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孔丘周游列国 最后还是弃政从教 并且撰成了春秋一书

时间:2010-11-21

公元前510年,鲁国的国君鲁昭公,被大夫季孙意如驱逐,季孙意如令鲁昭公的儿子宋为国君国,这就是鲁定公

提示:本文共有 198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正当吴楚和吴越争斗激烈的时候,中原的诸侯国的内部也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公元前510年,鲁国的国君鲁昭公,被大夫季孙意如驱逐,季孙意如令鲁昭公的儿子宋为国君国,这就是鲁定公。从此,鲁定公就只成了鲁国的一个象征性的国君。鲁国的权利就分别到了三家大夫的手中,这就是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但是这三家大夫在各自为政的过程当中慢慢的又被自己的家臣窃取了实权,其中以季孙氏的问题最为严重。这时季孙意如已死,他的儿子季孙斯继承的权利,并且任鲁国的相国。季孙斯的家臣阳虎趁机截取了季孙斯的实权,并企图灭掉季孙,孟孙,叔孙三族,自己取而代之。

公元前501年阳虎起兵叛乱,季孙斯逃到了孟孙何忌的封地。孟孙何忌有个老师叫作孔丘,他就已经料到了这次事变,并且事先对孟孙何忌做了警告,因此孟孙先调兵遣将把士兵伪装成搞建筑的工匠,埋伏在自己封地的四周。等到阳虎赶来捉季孙斯的时候,孟孙何忌的伏兵一拥而上,把阳虎打败。孟孙何忌的老师孔丘,字仲仪,鲁国人。公元前551年,他的父亲叔梁纥做过周易的大夫,都邑就在现在的山东都城的东南部。但是在孔丘年幼的时候父亲就死了,因此家中生活很贫苦,母亲颜征把他抚养成人。他好学不倦,学问很深,并且收了不少学生弟子。不久,这些学生弟子遍及各诸侯国,孔丘也很快就在诸侯国当中出了名。

孔丘主张各诸侯国在治理国家方面要用德治要举贤才,同时国军大夫,百姓父亲儿子都应该恪守自己的本分,不得僭越。在思想方面呢,他提出了人和理的学说,人的意思就是说做人要有道德观念叫爱人,礼仪就是人要重视内心的修养,用它来约束自己。在教育上他提倡有教无类,也就是部分人出身的门第高低,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他自己收到的学生各种出身的都有,实践了他有教无类的观点。在学习的方法上他主张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些都成为以后人们在治学方面的宝贵格言。当时的一些诸侯国的国君想聘用孔丘,但是他的一些观点显然触发的那些掌握诸侯国大权的利益。比如证明的观点,就正打中了大夫们夺权割据篡夺诸侯权力的要害,他们怎么可能让国军采用孔丘的政治主张呢?孔丘周游列国,没有一个国家任用他。

那就只好回到了鲁国,孔丘50岁的那一年正碰上阳虎的叛乱。由于孔丘提醒孟孙何忌制止了阳虎的叛乱,孟孙何忌向相国季孙斯推荐孔丘当上了鲁国的词空。公元前496年的一天,鲁定公让孔丘当向里,陪他一起去峡谷和齐国会盟。峡谷现在在山东的莱芜。由于孔丘的周密筹划和临危不惧的机警的应对,使齐国企图借合盟的机会羞辱和绑架鲁定公的阴谋,彻底破产。鲁定公回国以后,升孔丘为大夫,也就是主管司法的长官。表达他在家会盟当中为鲁定公立下功劳。孔丘趁机施展了自己的抱负,他一面协助鲁定公平息了季孙斯的家臣公山不久的叛乱,一面帮助相国季孙斯治理鲁国。三个月之后,鲁国的面貌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齐景公听说鲁国在孔丘的治理之下正在起变化,就紧张起来。大夫李明给齐景公出了个主意,选了一批漂亮的美女和乐工送给鲁定公,让他送情声色疏远孔丘。这一招果然灵验,从此,鲁定公就日夜不想管理朝政。孔丘看见鲁定公实在没有出息,就带领一些学生再次到各国游历。他先后从魏国,宋国,郑国又到了陈国。当他准备从陈国到蔡国去的时候,楚昭王知道之后派人去请他,陈蔡两国的大夫怕孔丘被楚国重用以后,对他们不利,就在路上派兵截住了孔丘,把他困住了三天三夜,孔丘受了三天的惊吓。到了第四天上的时候楚国的救兵到了,才脱离了困境,到了楚国。但是楚昭王的大臣们也不能容纳孔丘,他最后只好又辗转回到了鲁国。

