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雷托胜—“官”小责任大 劳模背后的故事

时间:2011-04-26

做为果业大户,他是治平胡家塬产业示范点第一批响应者,率先发展果品产业,是全镇乃至全县果园管理水平最好、果品收入最高的农户之一

提示:本文共有 218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雷托胜,男,汉族,生于1969年12月,中共党员,静宁县治平镇雷沟村农民,甘肃省第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现为治平镇雷沟村村委会主任,雷沟村果业协会会长,静宁县务果能手、果业大户。

做为果业大户,他是治平胡家塬产业示范点第一批响应者,率先发展果品产业,是全镇乃至全县果园管理水平最好、果品收入最高的农户之一。作为务果能手,他自学提高、技术帮扶,是群众眼里的“土专家”。作为带富能人,他心系群众、真帮实扶、外联客商、拓宽销路,为雷沟村群众持续增收致富做出了重大贡献。2007年9月,他被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全国创建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国绿色小康户”称号。2010年被中共平凉市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被平凉市人民政府授予“平凉市优秀技能人才”称号;2014年被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授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人大代表在行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5年4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靠前站位,响应号召的“领头雁”

雷托胜是静宁县种植果园最早的农户之一,1986年在治平乡雷沟村胡家塬实施第一批苹果示范点建设时,由于苹果挂果周期长,大部分群众保粮思想严重,普遍存在“栽了果树断了口粮”的后顾之忧,甚至出现不配合、抵抗果树栽植等问题。作为一名党员,雷托胜同志能靠前站位,面对家人的一再反对,他积极响应乡党委乡政府的号召,大力发展苹果产业,一次性发展新植果园3亩,占到了自家承包耕地的50%。面对成片的果园,加之家人和部分群众的怀疑,他深感压力很大,一方面不懂果园管理技术,另一方面,由于发展果园带来的粮食大幅度减产,在果园生长周期内的5年里,他也曾多次怀疑过自己的这个决定,但最后还是顶住了压力,毅然学习果园管理技术,四处搜集果园管理书籍,通过自学提高,结合实际操作,5年后他家的果园丰产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初次发展果园的经历让他尝到了甜头,也进一步坚定了他发展果产业的决心和信心。结合5年来积累的果园管理经验和技术,他进一步扩大果园面积,至2014年,他家的果园已发展到12亩,其中挂果园10亩,目前,果品已收入28万元,仍有14吨果品待售,预计总收入可达到38万元。在发展自家果园的同时,他以自己致富的经历为样本,动员本村21户思想认识跟不上的农户发展果品产业,时常深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管园技术,心贴心提供服务指导。在他的带动影响下,雷沟村386户农户全部栽植了果树,为推动雷沟村产业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目前,全村共有果园3800亩,户均达到10亩,其中挂果园3200亩。

自学提高,技术引领的“土专家”

在雷沟村,果农都习惯叫雷托胜为果业技术“土专家”。刚开始发展果园时,雷托胜和别人一样,一无技术二无人指导,只能在不断摸索中发展,在果园管理初期走了不少弯路。一个偶然的机会,电视上一档有关苹果标准化管理的技术讲座,使他倍受启发。他一方面外出请教学习,另一方面购买了大量的果树专业技术书籍,晚上学习白天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摸索出了一套独到的果园管理方法,按照这个方法管理的果园,树形好、亩产高、果形正、收效大,平均每亩比别人能多买近1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果业技术“土专家”。除了管好自家果园外,每逢果树修剪期,他总是自发的帮助别人进行果树整形修剪。由于自家的果园面积大,需要帮助的果农又多,他感到力不从心,于是,他萌生了组织成立果业协会的念头,经过多方衔接,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雷沟村在全乡率先成立了村级果业协会,大家推荐他担任会长。在他的精心组织下,果业协会把一部分懂技术、会管理、能帮扶的果农吸纳入会,为大家开展技术交流、全面开展果业技术培训、党员对接帮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全乡乃至全县全面推广实施果园标准化管理技术探索出了新的途径和方法。经过典型引路,现身说法,雷沟村果业协会目前已发展会员1130名。随着会员人数的增加,雷托胜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了果园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上,2002年他率先试验示范推广无公害果品生产,所生产的苹果成为外地客商的抢手货。2004年10月,他自费赴延安考察学习“苹果改形技术”,并协同果业局技术人员,在雷沟村胡家塬率先推广实施“苹果大改形”技术,推广面积达到550余亩,为全县“万亩绿色苹果出口创汇基地建设”创出了路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心系群众,领民致富的“带路人

