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看蜗牛的小孩 被妈妈强行带走 育儿专家:这样的家长不聪明

时间:2011-03-04

哥哥好奇的跑过去看了一眼,过来悄悄的说:妈妈,那个小弟弟正在看蜗牛

提示:本文共有 234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文|全文共2256字,阅读时间约4.5分钟

最近一段时间天气阴晴不定总在下雨,早上送哥哥妹妹上学时,看到小区的一个孩子正在路边蹲着。哥哥好奇的跑过去看了一眼,过来悄悄的说:“妈妈,那个小弟弟正在看蜗牛”。

正说着,只听见后边传来一声:“冬冬,不要再看了,快点回家”。

孩子兴高采烈的回答:“妈妈,你快来看这只小蜗牛”。

“看什么看,家里还有一堆事,赶紧回家”。妈妈说着就把小朋友一把拉了起来,拖着回家了。

妹妹扭头看着说了一句:“看蜗牛的小孩,被妈妈强行带走了,真可怜”。

我想,妈妈以为孩子蹲在那里看蜗牛只是在玩,是在耽误她干其他的事儿且没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其实这种做法大错特错,因为她打断的不仅是孩子的好奇心,还有孩子的专注力、观察力、思考能力等。

孩子看蜗牛被妈妈拖走,破坏的不仅是好奇心

1、破坏了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他们天生对世界充满好奇。这种能力促使孩子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产生求知欲望,产生兴趣,从而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去研究、思考、学习、发现,最后成功获得结论。好奇心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旦被打断,就会使好奇心慢慢消失。

解决方法:

爱因斯坦认为:我们的思想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常常来源于好奇心。他认为孩子的学习最宝贵的动力就是好奇心。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保护并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就像上文中那位妈妈,当孩子提出邀请时,她应该与孩子一起去观察,让孩子摸一摸蜗牛,观察一下它的外形。从触觉、视觉方面,引导孩子思考:蜗牛为什么爬的这么慢?为什么下雨之后会爬到路边?这些问题都是可以激发孩子好奇心与求知欲的最好时机。如果知识库有限,就如孩子一起寻找答案。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妈妈是与他站在一起,是一个很亲近的朋友,也是一个很厉害的人。

2、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很多家长不知道专注力对于孩子来说有多重要,也不知道该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所以往往在孩子专注的观察、专注的玩玩具,家长出现打断孩子,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打断了孩子的专注力。孩子专注力不够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最明显的就是上课不认真听讲,做作业不认真写,小动作比较多。

解决办法:

儿童心理学专家说,孩子的专注力近乎是与生俱来的,随着成长过程中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专注力会呈下降趋势。这就是为什么孩子能盯着蜗牛半天,而家长却没有这份耐心。

之前接到过一位粉丝的私信,她说孩子现在10岁,注意力非常不集中,现在的年龄还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吗?这个年龄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实际上难度比较大。我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的能力也是一样,培养专注力最佳的时间是6岁以前。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做某一件事情时,在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时不要打断孩子。也可以通过一些游戏、画画、读绘本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培养专注力。

3、破坏孩子的想象力

想象力与孩子的好奇心分不开,好奇心强的孩子,他的想象能力也会越强。孩子的想象力天生要比成人的丰富,因为在幼年时,他们的大脑不受约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接受了外在太多的约束,孩子的想象力就会变得越来越少。

英国知名教育家罗宾森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大部分的孩子在幼儿园时期,他们的想象力达到了98%,5年后只剩下32%,10年后,仅剩下10%的孩子还拥有不错的想象力。而这一部分拥有想象力的孩子,通常在某一个领域发展会很好。

这样解决:

霍思燕的教育方法一直是我比较欣赏的,记得在一期节目中,嗯哼要喝果汁,所以自己跑到厨房去做。他用了很长的时间在研究果汁怎么做才好,而整个过程中,霍思燕没有指导嗯哼该怎么做,只是陪着孩子,在旁边不时帮忙递水、递筷子。我看到有弹幕说:如果是我,一定会直接上手帮孩子做。

而霍思燕面对大家的疑惑,只是淡淡的解释说:当孩子专注的做一件事情时,不管对错,不能打断,在他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对于孩子的想象力是有帮助的。所以想要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就不要打断孩子的观察,让他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作力。

“关心过度”对孩子不是好事情

家长习惯性关注孩子的行为、言论甚至一举一动,看到自己觉得不合适的,马上就想制止。这样真的好吗?

