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一个小山村的抗战故事——长篇小说《夜袭》(连载2)

时间:2010-09-22

商家绅士们开始整理财物货品向西撤离,毕竟开封离此也就百十公里的路程,鬼子说不定很快就来了

提示:本文共有 378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二、学生游行

初夏的县城并没有雨后的一丝清爽,反而多了许多躁动,街巷的人们都在交头接耳的议论着战事,对于国军的节节败退,让许多人感到恐慌。商家绅士们开始整理财物货品向西撤离,毕竟开封离此也就百十公里的路程,鬼子说不定很快就来了。也有人倒有几分乐观情绪,认为花园口炸了,并且听说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黄泛区,鬼子都是重装备,一时半会儿还来不了,还是安安稳稳的先过日子。只有街头的流浪汉、乞丐一如既往地在街上奔波着,对这些事不闻不问,认为鬼子和国军没什么两样,好日子对他们来说只是妄想。

云县这个县城并不大,但在国内可谓是远近闻名,就在于这里是全国中药材的汇聚地之一,在这里有数百家药铺,来自各地的客商。虽然战火临近,但市场的热闹程度并没有丝毫减弱。在热闹的市场中有两个会馆,一个是怀邦会馆,一个是十三帮会馆,进门院子很大,清一色的北方风格建筑,高大的砖筑院墙,墙檐下砌筑斗拱,青砖彩瓦,显得古朴厚重;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琐,气势磅礴。就在这两座建筑的旁边有一所学校,他就是县里中学,比起周边的会馆,这所学校则朴素了许多。虽然朴素,却汇集了全县最好的老师和许多进步青年。

校园不大,环四周栽种了许多柳树,经过校园,通过中间楼梯到二楼左转是徐振中老师的办公室,徐老师的办公室非常简陋,门口左侧有一扇窗,玻璃十分明净,窗口摆着一张老旧的桌子,桌面却非常整洁,桌沿明亮、明亮的,这一定是长年累月在这里办公的缘故。桌面上放着一本讲义,沿门的位置放着一摞学生的作业,里侧有个笔架,上面挂着大大小小五六只毛笔,挨着还有笔洗、砚台等,桌的右侧放着一打申报一类的报纸。桌旁放着一把藤编的圈椅,应该也有些年月了。门口右侧靠内放着一个木质的盆架,盆托上放着一个铜盆,里面水清如镜,盆架上方平铺着毛巾。屋中间被一台木柜隔着,右面仅留出三尺的道,刚好把里面四五尺宽的小木床遮住,床上已搭起了蚊帐,透过泛黄的蚊帐,可以看出床铺平整,被子也叠的非常整齐。床头也有一张桌子,上面摆满了书籍,有的书籍已经泛黄。墙角处的衣架上挂着帽子,长衫之类的衣物。

这时,一个身长六尺、穿蓝灰色中山装的青年学生走到门口,轻轻的敲了三下门。

“请进!”屋内应了一声,声音浑厚而又不失亲切。

这名学生轻轻推开们,谦恭地说了声:“徐老师。”

一个穿着长衫的中年人从里间走出来,腰杆笔直,短发偏分,眉毛浓浓的,眼睛炯炯有神,面带微笑。“是学林啊!”指着桌边的一个椅子说,“快坐,快坐!”

这个中年人就是徐老师,是学林的历史老师。学林看老师在圈椅前坐定后,自己也坐了下来。

“你来找我肯定有事喽。”

“老师,我想再借您几份报纸看看,可以吗?”

徐老师把桌右侧的一叠报纸拿来,递给学林,学林赶紧起身接着:“这些报纸不看也罢,上面尽是些歌功颂德的言语,看不到国家的前途。”

“老师,您是说抗日的事吧!外面都传遍了,我们的军队节节败退,鬼子都打到我们中原了。”

“东北丢了!华北丢了!南方许多城市也沦陷了!”徐老师用低沉的声音愤懑地说,然后沉思了片刻,“你数一数,抗日以来,全国打过几场胜仗!”

“大家都说国军是不行了,听说八路军倒是真抗日。”

徐老师听到后,立马站起身,站在门口向外望了望,低声说:“学林,现在正是抗战的关键时期,各方面情况复杂,有些话可不要乱对别人说,我们要有满腔爱国之心,但也要学会时刻保护自己。”

“嗯。”学林点了点头。

“虽然现在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但蒋委员长从内心里还是反共的。”老师带着信任的目光对学林说。

学林明白了老师的意图,因为他们长期的交流,早就建立了坚固的信任。“老师,我们学校学生会马上会组织游行,号召全力抗日,抗议国军炸毁花园口坝堤,造成百万人遭灾。”

“你是不是也参与了!”

“是的,作为学生会的负责人,我绝不能袖手旁观!”

