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徽州古城的这家“石头粿” 让同行嫉妒 歙县人就得意这一口

时间:2012-07-31

听说过那句话吧,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提示:本文共有 124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歙县,属于古徽州。听说过那句话吧,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徽州之美,等着你去解密。

分享一下我的皖南之行,一路经黟县、休宁、绩溪,然后去了与徽州渊源很深的婺源,最后一站到了歙县。出行前我的同学给我建议,在皖南看到不认识的地名,别瞎念,容易尴尬。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徽州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徽州古城是保存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

住在了古城西街一号大院里的青旅。这是院门的照片,有没有一种穿越感,这里曾是徽州大姓汪氏的私家大宅院,后来成了当地风光无比的县委大院,经改造后,这里成了古城新的网红打卡地,据说这里还是冯小刚电影《芳华》的取景地。

西街一号大院的转角处就有一家老虎灶小吃,我订青旅时,注意到了网友对这家小吃的好评,果断地定了下来。小店位于歙县打箍井街31-1号,前身是歙县供水站,专门提供冷热水的供水站统称“老虎灶”。“老虎灶小吃”店名由此而来。在徽州古城的几天里,这里成了我的“食堂”。

小吃入口处,有几张大幅宣传照片。没想到,歙县古城小巷子里的这家小吃名声在外,央视走遍中国和文明解密都有播出。

这幅央视《走遍中国》摄制组拍摄节目的画面,就是老虎灶小吃制作“石头粿”的画面。

店内还有“石头粿”的文字介绍。“石头粿”是小店的特色,也是徽州传统美食。石头粿远在清代就负有盛名,主要原料为黄豆和肥肉,先把黄豆炒熟加工成粉,然后加上肥肉丁制成粿,放入锅中,压上石头,里面的肥肉便化了,油流到粉皮上,整张粿就里酥外脆,香味扑鼻。

我特意找出了一段介绍的老虎灶小吃的视频,老太太还特意介绍了制作石头粿时的石头,是用做砚台的石头做的。

看看案子上正在忙碌的老太太,就是视频中的老板,几年过去了,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依然精力充沛,手脚麻利,虎虎生风。

仔细看来,压饼的石头上有的还装着把儿,像不像一方古代盖章的印鉴,原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乾隆第五次下江南时,走到歙县渔梁坝,见到路边凉亭中有个卖“粿”的小摊,买了一个品尝,连赞美味,便赠卖粿老翁一枚“福”字小印,告诉他遇到难事,可以凭印找官府帮助。老翁把印章盖在粿上,生意火了,便招来恶人捣乱,还闹到了官府。老翁急中生智拿出了福字小印,知府接过刻着“乾隆御制”四字,马上喝令退堂,向摊主赔礼道歉。从此,老翁的粿摊名扬四方,学艺的人慕名蜂拥而来,以石头代替小印,“石头粿”一时传遍了整个歙县。

现在的石头粿已经有茄子、青菜、南瓜等十几种馅料,口感更丰富有层次。早上来一碗清粥再加上一个石头粿,就是徽州人百吃不厌的早餐。说个有意思的是,一日我骑行回来,老虎灶小吃早已打烊,就到打箍井街的另一个小吃店吃了“石头粿”,和老板聊起来,老板显然对老虎灶“忿忿不平”,说我这比她便宜一块钱,味道都差不多。

老虎灶小吃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张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小吃做得很有特色,品种丰富,早点就有十多个品种,价格实惠。我要是说,我在徽州古城的4天里,把这里的所有小吃吃了个遍,把老板都惊到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徽州古城的这家“石头粿” 让同行嫉妒 歙县人就得意这一口”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徽州古城老虎灶小吃 吃了菜单上的所有小吃 就这么被“撑死”

徽州古城老虎灶小吃 吃了菜单上的所有小吃 就这么被“撑死”

小吃,石头,老虎灶,阿姨,徽州,店家,徽州古城,咸菜,歙县,徽州人,青旅,婺源,大院,店里,小店,皖南,早餐,歙县古城,胃口,豆腐脑,乾隆,曹文埴,一号大院,中佳,井街,吃不够,味美,大宅院,好的,山水画廊

2016-04-02 #长篇故事

千年古城 道不尽的徽州故事

千年古城 道不尽的徽州故事

徽州,古城,历史,故事,问政,之光,精神,徽文化,徽州古城,徽派建筑,万仞,古塔,士隐,孟宗,山奇,新安,李白,汤显祖,练溪,聂道,许真人,陶雅,魏晋风度,高天云,责任编辑,历史博物馆,水墨丹青,一生,人间仙境,人们

2020-09-01 #小故事

徽州古城的斗山街 古风扑面的小巷 清晨仙气满满

徽州古城的斗山街 古风扑面的小巷 清晨仙气满满

叶氏,斗山街,古城,条案,牌坊,贞节,朱元璋,徽州人家,徽州古城,厅堂,古街,小巷,巷子,徽州,旌表,蛤蟆,杨宁,古巷,杨家大院,皖南,主人,大院,木质,木雕,歙县,游人,画轴,身份,黄氏,始建于

2018-04-14 #故事会

歙县徽州古城 备受争议的门票政策 100元门票值不值?

歙县徽州古城 备受争议的门票政策 100元门票值不值?

徽州古城,古城,门票,徽州,又名,府治,小巷,歙县,谯楼,许国石坊,风格,汪华,阳和,工作人员,井街,古巷,古城里,中国,中山,入口处,古街,地方,大北街,大门,年间,政策,歙县古城,牌坊,游客,石坊

2010-11-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徽州古城里觅“徽班” 明清富商蓄养的“家班” 风雨四百年

徽州古城里觅“徽班” 明清富商蓄养的“家班” 风雨四百年

徽班,徽州,徽州古城,中国,戏曲,井街,古城,府治,文化,景区,方式,被誉为,艺术,徽文化,仰承其,才来,曹氏,池雅调,自明,邹鲁,工作人员,古城城,古城里,独领,西街一号,陶行知纪念馆,不值,一步之遥,发祥地,区域

2013-06-07 #短篇故事

徽州文化的发源地歙县 四大古城之一 来了解它的文化故事!

徽州文化的发源地歙县 四大古城之一 来了解它的文化故事!

歙县,文化,徽州文化,发源地,徽菜,牌坊,四大古城,古建筑,故事,徽文化,中国,作者,古城,徽州,徽剧,建筑,徽墨,技术,歙砚,街巷,选料,学文化,墨砚,中国日报网,古城里,好的,徽州府,巷上,东西,产地

2020-09-01 #短篇故事

徽州文化的发源地歙县 四大古城之一 来了解它的文化故事!

徽州文化的发源地歙县 四大古城之一 来了解它的文化故事!

徽菜,牌坊,徽州文化,发源地,古建筑,歙县,徽文化,古城,徽州,徽剧,建筑,文化,技术,歙砚,街巷,选料,墨砚,古城里,好的,徽州府,巷上,古称,东西,中国,产地,作者,八大菜系,冰糖,原料,去腥

2020-07-25 #小故事

徽州古城的曹氏二宅 徽班的起源 “徽池雅调”独步剧坛

徽州古城的曹氏二宅 徽班的起源 “徽池雅调”独步剧坛

徽班,剧种,池雅调,徽州古城,声腔,井街,住处,府治,弋阳腔,弋腔,徽州,徽调,池州,昆山腔,向京,旷神怡,曹氏,汉合,邹鲁,古城城,西街一号,陶行知纪念馆,徽城镇,很感兴趣,中国,一步之遥,发祥地,全凭,人员,中国戏曲

2019-10-26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