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圣经揭秘 马可福音 犹大出卖耶稣这个故事漏洞有多少

时间:2012-02-07

作者说,十二门徒之中有一个加略人犹大,去见祭司长,要把耶稣交给他们

提示:本文共有 405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第14章第三段,犹大出卖耶稣。

作者说,十二门徒之中有一个加略人犹大,去见祭司长,要把耶稣交给他们。他们听见就欢喜,又应许给他银子。他就寻思如何得便,把耶稣交给他们。

本段结束。

这段话的马太福音版本在26:14-16,路加福音的版本在22:3-6。三个版本大体差不多,区别是马可福音只写祭司长应许给他钱,路加福音22:5也只写约定给他钱,而马太福音则写他们给了他三十个银币。为什么马太福音要写三十个银币,有人说是因为出埃及记21:32写一个奴隶的价钱是三十合客勒,所以犹大出卖耶稣就是三十块钱,他们怎么能把耶稣当成跟奴隶一样呢。

其实作者为什么写三十个银币,在马太福音27:9-10有说:这就应了先知耶利米的话,说,他们用那三十块钱,就是被估定之人的价钱,是以色列人中所估定的,买了窑户的一块田。显然他是因为这句话而写三十个银币的。

我们现在读的耶利米书里并没有作者所说的这些话,不过撒迦利亚书11:12-13有类似的话,虽然那里说的并不是买田的价钱,而是牧养人的工价,另外三十个银币的价值跟三十舍客勒也不一样,但我们从“估价”,有“窑户”,有“三十舍客勒”这么多的相同点就可以看出跟马可福音作者引用的应该是同一个故事。我们在解读撒迦利亚书的时候说过,那几句话在马太福音中被引为耶利米的话,说明在当时有些传说的版本是将本故事说成是耶利米书的故事,而不是撒迦利亚书的故事。

为什么要编犹大出卖耶稣呢,有人说,撒迦利亚书11:14写“我又折断称为联索的那根杖,表明我废弃犹大与以色列弟兄的情谊”,这句话说犹大不顾以色列弟兄的情谊,就是预言犹大要出卖耶稣。我们前面说过,撒迦利亚书的这句话只是指以色列灭亡之后,犹大还未灭亡,别无他意。而且最早编犹大出卖耶稣的马可福音既没有说三十块钱,也没有引用撒迦利亚书中的话,跟撒迦利亚书11:14怎么扯得上关系呢。

我觉得作者编犹大出卖耶稣有三个可能的原因。一个可能是犹大这个名字在当时犹太人中挺普遍,作者既要编有人出卖耶稣,那么不管是谁,总得有个名字,他就随便挑上了犹大这个名字。另一个可能是因为犹太人大多数是原犹大人的后裔,犹太人都不信仰他们的教派,所以他就编犹大出卖耶稣。还有一个原因是在创世纪37:26,就是犹大提议将小兄弟约瑟卖到埃及。不过在创世纪中写犹大提议卖约瑟其实是要救约瑟的性命,而不是要谋害他。

路加福音22:3说,犹大为什么要出卖耶稣,是因为“撒但入了犹大的心”。在圣经里,撒但就是一个专门配合神做坏事的,神说,人子要被人出卖,撒但就说,我去办这事。在约翰福音里,这点写得更加清楚。约翰福音13:2说:吃晚饭的时候,魔鬼已将卖耶稣的意思,放在西门的儿子加略人犹大心里。约翰福音13:21-27说:耶稣明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耶稣就蘸了一点饼,递给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他吃了以后,撒但就入了他的心。按这么说的话,犹大完全是无辜的啊,他出卖耶稣不是出于他自己的本意,是神让他这么干的,也是耶稣让他这么干的,因为耶稣递饼给他吃,使了诡计,让撒但进入他的心,他才做出这件事,目的就是为了完成神的计划。