“学林,适当的游行是可以的,要把握住度,国民政府是下得了狠手的,要注意同学们的安全。”

“我会记住您的话的,老师,我走了。”学林走出徐老师屋里后直奔学校操场,因为正有几名同学在那里等着他。

“学林,学林,你去哪儿了?大家等你很久了?”刘静焦急地问着。

“不要问了,学林一定是有事,我们现在还是说正事吧!”站在一旁的徐利明对着刘静说道。

“就是这个游行的事,我们几个都分头准备好了,刘静把标语做好了,利明与各班的班长都私底下进行了联络,都很支持,我把路线也选好了。”站在一旁的王长胜向学林说,“学林,就等你拿个主意了。”

“我看这样,为避免夜长梦多,节外生枝,时间就选在明天上午,全体同学停止上课。”看着长胜又说,“把你设计的路线图拿出来,我们再商量商量。”

就这样,经过一番研究商量,学林说:“大家按分工各自回去准备,注意保密!”

傍晚时分,学林独自坐在学校以北的河边,面对着清澈的河水,两岸的美景,学林却没有丝毫的轻松和惬意,对第二天的游行的事情虽然坚决,却不知道经历了这件事后,前面会遇到什么。但他还是自己安慰了一下自己,“管他呢?是条汉子就应该胸怀天下,如果都那么懦弱,中华民族还是一盘散沙,早晚也要当亡国奴。”

“学林,徐老师找你!”长胜站在远处喊道。

学林回回头,应道:“知道了!”然后站了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土,转身与长胜一道向学校走去。

“学林,你们准备什么时候游行?学校领导和老师知道吗?”

“明天上午,他们不知道,老师,你要替我们保密!让领导和其他老师知道了说不定就弄不成了。”

“我们的郑校长我了解,思想很进步,也是个爱国人士。”

“老师,这件事就您知道,有什么,干完再说。”学林坚定的说。

徐老师沉默了一会儿,“学林,今天下午我说的话你要记住,一定要控制住同学们的情绪,不要出现过激的行为,要保护好同学们。”然后顿了顿,又继续说,“我今天接到了一位好朋友的信,本想跟你谈谈,既然这样,等你们结束后,再来找我。”

初夏的早晨,五点钟的样子,天就亮了。河边,一群年轻人正在谋划着他们的活动计划。六七点钟,学生开始在校门口聚集,许多老师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学生们已经列队走出了校门。他们将沿县城主干道、经过最繁华的商贸区、市民聚居区最后到达县政府。队伍走到街上后,学林走在最前面,拿着一个喇叭,口里喊着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团结起来,全力抗日!严惩临阵脱逃者,收复失地!”等口号,后面是刘静,徐利明和王长胜。到达县政府时,门外早已列出四排穿黑色制服的警察,手里拿着长枪,站在前面的是一个头儿,绰号潘二狗子,学名潘富有。走到学生面前,大声喝道:“你们这些小毛孩子,还抗日哩,抗个屁!快点回去,不好好读书竟出来闹事,再不回去我就把你们抓起来!”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团结起来,全力抗日!严惩临阵脱逃者,收复失地!”学林继续带领大家喊着口号,学生们也都打起标语,齐声喊着。

潘二狗子有些发怒,立刻拔出配在腰间的枪,枪口朝天,“啪啪”打出两发子弹,“他奶奶的,敬酒不吃吃罚酒,再不回去,老子就把你们抓起来。”

这也激怒了所有的学生,大踏步的向前走去,学林想控制情势,这又是那里能控制得了的。潘二狗子一看情势不对,赶紧向大院走去,嘴里喊着:“弟兄们,顶住,老子去向县长报告!”

就在学生与警察纠缠在一起时,一个中等身材,身着中山装,脚蹬皮鞋,头发稍微有些谢顶,戴着一副玻璃眼镜,留着八字胡,大约五十岁的年纪领导模样的人,走了出来,后面跟了十多人。走到门口呵斥警察道:“退下!”

又走到学生面前,发出“咳咳”两声,清了清嗓子,大声对着游行队伍说:“同学们,鄙人是本县县长林友堂,刚才对大家多有冒犯,还请见谅!你们有爱国的情怀这是好的,这让我看到了国之希望、民族之希望。只是学生应该在学校念书,抗日的事情有国军在前线杀敌就行了。”

“如果国军行的话,就不会节节败退了,失了东北,失了华北,再这样下去,我们也要当亡国奴了!”几个同学在游行队伍中嚷道。

“同学们,你们的心情,鄙人能够理解,国军现在只是战略撤退,早晚会打回去的,失去的领土我们早晚会光复的!”

“我们要求国民政府严惩临阵脱逃者,严惩炸毁花园口坝堤的罪魁祸首!”学林等几个同学高声喊着。

只见县长扭身向潘二狗子低声嘀咕了几声什么,潘二狗子转身向大院走去。

在僵持了大约二十多分钟后,忽然听到游行队伍后方一排枪声,来了有一个排的士兵,领头的一个军官,到林友堂面前敬了一个礼,“报告林县长,奉李团长之命,前来协助保安团,捉拿闹事者!”

