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云龙湖畔的艺术新景——徐州珠山艺术街区

时间:2012-04-11

项目规划定位为服务整个云龙湖风景区的旅游配套文化设施,包含艺术街区和环山艺术馆群两部分,集文化、展示、旅游、休闲、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

提示:本文共有 18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项目1分45秒视频

徐州珠山艺术街区

项目地点:江苏徐州

设计单位: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徐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创建筑师、项目负责人:祁斌

设计团队: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祁斌、林琳、史伦、王明帆、邓静雨

徐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宗世春、余欣欣、刘晴、张熙、孙晓栎、薛莲、陈鑫、张玉明、 张玉军、孟松、张丙利

场地面积:79953㎡

总建筑面积:100252㎡

设计时间:2013.04-2014.08

竣工时间:2018.03

摄影:姚力

项目概况

珠山艺术街区位于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区南端,西侧紧靠珠山,东侧与云龙湖景观相接,北侧远眺城市中心,依山傍水、环境宜人。

项目规划定位为服务整个云龙湖风景区的旅游配套文化设施,包含艺术街区和环山艺术馆群两部分,集文化、展示、旅游、休闲、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

▲从艺术街区西南侧看城市景观

▲从云龙湖方向看艺术街区

艺术街区由一组内外串联、空间渗透的建筑组合而成。北端设置艺术展示交流中心,是面向云龙湖的入口节点。向南展开丰富连续的艺术街区空间,布置系列艺术馆、画廊、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南端由二到四层的艺术展示、画廊、酒店围合而成,在街口形成开放的艺术广场,成为公共活动的中心。

沿珠山脚下的艺术馆群,规划一组徐州当地艺术名人的艺术馆,环山而建,贴合地形。依次布置李可染艺术中心、张立辰艺术馆、尉天池书法艺术馆等,成为云龙湖畔富有人文情怀与艺术气息的文化节点。

▲尉天池书法馆主入口

▲尉天池书法馆夜景

▲尉天池书法馆展厅

▲张立辰艺术馆

▲张立辰艺术馆中庭

项目总用地面积79953㎡,总建筑面积10025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8632㎡,地下建筑面积21620㎡。地上主体建筑二至四层、地下一层。

▲总平面图

建构逻辑

▲珠山艺术街区

1. “缝合”

规划设计从场地地形条件出发,由场地的自然边界衍生出两条空间界面,顺应地形和地势,将街区界面有机融入周边环境。顺应山体走向,布置环山艺术馆群。在环山艺术馆群与旅游文化艺术街区之间,通过兼有开放性与围合性的空间渗透,营造出内外连贯的空间环境,通过绿化空间的延伸渗透,将外部优良的自然景观引入场地内部,实现自然景观与人工环境的有效缝合,让建筑群落有机地融入环境。

▲艺术街区东侧入口

2. “生长”

艺术街区以街道胡同延伸脉络开放空间为组织逻辑,建筑高度配合适宜的街道宽度形成宜人的步行街巷尺度。以架空廊道建立穿过式巷道空间,形成立体复合而非单一线性的步行路线,为街区多样的艺术活动营造了丰富可能性的空间环境。转折迂回的巷道空间将街区界面进一步延展,呈现尺度亲切、自由生长的聚落景象。

▲街道生成

▲艺术街区一隅

3. “洄游”

曲折变化的坡屋顶体系,传神徐州地方民居的天际线形态,与山体环境呼应共生。立面体块通过建筑上下层平面之间的错动,表现苏北传统民居穿插错动的空间特征。建筑形态南北融合,形成街区复合多维度的多元空间,以开放式的围合、半围合空间和露台开放空间与底层步行洄游体系相融相连,给艺术街区以丰富多层次的空间体验。

▲空间生成

▲艺术街区屋面

4. “渗透”

街区内部景观设计强调通过绿化缝合空间的绿色连续,采用地方植被树种形成台地绿化、开放绿地、穿插绿地等一系列绿色空间节点,将绿色景观与建筑空间紧密融合。空间组织将行人流线引入艺术街坊,以收放有致的外部空间串联不同功能的建筑,建筑组团间打通多条视觉廊道和人行空间,窄密的胡同空间营造的紧张感成为开放空间中最末端的一环,渗透着类似毛细血管一般相互的生动融合感,回归传统街巷的尺度。

5. “层叠”