其实很明显,这些都是作者们编出来的。

首先,我们在前面第21章解读“荣入圣城”、“洁净圣殿”、“祭司长不服耶稣的权柄”的时候就说过,按福音书的说法,耶稣进入耶路撒冷后大家都见了他的真面目,包括祭司长跟长老都跟他面对面辩论过,人人都认识耶稣,他每天从伯大尼进城出城,偶尔到橄榄山上走一走,活动轨迹也很清楚,耶稣又何需人出卖呢。

其次,在本章之前,马可福音曾三次写耶稣预言受难和复活,在马太福音第26章第一段,说耶稣预言过两日就要被交给人、钉死在十字架上。按照神理,就算有人要出卖耶稣,他也早就知道耶稣即将被捕被杀,又何必去出卖呢。

第三,马太福音在下一段26:25写耶稣在众门徒面前指明犹大是出卖者,约翰福音13:26-27也很清楚地这么写。都给人指出来了,就算他本来是想出卖耶稣的,他还能那么做吗。预先知道有人出卖,在作者来说应该是想表达耶稣什么都知道,但是提前在众人面前指明出卖者,最后还被他出卖,这故事就编得未免太弱智了些吧。幸好迷信故事不怕弱智,再弱智的故事,迷信的人都会相信。

第四段,和门徒同度逾越节。

作者说,除酵节的第一天,就是宰逾越节羊羔的那一天,门徒对耶稣说,你吃逾越节的筵席,要我们往那里去预备呢。

耶稣就打发两个门徒,对他们说,你们进城去,必有人拿着一瓶水,迎面而来。你们就跟着他。他进那家去,你们就对那家的主人说,夫子说,客房在那里,我与门徒好在那里吃逾越节的筵席。他必指给你们摆设整齐的一间大楼,你们就在那里为我们预备。

门徒出去,进了城,所遇见的,正如耶稣所说的。他们就预备了逾越节的筵席。

到了晚上,耶稣和十二个门徒都来了。他们坐席正吃的时候,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与我同吃的人要卖我了。他们就忧愁起来,一个一个的问他说,是我吗。耶稣对他们说,是十二个门徒同我蘸手在盘子里的那个人。

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经上指着他所写的。但卖人子的人有祸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

本段结束。

这段内容难得的又是四部福音书里都有,它的马太福音版本在26:17-25,路加福音的版本在22:7-14和21-23,约翰福音的版本在13:21-30。

在马可福音和马太福音,开始都是写门徒先问耶稣逾越节的筵席要在哪里预备,路加福音22:8却写耶稣先打发彼得和约翰去预备,他们俩才问耶稣要在哪里预备。接着在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里写耶稣指示他们进城去会遇到一个拿着一瓶水的人,就跟他去跟他主人说,他主人就会给他们一个大房间来预备,而马太福音则简单地写到“某人”家里,大房间什么的也都不写。

作者编找屋子的这个过程明显只是故作神秘,经学家倒信以为真,他们说那家的主人肯定也是耶稣的门徒,而耶稣肯定预先与他约好,因为在逾越节的时候不预约就不可能找到这样的大房间。作者明明想把找屋子写成神奇的事,经学家却想成普通之事,未免有点对不起作者的一番心思。

最后说谁是要出卖耶稣的人,马可福音和马太福音都写耶稣告诉他们,谁跟他一起伸手到盘子里就是谁,而路加福音写谁的手和耶稣的手一起在桌子上就是谁。不管是哪种,这都相当于是公开指出谁是出卖者,马太福音作者可能还是怕人看不明白,最后还写犹大问耶稣是不是他,而耶稣回答是的。

约翰福音的作者可能觉得公开让大家提前知道谁是出卖者不好,于是就另外编出了一个情节,说有一个耶稣喜爱的弟子在他怀里,彼得就让这个弟子问耶稣要出卖他的人是谁,耶稣说,我蘸一点饼给谁就是谁,然后他蘸了一点饼递给犹大,犹大吃了之后撒但就进到他的心里,然后耶稣吩咐他:快去做你该做的事吧,犹大就出去出卖耶稣,别人则都不知道犹大出去干什么,还以为他去周济穷人。

