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今天的文言文真的是古人所用的文体吗?实际古人说的也是白话文

时间:2011-11-20

文言文到底是什么呢?大部分人估计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这就是我们老祖宗用的古代汉语啊

提示:本文共有 216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对于高中生来说,高中语文学习量最大的通常是什么呢,一般都会回答:文言文,全文背诵。

“文言文”到底是什么呢?大部分人估计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这就是我们老祖宗用的古代汉语啊。这个理解其实是不完全的,事实上中国从古到今,使用文言文的人都是极少数。那绝大多数人说的是什么汉语呢?

文言文的语法似乎并不太规范,但也有大致的规则,今天中国的教育部门是要求高中生有一定基本的文言阅读能力的,毕竟这是中国文学的文脉

这个大家也不用好奇了,其实根本不用研究,大家读一读明清通俗小说吧,比如《水浒传》和《西游记》,看看这里面的行文句法,是不是觉得虽然可能有些地方和现代汉语还是有差异,但是比文言文好理解多了?总体读懂没什么问题。

这就对了,其实古代老百姓用的大部分也是这种文法,明清之后更是几乎成型了,这种文法就是现代汉语文法的雏形。今天的中国人可能很少有这种困惑,因为大部分人的口头语和书面语都是统一的,即使是最正式的官方公文,除了极少数行文规则外,绝大部分行文和通用汉语也没有区别。

明清小说读起来并不需要文言能力,基本上懂现代汉语就能读个大概了

不过古代可不是这样的,以明清为例,通俗小说和一些散文家写的散文,用的显然就不是一套文法,我们现在会把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认为是文言文,但不可能把《水浒传》当成文言文吧。

实际上,文言文并不能说是古代汉语,它实际只是一种汉文学的文体,它起源自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汉语口语(上古汉语),根据胡适考证,至中国汉代,文言文已经脱离了日常口语,于是汉语书面语就往两个方向发展了:复古和口语。

而这两支后来渐渐发展,到了唐宋时期,竟然形成三套体系,一种书面语模仿上古汉文书面文献,如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另一种是在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汉语基础上所形成的书面语,即今日的汉文,如西汉《史记》、东汉佛经翻译、 南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还有一种就是通俗汉语,如唐代的变文 、宋代的话本等。前两者属于文言文,第三者属于白话文。

明朝的皇帝倒是有个性,朱元璋就喜欢写白话文圣旨

这种情况到明清时期也是一样,明清既有模仿上古的书面语,如桐城派的散文,亦有今日所谓的文言(如明史、清史稿),又有所谓的近代白话,比如《水浒传》、《西游记》等。

到了今天,前两者基本作古,只剩下白话文了,这是辛亥革命之后,一些知识分子搞“新文化运动”,才形成的现象。

而且,文言文这种文体实际上并不能完全说是汉语文体,而是“跨语言”的汉字文体,这非常特殊,比如朝鲜、越南、日本古代也有大量的文言文作品出现,这是因为古代汉字属于这些国家的正规文字,但是,通俗作品,那几乎是不可能使用汉字表示清楚的,因为人家是有自己的语言的。

越南有著名的汉文《平吴大诰》,理解汉文是古代东亚知识分子最基本的技能

但对于古代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要完全理解士大夫的文言文,那是做梦,我不说认不认字了,就是人家把文言文念给你听,大部分老百姓估计也是一脸懵:讲的啥呀。这种情况最经典的一次就是二战末期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在念广播,日本称“玉音放送”,皇室的文章用的当然是传统文体的,结果一堆日本人听完之后根本听不懂天皇在说啥。

虽然听不懂天皇在说啥,但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可是,为何汉语会出现如此怪异的现象呢?一种语言出现两套文法!

这其实有很多原因,首先出现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很多语言都有,尤其一些宗教地区,神职人员说一套,普通老百姓说另一套,通常来说,前者比后者的文法要复杂很多,但同时使用的字句上却精简很多。

因为对于官府,神职人员来说,他们说的话通常都有着极高的信息价值,时效性很强,通常需要通过文字记录,所以他们用的文法必须要“节省字数”,提高信息熵,因为当时保存信息太困难了,刻在石头上,刻在竹子上都是很费劲的活,于是,就出现了“高熵版文体”了。

拉丁文也不好理解

“古人无笔墨纸砚之便,往往铸金刻石,始传久远;其著之简策者,亦有漆书刀削之劳,非如今人下笔千言,言事甚易也。徐氏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左传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此何也?古人以简策传事者少,以口舌传事者多,以目治事者少,以口耳治事者多。故同为一言,转相告语,必有衍误,是必寡其词,协其音,以文其言,使人易于记诵,无能增改;且无方言俗语,杂于其间,始能达意,始能行远”——《文言说》 阮元

