孩子是需要陪伴的,陪伴才能了解,了解他需要成长的地方,我们帮助孩子成长了,孩子会很敬佩我们的。因为有你的陪伴,他们真的很开心。小时候是身体的陪伴,现在就是身体和精神的陪伴,最后就是纯精神的陪伴了!

陪伴孩子的路上,我们也要学习海娃的勇敢智慧,一定把孩子这封鸡毛信安全无误的送到社会上去!任务完成了,才能睡个安稳觉!

分享结束,感恩大家

赫浩暄5岁/男和父母推荐电影:《小兵张嘎》

我说说我个人:我已40多岁的人了,我对看电视从来没超出过30分钟,这次长征之行首题就是看电影而且还是红色电影,真把我难住了,我最怕血腥场面还是惧怕,我犹豫了整整一个晚上……这部电影到昨晚我共看了4遍,前3遍每一遍都是分几次看完的,最后一遍是和孩子昨晚一起看完的,看完后我简单概述下影片中讲述了战争年代张嘎的故事,白洋淀嘎子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钟连长奶奶牺牲,钟连长被抓,最后嘎子克服重重困难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侦察员。影片中几个故事体现了嘎子机智,勇敢,沉着冷静值得我们学习:嘎子化装成卖西瓜小孩配合老卢叔捉拿胖翻译官;还有嘎子点燃了敌人的炮弹,使战斗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在昨晚和孩子一起看电影过程中,本想看过程中以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孩子的,可孩子不让在看影片中说话,我们就默默看了一个半小时,看完后孩子说妈妈我困我睡觉去了,我也没说什么?想着明天白天继续看再引导吧……今早我想的周六多睡会吧,在朦胧中浩暄跑到我床边说妈妈:以后我来保护你,我要向电视里的嘎子小朋友学习,我听了可来劲了,一翻身坐起来,问他,浩暄你怎样学习呢?妈妈我以后再也不和你闹了,你叫我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且还要快不让你生气,上学也不骑滑板车了,走着去,说得我不争气的眼泪一下就掉下来,妈妈你哭了,我只说了句浩暄听妈妈话就是懂事孩子……周三周四我就把嘎子在剧中几个小故事讲的他听听,没想到看了一遍,真没想到这些话能从他嘴里说出来……今天扫地时还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来了……现在我都不明白孩子脑子想的?我争取在往后的日子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的去做好每一件事情,给孩子做个好的榜样。

江启睿6岁/男和父母推荐电影

《西柏坡2:英雄王二小》

王二小的英雄故事我和孩子已经听了无数遍了,那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也都会唱了。电影我俩都是第一次看,我想他应该是很激动的,因为平时我们几乎不看电视。

我们看的是一部动画片。电影一开始,就是1941年日本鬼子的大扫荡,轰炸机轰炸,敌人用毒气和机枪杀死无辜的老百姓。我看孩子紧紧的皱着眉头,眼里满是对日本人的愤恨。敌人来二小的村子扫荡,逼问二小奶奶八路军在哪里,奶奶宁死不说,被烧死了,此时我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我的心情是不能平静的,正因为有这样坚贞的奶奶,才会有我们的英雄王二小!深感做父母的责任重大,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带好路!二小和小伙伴回到村子,正好碰上逃命的狗汉奸,看到这,我问孩子:“汉奸有枪呢,二小他们怕了吗?”孩子说:“没有!他们想抓住狗汉奸交给张营长。”我趁机说,是啊,二小他们多勇敢呀!那你以后遇到困难可不能光哭鼻子,要跟二小一样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孩子赞同的点头!

敌人进山围剿迷了路,抓住二小带路,二小本来已经甩掉了鬼子!可当他得知八路军在二道泉设了埋伏伏击鬼子,他毅然转身回去给鬼子带路,看到这我问孩子:“你知道二小为什么这样做吗?”“因为他要把鬼子带进八路军的包围圈,消灭他们。”孩子目不转睛的看着屏幕。“是啊!这就是做人最起码的责任感,二小如果只考虑自己的安危,就不能消灭鬼子了。”我告诉孩子。二小把鬼子带上绝路,鬼子发现上了当,把二小高高的挑在枪尖,此时,我俩早已是泪流满面,伴随着熟悉的旋律,电影结束了。我觉得我不用再多说什么,因为孩子已经用他小小的心灵感受到了,二小就是他心目中正在的英雄!

孩子对这个英雄故事有一定的了解,观看的整个过程我几乎只是静静的陪伴,让他静静的用心感受!

