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成语复习课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时间:2012-10-14

部编版小学语文成语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871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8 分钟。

[ 20 – 20 学年度 第 学期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任教老师: xx 市实验学校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成语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 导入新课:师说一段话,思考这段话在用词造句上有什么特点: 在汉语的广阔天地里,有一个王国。那里风和日丽,山清水秀叫人流连忘返; 那里姹紫嫣红,奇花异草,叫人目不暇接;那里生机勃勃,珍禽异兽叫人耳目一 新;那里还有至理名言,读了让人受益匪浅。(学生说) 是的,这短短的一段话里就用了 11 个成语。成语是祖国语言文字的瑰宝。我 们说话写文章时,如果能恰当地运用一些成语,会使我们的表达更简明、更生动。 成语的学习,一要会读,二要理解,三要熟记,第四,也是最重要的,要学 会运用。 说到要理解运用,首先要熟记。比如,刚才那段话,可以联句成段来记忆。 屏示联句成段记成语: 那里风和日丽,山青水秀叫人留恋忘返;那里 姹紫嫣红,奇花异草叫人目不暇接;那里生机勃勃,珍禽异兽叫人耳目一新;那 里还有至理名言,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二、交流归类熟记方法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成语,课文中有,每个单元的练习中也罗列了不少。 老师让你们归类、整理,谁来介绍一下你把哪些成语归为一类?请你来教大家怎 样记住它们。(“一”开头,叠词,近、反义词,按成语典故,褒义、贬义,编 故事……) 三、教师梳理归结:(一)、从成语的来源来分类记忆: (屏示有关内容)1 寓言成语(主要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如《庄子》井底之蛙,《列子》愚公移 山,《韩非子》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等等) 2 神话传说中的成语。如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海市蜃楼,天衣无缝 等。 鹬蚌相争 守株待兔 画蛇添足 自相矛盾 量体裁衣 杯弓蛇影 螳螂捕蝉 亡 羊补牢 人面兽心 无价之宝 曲高和寡 囫囵吞枣 庖丁解牛 起死回生 患得患失 庸人自扰 嗟来之食 塞翁失马 痴人说梦 井底之蛙 刻舟求剑 滥竽充数 南辕北 辙 惊弓之鸟 对牛弹琴 掩耳盗铃 叶公好龙 黔驴技穷 东施效颦 杞人忧天 狐 假虎威 买椟还珠 画饼充饥 不可救药 拔苗助长 疑邻盗斧 3 历史故事成语。汉语成语中,来源于历史事件名人传闻佚事的有很大的比例, 如《左传》《史记》《后汉书》有许多著名战争或历史事件概括而来的成语,如 草木皆兵,完璧归赵,纸上谈兵,破釜沉舟,指鹿为马……这类成语要注意这个 成语的主人公。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 人相争或主动让步。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故事出自《国语·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 气势之盛。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 整治他自己。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 进。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 美。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成语“鸡呜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 技能的人。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 的惊恐心理。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 点。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 yún dāng 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 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 着。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 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故事见于《庄子·秋水》。成语“望洋兴叹”,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够,感到 无可奈何。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 存。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枕戈待旦”出自刘琨《与亲故书》,形象地写出 了刘琨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决心。后来用作成语,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故事出自《史记·汲郑列传》。成语“后来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胜过先前 的。和汲黯说这话的原意,大不相同。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 的掩饰行为。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 士,及时振作。故事出自《史记·魏世家》。成语“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害, 结果反而使祸害扩大。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 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 白。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则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比喻为人真诚,严于 律已,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成语词条: 九牛一毛 (浏览数:553) 成语发音: jiǔ niú yī máo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成语释疑: 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成语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 与蝼蚁何以异?” 