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灯彩又叫花灯 造型丰富的喜庆花灯 它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时间:2012-09-02

灯彩,其实还有个很大众、很通俗的名儿,就叫花灯

提示:本文共有 33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灯彩又叫花灯,造型丰富的喜庆花灯,它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聊一聊老北京灯彩。灯彩,其实还有个很大众、很通俗的名儿,就叫“花灯”。一说起这个花灯,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古代的传统元宵节。没错,自打中国人有了元宵节,几乎也就有了花灯这玩意儿。而它已有了近两千年的历史。可以说,这个灯彩,跟流传民间的元宵赏灯习俗密切相连。另外,古时候还有个成语叫“张灯结彩”。每当谁家有喜事的时候,或者过寿的时候,大户人家都会张灯结彩。可见,除了元宵节等一些传统节日外,这个灯彩还可用在私人的喜庆活动中。不管怎么说,这种灯彩都是用在各种喜庆节日和活动中的,不论是举国集体举办的,还是一个家族举行的。北京的花灯,虽然从很早就有了,但直到明清时候,才真正变得空前繁荣起来。花灯的种类繁多,但大体可分为吊灯、座灯、壁灯、提灯这几大类,通常是用竹木、绫绢、明球、玉佩、丝穗、羽毛、贝壳等之类的材料,经过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再配上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制作而成的综合性的手工艺品,极具艺术性和智慧性。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各种造型的花灯,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花灯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花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并有着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产生了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走兽、飞禽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而这些灯彩工艺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缝纫等工艺,利用各个地区出产的竹、木、属、绫绢等材料制作而成,花样繁多,让人应接不暇。据考证,元宵赏灯大约始于西汉时期,到了隋唐时相当兴盛,到了明清两代最为流行。甚至连许多地方志里都有记载当地元宵节赏灯的活动。从农历正月十三上灯,到十八落灯,这几天举国庆贺,而尤其是以十五元宵灯彩,最为高潮动人。整个街上花灯高照,灯市红火,繁花似锦,热闹非凡。

可以说,汉代是古代灯具艺术发展的最早的一个阶段,考古发掘的汉代灯具十分丰富,如行灯、鼎形灯、座灯以及动物形灯等,灯具所用材料也有铜、铁、陶、玉、石等多种。虽然汉代元宵灯彩的面貌并不怎么多,但由灯具的出土情况,依然能推断当时灯彩的丰富绚烂。相传,汉代到元宵佳节,“宫廷、民间张灯结彩,以示万民同乐,以后相沿成司。”又因为元宵节总少不了花灯,因而,元宵节也被人们俗称为“灯节”。至于这个灯节是怎么来的?据说这跟佛教还有点瓜葛。在中国,农历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古时称“夜”为“宵”,故称此日为“元宵节”。大约从汉武帝时起,在此日张灯来祭祀太一神。据《文乐书》记载,这种活动最初被称为“上元燃灯”,相传,汉明帝为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日夜晚在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打那以后,历来元宵节俗,因此有了“灯节”之称。

汉代祭祀太一神、礼佛使用精美灯品,以及在正月十五不禁夜的习惯,作为元宵节的习俗一直被保存下来。在元宵节张挂彩灯的习惯也逐渐从皇宫流传至民间,并同时出现了赏灯和其他一系列民俗活动。不过有人会问,为什么元宵节的花灯会那么热闹?其实,这跟古代的宵禁制度有关。在古代,城里有个规定,每当夜幕降临,钟声响,城门就紧闭,各种店铺必须关门,人们不许上街溜达。这叫宵禁,意思是不准晚上有什么行动,扰乱秩序。这种硬性规定,在皇城更是严格。而每年到了元宵节这些天,皇帝下令解除宵禁,也就是任何人都可以闹通宵,通宵地玩。这不,举国上下简直都跟疯了似的,难得的这么个大好日子,必须好好玩,好好庆祝才行。正是因为通宵达旦地玩,这个花灯就有了喜庆的象征。元宵观灯到了南北朝时期,已经蔚然成风。紧接着到了隋代,民间狂欢活动也开始加入进来。

