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苏轼母亲程夫人

时间:2012-08-09

苏轼母亲程夫人教子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44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苏轼母亲程夫人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19岁的苏洵与眉山大户程文应的18岁女儿结婚。这位女性就是程夫人。当时,程家富而苏家“极贫”。贫富不相称,怎么打起亲家来?原因是苏、程两家都有子弟考中了进士。一般人都会认为富家小姐下嫁到贫穷之家,一定会端架子、抖威风。可是程小姐嫁到苏家,跟普通人家的女子一样“执妇职,孝恭勤俭”。苏家的人考察她的言行,没有“丝毫鞅鞅骄倨可讥诃状”(鞅鞅,就是因不满而郁郁不乐;骄倨,就是傲慢;讥诃,就是指责、呵斥)。也就是说,苏家人看不出她有任何不满、不乐意和傲慢而值得批评的表现。有人对她说:“你的父母很富裕,又很心疼你,你去求他们资助你一点,他们肯定会答应的。你何苦要过这种苦日子?你为什么不向你父母开口?”她回答说:“我不是不可以向父母开口。我是怕别人说我的丈夫是靠人资助来养活妻子的。”因此,她始终不肯求助于父母。她为了维护丈夫的尊严而甘愿吃苦受穷,真是个贤德的妻子。年轻的苏洵喜欢游荡,不喜欢读书。程夫人担心丈夫一辈子默默无闻,心里闷闷不乐,但一直没有说出来。苏洵也明白妻子的心思。有一天,他十分感慨地对妻子说:“我自己觉得我还可以读书学习,但是我要担负全家人生活的担子,如果我致力于读书学习,就必然影响全家人的生活,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程夫人立即说:“我早就想劝你读书学习,但怕你因为我才读书学习,所以一直没有开腔。你如果有志于读书学习,就把全家人生活的担子交给我吧!”于是,她把娘家陪奁给她的衣服首饰等值钱的东西全部卖了做本钱,经营起丝帛生意来。不几年,贫穷的苏家“遂为富家”。这样,苏洵才得以专心读书学习。这就是史书上说的苏洵“年二十七始大发愤”。可以这么说,没有程夫人操持全家人的生活,苏洵就没有读书学习的条件,后来也就不会成为文学家。苏家富了,程夫人又觉得这不是好事——她担心财富会使子孙们不求进取。于是,族人、亲戚中的“孤穷者”有嫁有娶的,她就给予资助;乡亲中有急难的,她都予以周济。到后来,苏家的储备竟不够一年的花销。程夫人与苏洵一共生育了六个孩子。大儿子和大的两个女儿都没有长起来。她在26岁时生小女儿八娘,27岁时生苏轼,30岁时生苏辙。程夫人36岁时,苏洵与同乡好友史经臣出发去汴京参加翌年的制科考试。程夫人便亲自教授两个儿子读书。程夫人好读书,通古今,是有学识亦懂道义的女子,常常用古人的高尚品行鼓励教育儿子。有一天,她教儿子们读东汉史,读到《范滂传》时,她不禁慨然叹息。范滂与太学生结交,反对宦官,两度被逮。范滂的母亲到狱中探望范滂,范滂跪在母亲面前哭泣着说:“儿子不怕死,就是放心不下母亲!”母亲慷慨地答道:“儿子你为正义而死,是死得其所!你不用牵挂为娘!”母亲为了让儿子无牵无挂,竟断然自尽了。苏轼站在旁边说:“如果我做范滂那样的人,母亲允许吗?”程夫人毅然回答道:“你能做范滂那样的人,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滂母亲那样的母亲吗?”苏轼、苏辙后来能够主张正义,为民请命,与程夫人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程夫人带着一家人在眉州城里纱縠行租房子住的时候,有两个女仆熨丝织品,突然“足陷于地”。一看,地面下竟有一个几尺深的陷洞,陷洞里有一块乌木板盖着一个大瓮,这显然是原先的房主人留下的窖藏。程夫人马上命人用土巴把陷洞填了,说切不可贪图别人的东西。苏轼多年以后还为此写了一篇文章,叫做《记先夫人不许发藏》。嘉祐元年(1058)春天,48岁的苏洵带领两个儿子赴京应举。他顾虑到这次万一不能奏捷,就没有脸面回来,因此迟迟没有动身。两个儿子对他说:“母亲那么劳苦,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一定要争取考中。我们赶快上路吧!”翌年,两个儿子双双高中。父子三人正在欣喜之中,程夫人却在眉山去世了,享年48岁。父子三人闻讯后仓惶返蜀,赶回离开了一年多的老家。苏洵说:“归来屋庐倒坏,篱落破漏,如逃亡人家。”老家破败成这个样子,那一定是因为程夫人病了很久了,无力雇人修葺。苏洵在《祭亡妻文》中哭诉道,我们相处得那么好,我们都期望相守百年。哪晓得你在中途抛弃我先走了!……我现在成了一个孤老头子,我失去了你这个贤内助,我有过错的时候你再也不能来劝诫我了!我反复思索想让你回来,但是你去而不返了,我只能永远怀着哀痛了!他告诉妻子,他决定把墓“凿为二室”,他将来要跟妻子葬在一起。嘉祐二年(1059)十一月二十二日,苏洵把妻子葬在武阳县安镇乡可龙里老翁井旁,即今之眉山市东坡区土地乡公益村境内。这时他的心情十分忧郁,想留在老翁井旁长期陪伴亡妻。友人梅圣俞便作《题老人泉寄苏明允》劝他“无滞彼泉傍”。大史学家司马光在为程夫人写的《墓志铭》中说,妇女柔顺足以使家庭和睦,其智能足以治理好家政,就算是非常出众的了,而程夫人不仅有这两方面的优点,而且“能开发辅导其夫、子,使皆以文学显重于天下,非识虑高绝,能如是乎?”的确是由于程夫人“识虑高绝”,苏家三父子才在唐宋八大家中占了三席!程夫人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中国女性,是中国妇女学习的好榜样。她从大富之家嫁到“极贫”之家过穷苦日子而无半点怨尤;她性格柔顺,能与所有的家人和睦相处,能巧妙地引导、支持丈夫上进,能循循善诱地正确教育孩子;她富有智慧和胆识,善于经营,能使穷家变富家;她眼光远大,一个人承担起全家人的生活重担,让丈夫和两个儿子都去专心读书,最终成就文学大家。她的这些难能可贵的品质和高尚行为,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的家庭遭遇灾难,妻子与丈夫不离不弃,共渡难关,但也有个别妇女只能与丈夫同甘不能共苦;有的家庭日子暂时穷困,妻子与丈夫一同务工挣钱,共担家庭重担,但也有个别妇女因为丈夫不能满足自己的物欲就抛弃丈夫、儿女去奔高枝;很多妇女孝顺公婆,与婆家兄弟姐妹和睦共处,但也有个别妇女在家人之间搬弄是非、制造口角、弄得全家不和;很多妇女勤俭治家,关心丈夫,耐心正确地教育子女,但也有个别妇女成天沉醉于麻将,不肯用心操持家务和教育孩子。希望所有的妇女好好向程夫人学习,向现实生活中的好妻子、好妈妈学习。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苏轼母亲程夫人”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故事 苏轼的母亲程夫人

