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名人故事唐代大诗人韩愈的故事

时间:2012-11-30

唐朝诗人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43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韩愈出生于公元768年,这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地主家庭,父亲博学多才,很有点名气,可惜在韩愈3岁的时候就与世长辞了。从此,他由哥嫂抚养。其兄韩会,写得一手好文章,在长安为官时很受敬重。韩愈10岁那年,兄在朝廷遇到不幸,被赶出京城,降职到广东韶关一带做刺史,他也随兄长南迁到了广东。 由京都长安到广东韶关,遥遥3千里。一家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途经潼关、洛阳、长沙等大小城市,还要经过波涛壮阔的天堑长江和一望无际的洞庭湖,越过层峦叠嶂的山山岭岭,他们奔波了数月才到达目的地。 哥哥和嫂嫂领着弟弟韩愈晓行夜宿,哥哥沿途给他讲了许多古人勤奋学习、忠心报国,英勇杀敌的故事,希望他早日长大成才,重振家业。韩愈从这些故事中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如左丘明双眼失明后还写《左传》,屈原被流放照样著《离骚》,司马迁受宫刑时还写下了《史记》等等。哥嫂的期望和古人在逆境中奋斗成才的事迹,深深感染着韩愈,在这个少年的心里激起了层层波澜,激发了他的进取之心。南迁的旅途虽然很艰辛,可是沿途看到祖国大自然的壮景,也是对这位少年幼小心灵的陶冶。那连绵起伏的群山、一望无际的平原、奔流不息的江河、浩翰无际的湖泊、郁郁葱葱的森林、绿油油的禾苗,还有那些令人流连忘返的名胜古迹,一幕幕都映入了他的眼帘,刻印在他的脑海中了。这些山林、古寺、清晨、黄昏都成为他后来笔下的素材和描写对象。 数日后到了韶关,韩愈刚刚安定下来,正要集中精力读书的时候,厄运又降临了,这就是其兄的逝世。哥哥一死,孤儿寡妇举目无亲,无人帮助,嫂嫂只好带着韩愈返回故乡。 这不幸的遭遇磨炼了他的意志,他把对哥哥的思念埋在心底,刻苦自学,发奋读书。每天三更起床开始读书,无论吃饭、睡觉,手里都不离开书本。累了,把书本当枕头,吃饭没菜,就边看书边吃饭。他先后读了《论语》、《孟子》、《书经》、《诗经》、《礼记》和《春秋》等书,并且熟读了诸子百家的文章。 后来,韩愈在嫂嫂的鼓励下,来到洛阳求学。在那里,他租了两间茅屋居住,过着凄苦、清贫、俭朴的生活。为了博览群书,他“口不绝吟于文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起早睡晚,常常读书到深更半夜。就是寒冷的冬天,他也舍不得生火取暖。砚台的墨汁结冰了,他就用嘴呵呵气,使冰融化了再写;手冻僵了,他搓一搓发热后再写文章;读书读到口干舌燥,他就喝口清菜汤继续吟诵揣摩。韩愈苦读、背诵、深思,不断地记笔记,提炼纲要,记述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注意研究并加以仔细分析,把前人写的文章吃透。 韩愈19岁时离开了洛阳,来到京城长安。在长安文坛上有一位很有影响的人,这就是梁肃,他深得韩愈的敬仰。梁肃反对骈体文,主张用先秦、两汉的散文形式写作。韩愈就登门求教,殊不知这两位不谋而和,他们都喜欢先秦、两汉的散文形式,而反对南北朝时代的骈体文。韩愈认为写文章应说明道理,形式应为内容服务,语言要表达思想。从此,他立志恢复散文,改革骈体文。他常常求教于梁肃,在这位文坛大家的指点下,韩愈的古文水平很快得到了提高。 在韩愈24岁的时候,参加了进士考试,主考官是宰相陆贽。出的试题为“不迁怒不贰过” 大意为自己不高兴不要转移到别人身上,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韩愈看后,挥笔成章。可是,当主考官看了以后,却把试卷放在一边,第一次考试就这样落榜了。 第二年,韩愈又参加了进士考试,试题与上一年的试题一样,韩愈没有犹豫,一字不改地把去年的旧作写在卷面上。陆贽主考官看后,感到此卷似曾相识,他反复看了几遍,拍案叫绝,说道: “好文章!完全是古文风格,没有一点骈体文的味道,若不细看,差点埋没人才了。”就这样,韩愈考中了进士,并名列榜首。 从此以后,韩愈更加积极倡导古文运动,从事古文写作。无论是给皇帝上书,给亲友写信,还是写各种体裁的文章,他都是按先秦、两汉的古文要求精心撰写。 韩愈的散文,感情充沛、雄奇奔放、明快流畅,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坛上影响深远。他的《杂说》(伯乐相马)、《柳子厚墓志铭》、《师说》代表了韩文的风格。人们很喜爱他的文章,许多人向他请教,一时韩门弟子甚多。后来他又得到散文大家柳宗元的支持,古文业绩更加斐然。二、三十年后,古文逐渐压倒了骈体文,占据了文坛的主要地位。韩愈倡导古文,在文坛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韩文公祭鳄鱼 潮州的韩江,从前有很多鳄鱼,会吃过江的人,害得百姓好苦,人们叫它做“恶溪”。一天,又有一个百姓被鳄鱼吃掉了。韩愈知道后很着急,心想鳄害不除后患无穷,便命令宰猪杀羊,决定到城北江边设坛祭鳄。 韩愈在渡口旁边的一个土墩上,摆了祭品,点上香烛,对着大江严厉地宣布道:”鳄鱼!鳄鱼!韩某到这里来做刺史,为的是保土庇民。你们却在此祸害百姓。如今姑念你们无知,不加惩处,只限你们在三夭之内,带同族类出海,三天不走就五天走,五天不走就七天走。七天不走,便要严处!” 从此,江里再也没有看见鳄鱼,所有的鳄鱼都出海到南洋去了。 现在,人们把韩愈祭鳄鱼的地方叫做“韩埔”,渡口叫“韩渡“,又叫”鳄渡”,还把大江叫做“韩江”,江对面的山叫做“韩山”。 韩愈与叩齿庵 韩愈来到潮州后,有一天出巡,在街上碰见一个和尚,面貌长得十分凶恶,特别是翻出口外的两个长牙,更是使人骇怕。韩愈本来就是因为劝皇帝不要为迎接释迦牟尼的骨头过份劳民伤财,才被贬到潮州来的,早已对和尚没有好感 了,一见这副“恶相”,更是讨厌,他想这决非好人,回去要好好收拾他,敲掉他那长牙。 韩愈回到衙里,才下轿,看门的人便拿来一个红包,说这是刚才有个和尚要送给老爷的。韩愈打开一看,里面非金非银,是一对长牙,正好和那和尚的两只长牙一模一样。他想,我想敲掉他的牙齿,并没说出来,他怎么就知道了呢? 乾愈立即派人四处寻找那个和尚。 见面交谈后,韩愈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很有名声的潮州灵山寺的大颠和尚;是个学问很深的人。韩愈自愧以貌看人,忙向他赔礼道歉。这以后,两人终于成了好朋友。 后人为纪念韩愈和大颠和尚的友谊,就在城里修了座庵,叫“叩齿庵”。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名人故事唐代大诗人韩愈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名人故事唐代大诗人韩愈的故事

