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江城非遗坊》|探访国家级非遗——黄鹤楼传说

时间:2011-07-16

说到武汉的代名词,黄鹤楼自然是首当其冲

提示:本文共有 248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黄鹤楼传说与黄鹤楼相生相伴

成就了一批诗文名作

彰显了一座历史名城

从军事哨所到名胜古迹

黄鹤楼何以成为千古名楼?

本期《江城非遗坊》

我们去了解国家级非遗黄鹤楼的传说

竹板这么一打,跟游客把话拉,我来说一说,黄鹤楼的文化,她是传奇古天下,表的是唐朝啊,山河分外娇,歌舞升平入云霄,是百姓乐逍遥。

说到武汉的代名词,黄鹤楼自然是首当其冲。屹立在蛇山之巅、长江之滨的黄鹤楼,阅千载白云,看一江奔流,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与宏伟壮丽的黄鹤楼景观,相伴千年的黄鹤楼传说,是武汉独特的民间文化,也是黄鹤楼之所以能闻名中外的文化精髓所在。

2011年6月,黄鹤楼传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些神奇变幻、缥缈深远的传说,使得黄鹤楼神秘而又灵动。

黄鹤楼传说并非单一故事,而是以蛇山黄鹤楼为故事发生地或与其有关的传说组群,共10余万字,相关文字60万字,以神仙传奇为主,包括黄鹤楼楼名起源传说、黄鹤楼建楼传说、黄鹤楼名人传说、黄鹤楼景观传说以及轶事杂谈等五类。

黄鹤楼公园资深讲解员 王建权:通过地理学家考证说,黄鹤楼楼名音译的名是因地而名楼,因为黄鹤楼建在蛇山第一座(山峰),这个山峰叫黄鹄矶,因为在古代的时候,鹄与鹤是通译字,一字音转到黄鹄又叫黄鹤,人们就称这座楼为黄鹤楼,这是因地得名的一个说法。

而这个因地得名的说法却远不及黄鹤楼因仙得名的传说故事深入人心。

黄鹤楼公园讲解员 陈颖:相传在古时候有一位姓辛的妇人在蛇山上开了一座酒楼,卖酒为生,有一天,一位衣衫褴褛的老道蹒跚而来,向她讨酒喝,这位辛氏虽然本小利微,但是为人非常忠厚善良,便应允答应,于是这位老道在酒家喝了一年的酒,这白喝一年没有付任何的酬劳,于是就这样,老道为聊表谢意,捡起桌上的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栩栩如生的黄鹤,画了黄鹤之后,他便对辛氏说,只要你拍手相招,这只黄鹤便会一跃而下,翩翩起舞,说完这位老道便消失不见,辛氏果真不信,于是双手一拍,这只黄鹤果然一跃而下,为酒家带来了生意兴隆的氛围,那么老道走后,将近过了十年,十年后,相传老道再次回到酒楼,便问辛氏说,我这只黄鹤帮你赚了十年的酒钱,够不够还当年欠下一年的酒债呢,老妇人回到,足矣足矣,就这样,这位老道取下了随身携带的铁笛,对着墙上的黄鹤吹了一首奇妙的曲子,于是这只黄鹤闻曲而下,翩翩起舞,最后载着这位老道飞走了,那么在他飞走之后,辛氏为了感恩这位老道为自己带来的财富,于是将自己收获的酒钱在蛇山上面修了一座楼阁,取名为黄鹤楼,这就是黄鹤楼因仙得名的神话故事。

黄鹤楼传说深受楚地风俗及楚辞影响,滥殇于三国,成熟于唐宋,鼎盛于元明清。最早的关于黄鹤楼的传说故事,还要追溯到远古时期。

黄鹤楼公园讲解员 冯俊莹:远古时期,我们面前所看到的还不是江,而是海,人称为扬子海,那么在扬子海的海下,住了一只非常大的蛟龙,它每天在海上兴风作浪,使得渔民还有百姓都苦不堪言,天上的玉皇大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派了一只仙鹤到凡间,来消除这个民患,那么仙鹤在于蛟龙搏斗的同时,把蛟龙的眼睛给啄瞎了,解决了百姓们的一个问题,百姓们为了纪念此事,于是就在山上建了一座楼,取名黄鹤楼,但是这个并不是故事的完整版本,因为后面又有延伸,也就是说在玉皇大帝派完了仙鹤到凡间之后,还有龟、蛇两位大将,看到打斗得非常激烈,于是也下凡,前来助阵,那么战争结束之后,不仅仅有人们为了纪念仙鹤而修建的黄鹤楼,还有龟山和蛇山,就是因为龟、蛇两位大将来到凡间,为了震住这个蛟龙,就没有离开,留在了这里。

如今,能够见到的最早的黄鹤楼传说的文字保存在“二十四史”中的《南齐书》里,以后又有四部正史《梁书》、《南史》、《宋史》、《明史》和一些重要典籍、方志等有记载。它也是全国楼阁中,唯一一座有五部史书记载的楼阁。

唐代时,黄鹤楼从军事禁地演变成了“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旅游胜地,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既表达了诗人思乡的愁闷,又寄托了崔颢希望得到升仙的向往。