据说,追求豪华奢侈的隋炀帝,在每年的正月十五,都要在皇宫正门外长达八里的范围内布置戏场大张灯火,甚至还命令全国各地的歌舞杂技汇集于此。到了唐代,尤其是经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在经济富庶的太平盛世中,元宵节的规模更为宏大,并开始逐渐脱离宗教活动的形式,成为一项民间欢庆活动。打那以后,正月十五闹花灯的习俗已基本形成,每逢元宵佳节,全国各地,不论京城,还是乡下,都有观灯游乐的习俗。可以说,元宵节放灯观灯活动,在唐宋时掀起第一个高潮。比如,一首唐诗中这样写道: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隐晴空。玉皇高拱云霄上,人物嬉游陆海中。此外,甚至更出现了专门的灯市,以供元宵节狂欢。宋代元宵灯节的盛况与唐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还增添了民间活动的参与。统治者为标榜其仁治,赐宫中彩灯予民间,这种鼓励使元宵观灯的活动愈加热闹起来。到了宋代,一些地方还形成了一定的花灯生产中心,并有了典型的花灯品种。

由唐到两宋,记载中的花灯种类不仅有走马灯、孔明灯、琉璃灯、白玉灯、鲩灯、珠子灯、罗帛灯、羊皮灯等结构精巧、装饰细丽的小型宫灯以及各种形象生动的彩扎拟形灯,还有用灯彩堆叠悬缚而成的灯轮灯树、灯楼、灯景,等等,不一而足。到了明清两代,北京作为巍巍京城,自然不同其他城市,每次遇到元宵节,满城似锦,这个花灯就像春天盛开的花朵一样,灿烂无比。由明至清,技艺形式一贯向奢趋雅,争奇斗艳,五光十色,极尽精巧绚丽。在明清两代,元宵灯节实现了意义比较深刻的价值转型,从实际意义上摆脱了信仰的牵挂,转移到以审美娱乐为主旨的游艺领域。更为难得的是,明代元宵节的集体狂欢时间变长了,规定放灯时间可长达十天。而清代的灯节也是“竞出新意,年异而岁不同”因而,这也使得灯彩艺术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花灯的种类更加多样化。最为气派的要算是龙灯了。

舞时,由一人持彩珠戏龙,龙头随珠转动,其他许多人各举一节相随,上下掀动,左右翻舞,并以锣鼓相配合,蔚为壮观。正是由花灯暗含的寓意,进而慢慢形成了猜灯谜的文化娱乐活动。花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与中国古典文化艺术结合,充实自身的内涵。它把诗、文、书、画融为一体,加强了审美情趣,同时继承了传统象征、寓意的表现形式。猜灯谜就是花灯文化中十分突出且广受欢迎的一项文娱活动,即将谜语贴在花灯上,让人们一边赏灯,边猜谜。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如一个字、一句诗、一个物或个名称等。每到元宵节,北京城简直成了“不夜城”,而一些富商巨贾们甚至争奇斗富,灯节期间悬挂的灯彩也成为他们炫耀自己富有的机会。他们特意在许多灯上绘画,或请名师手绘,或书写颇具新意的灯谜,往往令人目不暇接。然后让人们去猜,猜中了,还能领到奖品呢。

可想而知,如此规模如此种类繁多的花灯,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从汉代起,形形色色的灯具制作,通过一代代的积累和改进,才为以后灯彩艺术的发展奠定了丰富多彩的造型和工艺基础。当然,赏花灯、闹花灯,必须有制作花灯的才行。因而,明清时代花灯的专业产地云起,苏州、福州、新安、开封和杭州自宋代起便闻名,此时除北京一带的制作外,还有佛山、潮州、泉州、漳州、厦门海宁、扬州、丹阳、泰州、南京、青州、成都、太古等地以制灯闻名。花灯造型基本多以四、五、六为体面定数和基数,以象征四时、五方、六合之数,其上装饰则更多讲究,多象征寓意。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渐为写实布景、机关布景所代替。用灯彩砌末最多的是清代宫廷的各种承应大戏,而即配有制动器械,可以升降开合。如演《地涌金莲》,有大金莲花五朵从“地井”中升起,至台上放开花瓣,内坐大佛五尊(曹心泉《前清内廷演戏回忆录》)。