孔丘回到鲁国以后年纪也大了,他终于放弃了从政的念头,专心致志的注重理说和教授学生。古代的许多的文化典籍,比如《周易》、《尚书》、《诗经》都是经过他进行系统整理。他的言行后来由他的弟子记录下来,编成了论语。他教的学生弟子,号称3000人最有名气,有成绩的就有72人。最难能可贵的,他还用编年体的形式,根据鲁国史官的记载在整理编撰成了春秋一书。这部书记载了从公元前722年,也就是卢隐公元年到公元前481年,也就是鲁哀公14年,我国历史上共242年中的重大事件。这个时期人们就把它统称为春秋时期。孔丘于公元前479年去世,按照后人对中国历史阶段的划分,我国古代的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也就是周平王元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也就是周敬王44年结束。就是说就在孔秋去世后四年,我国的社会历史就进入战国时期。孔丘的学说,后来发展成为我国文化史上的儒家学派,孔丘成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由于孔丘对我国古代文化的贡献,后来人们尊称他为孔子。

孔子对于中国文化有着不可逾越的功劳,至今我们还有很多人还都读着论语一书。孔子放弃从政,专心教授学生弟子的行为,我觉得是非常正确的,从政只能帮助一个国家,传授知识给学生弟子,学生们带着孔子的学术、思想在全中国遍地传教,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岂不是更好。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孔丘周游列国 最后还是弃政从教 并且撰成了春秋一书”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孔丘周游列国主要内容20字

孔丘周游列国主要内容20字

鲁国,季孙,周游列国,鲁定公,国君,孔子,吴楚,孔丘,宋为国,立昭公,鲁昭公,中原,公元,儿子,吴越,大夫,政治,抱负,学生,部分,时候,权力,诸侯国,变化,历史典故,欢迎大家

2020-09-03 #小故事

孔丘是抱着怎样的社会理想去周游列国的?现实又是怎么样的?

孔丘是抱着怎样的社会理想去周游列国的?现实又是怎么样的?

孔丘,季孙,鲁国,卫灵公,卫国,端木赐,学生,时候,冉求,君子,楚国,颜回,南子,楚昭王,陈国,大夫,宁俞,帝丘,老师,齐国,有一天,事情,大叔,晋国,学生们,卫出公,叶邑,鲁哀公,宋国,消息

2007-01-06 #短篇故事

孔子游天下 论语传千古 圣人孔丘的故事

孔子游天下 论语传千古 圣人孔丘的故事

孔子,圣人,鲁国,思想,弟子,国家,见解,颜回,齐景公,就这样,世界,人们,人物,原因,卫国,国君,国人,成年,徒弟,看法,胸怀,孔子学院,中多,周游列国,了头,早点来,离开了,个人,一带,上级

2015-10-21 #故事大全

春秋孔子周游列国 大专女孩穷游欧洲13国 经费阻碍不了诗和远方

春秋孔子周游列国 大专女孩穷游欧洲13国 经费阻碍不了诗和远方

孔子,周游列国,女生,经费,大专,国君,女孩,年轻人,问题,费用,家教,春秋时期,梦想,深圳,粮食,诸侯,旅游,史明,和政,季孙氏,出国旅游,穷游欧洲,那时候,史记,新闻,实力,春秋,社会,网络,贵族

2017-02-02 #故事阅读

“穿越春秋做儒生 周游列国启智慧”子慧源2018年国学研学营

“穿越春秋做儒生 周游列国启智慧”子慧源2018年国学研学营

孔子,孩子,孩子们,周游列国,同学们,线装书,国学,智慧,老师,历史,文化,活动,登山,传统文化,中华,人生,曲阜,心灵,思想,目标,影响,教育,考验,对孩子,于心,古瓦,子慧,孔林,慧子,慧源

2018-01-12 #故事阅读

孔子没有国家愿意重用他 专心教书周游列国 写诗经 尚书 春秋

孔子没有国家愿意重用他 专心教书周游列国 写诗经 尚书 春秋

孔子,鲁国,齐景公,学生,季康子,国君,季氏,齐国,冉有,晏婴,公和,力量,卫国,国家,地方,大夫,家人,尚书,春秋,战争,政治,文献,涵义,贵族,观点,阳虎,影响,教育,管理,儒家学派

2019-10-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春秋时那么乱 为何孔子周游列国也没出事?知道这些你就明白了

春秋时那么乱 为何孔子周游列国也没出事?知道这些你就明白了

孔子,子路,强盗,周游列国,公良,宋国,弟子,时候,国家,后代,军事,卫国,大汉,子贡,战乱,徒弟,面具,鲁国,所以说,活下来,司马,冉有,孔门,弓拉,得让,米多,中央政法委,得高,春秋时期,个人

2011-07-08 #故事会

春秋时期 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长达十四年 经费由何而来?

春秋时期 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长达十四年 经费由何而来?

孔子,子贡,周游列国,鲁国,做生意,国君,卫灵公,季桓子,守孝,收入,司马迁,陶朱,司寇,司法部长,史记,俸禄,县长,古人,周礼,国政,大夫,男女,宋国,弟子,方面,父亲,货殖,论语,别于,别相

2016-01-02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