约翰福音编的这个故事精彩果然是精彩一些,缺点就是有点基情四射。试想,福音书里写耶稣的门徒都是男的,耶稣喜爱一个男弟子可能也没什么,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让男弟子坐在他的怀里,还跟这个男弟子窃言私语,这不有点太那个了吗。不知经学家有没有搞过人肉搜索,把这个男弟子找出来,看看究竟是除彼得和犹大外的哪一个。

第20句说耶稣回答说,同我蘸手在盘子里的,就是他要卖我。作者可能觉得自己这情节编得机智,但实际上这么编一点都不好。从这段话的内容看,这句话应该是对所有门徒说的,那么不管要不要出卖耶稣的人,听到这句话肯定会避忌与耶稣同时蘸手在盘子里,这样还怎么找出要出卖耶稣的人呢。但是说了这句话,就必须得发生这种情况才行,否则这句话就又成为废话。真的要发生这种情况,耶稣就得故意那么做:在别人蘸手的时候都不伸手,等到犹大伸手的时候,他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伸手去蘸,要让犹大看到也来不及缩手。只是这么做的话,就跟明说差不多,还不如直接明说。

第21句说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经上指着他所写的。但卖人子的人有祸了。因为找不到这句话在旧约中的出处,有人觉得这话可能是作者随便编的,也可能是作者记错了,也可能是他引用的话被归入伪经。我们可以看到马可福音中总共写了七个“经上说”,只有这句话找不到出处,这点可判断他随便编的可能性应该不大。

其实这句话中说的经上所写的是指前面部分“人子必要去世”,却不包括后面部分“但卖人子的人有祸了”,经学家可能因为不明白这点,所以不知道作者引用的是经上的哪一句。不包括后面部分,作者说的“人子必要去世”就很好判断,他说的肯定是以赛亚书53:9、12,就是经学家最爱说旧约中预表耶稣死亡的话。

不过我们前面说过,以赛亚书第53章写的耶和华的仆人是指以色列,他写仆人死,是指以色列和犹大都被灭亡,并不是说新约中的耶稣必要去世。新约中的耶稣为什么必要去世,我们前面也已经说过,这是因为耶稣是一个编造出来的救世主,他如果不死,他就应该在作者的年代还活着,并且已经拯救了所有的犹太人才对,可惜现实情况不是这样,作者编的故事就不可能有人相信。当然,要编耶稣离开,本来还有另外一个法子,就是像旧约编以利亚升天一样,只不过一方面旧约中的以利亚升天故事并没有救到以色列人,二方面这是个已经用过的老套路,三方面,以赛亚书53:12说,因为他将命倾倒,以致于死,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他却担当多人的罪,又为罪犯代求。作者就是要按这句话来编耶稣以死担当犹太人的罪、救赎犹太人。

因为受《最后的晚餐》这张著名的油画影响,人们都觉得在逾越节时,耶稣和十二门徒坐在长长的“西餐桌”一边吃饭,其实这张油画只是为了更好地展示艺术的效果才画成这样。要是按照故事中耶稣说“谁和他一起蘸手在盘子里”,作者设想的应该是十三人围坐在一起,而不是坐在长桌的一边,否则就不方便几个人伸手蘸在同一个盘子里。那时的“蘸饼”吃应该是大家围着蘸一个公共的盘子,而不是现代西餐的分餐制、每人有一个盘子。约翰福音改成饼递给谁吃,谁就是出卖者,也必须是大家围在一起吃,否则的话,要递给远的人,得走过去递才行。当然,虚构的事情,不管怎么样都是虚构的,这件事情我们只是“就故事论故事”,而不是论真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圣经揭秘 马可福音 犹大出卖耶稣这个故事漏洞有多少”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圣经揭秘 马太福音 犹大出卖耶稣这个故事漏洞有多少