林友堂使了一下眼色,扭脸向大院走去,游行队伍开始乱了起来,士兵警察上前一围,将学林、利明、长胜等五六个领头的学生抓了起来。其他学生迅速散了开,学林大声叫着,快去找徐老师,刘静顺着人流返回学校,找到徐老师,徐老师说,“这事我都知道了,别着急,我去找郑校长。”

“利明、长胜,是我考虑的不周全,连累你们了!”学林说。

“学林,不就关进来了吗,号召大伙抗日有什么错,我不相信他们能把我们怎么样!”

第二天,有一个士兵,走到牢门前,打开牢门,吆喝道,“你们可以走了!”

“就这么把我们放了?”几个人有点诧异。

“快走,再不走还把你们关进去!”那个兵怒吼道。

“走就走,你以为我们不敢走哩。”几个人做了个鬼脸,走出了牢房。

到门口时,见到徐老师、郑校长还有几名老师站在那里,“校长,老师!”学林他们还有些不好意思。

“这次多亏了郑校长出面保你们,不然的话,可就真的麻烦了。”徐老师对着学林说。

几个同学连忙向郑校长鞠躬,“谢谢郑校长。”

“赶快回去上课吧!”郑校长拍拍他们的头说。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一个小山村的抗战故事——长篇小说《夜袭》(连载2)”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一个小山村的抗战故事——长篇小说《夜袭》(连载4)

一个小山村的抗战故事——长篇小说《夜袭》(连载4)

云生,学林,军官,大春,士兵,徐老师,柱子,县城,国军,女儿,小队,方山,鬼子,和柱,云县,兄弟,同志,土匪,地方,女孩,山头,暗号,林子,百姓,老师,闺女,队长,二虎,向山,副队长

2009-10-03 #小故事

一个小山村的抗战故事——长篇小说《夜袭》(连载9)

一个小山村的抗战故事——长篇小说《夜袭》(连载9)

云生,杨文龙,二虎,同志,刘老,小队,文龙,柱子,队长,先生,战士们,大春,奸细,意见,战士,编制,部队,队伍,同志们,大伙,大川,干部,总教官,支枪,王队长,武器,鬼子,抗日,生活,中干

2007-04-12 #经典故事

一个小山村的抗战故事——长篇小说《夜袭》(连载1)

一个小山村的抗战故事——长篇小说《夜袭》(连载1)

鬼子,柱子,国军,林子,小贩,和柱,大春,蒋委,了一下,妹妹,房子,河南,部队,二虎,刘老,那我就,和二,土堰,种玉,这都,丘陵地带,伙伴,半山腰,县城,土坯,大川,大伙,山里人,心思,房檐

2015-10-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一个小山村的抗战故事——长篇小说《夜袭》(连载6)

一个小山村的抗战故事——长篇小说《夜袭》(连载6)

刘老,云生,鬼子,大春,大川,二虎,乡亲,乡亲们,人群,皇军,少尉,虎子,和二,伪军,了一下,护院,时候,王队长,刘会,山田,接着说,乱打,亲善,会长,八路军,同志,坂田,声音,好汉,方山寨

2010-06-08 #小故事

一个小山村的抗战故事——长篇小说《夜袭》(连载12)

一个小山村的抗战故事——长篇小说《夜袭》(连载12)

鬼子,云生,大川,战士,国忠,同志们,队伍,小队,二虎,彭村,部队,战士们,乡亲们,王队长,杨文龙,鬼子兵,和二,一带,土匪,子弹,时候,柱子,云县,人数,人民,刘家湾,刺刀,同志,和尚,大春

2011-07-22 #长篇故事

一个小山村的抗战故事——长篇小说《夜袭》(连载11)

一个小山村的抗战故事——长篇小说《夜袭》(连载11)

云生,刘老,鬼子,部队,杨文龙,小野,山田,同志,文龙,乡亲们,想法,战士,大川,刘桑,鬼子兵,战斗,和二,方山寨,和尚,大春,柱子,管家,闯王,抵抗,刘会,闫德利,不同意,寨上,县城,刘家湾

2010-12-14 #故事大全

一个小山村的抗战故事——长篇小说《夜袭》(连载7)

一个小山村的抗战故事——长篇小说《夜袭》(连载7)

云生,土匪,柱子,大川,大春,队伍,鬼子,八路军,婶子,方山,群众,和二,来信,乡亲们,地方,村民,木板,毛巾,祸害,和春生,了一下,郡王,入口,倒地,信封,入口处,卧龙山,寨子,同志,天桥

2020-02-05 #故事大全

一个小山村的抗战故事——长篇小说《夜袭》(连载10)

一个小山村的抗战故事——长篇小说《夜袭》(连载10)

云生,鬼子,二虎,大川,狗子,和尚,杨文龙,文龙,柱子,战士,同志,大春,鬼子兵,伏击圈,方山寨,队伍,县城,小队,情报,排长,和二,命令,城门,战斗力,枪口,队长,了一下,大队长,楼子上,龙同

2008-11-16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