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苏轼的经典小故事五则

时间:2011-06-26

关于苏轼的历史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12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 艳科 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关于苏轼的历史故事有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寺态炎凉

苏东坡游莫干山时到一寺中小坐。寺中主持和尚见来了个陌生人,就淡谈地说: 坐。 又对小和尚喊: 茶。 两人落坐交谈后,主持和尚发现对方脱口珠玑,料想此人不凡,就请客人进厢房叙谈。入室后,主持和尚客气地说; 请坐! 又叫小和尚: 敬茶! 再一打听,方知来者是赫赫有名的苏东坡,主持和尚连忙作揖打恭地引他进客厅,连声地说: 请上坐! 并吩咐小和尚: 敬香茶! 苏东坡临走时,主持和尚请他题副对联。苏东坡胸有成竹,含笑挥毫,顷刻书就: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一盏明灯

一天,苏东坡和妹夫秦少游出城到郊外游玩,见小路上有个用三块石头垒起的 磊桥 。苏东坡用脚踢了一下石桥,同声吟出一句上联: 踢破磊桥三块石 他回头看看秦少游,要他对出下联。秦少游想了很久也没对出下联,回到家里闷闷不乐。苏小妹看丈夫一脸不悦之色,只道是出了什么事,一问才知是为了一句对联。她二话没说,就在一张纸上写了个 出 字,同时用剪刀剪成两段。秦少游顿时大悟,道出下联: 剪断出字两重山 注:上篇标题 寺态炎凉 ,冷笑一声自以为不坏。这一篇的标题 一盏明灯 ,是指秦少游不点不明,不过点了以后还是很明白的。一笑。

敷衍豪门

据说,苏小妹为了找到如意郎君,曾以文选婿。当时消息一传出,呈文求婚者不计其数。其中有一豪门公子叫方若虚,他对小妹倾慕已久,闻讯后连忙应选。他呈上得意诗文若干篇,谁知小妹一看,淡如白水,便提笔在上面批了一联:笔底才华少,胸中韬略无。 苏东坡看到小妹的对联,可急坏了。方府豪门是得罪不起的,为了避免是非,便悄悄在小妹的联语后面各添一个字,把对联改成:笔底才华少有,胸中韬略无穷。 方若虚读后真是欣喜若狂,他急于要见苏小妹以表衷肠。苏东坡知道小妹根本看不上他,生怕玩笑开大了不好收场,急忙托故阻止,说: 我妹妹文才是有些,但其貌不扬,脸长,额突,不信我给你念首诗便知: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未出房门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方若虚怎知是苏东坡在骗自己,还真以为苏小妹很丑,于是怏怏地走了。

苏门书香

一日,苏洵来到后花园内,只见山石间流过一泓淙淙碧水,微风中送来阵阵花香。红日西下,绿树掩映,一弯新月挂在半天之上。这位老先生顿时诗兴大发,忙唤来苏轼和小妹,三人拂石而坐,苏洵说道: 如此佳境,不可无诗。如今老夫拈出 冷 、 香 二字,我们各自吟出两句诗来,且要将此二字依次作为上下句的末字,吾儿以为如何? 兄妹一起应道: 父亲说得好。 苏洵见儿女一起应允,十分高兴,首先吟出两句诗来: 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间过来香。 苏轼一向以诗词著称,听了父亲的诗句,以为过平过俗,不以为佳。谁知正当他沉吟之际,调皮的小妹却开口道: 兄长平日作诗,思路何等敏捷,想当初嘲弄小妹额角长得高,那 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的诗句,得来何等迅速,今日缘何思路闭塞? 苏东坡一听,知道小妹又在调皮了,只是微微一笑,便吟出两句诗来: 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这苏小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精妙,听了父兄的诗句,两相比较,觉得还是哥哥的略高一筹。心中寻思道: 长兄的诗句好则好,但嫌欠雅。 小妹略加沉思,恰好远处传来杜鹃的啼鸣,她闻声生情,也信口因此两句诗来: 叫月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 小妹诗句刚吟出,父兄不禁齐声赞好。