成语示例: 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陈毅《感事书怀·七古·手 莫伸》诗)(其中~代表本词条:九牛一毛) 成语故事: 汉武帝(刘彻)听说李陵带着部队深入到匈奴的国境,士气旺盛, 心里很高与。这时, 许多大臣都凑趣地祝贺皇帝英明,善于用人。后来李陵战败投降,武帝非常生气, 原来祝贺 的大臣也就反过来责骂李陵无用和不忠。这时司马迁站在旁边一声不响,武帝便 问他对此事 的意见,司马迁爽直地说李陵只有五千步兵,幢恍倥?送蚱锉?ё。??故橇?蛄耸? 柑? 仗,杀伤了一万多敌人,实算是一位了不起的将军了。最后因粮尽箭完,归路又 被截断,才 停止战斗,李陵不是真投降,而是在伺机报国。他的功劳还是可以补他的失败之 罪的。武帝 听他为李陵辩护,又讽刺皇上近亲李广利从正面进攻匈奴的庸儒无功,怒将司马 迁下在狱 里。次年,又误传李陵为匈奴练兵,武帝不把事情弄清楚,就把李陵的母亲和妻 子杀了。廷 尉杜周为了迎合皇帝,诬陷司马迁有诬陷皇帝之罪,竟把司马迁施予最残酷、最 耻辱的“腐 刑”。司马迁受到了这种摧残,痛苦之余,就想自杀;但转念一想,像他这样地 位低微的人 死去,在许多大富大贵的人的眼中,不过像“九毛亡一毛”,不但得不到同情, 且更会惹人 耻笑。于是决心忍受耻辱,用自己的生命和时间来艰苦地、顽强地完成伟大的“史 记”的写 作。古人所谓有大勇的人才有大智,司马迁便是这样的人。他知道在他所处的年 代里,死一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个像他那样没地位、没名望的人,比死条狗还不如,因此他勇敢地活下去,终于 完成了那部 空前伟大的历史的著作——“史记”。 司马迁把他这种思想转娈的情况告诉也的好友任少卿,后来的人便是根据他信中 所说的 “九牛亡一毛”一句话,引伸成“九牛一毛”这句成语,用来譬喻某种东西或某 种人材仅是 极多数里面的一部份,好像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一样。成语词条: 上下其手 (浏览数:519) 成语发音: shàng xià qí shǒu 成语释疑: 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伯州犁有意偏袒公子围,叫皇颉作 证,并向皇颉暗示,举起手说:“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把手放下 说:“此子可为穿封戍,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 成语示例: 亏得尚有“巧妙不同”一句注脚,还可~一番。(朱自靖《“海阔 天空”与“古今中外”》)(其中~代表本词条:上下其手) 成语故事: 春秋楚襄王二十六年。楚国出兵侵略郑国。以当时楚国那么强大, 弱小的郑国,实在没 有能力抵抗的,结果,郑国遭遇到战败的厄运,连郑王颉也被楚将穿封戌俘虏了。 战事结束 后,楚军中有楚王弟公子围,想冒认俘获郑颉的功劳,说郑王颉是由他俘获的, 于是穿封戌 和公子围二人便发生争执,彼此都不肯让步,一时没有办法解决得来。后来,他 们便请伯犁 作公正人,判定这是谁的功劳。 伯州犁的解纷办法本是很公正的,他主张要知道这是谁的功劳,最好是问问被俘 的郑 王。于是命人带了郑王颉来,伯州犁便向他说明原委,接着手伸二指,用上手指 代表楚王弟 公子围,用下手指代表楚将穿封戌,然后问他是被谁俘获的。郑王颉因被穿封戌 俘虏,很是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恨他,便指着上手指,表示是被公子围所俘虏。于是,伯州犁便判定这是公子围 的功劳。 “上下其手”这句成语便是出于这个故事;是表示玩法作弊,颠倒是非的意思。 在现在的社会中,这种情形是常常会发生的:譬如有人做了不法的事情,知道罪 有应 得,难逃被惩处的厄运;于是暗地里进行贿赂,或请托亲友奔走求情,求予包庇, 结果大事 化小,小事化无,仍得消遥法外。像这种参与其事的人,从中枉法舞弊,便可以 说是:“上 下其手”了。成语词条: 人面桃花 成语释疑: 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成语出处: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成语示例: 成语故事: 唐朝时有一位到京城应考的读书人,有一次他到城南郊外游玩,看到一间小屋很 不错,就找借口走进去看看。没想到一看就看上了屋里的一位美丽的姑娘。第二 年清明节他又回到那间屋子,却看见大门锁着,人已经不知道搬到哪了?于是就 提笔写了一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 依旧笑春风。”然后就回去了。 过了几天,不死心的他又回到那个地方,这一次大门不但没深锁,还看见姑娘的 父亲,姑娘的父亲伤心的告诉他说:“我女儿因为看了他写的诗因此得了相思病, 没想到竟因此而死了。”他听了之后非常难过,情不自禁抱着姑娘大哭,没想到 这时姑娘却醒了过来,原来她只是昏倒而已,不久后,身体渐渐痊愈的和姑娘就 和读书人结成了夫妻。 此外还有: 围魏救赵,怒发冲冠,指鹿为马,四面楚歌,背水一战,入木三分,围魏救赵,风 声鹤唳,背水一战,瓮中捉鳖 卧薪尝胆 围魏救赵 钟鼓之乐 篝火狐鸣 鱼腹丹书 揭竿斩木 揭竿为旗 斩木为 兵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约法三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乐不思蜀 投鞭断流 风声鹤唳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4 名言警句成语。如,自强不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切磋琢磨……三更灯火 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T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R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玩物丧志。书经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5 来源于宗教的成语。(佛)立地成佛,借花献佛,降龙伏虎,当头棒喝,(道) 鸡犬升天 点石成金,灵丹妙药,脱胎换骨,长生不老…… 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有关的成语 1.半路出家 2.大彻大悟 3.混世魔王 4.群魔乱舞 5.妖魔鬼怪 6.顶礼膜拜 7.善男信女 8.沿门托钵 9.无事不登三宝殿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10.不看僧面看佛面 11.五蕴皆空 12.邪魔外道 13.聚沙成塔 14.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15.象牙之塔与原始佛教的教义理论有关的成语 16.生老病死 17.愁眉苦脸 18.指点迷津 19.一佛出世,二佛涅盘 20.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21.一尘不染 22.勇猛精进 23.香象渡河 24.