我家妹妹很喜欢布娃娃、洋娃娃之类的玩偶,每次出门都要带着,甚至看到就想买下来。先生说,现在孩子这样哪能行,要把娃娃都归类放起来,说以后上小学不能这样带着。

妹妹自然不同意,父女俩大吵一架,后来先生去道歉了,妹妹也表示,自己以后会注意,上学不会带着玩偶去,但在家、在她自己的房间,请爸爸妈妈尊重她的空间自由。你看,家长关心的是孩子以后的发展,而孩子也有自己的看法,两者并存需要各自让步,而不是屈服于谁。

还有个生活中的小事情,和妹妹一个班的Lina小朋友说,妈妈不希望她继续养小乌龟了,说脏兮兮的,还有点吓人。Lina难过的找妹妹求助,我让妹妹接过来小乌龟,寄养在我们家。现在两个孩子经常一起玩,一起照顾小乌龟。当然,Lina的妈妈并不知情。

孩子的事情不过度关心,让他们有自己的选择权,有自己的空间,这其实也是尊重他们的空间、意愿。家长过度关心,或许换来的不仅是抵抗,还有专注力、好奇心、探索能力等的发展受阻,孩子无法开心的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勇敢去探索,即使那些在我们成人看来,好像很荒谬。

凌晨妈妈来叨叨:

其实当孩子能够发现一些微小的东西,并且进行观察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在这个发现与观察的过程中,孩子的脑袋会不停地思考。所以当孩子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允许他花时间去研究。

一位凌晨开始创作的二胎妈妈,我手写我心,点滴都是我带俩孩子的育儿经验。希望我的育儿经验能带给您一点帮助!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立删】

《浪姐》:每个人都想赢,为何只有蓝盈莹表现让人反感?

被骂丑的小沈阳女儿,如今“开挂式”成长,完美撞脸孔孝珍!

熊孩子深夜呐喊:“我一直没玩,你想干嘛?”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看蜗牛的小孩 被妈妈强行带走 育儿专家:这样的家长不聪明”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家有拖拉小蜗牛 家长应该怎么办?

家有拖拉小蜗牛 家长应该怎么办?

孩子,家长,事情,让孩子,观念,给孩子,作业,压力,进步,书包,宝宝,原因,家人,才能,成绩,感觉,时间,眼光,自信心,写作业,孩子的时间,对孩子,都会,作者,专家,不合理,学生,办法,坏习惯,每天晚上

2017-01-16 #故事会

昼伏夜出 泉州小区内频频出没非洲大蜗牛 小孩好奇要当心

昼伏夜出 泉州小区内频频出没非洲大蜗牛 小孩好奇要当心

蜗牛,小区,柏景湾,居民,非洲大蜗牛,大蜗牛,寄生虫,粘液,工程有限公司,都会,个头,习性,园林绿化,地方,小孩,感觉,泉州,绿地,角落,诱饵,主管,五洲,园林养护,刘先生,萌萌,工作人员,有家,长表,东西,专家

2018-05-24 #长篇故事

小蜗牛找房子精装绘本

小蜗牛找房子精装绘本

孩子,情绪,故事,作者,小孩子,心智,性格,插画家,上都,瑞士,名气,作家,作品,人格,和心,家长,性灵,方式,教师,阶段,角色,野餐,贴合,需求,香肠,鲜明个性,创作,活动,生活,说教

2020-09-25 #短篇故事

创意辅食:蜗牛和葡萄树

创意辅食:蜗牛和葡萄树

宝宝,葡萄干,蜗牛,馒头,切片,剪子,厨房,黄瓜,清洗,宝妈,苗苗,阿门,妈妈的爱,好的,加餐,上划,世界,专家,动画片,圈子,妈妈,温开水,平底锅,日刊,灰尘,着儿,电台,知识,社区,科学

2012-04-28 #经典故事

亲子早教绘本故事:毛毛虫变成蝴蝶 小蜗牛找不到他了

亲子早教绘本故事:毛毛虫变成蝴蝶 小蜗牛找不到他了

早教,亲子,玩具,趣味,亲子早教,益智玩具,小猴子,妈妈,套圈,宝宝,家长,小游戏,小孩子,简笔画,海洋,少儿,故事,沙土,童话故事,白雪,科学,鲨鱼,蚯蚓,老师,面包,颜色,鼹鼠,一起看,绘本故事,培乐多

2020-07-08 #故事会

这种野菜外形似“蜗牛壳” 农村的餐桌上最常见 专家:别放肆吃

这种野菜外形似“蜗牛壳” 农村的餐桌上最常见 专家:别放肆吃

野菜,清香,都会,专家,东西,农村,口感,外形,时候,蔬菜,餐桌,吃起来,蜗牛壳,蕨菜炒腊肉,龙头菜,大家好,味美,好的,专家建议,中国,中都,人们,别具,大头菜,多汁,受欢迎,吃法,山珍,天地,嫩芽

2010-10-24 #短篇故事

蜗牛爬树的故事

蜗牛爬树的故事

蜗牛,小蜗牛,房子,朋友,故事,时候,大婶,新房子,盔甲,蚯蚓,壳里,翅膀,妈妈说,成年人,毛刺,蜈蚣,身体,七星瓢虫,我也能,我的家,小孩,好呀,妈妈,小溪流,思维,本领,缩到,装得,在哪里,一个又一个

2020-07-19 #经典故事

蜗牛壳app官方版蜗牛壳

蜗牛壳app官方版蜗牛壳

孩子,蜗牛壳,图书,蜗牛,让孩子,商城,妈妈,家长,手机,视角,部分,问题,关怀,朋友们,亲子,伴读,价格,品牌,发行量,内容,圈子,心得,心语,日志,智慧,流程,模块,童真,童趣,童话故事

2020-09-24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