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吴承恩的西游记 捧红了玄奘 然而此人才是西天取经的鼻祖

时间:2011-06-16

大唐僧人玄奘,一个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文化名人

提示:本文共有 14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吴承恩的《西游记》横空出世,让一个默默无闻,静心礼佛参禅的和尚,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大唐僧人玄奘,一个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文化名人。没有孙大圣的保驾护航,没有猪八戒的调皮捣蛋,更没有白龙马的一日千里,真实的唐玄奘受命于唐皇,远赴印度求取经书。身边只有一匹瘦弱不堪的马,再加上风吹日晒,显得皮肤黝黑干瘦,远没有电视剧里面的唐僧那么白净。以求佛法真谛可以普渡战后劫生的时间百姓,这种明显带有政治意图的取经路,显然是没有真实的个人行为那么危险。

作为取经这条很少有人踏足的道路,陈玄奘显然不是第一个人,而且他的行为明显带有官方色彩,所以取经路相对来说还是很顺利的。历史上,有此行为的还有另外一个人。然而他所面临的的情况要远比陈玄奘困难的多,大约是在公元399年的东晋时期,长安城的城门有一个老者带着四个人,缓缓的走出。有人说那是他的同事,也是寺庙和尚,也有人说那是他的徒弟,无论是什么,他们所面对的将是一片未知的风险和天堂。他们或许不知道,接下来他们将要面对,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险峻的大雪山,以及九死一生的海洋航行。十几年以后,老者再次出现在长安城,携带大量经书,然而这次只有他一人回来。

回来的老者正是东晋僧人法显。相对于那些再也回不来的同行者,法显是幸运的,他游历沿途三十几个国家,足迹遍及当时的龟兹古国、鄯善国等,其后几年,法显潜心翻译带回来的六部经书,并且将自己沿途的所见所闻,形成了一部游记小说《佛国记》,此书刊印出版之后,有关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历史物产等出现在世人面前,而法显也借此成了民间街谈巷议的风云人物。

法显的一生充满了坎坷曲折,在他三岁时就被父母送到寺庙剃度为僧,原因仅仅是当时他的哥哥早夭,父母担心意外发生在他身上,就将他从小送到了寺庙。期间因为年龄太小,法显还是要经常回家被父母照顾,直到几年后的一场大病,让他再也没有了回家的愿望。十岁那年,父母双亡,从此法显正式成了佛门弟子,到了二十岁后,开始以正式和尚的身份,游历四方。

法显一路前行,来到了前秦的首都,长安城的五重寺,正好遇到佛教高僧道安在那里开坛讲法,对于佛经知识如饥似渴的法显,瞬间就被这种浓厚的佛教氛围吸引了。此后十几年,法显常驻长安城,求遍了长安城的高僧,精心学习佛教经典。随着知识储备的不断加深,法显意识到中国本土的佛法有明显的不足,缺乏相应的戒律去束缚僧人的行为,以至于有很多沙弥仗着和尚身份欺负百姓。

有感于此,法显决定去佛教的创世国——印度,去求取真正的佛法,听闻法显的想法,与他一起学习佛法的几个和尚也想跟他一同前往。于是法显一行五人就浩浩荡荡从长安城出发了。取经的第一站就是在今天的兰州境内以西,这是当时的乾归国,隶属于西秦政权。此后,来到了张掖,张掖当时隶属于后凉政权,正在闹内乱,所以法显一行就被暂时留下来。内乱结束后,法显的下一站来到了鄯善国,在今天的新疆境内,即便是交通如此发达的今天,一个人想要穿越慢慢戈壁滩也是九死一生,更何况缺乏现代装备的法显一行了。然而,他们还是幸运的,半个月以后,法显来到了古楼兰国,这里的人们衣食住行皆仿效古印度,就连文字都学习印度的。

其后,法显一行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到达了印度,在到达印度之前,法显还要面临最后一道危险,那就是在他们面前的帕米尔高原。帕米尔高原俗称死亡之岭,终年积雪严寒,且盗贼强盗横行,就算躲过了天灾,也很难逃过强盗的魔抓,很多前往印度的客商,大多数命丧于此。然而,法显最终还是有惊无险的到达了北印度境内。在那里他遍仿名胜古迹,到处参拜佛祖的遗迹。其后三年,又学习梵文抄经书,将印度摩竭提国的佛教经典一一抄写,最后只身一人返回东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吴承恩的西游记 捧红了玄奘 然而此人才是西天取经的鼻祖”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吴承恩《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是以唐代 的历史事件为原型