基于对于地方传统聚落建筑的研究,提取出错落、丰富的屋面形态逻辑,以层叠、交错、连贯的屋面几何形体,塑造出文化艺术街区起伏有致的屋顶形态,成为富有文化特征的整体空间和形态意向,使建筑形态充分贴合艺术品展陈、体验等功能需求,实现高适应度的立体空间体系。

环山艺术馆的屋顶形象各具特色,既有源自“四水归堂”的内向型屋顶,也有流畅自由的曲线屋面,有抽象传统勾连搭屋面语言的主次重叠屋面造型,以挑梁方式削弱檐口厚度并利用檐下凹窗解决展厅采光通风。

▲屋面形态

6. “延展”

注重挖掘和提升传统智慧,把传统街巷院落体系和坡屋顶的生态模式充分运用到新建筑设计,并延伸至外部空间。采用渗透、消隐化的方式,将建筑的坡顶、外墙、开窗等传统构造元素自然设计为绿色技术的载体,利用屋顶和墙面的交接关系解决自然采光和排烟,实现完整的立面逻辑。优先地方材料的选用,将当地的石材青瓦和砖石肌理表现出建筑的地域化特征。

▲旅游文化艺术街区-北区

▲旅游文化艺术街区-南区

▲环山艺术馆群

供稿:建筑专业一所

编辑:企划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云龙湖畔的艺术新景——徐州珠山艺术街区”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景德镇,人物,央视,纪录片,电视专题,故事,群体,频道,王锡良,陶瓷艺术,市委宣传部,中国,大师,历史,技法,形态,栏目,瓷画,艺术,陶瓷,发展,更加了解,陶瓷艺术家,陶瓷绘画,非常重要,中央电视台,栏目组,景德镇陶瓷,中央

2020-04-19 #故事阅读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景德镇,人物,央视,纪录片,电视专题,故事,群体,频道,王锡良,陶瓷艺术,市委宣传部,中国,大师,历史,技法,形态,栏目,瓷画,艺术,陶瓷,发展,更加了解,陶瓷艺术家,陶瓷绘画,非常重要,中央电视台,栏目组,景德镇陶瓷,中央

2020-04-24 #故事会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景德镇,人物,央视,纪录片,电视专题,故事,群体,频道,王锡良,陶瓷艺术,市委宣传部,中国,大师,历史,技法,形态,栏目,瓷画,艺术,陶瓷,发展,更加了解,陶瓷艺术家,陶瓷绘画,非常重要,中央电视台,栏目组,景德镇陶瓷,中央

2020-04-24 #经典故事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景德镇,人物,央视,纪录片,电视专题,故事,群体,频道,王锡良,陶瓷艺术,市委宣传部,中国,大师,历史,技法,形态,栏目,瓷画,艺术,陶瓷,发展,更加了解,陶瓷艺术家,陶瓷绘画,非常重要,中央电视台,栏目组,景德镇陶瓷,中央

2020-05-26 #长篇故事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景德镇,人物,央视,纪录片,电视专题,故事,群体,频道,王锡良,陶瓷艺术,市委宣传部,中国,大师,历史,技法,形态,栏目,瓷画,艺术,陶瓷,发展,更加了解,陶瓷艺术家,陶瓷绘画,非常重要,中央电视台,栏目组,景德镇陶瓷,中央

2020-09-02 #短篇故事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景德镇,人物,央视,纪录片,电视专题,故事,群体,频道,王锡良,陶瓷艺术,市委宣传部,中国,大师,历史,技法,形态,栏目,瓷画,艺术,陶瓷,发展,更加了解,陶瓷艺术家,陶瓷绘画,非常重要,中央电视台,栏目组,景德镇陶瓷,中央

2020-09-01 #长篇故事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景德镇,人物,央视,纪录片,电视专题,故事,群体,频道,王锡良,陶瓷艺术,市委宣传部,中国,大师,历史,技法,形态,栏目,瓷画,艺术,陶瓷,发展,更加了解,陶瓷艺术家,陶瓷绘画,非常重要,中央电视台,栏目组,景德镇陶瓷,中央

2020-09-01 #故事会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景德镇,人物,央视,纪录片,电视专题,故事,群体,频道,王锡良,陶瓷艺术,市委宣传部,中国,大师,历史,技法,形态,栏目,瓷画,艺术,陶瓷,发展,更加了解,陶瓷艺术家,陶瓷绘画,非常重要,中央电视台,栏目组,景德镇陶瓷,中央

2020-09-01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