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爱的故事:我们从生下来 一直在做一件事 那就是分离

时间:2012-09-06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两个灵魂的相遇就像两种化学物质的接触,一丁点的反应就会彻底改变它们

提示:本文共有 216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1、爱,是躺在爱人怀里孤独,还是欲望的牢狱?

英国客体关系理论大师唐纳德·温尼科特说:爱,是窝在爱人怀里孤独。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两个灵魂的相遇就像两种化学物质的接触,一丁点的反应就会彻底改变它们。

美国心理学教授罗兰·米勒说:欣赏你的伴侣,并表达你的感激,重复上述两步,就是亲密关系的密切。

当代精神医学大师欧文·亚隆说:我所梦想的一种爱情,是两个人共享一种一同追求某种更高层次真理的热情。

欧洲精神医生拉康·雅克说:爱不同于欲望,爱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满足,而是为了爱存在。

精神分析大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说:精神健康的人,永远努力地工作,及爱人。

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说:爱与成熟度无关。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那么每种爱的努力都会失败。

尽管大师们对爱的表述不同,但我们可以总结到一点,那就是:

爱是一种忘乎所以的状态,这种状态可以让我们享受当下,是让爱恋双方都能够身心愉悦的境界。

今天我们来说说弗洛姆关于爱的故事。

2、爱情,为了消融孤独而存在

弗洛姆对于爱的阐释非常详细,并写下了传世经典《爱的艺术》。在爱的艺术中,他提出:爱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艺术。对于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艺术,他给出了非常根源性的思考。

我们从生下来,一直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分离。我们跟爱我们的父母分离,跟同学老师分离,跟朋友同事分离,最后跟自己的孩子伴侣分离。这一场生命的旅程是一场场分离组成的,而与分离相伴的是人骨子里流淌的孤独感。所以说人生来是孤独的,于是造成人的最深切的需要就是克服分离,从而使他从孤独的囚牢中解脱出来。

为了克服分离感,不同人选择了不同的方式。有人选择了宗教信仰,有人选择了借助药物进入迷茫状态,让自己从孤立的现实中获得抽离,有人则选择了更直接的方式,让自己与另外一个个体结合,这种结合是身与心的,即是爱。爱不是一夜情,一夜情也可以让个体摆脱因为独居而生的孤独感和绝望,但是一夜情这种性行为除了瞬间快感外,很难在两个心灵之间消弥鸿沟。其结果往往产生更强烈的孤独感。

但真爱却不一样。真爱能够让两个个体获得身体上的快感,更能够在两个灵魂之间实现交融。我们为什么需要爱,因为我们为了生存,我们渴望去跟人融合,这是人类最基本的激情,也是人类繁衍后代的内在力量。当然,外在表现,就是我们对爱的终生所需。

3、爱是一种自我信仰,千万不要世俗化

弗洛姆把爱视作保存人类民族、家庭、社会的力量。他认为,并不是任何形式的人与人的结合都成为“爱”。在他看来,只有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集合才是成熟的爱,是真爱。

爱,于个体而言,是一种主动的能力。爱,可以使人克服孤独和分离感,但爱承认参与其中的双方自身的价值,保持自身的尊严。任何,忽视或抹杀个体内在价值和自主性的结合都是不成熟的爱。

1)共生性结合。母亲与胎儿的关系是共生性的结合,胎儿完全依赖于母亲生存,母亲则在喂养保护胎儿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两个个体虽然相互独立,但是心理上存在很强的依赖性。

如果这种共生关系延伸到两性关系中,就会表现为支配与屈从,施虐与受虐。施虐狂会通过使对方成为自己的重要部分来消除孤独感,而受虐狂则通过被动附属于施虐一方来消除自己的分离感。

一方吸食另外一方的能量,另一方心甘情愿沦为另外一方的猎物和傀儡,丧失了自身的存在价值。这样的关系中,双方是相互依赖的,但更是相互伤害的。

2)把爱等同于被爱,而不是爱。很多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被他人爱。这就如同大学校园里的校花人人追,不漂亮的女生连有心上人都会被人耻笑。仿佛长相一般的人是没资格恋爱的,因为“你不配被爱”。

拥有这种认知的人会习惯于在关系中享受爱,而不是给予爱。这跟弗洛姆所提到的“爱是给予,不是索取”是相违背的。

3)爱跟对象有关。很多人觉得自己会不会爱,跟对象有关。当有了合适的对象,自己自然可以勇敢爱。如果这么理解,爱就成了被动的行为。如李银河所言,如果你没有爱的能力,不懂得爱为何物,那即便合适的人就在眼前,你也很难将其分辨出来。

4)爱是交易。认为爱是交易的人,会认为任何事物的重要性都排在爱之前,比如成就、名利、地位、财富、背景等。自然,拥有这种价值观的人也会通过自身的外在价值来衡量自己在爱情面前是否“抢手”。