吴承恩《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是以唐代 的历史事件为原型

公元,佛教,天竺,故事,贞观,西天取经,从凉州,吴昌龄,唐三藏,唐太宗,玄奘,名师,原型,中亚,主体,佛经,决心,典籍,印度,历代,古印度,学说,境界,地理,学者,孟加拉国,定论,成佛,尼泊尔,小说

2009-09-0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吴承恩《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是以唐代 的历史事件为原型

吴承恩《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是以唐代 的历史事件为原型

公元,佛教,天竺,故事,贞观,西天取经,从凉州,吴昌龄,唐三藏,唐太宗,玄奘,名师,原型,中亚,主体,佛经,决心,典籍,印度,历代,古印度,学说,境界,地理,学者,孟加拉国,定论,成佛,尼泊尔,小说

2014-09-03 #短篇故事

吴承恩《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是以唐代 的历史事件为原型相关列表信

吴承恩《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是以唐代 的历史事件为原型相关列表信

西游记,孙悟空,吴承恩,唐僧,故事,猪八戒,沙僧,西天取经,师徒,玄奘,作者,真经,唐太宗,石猴,七十二变,内容,和尚,射阳,简介,行动,三大部分,九九八十一难,历史事件,唐僧取经,就能够,孙悟空大闹天宫,贞观元年,吴玉搢,斗战胜佛,次大

2016-05-16 #长篇故事

《西游记》第九回竟然不是吴承恩写的 西天取经唐僧真愿意去吗?

《西游记》第九回竟然不是吴承恩写的 西天取经唐僧真愿意去吗?

唐僧,西天取经,西游记,经历,吴承恩,孩子,怎么回事,投江,沙僧,猪八戒,状元,观音菩萨,三难,到底是,了真,如来佛祖,如来佛,天蓬元帅,孙悟,孙悟空,一主,佛祖,二弟,个人,信念,情况,大伙,原著,天条,寻仇

2012-10-19 #小故事

西天取经路上 最厉害的妖怪是谁?吴承恩:你们根本没看懂西游记

西天取经路上 最厉害的妖怪是谁?吴承恩:你们根本没看懂西游记

妖怪,佛祖,徒弟,背景,时候,最厉害,口气,大鹏鸟,对手,吴承恩,妖精,高僧,加工,被对手,事情,兄弟,佛经,实力,故事,排行榜,次数,末位,本意,西游记,难关,不注意,是没有,吴承,多大,得可

2011-01-06 #小故事

《西游记》《大唐玄奘》讲述的西天取经!谁是第一个西天取经人?

《西游记》《大唐玄奘》讲述的西天取经!谁是第一个西天取经人?

法显,玄奘,西游记,佛法,大唐,真谛,磨难,行程,唐玄奘,黄晓明,佛经,佛祖,公元,普度众生,我国,汉语,西天取经,经典之作,唐僧,孙悟,沙悟净,徐峥,慧景,慧嵬,白龙马,白龙滩,罗晋,蒲巴甲,莫比,中印

2020-06-04 #经典故事

孙悟空大闹天宫 为何玉帝表现得如此窝囊?吴承恩两个字概括

孙悟空大闹天宫 为何玉帝表现得如此窝囊?吴承恩两个字概括

孙悟空,玉帝,故事,如来佛祖,大闹天宫,天庭,悟空,对手,护卫,游记,蓝本,章节,玉皇大帝,蟠桃会,西天取经,得道成仙,唐僧,六圣,吴承恩,玄奘,孙悟,弼马温,来保,在西,兜率宫,炉里,西游记,被称作,四大名著,僧人

2009-07-08 #短篇故事

《西游记》当中的玄奘西天取经确有其事 原型出自唐朝陈炜

《西游记》当中的玄奘西天取经确有其事 原型出自唐朝陈炜

玄奘,天竺,佛经,长安,国王,朝廷,大慈恩寺,佛教,命令,见贤,佛法,会议,僧侣,凉州,向导,沙漠,瓜州,西域,高僧,高昌,西天取经,突厥可汗,千辛万苦,唐太宗,玄奘心,王笃,向西,在路上,经三,长安西

2017-12-22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