宫廷的砌末艺人还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趋重写实。比如光绪九年进宫的张七“制砌末多参西法,虽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必求通真”。民间商业剧场盛行灯彩戏是在清末。较早的有梅巧玲的四喜班,排演了《目连救母》《甲子图》《贵寿图》《盘丝洞》《乘龙会》等一批灯彩戏。其后杨隆寿创立小荣椿、天仙两科班时,以重金聘请张七,为之“制砌末千余件”。这种演出风气,从北京传布到天津、上海等大城市。灯彩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戏曲演出的视觉形象,因而受到观众的欢迎。但搬演灯彩戏的班子,大都不注重演出的思想内容和表演艺术,只可炫奇一时,因而就缺乏了长久的艺术生命力。所以,也就难怪这种戏台灯彩后来慢慢就没落了。然而,花灯这种流传了几千年的工艺,却依旧被不断传承。如今,在北京的胡同里,乃至今天的婚庆中,还能看到这种传统花灯呢。好了,今天小编就讲到这里了,下次见吧。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灯彩又叫花灯 造型丰富的喜庆花灯 它已有两千年的历史”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上海:“何氏灯彩”女传人与“花灯”的故事

上海:“何氏灯彩”女传人与“花灯”的故事

灯彩,花灯,铅丝,骨架,上海,何氏,色彩,丝绸,东西,传统,故事,工作室,作品,基本功,历史,小女孩,师傅,年轻人,民间,老师,社会,记者,过程,魅力,研究,给自己,何克明,庄介,庄光,庄却

2016-08-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燃燃燃!元宵花灯从隋朝到清代的演变你造吗?

燃燃燃!元宵花灯从隋朝到清代的演变你造吗?

花灯,元宵,灯笼,灯彩,人们,鳌山,灯楼,大树,燃灯,忽必烈,敦煌,艺术,莫高窟,造型,刘秉忠,明宪宗,元宵灯,历代,动物,图册,大象,宫廷,孩童,彩灯,意指,提灯,时期,比人,灯市,盛况

2011-03-23 #故事阅读

传统彩灯 花灯造型灯组背后的故事

传统彩灯 花灯造型灯组背后的故事

自贡,花灯,厂家,客商,大型花灯,工艺,美誉,文化,科技,自贡灯会,闻名世界,川南,美仑美奂,自贡市,四川省,中国,世界各地,人民,井盐,人类,传统工艺,体积小,元宵,佳节,动作,内容,历史,古今,因素,城市

2020-07-10 #故事会

传统彩灯 花灯造型灯组背后的故事

传统彩灯 花灯造型灯组背后的故事

自贡,花灯,厂家,客商,大型花灯,工艺,美誉,文化,科技,自贡灯会,闻名世界,川南,美仑美奂,自贡市,四川省,中国,世界各地,人民,井盐,人类,传统工艺,体积小,元宵,佳节,动作,内容,历史,古今,因素,城市

2008-07-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元宵节逛花灯 明天晚上哪里的灯会最令人心动?

元宵节逛花灯 明天晚上哪里的灯会最令人心动?

花灯,灯会,灯光,故宫,活动,徽州,新加坡,游客,元宵灯会,元宵,紫禁城,传统,世界公园,主题,人们,作品,北京,南京,历史,彩龙,灯彩,灯组,甘肃省,风情,鞭炮,九曲黄河灯,灯光艺术,秦淮灯会,规模最大,雁翅楼

2012-05-20 #短篇故事

听她讲述来自泉州的花灯故事

听她讲述来自泉州的花灯故事

花灯,黄丽凤,刻纸,李氏,李尧宝,老师,泉州,李珠,学生,泉州花灯,这些年,南关,剪纸,古建筑,土壤,大师,外祖父,故事,女儿,工作室,母亲,灯彩,海宁,玻璃,特色,遗文,问题,闽南,丁兴旺,多新

2020-07-10 #故事会

中秋节放花灯的故事是什么

中秋节放花灯的故事是什么

花灯,习俗,儿童,广西,柚子,烧瓦,活动,一带,广东,桔子,灯彩,塔中,中秋夜,南瓜灯,彩灯,广西南宁,孔明灯,孩子,引人,文章,朋友,江西,热气,游戏,用纸,瓦片,节日,蜡烛,风俗,身体

2010-02-01 #长篇故事

中秋节放花灯的故事讲什么

中秋节放花灯的故事讲什么

花灯,习俗,儿童,广西,柚子,灯彩,烧瓦,活动,中秋夜,一带,广东,桔子,塔中,南瓜灯,放天灯,桂花酒,彩灯,广西南宁,孔明灯,孩子,引人,朋友,江西,游戏,用纸,热气,瓦片,风俗,蜡烛,身体

2009-08-13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