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听听欧阳询的故事 绝对励志

时间:2010-09-15 18:22:59

相关推荐

听听欧阳询的故事 绝对励志

听听欧阳询的故事,绝对励志听听欧阳询的故事,绝对励志

桃子有事说

发布时间:12 0318:29

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南梁征南大将军欧阳頠之孙,南陈左卫将军欧阳纥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

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欧阳询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于初学者,号为“欧体”。

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 》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欧阳洵聪敏勤学,读书数行同尽,少年时就博览古今,精通《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三史,尤其笃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据说有一次欧阳洵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所写的石碑。他骑在马上仔细观看了一阵才离开,但刚走几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便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3天才离去。欧阳洵练习书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尤其是他的正楷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被后代书家奉为圭臬,以“欧体”之称传世。唐代书法品评著作《书断》称:“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扰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几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书,出于太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之致。” 宋《宣和书谱》誉其正楷为“翰墨之冠”。据史书记载,欧阳询的形貌很丑陋,但他的书法却誉满天下,人们都争着想得到他亲笔书写的尺犊文字,一旦得到就视作圭宝,作为自己习字的范本。唐武德(618-624)年间,高丽(今朝鲜)特地派使者来长安求取欧阳询的书法。唐高祖李渊感叹地说:“没想到欧阳询的名声竟大到连远方的夷狄都知道。他们看到欧阳询的笔迹,一定以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

欧阳询的这一生也是真的很励志

第一段 成为孤儿在欧阳询十三岁的时候,由于父亲的反叛失败,而惨遭灭门,全家老小无一幸免,

而唯独欧阳询逃过劫难,至于欧阳询为什么能活下来,至今还是个迷!可能真的是老天眷顾吧!

可能有人会问,他的父亲为什么会反叛朝廷?

这说起来话长,要知道其父欧阳纥是一个为人正直忠诚的人,由于自己管理有方,

势力日渐强大,广受百姓爱戴,但是官场上的政治争斗是非常残酷的,他的强大遭到身旁小人的嫉妒,

皇帝亦怕地方长官佣兵自重,便召欧阳纥回京任职,但是欧阳纥知道,

自己也许等不到京城任职的那一刻,可能就会死在进京的道路上。因此被逼反叛。

欧阳纥成为了官场上的牺牲品,欧阳询从此也成了人间的孤儿。

第二段 跟养父学习书法

欧阳询成为孤儿后被江总收留。

江总这个人来头真不小,南朝著名文学家,陈后主时,任尚书令等职务,位高权重,

书法亦为一流,据窦臮《述书赋》记载介绍,江总乃陈朝二十一人书法之一,其书深受王羲之的影响。

而江总与欧阳询的父亲交往甚好,两人乃是忘年之交,志趣相投,因此江总愿意收留欧阳询,并把他养大成人!

第三段 因相貌丑陋不受赏识

到了隋朝,欧阳询跟着陈后主入隋,满腹经纶的欧阳询并没有得到隋文帝的赏识,这与其相貌丑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唐太宗李世民那个时期,有个故事广为流传。

据刘肃《大唐新语》记载:李世民情大臣们吃饭,席间,李世民要群臣以相互嘲笑而取乐。

不料,长孙无忌首先作诗:“耸膊成山字,埋肩不出头。谁家麟角上,画此一猕猴。”欧阳询对答作诗:“缩头连背暖,谩裆畏肚寒。只缘心浑浑,所以面团圆。”

虽然他们只是相互嘲讽取笑,但是这侧面反应欧阳询相貌确实非常丑陋。

许敬宗在朝廷之上公然取笑其长相丑陋而有失体统,这是不无道理的。

虽然丑陋的相貌为其成长带来阻力,但是这并不能影响其书法的地位,

无论是在隋朝还是在唐朝,欧阳询的书法都是王公贵族争相求得的宝贝,他们的墓志铭大多为欧阳询所写。

也深得虞世南的肯定,并评价其书法:“不择执笔,皆得如意。”至于其书法到底有多好,这就不用多说了,这已是人尽皆知的事 。

第四段 九成宫碑立楷模 万世经典永垂范

说来也巧,《九成宫》碑竟然成为了欧阳询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其中“九”字是各位书里面最大的一位数,“九成”也就代表了最高成就,这两者刚好吻合!