绝妙好骂

苏东坡被贬岭南为官,一日无事游山,只见一个小和尚跪在庙门口眼泪汪汪,十分奇怪,忙问小和尚因何如此?小和尚哭诉道,因为他在点灯时不小心将灯盏碰翻在地,打碎了。老和尚不但打了他,还罚跪庙门口三日。苏东坡一听很气愤,便走入庙内去见方丈。 庙中的方丈一听说是当朝才子苏学士来访,喜出望外。苏东坡一进庙门,那老和尚就百般奉承,死乞白赖地央求苏东坡留个手迹。 苏东坡对这个方丈十分憎恶,但为了使庙门口那个小和尚不再受苦,他答应了老和尚的请求,说: 写字可以,但必须请庙门口那个跪着的小和尚前来为我磨墨展纸。 老和尚一听,立刻满脸堆笑,连声答应说: 阿弥陀佛,老纳遵从吩咐。 小和尚磨好墨,展开纸,苏东坡奋笔疾书,一幅对联一挥而就: 一夕化身人归去,八千凡夫一点无 时隔不久,佛印云游来到此山,见了对联捧腹大笑,问老和尚: 这幅对联原是两个字谜,你没猜出来吗? 老和尚连忙追问是什么意思,佛印要过纸笔,挥毫写了两个字,拂袖而去。

相关文章:

1.有关苏轼的人物传奇故事

2.出人头地 与苏轼有关的成语故事

3.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苏轼写的诗词

相关文章:

转载:感谢您对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精心收集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来源少儿编程网”http://www.pxcodes.com/News/1571106021856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Tags: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苏轼的经典小故事五则”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苏轼的经典小故事五则

苏轼的经典小故事五则

苏东坡,小妹,苏轼,小和尚,对联,老和尚,苏小妹,秦少游,和尚,诗句,苏洵,方丈,庙门口,佛印,敬香茶,三块石,思路,才华,敬茶,明灯,文章,杜鹃,标题,炎凉,父亲,父兄,画堂,豪门,诗词,韬略

2010-08-02 #故事大全

苏轼的经典小故事五则

苏轼的经典小故事五则

苏东坡,小妹,苏轼,小和尚,对联,老和尚,苏小妹,秦少游,和尚,诗句,苏洵,方丈,庙门口,佛印,敬香茶,三块石,思路,才华,敬茶,明灯,文章,杜鹃,标题,炎凉,父亲,父兄,画堂,豪门,诗词,韬略

2013-12-27 #故事大全

苏轼的经典小故事五则

苏轼的经典小故事五则

苏东坡,小妹,苏轼,小和尚,对联,老和尚,苏小妹,秦少游,和尚,诗句,苏洵,方丈,庙门口,佛印,敬香茶,三块石,思路,才华,敬茶,明灯,文章,杜鹃,标题,炎凉,父亲,父兄,画堂,豪门,诗词,韬略

2016-04-26 #故事会

苏轼的经典小故事五则

苏轼的经典小故事五则

苏东坡,小妹,苏轼,小和尚,对联,老和尚,苏小妹,秦少游,和尚,诗句,苏洵,方丈,庙门口,佛印,敬香茶,三块石,思路,才华,敬茶,明灯,文章,杜鹃,标题,炎凉,父亲,父兄,画堂,豪门,诗词,韬略

2011-02-22 #故事阅读

苏轼的经典小故事五则

苏轼的经典小故事五则

苏东坡,小妹,苏轼,小和尚,对联,老和尚,苏小妹,秦少游,和尚,诗句,苏洵,方丈,庙门口,佛印,敬香茶,三块石,思路,才华,敬茶,明灯,文章,杜鹃,标题,炎凉,父亲,父兄,画堂,豪门,诗词,韬略

2014-08-28 #故事大全

苏轼的经典小故事五则

苏轼的经典小故事五则

苏东坡,小妹,苏轼,小和尚,对联,老和尚,苏小妹,秦少游,和尚,诗句,苏洵,方丈,庙门口,佛印,敬香茶,三块石,思路,才华,敬茶,明灯,文章,杜鹃,标题,炎凉,父亲,父兄,画堂,豪门,诗词,韬略

2011-02-01 #故事大全

苏轼的经典小故事五则

苏轼的经典小故事五则

苏东坡,小妹,苏轼,小和尚,对联,老和尚,苏小妹,秦少游,和尚,诗句,苏洵,方丈,庙门口,佛印,敬香茶,三块石,思路,才华,敬茶,明灯,文章,杜鹃,标题,炎凉,父亲,父兄,画堂,豪门,诗词,韬略

2018-12-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苏轼的经典小故事五则

苏轼的经典小故事五则

苏东坡,小妹,苏轼,小和尚,对联,老和尚,苏小妹,秦少游,和尚,诗句,苏洵,方丈,庙门口,佛印,敬香茶,三块石,思路,才华,敬茶,明灯,文章,杜鹃,标题,炎凉,父亲,父兄,画堂,豪门,诗词,韬略

2009-04-17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