名人故事唐代大诗人韩愈的故事

韩愈,鳄鱼,古文,骈体文,和尚,文章,文坛,潮州,长牙,梁肃,主考官,人们,哥哥,嫂嫂,洛阳,散文,百姓,试题,进士,考试,陆贽,两汉,书本,京城,刺史,大江,故事,敲掉,沿途,渡口

2020-05-27 #短篇故事

名人故事唐代大诗人韩愈的故事

名人故事唐代大诗人韩愈的故事

韩愈,鳄鱼,古文,骈体文,和尚,文章,文坛,潮州,长牙,梁肃,主考官,人们,哥哥,嫂嫂,洛阳,散文,百姓,试题,进士,考试,陆贽,两汉,书本,京城,刺史,大江,故事,敲掉,沿途,渡口

2020-06-16 #故事阅读

名人故事唐代大诗人韩愈的故事

名人故事唐代大诗人韩愈的故事

韩愈,鳄鱼,古文,骈体文,和尚,文章,文坛,潮州,长牙,梁肃,主考官,人们,哥哥,嫂嫂,洛阳,散文,百姓,试题,进士,考试,陆贽,两汉,书本,京城,刺史,大江,故事,敲掉,沿途,渡口

2020-09-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名人故事唐代大诗人韩愈的故事

名人故事唐代大诗人韩愈的故事

韩愈,鳄鱼,古文,骈体文,和尚,文章,文坛,潮州,长牙,梁肃,主考官,人们,哥哥,嫂嫂,洛阳,散文,百姓,试题,进士,考试,陆贽,两汉,书本,京城,刺史,大江,故事,敲掉,沿途,渡口

2008-02-26 #长篇故事

名人故事唐代大诗人韩愈的故事

名人故事唐代大诗人韩愈的故事

韩愈,鳄鱼,古文,骈体文,和尚,文章,文坛,潮州,长牙,梁肃,主考官,人们,哥哥,嫂嫂,洛阳,散文,百姓,试题,进士,考试,陆贽,两汉,书本,京城,刺史,大江,故事,敲掉,沿途,渡口

2013-01-14 #小故事

说到粉丝 在我们古代诗歌界 大诗人们也是彼此之间互粉

说到粉丝 在我们古代诗歌界 大诗人们也是彼此之间互粉

李白,杜甫,张籍,李商隐,白居易,时候,当红,诗歌界,白哥,韩愈,好友,粉丝,知音,孟郊,杨玉环,汪伦,连唐,偶像,儿子,洛阳城,圈子,朝廷,小花,小弟,年轻人,扬州,才华,时代,朋友,见面会

2015-03-13 #故事大全

唐代诗人韩愈:彰显男子汉魅力

唐代诗人韩愈:彰显男子汉魅力

韩愈,韩昌黎,官员,唐古文,昌黎,元和,宪宗,手法,文体,来源,碑志,诗人,运动,赠序,韩文,又称,于长安,仲举,任节度,其诗,吴元济,士第,孔孟,孟东野,宋魏,师说,崔立,文为诗,方世举,李汉

2012-06-19 #故事阅读

你不知道的故事 唐代散文家——韩愈篇

你不知道的故事 唐代散文家——韩愈篇

韩愈,事件,潮州,鳄鱼,文章,人们,佛骨,后人,百姓,昌黎,柳宗元,韩吏部,韩公,吏部,地方,鸢飞鱼跃,孟郊,欧阳修,韩文公,唐诗,人称,先生,作品,城北,天下,官员,散文,怕鬼,竹竿,乾隆

2018-12-18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