他们会不自觉用金钱或地位来衡量眼前这个人是否跟自己匹配。如果对方的财产和潜能跟自己相匹配,那双方就是值得恋爱或结婚的。如果你把爱看做一种交易,那你自己也很容易被沦为一个“在售商品”。

以上这些认知都是把爱世俗化的典型。

爱,是一种主动给予的行为,是一种自我信仰。任何把爱世俗化的认知都会影响到爱的艺术的修习。

4、爱是一场需要刻意练习的自我修行

爱是一门艺术,一场修行,一个需要刻意练习不断精进的技术。并不是所有的成年人都会能力经营成熟的人。成熟的爱是双方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它有两个因素:主动和尊严。

一个成熟的人,当他追求所爱时,一定是主动的、努力的,他会努力经营、守护自己的所爱,但不以占有为目的。

这种爱并不是卑微的而存在的。

成熟的爱是:我因爱被爱。一个人能够用自己最舒服、最喜欢的样子存在于两个人的亲密关系中,能够因为爱对方而需要对方时,他便是一个成熟的人。

李国庆“早晚读书”邀请了畅销书作家、国内积极心理学普及“第一人”王薇华女士解读艾里希·弗洛姆名著《爱的艺术》,关注早晚读书获取完整版哦~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爱的故事:我们从生下来 一直在做一件事 那就是分离”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靠自己”的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 就要背

“靠自己”的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 就要背

妈妈,小蜗牛,靠自己,天空,大地,弟弟,毛虫,身体,蝴蝶,蚯蚓,道理,骨骼,这个故事,我们从,生下来,台长,作业,地方,妹妹,姊姊,晕死,没骨头,能变,用户,蜗牛,骨头,到一个,大约在,好可怜

2020-07-19 #故事会

“靠自己”的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 就要背

“靠自己”的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 就要背

妈妈,小蜗牛,靠自己,天空,大地,弟弟,毛虫,身体,蝴蝶,蚯蚓,道理,骨骼,这个故事,我们从,生下来,台长,作业,地方,妹妹,姊姊,晕死,没骨头,能变,用户,蜗牛,骨头,到一个,大约在,好可怜

2020-09-17 #故事会

“靠自己”的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 就要背

“靠自己”的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 就要背

妈妈,小蜗牛,靠自己,天空,大地,弟弟,毛虫,身体,蝴蝶,蚯蚓,道理,骨骼,这个故事,我们从,生下来,台长,作业,地方,妹妹,姊姊,晕死,没骨头,能变,用户,蜗牛,骨头,到一个,大约在,好可怜

2009-10-15 #故事大全

孙悟空大闹天宫时 玉帝在做另一件事 在天庭的只是分身

孙悟空大闹天宫时 玉帝在做另一件事 在天庭的只是分身

玉帝,孙悟空,天庭,刑天,常羊山,本领,元始天尊,史料,圣人,真身,和玉帝,孙悟空大闹天宫,中曾,佛老,如来佛祖,帝大为,托塔天王,松下,比玉帝,石猴,得天,作者,上天入地,一筹,一口气,功绩,古书,西游记,真实性,政治

2012-03-17 #短篇故事

诚实的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 都会用心灵深处的精神去认真感受现实

诚实的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 都会用心灵深处的精神去认真感受现实

门德尔松,门德尔,音乐,妹妹,德国,浪漫主义,创作,女皇,谎言,是一位,维多利亚女皇,古典主义,天才,宾客,家庭,旋律,曲子,职场,钢琴曲,德尔松,巴赫,芬妮,费利克斯,个人,交响曲,人们,作品,作曲家,内心,和信

2008-01-25 #小故事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 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我们的身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 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我们的身

目标,生活,学会,精神,内容,才能,社会,自强不息,前提,重要性,个人,事情,充满希望,区别,实现目标,妈妈,强者,拼博,方法,能力,交往,依赖心理,成功的阶梯,小蜗牛,有意识地,长远计划,前进道,和美,和精,好的

2020-07-1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 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我们的身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 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我们的身

目标,生活,学会,精神,内容,才能,社会,自强不息,前提,重要性,个人,事情,充满希望,区别,实现目标,妈妈,强者,拼博,方法,能力,交往,依赖心理,成功的阶梯,小蜗牛,有意识地,长远计划,前进道,和美,和精,好的

2020-07-20 #小故事

课堂上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课堂上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同学们,讲故事,故事,语文课,老师,同学,衣角,裤袋,把这个,自私的巨人,皮里,力量,我心,小白兔,掌声,是非,松口气,眼睛,脑袋,叫我们,像一只,他们要,从哪里,只要你,如果我,和我一样,好像在,对我说,快速地,就一定

2020-08-30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