此后,历代文人墨客纷纷慕名前来登临黄鹤楼。从此,黄鹤楼不再仅仅是地标意义上的高楼,更是寄托心灵的驿站、抒发情怀的园地、文化朝圣的殿堂。

唐代之后,黄鹤楼又经历了多次损毁重建,但由于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尤其是1884年黄鹤楼被烧毁后,直到1985年今楼才建成,100多年里黄鹤楼只有故址。尽管如此,黄鹤楼传说却始终没有间断过,这也正是黄鹤楼文化的魅力所在。

黄鹤楼公园资深讲解员 王建权:故事呢,虽然说它只是一个传说,其实它表达的是老百姓内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您看辛氏故事里面就讲到了,一是对这个黄鹤仙人的,可以说思念之情,第二其实我觉得她就是一个小我到大我的一个升华,最初她就是伸出了自己力所能及能够帮助别人的这份善心,然后得到老道给她黄鹤的这份回馈,黄鹤给她带来了滚滚财源,她并没有全部归己所有,而是全部拿出来了,建了一座高楼,与大众共享共乐,可以说来于民回馈于民,它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间这种乐善好施,这样一个很典型的传统文化的一个传播,那么这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人品的一个最好的提升跟传承。所以我觉得它最关键能够打动老百姓的,还是这种向善的,能够帮助大众的这样一种中国知根知本的传统文化的思想。

如今,黄鹤楼公园内已修建大小景点60处,不少流传的各种仙道传说、名人轶闻都设有亭台楼阁进行纪念展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鹤楼传说”文化遗产小道。

黄鹤楼传说不仅催生了多如珠玑的诗词文赋,也渗透到其他姊妹艺术领域。1993年成立的黄鹤楼艺术团,创作了一批楚风汉韵的经典音乐舞蹈作品,对楚地古老的文化现象进行独特的诠释和艺术演绎。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黄鹤楼传说的世代流传是黄鹤楼在千百年来屡毁屡建的重要原因,它不仅成就了一座千古名楼,也成就了武汉这座文化名城。它与黄鹤楼相生相伴,相融相依,从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个层面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江城非遗坊》|探访国家级非遗——黄鹤楼传说”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非遗鲜闻丨甘肃省非遗中心负责人采访张掖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两条)

非遗鲜闻丨甘肃省非遗中心负责人采访张掖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两条)

代表性,宝卷,河西,晚会,秦腔,项目,甘肃省,情况,文化馆,负责人,秦州区,群众,观众,全国文明城市,对国家,伏羲,家传宝,王昱,秦韵,城主,西关街道办事处,中心,一行,一带,专题,专题片,中华,张掖,人行,书包

2018-08-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重庆这个镇走出3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重庆这个镇走出3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故事,走马,民间故事,吴文,讲故事,刘远,朱伟,魏显德,非遗传承人,文化,沈平,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重庆言子,历史,内容,桃之夭夭,篓子,老人,身份,重庆,之子于归,孩子们,走马小学,九龙坡区,代表性,四书五经,外地人,小学,山城,故事会

2013-02-01 #故事大全

56个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讲述“甘肃故事”

56个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讲述“甘肃故事”

甘肃,扶贫,非遗节,贫困户,项目,甘肃省,文化,国际,成都,展馆,旅游,培训,临夏砖雕,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记者,地区,技艺,旅游部,武术,模式,舞台,重点,活动,连锁,博峪,张家川,高宏,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四川省人民政府

2020-08-27 #长篇故事

国家级非遗名录之重庆篇

国家级非遗名录之重庆篇

重庆,传说,作品,巴渝,巴南区,汉族,特点,梁平癞子锣鼓,梁平木版年画,梁山灯戏,金桥吹打,剧目,唱法,唱腔,山歌,文化,故事,散打,民间故事,曲目,木洞镇,走马,类型,重庆市,重庆市梁平县,长江,马锣,生产,南溪号子,木洞山歌

2016-03-23 #经典故事

国家级非遗名录之重庆篇

国家级非遗名录之重庆篇

重庆,传说,作品,巴渝,巴南区,汉族,特点,梁平癞子锣鼓,梁平木版年画,梁山灯戏,金桥吹打,剧目,唱法,唱腔,山歌,文化,故事,散打,民间故事,曲目,木洞镇,走马,类型,重庆市,重庆市梁平县,长江,马锣,生产,南溪号子,木洞山歌

2009-02-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国家级非遗名录徐苟三的故事

国家级非遗名录徐苟三的故事

弹幕,倍速,高清,循环,全屏,字号,区间,洗脑,播放器,语言,类型,行数,连播,速度,直播,不透明度,自动跳过,默认设置

2020-09-19 #故事会在线阅读

来江北机场 听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讲广阳民间故事

来江北机场 听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讲广阳民间故事

广阳,谢鹏,华龙网,江北国际机场,新重庆,明月沱,江北机场,鲁家沱,起风,人人,一大,客户端,故事,记者,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我的故事

2014-12-24 #经典故事

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抬阁”致敬钟南山和一线医护人员

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抬阁”致敬钟南山和一线医护人员

故事,李阳波,钟南山,创作,徒弟,长乐,华佗,李兰娟,历史典故,原型,抬阁,故事会,时代背景,疫情,项目,国家级非遗,救死扶伤,刘志恒,刘杰,最前线,上自,中心,主题,作品,医务人员,功绩,历史,吉祥,记者,心意

2020-07-01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