圣经揭秘 马太福音 犹大出卖耶稣这个故事漏洞有多少

耶稣,犹大,作者,马可福音,马太福音,这句话,故事,经学家,人子,时候,门徒,版本,约翰福音,路加福音,拉比,彼得,盘子里,以色列,银币,逾越节,十块钱,旧约,犹太人,祭司长,主人,价钱,福音书,筵席,预言,约瑟

2012-09-07 #故事阅读

圣经揭秘 马太福音 耶稣十二个门徒的真假

圣经揭秘 马太福音 耶稣十二个门徒的真假

耶稣,彼得,门徒,马可福音,使徒,福音书,福音,作者,马太福音,路加,马可,保罗,书信,犹大,儿子,内容,马太,事情,新约,路加福音,约翰,雅各,原型,故事,多马,使徒行传,人物,佛法,医生,时候

2018-04-15 #故事阅读

圣经揭秘 马太福音 作者为什么写耶稣赶走买卖人

圣经揭秘 马太福音 作者为什么写耶稣赶走买卖人

耶稣,圣殿,作者,这句话,马可福音,鸽子,经学家,穷人,伯大尼,商人,约翰福音,贼窝,祭司长,买卖人,和文,故事,时候,犹大,耶和华,耶路撒冷,人们,吃奶,婴孩,旧约,路加福音,迦南人,马太福音,以色列人,先知,原因

2011-11-12 #短篇故事

圣经揭秘 马可福音 马可福音作者是谁 他眼中的耶稣是什么人

圣经揭秘 马可福音 马可福音作者是谁 他眼中的耶稣是什么人

耶稣,马可福音,马可,作者,福音书,彼得,犹太人,书信,马太福音,说法,经学家,约翰,希腊语,以利亚,版本,拉丁语,门徒,基督教,地方,时候,以色列人,使徒行传,使徒,内容,约翰福音,很多人,神的儿子,人们,基督,意思

2009-03-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圣经揭秘 马可福音 作者为什么要以施洗约翰引出耶稣

圣经揭秘 马可福音 作者为什么要以施洗约翰引出耶稣

耶稣,施洗约翰,作者,时候,施洗,马可福音,先知,约翰,马太福音,使者,犹太人,圣灵,地名,新约,拿撒勒,人们,故事,路加福音,门徒,这句话,内容,教派,新枝,福音书,能力,说法,资料,道路,以利亚,给他们

2012-11-17 #故事会在线阅读

圣经揭秘 马可福音 耶稣出道第一件事为什么是赶鬼

圣经揭秘 马可福音 耶稣出道第一件事为什么是赶鬼

耶稣,作者,马太福音,彼得,岳母,加利利,马可福音,人们,救世主,门徒,众人,本事,教训,故事,祭司,会堂,旧约,时候,版本,福音书,路加福音,地方,基督教,权柄,东西,姊妹,意思,新约,热病,犹太

2010-07-14 #经典故事

圣经揭秘 马可福音 作者写耶稣家乡的人不相信他是一个败招

圣经揭秘 马可福音 作者写耶稣家乡的人不相信他是一个败招

耶稣,作者,时候,马太福音,门徒,路加福音,马可福音,版本,现象,木匠,家乡,拐杖,病人,不相信,拿撒勒,人们,儿子,信徒,先知,异能,宗教,故事,福音书,传说中,神迹,负担,堂里,不要带,拿撒勒人,对他们

2013-05-04 #故事阅读

圣经揭秘 马可福音 只有神才有赦罪的权柄证明耶稣是神吗

圣经揭秘 马可福音 只有神才有赦罪的权柄证明耶稣是神吗

耶稣,作者,牛顿,基督徒,旧约,马太福音,表演,瘫子,人们,信心,圣灵,文士,故事,新约,权柄,病人,耶和华,褥子,设想,不承认,屋顶,意思,赦罪,马可福音,他们说,中国,人面,关系,基督教,大神

2008-02-12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