随着果园面积不断扩大,果品产量不断增加,地方小规模的苹果市场已不能满足大批量苹果销售的需求。面对有果难售的现实,他深入思考谋划出路,带着自己的苹果大胆走出去,到外地考察市场,和外地客商洽谈交流。由于自家苹果质量好、品质优,倍受客商青睐,加之他耐心细致的宣传,引来了第一批苹果收购客商,不仅使大批量苹果外售,而且每公斤价格高出1元,使全乡苹果逐步走上了“以地为市”的销售之路,从而消除了广大果农的后顾之忧。由于出色的工作业绩和能力,2012年4月他当选为雷沟村村委会主任。在他的带动下,雷沟村已成为全县果品收入最高的村,目前,全村人均果品纯收入达到了7200元,拥有小汽车的农户达到28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2.5%,建成二层以上小洋楼的家庭占到全村总户数的65%,使雷沟村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小康村。

来源:治平镇党委

编辑:李 玮 初审:冯柏林

审核:孙军和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雷托胜—“官”小责任大 劳模背后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平凡岗位 别样人生——走进“劳模” 讲述他们背后的故事

平凡岗位 别样人生——走进“劳模” 讲述他们背后的故事

工作,邬宗,安全生产,陈玲,劳模,李光明,患者,记者,责任,安监员,教育,业务,全镇,学生,称号,专项整治,作为一名,一线,奥赛,岗位,知识,病人,科室,裕安区,齐盈,岗位上,事情,东桥镇,企业,全省

2020-08-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榜样的力量:宜兴市丁蜀镇十大劳模背后的故事

榜样的力量:宜兴市丁蜀镇十大劳模背后的故事

丁蜀镇,劳模,宜兴市,总工会,五一国际劳动节,劳动模范,宣传片,群体,物质财富,龙窑,遗存,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工业陶瓷,榜样的力量,何小兵,陶都,都之都,代表,人物,全镇,全市,代表性,全国,前列,南街,勤奋工作,即将来临,宜兴,底蕴

2015-05-22 #故事会

年发射次数再破10:长三甲系列“劳模”火箭背后的故事

年发射次数再破10:长三甲系列“劳模”火箭背后的故事

火箭,任务,长三甲,系列火箭,卫星,我国,长征三号甲,劳模,团队,重大科技,小标题,次数,适应性,工作,姜杰,高强,龙乐豪,总设计师,列车,北斗,型号,国家,密度,技术,职业,轨道,部分,队伍,设计,北斗三号

2015-07-28 #小故事

每张照片背后都是一个故事

每张照片背后都是一个故事

乡邮路,山外,新时代,水一,邮路,作者,作品,主人翁,业绩,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南宁,劳模,员工,横县,拼搏精神,责任感,精神风貌,精神,邮政,不平凡,劳动创造,这是一条,艰苦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示了

2020-09-06 #故事会

1.“家的故事”征文。以老劳模的先进事迹 老照片引发的回忆 老物件背后的故事等为创

1.“家的故事”征文。以老劳模的先进事迹 老照片引发的回忆 老物件背后的故事等为创

总理,劳模,会议厅,墓碑,华罗庚,水利部,人们,哈尔滨,焊接工,精神,肖长功,苏广铭,钱正英,国务院,密云水库,建议,展览馆,报告,故事,水利,题目,表面积,车间,工作,革新,小故事,德国数学家,焊接法,中曾,伯努利

2018-06-21 #故事会

劳模 · 工匠 讲述身边的劳模故事

劳模 · 工匠 讲述身边的劳模故事

枸杞,行业,向峰,宁夏枸杞,中国,劳模,品牌,产业,基地,宁夏,团队,市场,工匠,故事,责任,余人,红寺堡,全国劳动模范,成为中国,树发,劳动者,互联网,中宁县,企业,典范,农民,农户,历史,员工,品质

2020-05-14 #小故事

枣庄供电劳模故事“上线讲述”

枣庄供电劳模故事“上线讲述”

劳模,工匠,枣庄,供电公司,宣传,全员,公司,企业建设,互联网,劳动模范,国际,平台,故事,方式,网站,能源,视频,责任,领先,中国特色,微信公众号,中来,大智,孙大玉,宋亮,融文,王强,先进个人,服务经济,最前线

2016-10-20 #故事阅读

国网枣庄供电公司劳模故事“上线讲述”

国网枣庄供电公司劳模故事“上线讲述”

劳模,工匠,供电公司,枣庄,宣传,全员,公司,企业建设,互联网,劳动模范,国际,平台,故事,方式,网站,目标,能源,视频,责任,领先,山东枣庄,鲁网,中来,大智,孙大玉,宋亮,融文,王强,先进个人,服务经济

2020-01-11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