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2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6.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27.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8.香火因缘 29.无明业火 30.一面之缘 31.痴心妄想 32.一生一世 33.三生有幸 34.两世为人 35.生生世世 36.恍如隔世 37.万劫不复 38.三灾八难 39.在劫难逃 40.生关死劫 41.劫后余生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42.拔舌地狱 43.人间地狱 44.牛头马面 45.牛鬼蛇神 46.笑面夜叉 47.刀山剑对 48.刀山火海 49.报应不爽 50.因果报应 51.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52.前因后果 53.如影随形 5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55.自作自受与道教有关的成语 1.张冠李戴 2.不三不四 3.胡说八道6 来源于民谚俗语的。 投鼠忌器,唇亡齿寒, 城门失火,秧及鱼池…… 往高 处走,水往低处流玉不琢不成器一滴水可见太阳,一件事可见精神霜前冷,雪后寒瑞雪照丰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真金不怕火来炼,真理不怕争辩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人心齐,泰山移小小称砣压千斤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病急乱投医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不吃黄连,不知啥叫苦不吃馒头争(蒸)口汽 (二)、从构词形式分析及内容特点分类记忆。 1 最普通的格式是上下两截用对对子的办法,联在一起,如远走高飞,四分五裂 低三下四 惊心动魄…… 2 数字成语 从一到十到百千万 (含有夸张性) 关于二打头的补充如下 二分明月 二三其德 二桃杀三士 二姓之好 不二法门 接二连三 一石二鸟 天无二日 心不二用…… 3 重叠成语 (1)AABB 式 大都是形容词和动词的重叠:郁郁葱葱 战战兢兢 吞吞吐吐 (2) ABAC 式 间隔式的重叠成语 1、3 字重叠 2、4 同义 近义或反义相关的 词: 善始善终 戒骄戒燥 (3 )AABC 式 首字重叠 对后面的词语起修饰限制的作用:蒸蒸日上 欣欣向荣 滔滔不绝 摇摇欲坠 (4)ABCC 式 后面两字重叠 对前面的陈述与说明:文质彬彬 得意洋洋 威风凛 凛 生气勃勃 (5)其他重叠成语数量不多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如 ABCB:心服口服 以牙还牙 倚老卖老 微乎其微;如 ABBC:不了了之4 成语中的近义词与反义词反义词:深入浅出 前俯后仰 舍近求远、前仰后合、前俯后仰、大同小异近义词:甜言蜜语 想方设法 胡思乱想、争分夺秒、翻山越岭、奇形怪状5 成语中的修辞(1) 比喻 如鱼得水 如胶似漆 稳如泰山 似水流年 固若金汤(2)夸张 度日如年 归心似箭 一日千里 日里万机 闻风丧胆 天崩地裂云消雾散 雾里看花 冰清玉洁(3)借代 汗马功劳 巾帼须眉 (仅作了解 )6 三个字的成语 鸿门宴 安乐窝 铁公鸡 冷不丁……7、还有一类结构特殊的成语不是四个字组成的,是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或上三字,下三字;或上四字,下四字;或上五字,下五字;也有上七字,下七字的。这类成语其实大多数是脍炙人口的诗句民谚,有的广为流传,成了人们的熟语。例:①吃一堑,长一智。②听其言,观其行。③求大同,存小异。④雷声大,雨点小。⑤挂羊头,卖狗肉。⑥前怕狼,后怕虎。⑦既来之,则安之。⑧言必信,行必果。例: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②前人栽树,后人乘凉。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⑤太公钓鱼,愿者上钩。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⑧成事不足,败事有余。⑨言者无罪,闻者足戒。⑩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例:①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③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④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四、成语练习(屏示)A 根据下列情景,写出你想到的成语。1、小黄和王明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彼此间的关系十分亲密。( )( )2、中国申奥成功,全国人民的心情都十分高兴。(3、张丽的这个新朋友非常有学问,知识面很广。(B 请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入空格,连成一段话。(1)98 年的夏天,()的洪水,如千万匹()的野马,肆无忌惮地冲击着千里江堤,冲毁了无数房屋。面对这暴怒的巨龙,人民子弟兵抱)的坚强信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道钢铁长城,打响了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的大江保卫战。在这场大决战中,人民子弟兵又一次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只要(),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2)想到即将要与母校、老师和同学们分别,我真有些(回想起刚入学时,我们是一群()的儿童,是老师(地工作,把我们培养成了()的人。还记得课堂上我们),常常为了一个问题争得();还记得绿茵场上留下了我们拼搏的汗水,每年的运动会我们全班同学(得了一个又一个第一……六年的(),我们已经成了)的好朋友。C 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看看你填的是哪些人名和地名。1、人定胜(6、投桃报(2、人才济(7、宁死不(3、语重心()不入 (4、声东击(9、至高无(D 改正成语中的错别字换然一新(焕) 变本加利 (厉)再接再励(厉) 不记其数(计)走头无路(投) 汗流夹背(浃) 挤挤一堂(济) 鬼计多端(诡)轻歌慢(曼)舞 来势凶凶( 汹汹) 免为其难 (勉) 弱不经风(禁)舍生取(身)义 奋不顾生 (身) 名落深山 (孙) 迫不急待(及)随声附合(和) 永往直前 (勇) 仗义直言 (执)星罗其布(棋)名符其实 (副) 如火如茶(荼) 半徒而废 (途) 惹事生非(是)E 成语中的人物主角四面楚歌 初出茅庐 入木三分 煮豆燃萁 破釜沉舟 纸上谈兵背水一战 指鹿为马 围魏救赵 草船借箭 完璧归赵 卧薪尝胆负荆请罪 毛遂自荐 闻鸡起舞 三顾茅庐 望梅止渴 图穷匕见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成语复习课教学设计新部编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如何为小学高年级学生提供一堂生动且高效的英语复习课?