而提高语言的熵值,自然需要对语法进行复杂化,所以文言文,拉丁文等文字的语法都相当困难。

至于老百姓,他们平时基本不需要通过文字保存信息,大部分人字都不认识,自然说自己的“简单版文体”了。

秦汉时期的文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相当费劲,自然刻字越少越好

到了宋代,印刷技术出现,造纸成本下降,这才有了明清时期通俗文学的繁荣,要不然,一本《水浒传》一千多万字,人家施耐庵老人家写了几十年写完,你要大量刊发还要手抄?那要命了。还是印刷吧。

所以,宋代之后,也是白话文飞速发展的时期。可为何这个时候白话文还没有取代文言文呢?这就和知识垄断有关了,士大夫阶层成百上千年了,“人上人”思潮根深蒂固,“知识体系”上的优势不可能放弃啊。这种思潮不仅是中国人有,外国人也有,当年世宗大王发明朝鲜民族自己的文字“谚文”,就受到整个朝鲜的儒生阶层的一致抵制。

这种思潮使得文言文必须保留,而且还必须是正规的公文文体。于是,知识分子的书面语就开始和基本汉语分离,形成了“文言”现象。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今天的文言文真的是古人所用的文体吗?实际古人说的也是白话文”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我们今天所看的文言文 当真就是古人讲话用的文体吗?其实并不是

我们今天所看的文言文 当真就是古人讲话用的文体吗?其实并不是

文言文,时期,文言,人们,汉语,语言,发展,书面语,内心,口语,文体,文献,白话文,知识,阶层,我们现在,中国,作品,儒生,典型,后世,古人,印刷技术,士大夫,我国,思想,思潮,文字,文化,朝鲜

2008-11-12 #故事阅读

文言文那么难懂 为什么古人不使用白话文?古人也想但没办法啊

文言文那么难懂 为什么古人不使用白话文?古人也想但没办法啊

文言文,古人,纸张,文字,学问,白话文,不一样,手段,时候,时间,时期,浅白,竹简,是用来,没有人,言文,蔡伦,高深,鲁迅,语文,功能,事情,书面语言,中华,做学问,公元,前人,古书,古文,工具

2007-11-05 #经典故事

古人聊天都说文言文吗?专家:文言文太贵 白话文简便

古人聊天都说文言文吗?专家:文言文太贵 白话文简便

白话文,文言文,古人,写文章,百姓,口语,时期,民间,竹简,朱元璋,就是这样,简单易懂,不一样,发音,优势,优越感,区别,历史,国家,圣旨,时候,大臣,字数,文章,朝代,白话,读书人,身份,造纸术,对话

2009-09-16 #经典故事

45.古人也用文言说话?白话文又是怎么回事?

45.古人也用文言说话?白话文又是怎么回事?

白话文,白话,口语,文言文,书面语,佛教,尚书,方式,创作,变化,卜兆,言文,习惯,大众,文章,时期,盘庚,经学,话本,难读,上发表,发生了很大,用白话,这说明,魏晋南北朝,古今之,古白,史上第,吕叔湘,子语

2012-03-27 #经典故事

古人聊天也是一口大白话 不是我们想象的文言文

古人聊天也是一口大白话 不是我们想象的文言文

文言文,白话文,百姓,时候,佛教,古人,文化,时期,竹简,交流,典籍,丝绸,上下文,中国,僧侣,内容,口语化,大白话,意思,故事,用语,白话,蒙古人,诏书,读书人,发展,辅助,古人在,所以在,之乎者也

2018-12-03 #长篇故事

古人说话也用文言文吗?

古人说话也用文言文吗?

文言文,古人,古书,句读,口语,标点,时候,发音,白话,白话文,能力,交流,习惯,写文章,差别,标志,竹简,读音,不断变化,有的人,还是会,书籍,前人,声母,地方,官府,情况,才能,文化,文言

2017-08-13 #故事会

古人平时怎么说话?都是用文言文吗?其实并不是我们想的这样

古人平时怎么说话?都是用文言文吗?其实并不是我们想的这样

文言文,古人,白话文,朱元璋,雍正,用白话,历史,皇帝,孔乙己,言文,交流,人们,古籍,圣旨,奏折,套语,方式,方言,智慧,白话,语言,道圣,好心疼,就是这样,作者,买办,口语,古今,史记,地域

2010-02-03 #故事会在线阅读

汉语简史:从文言文到白话文

汉语简史:从文言文到白话文

白话文,文言文,发展,一方面是,汉字,文体,白话,骈文,兽骨,口头语,口语,地主阶级,大众,文字,形式,文化,文言,载体,甲骨文,竹简,通假字,交流,先秦诸子,魏晋,百家号,言简意赅,中提,史传,姜齐,王之治

2008-01-13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