看完电影,孩子问,我可以再看一遍吗?我说,可以!但是要等到下个星期,邓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很多红色电影,以后每个星期我们都可以看一部!

一部好的影片,一次心灵的启迪和洗涤。只要是出于真正的“爱“,为了孩子,相信我们在孩子心中种下的都是”真、善、美“的种子,这颗种子,定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使孩子拥有幸福美好的人生。

中华字经欢迎小朋友们的到来!

地址:长安区灯具厂十字家福乐超市南隔壁吉安小区综合楼1单元4楼北户

电话:85674566

15339120661 邓老师

18066829806 张老师

福德双收,教学为先。

用中华五千年的智慧来唤醒生命的内动力,使我们的家庭和、夫妇顺、孩子优、事业昌……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红军精神伴我成长”之红色电影观影感悟”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红军精神伴我成长”之红色电影观影感悟

“红军精神伴我成长”之红色电影观影感悟

海娃,东子,妈妈,孩子,电影,爸爸,张耀杨,胡汉,时候,敌人,红色电影,土豪,恶霸,文章,吴大叔,遇到困难,闪闪的红星,坏人,意志,爸爸妈妈,米店,鸡毛信,鬼子,杨启,潘东子,胡汉三,看到这,不一样,好的,小大人

2009-03-09 #故事大全

电影《红色往事》重走长征路在湘潭首届红博会公益放映

电影《红色往事》重走长征路在湘潭首届红博会公益放映

红色,往事,公益,电影,长征路,红色文化,湖南,万里行,红军长征,中央红军,红色旅游,长征,基因,组委会,发展,上公,长征精神,影片,故事,旅游资源,有限公司,红博,红军,首映礼,活动,湘赣,长征路线,明志,赵志杰,舞台灯光

2019-01-10 #故事阅读

暖心“湘观影” 影业沐春风|电影《半条棉被》感动湘大1500名教职工党员

暖心“湘观影” 影业沐春风|电影《半条棉被》感动湘大1500名教职工党员

老百姓,共产党,党员,棉被,观影,石虹,董秀,湖南日报,湖南,客户端,中央红军,人民,共产党人,教职工,故事,红军,精神,群众,长征,丁德,徐解,王成,责编,中国共产党,云会,卫生部,新时代,湘潭大学,全体,亲人

2010-12-27 #故事大全

《半条棉被》重温初心使命 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电影党课观影活动

《半条棉被》重温初心使命 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电影党课观影活动

棉被,农业,使命,人民,共产党,农村,初心,电影,职工,肖新华,新时代,红色,基因,全体,党课,作者,党组书记,共产党人,剪下,合法权益,影片,局长,安化县,声明,岗位,情怀,村民,来源,标注,汝城县

2015-08-01 #短篇故事

庐山天下悠: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大咖指点庐山游客观影寻迹

庐山天下悠: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大咖指点庐山游客观影寻迹

庐山,爱情,游客,庐山恋,电影周,电影,庐山旅游,国际,红色,主人公,感觉,气质,江西,男女,题材,一首诗,副会长,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天下,主题,味道,文化,放映点,祖国,观影,辽宁,风景,有一种,宋方金,宣介

2018-04-11 #经典故事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5周年《领袖1935》电影观影会在京举办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5周年《领袖1935》电影观影会在京举办

...,陈昊苏,顾秀莲,军事科学院,对外友好协会,潇湘电影集团,红色文化,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使命,历史,国际交流,有限公司,观影,院长,领袖,二影,习近平,欧阳,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副主任,副部长,中国梦

2008-01-08 #故事大全

市住建局市政维护处 组织党员干部观看红色电影《半条棉被》

市住建局市政维护处 组织党员干部观看红色电影《半条棉被》

徐解,精神,初心,使命,棉被,红军,被子,红军长征,中国梦,红色,主题,中华民族,作者,全体,党员干部,共产党人,成果,市政,女红,剪刀,剪开,场景,合法权益,声明,徐家,故事,电影,时期,村民,来源

2011-10-12 #故事大全

电影《半条被子》杀青 李凤鸣张永达“红色CP”催人泪下

电影《半条被子》杀青 李凤鸣张永达“红色CP”催人泪下

被子,李凤鸣,剧照,张永达,王木,贺子珍,电影,荧幕,徐解,陈青松,主旋律电影,中饰,剧本,女红,悲情,故事,时期,杜鹃,红色,精神,创作,合作,革命,建国大业,红军长征,习近平,曾参,李凤,杨善洲,赵友

2011-08-02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