故事 苏轼的母亲程夫人

范滂,母亲,苏洵,程夫人,苏轼,儿子,司马光,本于,苏序,苏老泉,三苏,程氏,后汉书,墓志铭,妈妈,师学,成就,父亲,渊源,苦读,闺门,什么叫,什么叫做,夫人曰,支持你,是不可能,这样的人,其夫,成大儒,杜齐

2020-06-15 #故事阅读

故事  苏轼的母亲程夫人

故事  苏轼的母亲程夫人

范滂,母亲,苏洵,程夫人,苏轼,本于,三苏,儿子,闺门,司马光,苏序,苏老泉,程氏,后汉书,兴衰,墓志铭,妈妈,师学,成就,父亲,渊源,苦读,什么叫,什么叫做,夫人曰,支持你,是不可能,这样的人,其夫,成大儒

2012-07-27 #小故事

故事 苏轼的母亲程夫人

故事 苏轼的母亲程夫人

范滂,母亲,苏洵,程夫人,苏轼,儿子,司马光,本于,苏序,苏老泉,三苏,程氏,后汉书,墓志铭,妈妈,师学,成就,父亲,渊源,苦读,闺门,什么叫,什么叫做,夫人曰,支持你,是不可能,这样的人,其夫,成大儒,杜齐

2009-12-24 #经典故事

苏轼 苏辙兄弟的母亲 程夫人1010

苏轼 苏辙兄弟的母亲 程夫人1010

程夫人,苏轼,夫人,范滂,母亲,苏洵,兄弟,程氏,教育,其夫,夫人曰,儿子,墓志铭,小鸟,苏氏,其门,司马光,武阳县,祖姑,范母,丈夫,不学,古人,大义,妇职,府君,成就,族人,父母,犹可

2020-03-23 #故事大全

苏轼的豁达人生:看贤母程夫人如何教子!

苏轼的豁达人生:看贤母程夫人如何教子!

苏轼,程夫人,母亲,教育,人生,兄弟,小鸟,苏东坡,范滂,有记,一生,先夫,同行,地方,学者,沙湖,小时候,小人,成就,父亲,雨具,风雨,一件事,太学生,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中曾,于桐,宋神宗,得可

2019-08-19 #小故事

苏轼的豁达人生:看贤母程夫人如何教子!

苏轼的豁达人生:看贤母程夫人如何教子!

苏轼,程夫人,母亲,教育,兄弟,小鸟,苏东坡,范滂,有记,同行,一生,先夫,地方,学者,沙湖,小时候,小人,成就,父亲,雨具,风雨,一件事,太学生,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中曾,于桐,宋神宗,得可,微微

2016-11-22 #故事会

苏轼之母程夫人——“勉夫教子 底于光大”

苏轼之母程夫人——“勉夫教子 底于光大”

程夫人,苏轼,母亲,范滂,兄弟,评论,苏家,苏氏兄弟,故事,小鸟,资源,教育,苏辙,乡亲,先夫,共享资源,古人,品质,才能,故居,生涯,眉山,美德,身教,院中,鸟雀,影响,贬谪,有一天,刚正不阿

2010-11-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苏东坡母亲:程夫人

苏东坡母亲:程夫人

程夫人,苏轼,苏洵,母亲,苏家,范滂,程家,丈夫,娘家,妻子,品位,妇女,眉山,孟子,岳飞,李鹰,程之才,苏八娘,往来,教育,兄弟,望族,有关,杜密,王弗,苏辙,两个儿子,有一天,好读书,眉州

2008-08-07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