如何为小学高年级学生提供一堂生动且高效的英语复习课?

学生,复习课,知识,复习计划,教师,教学,英语,让学生,兴趣,小学生,有效性,过程,整体,老师,班级,策略,能力,发展,设计,教学中,中学英语,亮点,信息,前提,基础,学会,年龄,技能,情感化,水平

2010-08-13 #故事阅读

复习课 在整合中生长 在延伸处开花《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的实践与反思

复习课 在整合中生长 在延伸处开花《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的实践与反思

知识,学生,面积,复习课,梯形,多边形,教师,单元,数学,案例,面积公式,公式,设计,问题,让学生,层次,杠杆,图形面积,教学中,三角形,分数,图形,捷径,思维,笔者,网络图,结构,引导学生,几何学,国王

2020-08-11 #故事会

幼儿性教育教学活动设计课——大班 健康 小鸡鸡的故事

幼儿性教育教学活动设计课——大班 健康 小鸡鸡的故事

方式,教师,图片,动画,声音,手段,思路,教学方法,画外,文字,测试法,活动课,方法,结构,音乐,讲解法,提问,为载体,同时结合,复习法,教学设计,示范法,讨论法,让学生

2020-08-08 #短篇故事

幼儿性教育教学活动设计课——大班 健康 小鸡鸡的故事

幼儿性教育教学活动设计课——大班 健康 小鸡鸡的故事

方式,教师,图片,动画,声音,手段,思路,教学方法,画外,文字,测试法,活动课,方法,结构,音乐,讲解法,提问,为载体,同时结合,复习法,教学设计,示范法,讨论法,让学生

2020-09-16 #经典故事

幼儿性教育教学活动设计课——大班 健康 小鸡鸡的故事

幼儿性教育教学活动设计课——大班 健康 小鸡鸡的故事

方式,教师,图片,动画,声音,手段,思路,教学方法,画外,文字,测试法,活动课,方法,结构,音乐,讲解法,提问,为载体,同时结合,复习法,教学设计,示范法,讨论法,让学生

2009-06-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教师资格证面试通关秘籍之教案设计

教师资格证面试通关秘籍之教案设计

教案,学生,内容,问题,教学,教师,方法,实验,主题,能力,难点,复习课,目标,知识,要点,分类,突破,教师资格证,应在,法以,采取相应,在教,法歌,教案设计,功底,上课时,上述情况,中易,任务,事例

2009-05-29 #小故事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讲评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讲评课教案

成功者,知识,目标,人生,宪法,事情,学生,岁月,行动,中国,能力,培养学生,史上第,考试,借口,内容,才能,时间,知识点,试卷,题目,做题,主张,山河,指导思想,方法,痕迹,问题,过往,历史

2007-03-20 #故事大全

来安县大英中学开展九年级英语复习课公开教学及研讨活动

来安县大英中学开展九年级英语复习课公开教学及研讨活动

程老,英语,公开课,孙校长,教学,英语教师,九年级,大英中学,全体,人员,学校,活动,复习课,教师们,师良,在听,好的,教科室,同学们,一节课,专业,主任,全程,会议室,单元,安县,教材,教师,教学效果,教学质量

2015-07-27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