在唐朝时期,晚年的欧阳询人书俱老,

现在很多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都是其六七十岁时所作,如《九成宫碑》、《化度寺碑》、《皇甫诞碑》、《虞恭公温彦博碑》等都是传世的经典名作。

虽然欧阳询一生都没有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在唐朝时期所作的官位基本都是徒有其名,但是其书法深受李世明、陈后主等皇帝的喜爱,

因此欧阳询将毕生之力倾注在书法上,虽然他在85岁高龄的时候与世长辞,但是其书法却永垂不朽!

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中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唐张怀瓘《书断》:

欧阳询 行书千字文

“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扰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几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书,出于太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之致。”

宋《宣和书谱》誉其正楷为“翰墨之冠”。

唐高祖李渊说:“没想到欧阳询的名声竟大到连远方的夷狄都知道。他们看到欧阳询的笔迹,一定以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

虞世南说他“不择纸笔,皆能如意”。

官场生涯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欧阳询任太常博士。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宇文化及自称天子,欧阳询作为朝臣亦被他掳持。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窦建德攻破聊城,欧阳询被夏国留用,授予太常卿一职。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秦王李世民大破窦建德于虎牢,平定河北,欧阳询又一次死里逃生,后来因为他在隋朝时与高祖李渊交情甚厚,所以被授予侍中一职,当时年已65岁。

在大唐盛世他累迁银青光禄大夫、给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故也称为“欧阳率更”。

应召修书

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欧阳询应诏与人主持编撰《艺文类聚》。七年书成,询撰序言。全书凡100卷,分48部。此书征引古籍达1400馀种,这些古籍后来大多散佚。赖《艺术类聚》保存诸书许多重要内容。

12 0205:5712 0105:3111 3005:30相关文章??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听听欧阳询的故事 绝对励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唐朝时期 欧阳询为达到练字目的 不惜在石碑旁坐卧三日

唐朝时期 欧阳询为达到练字目的 不惜在石碑旁坐卧三日

欧阳询,书法,励志,石碑,执着,欧阳,虞世南,四大家,世人,人物,人们,少年,是非,楷书,造诣,就不能,励志学,大才,左卫将军,欧虞,索靖,薛稷,褚遂良,阳通,文化中心,好的,湖南长沙,临湘,事情,书法家

2017-03-03

楷书四大家欧阳询简介 欧阳询的趣闻故事

楷书四大家欧阳询简介 欧阳询的趣闻故事

欧阳询,书法,欧阳,欧阳通,时候,欧阳修,墨迹,父亲,王羲之,王羲,索靖,书法名家,大小,欧体,石碑,父子,程度,精髓,中国古代,最开始,于平,二王,柳公权,尤精,左卫将军,常博,曾任南,晋索靖,智永,李渊

2020-06-18

楷书四大家欧阳询简介 欧阳询的趣闻故事

楷书四大家欧阳询简介 欧阳询的趣闻故事

欧阳询,书法,欧阳,欧阳通,时候,欧阳修,墨迹,父亲,王羲之,王羲,索靖,书法名家,大小,欧体,石碑,父子,程度,精髓,中国古代,最开始,于平,二王,柳公权,尤精,左卫将军,常博,曾任南,晋索靖,智永,李渊

2020-08-22

楷书四大家欧阳询简介 欧阳询的趣闻故事

楷书四大家欧阳询简介 欧阳询的趣闻故事

欧阳询,书法,欧阳,欧阳通,时候,欧阳修,墨迹,父亲,王羲之,王羲,索靖,书法名家,大小,欧体,石碑,父子,程度,精髓,中国古代,最开始,于平,二王,柳公权,尤精,左卫将军,常博,曾任南,晋索靖,智永,李渊

201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