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追逐绿色的梦想

时间:2010-08-16

陈俊 摄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爬到山顶来看看,10年了,我和我的两个孩子终于实现了我父亲绿化荒山的遗愿

提示:本文共有 209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如今乐都卯寨的“金山银山”。陈俊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爬到山顶来看看,10年了,我和我的两个孩子终于实现了我父亲绿化荒山的遗愿。”6月18日上午,李连和抚摸着2010种下的第一棵树,饱含深情地道出了要给荒山披绿衣的初衷。

作为海东市乐都区卯寨景区党总支部书记,年过花甲的他,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站在山顶上,远眺空山新雨后,愈发苍翠的植被,黝黑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是我对父亲和乡亲们的承诺!更是对党和政府的承诺!”指着10年如一日的绿化“成绩单”,李连和对跟他一起爬上山顶的邻居、高中同学思文学说,“这里哺育了我更养育了我,作为卯寨的儿子我要回报家乡,作为党员和党总支书记,更要把支部抓党建、党员带群众、共同奔小康的责任扛起来。”

“是啊,如果没有你这个绿化荒山的‘拼命三郎’,也就没有现在的卯寨新村,乡亲们哪能像现在一样发展致富,过上这么好的日子。”思文学说,两座青山印证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朴实道理。

在小的时候,父亲李承海就带着李连和在自家院子里种下了人生中的第一颗小树,这一举动在他的心里播下了绿色的种子。

1983年,24岁的李连和走出了大山“闯”社会,走南闯北让他富了口袋和脑袋,增长了见识,锻炼了魄力,但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直到有一次,一个工友跟他说,特别想远离城市,回归到种满大树、长满鲜花的大山里住两天。他这才明白,原来他的心里缺了的是绿水青山的美丽家乡。

在外漂泊了27年的李连和,终于带着打工挣来的钱,回到了家乡实现绿色的梦想。

“你看这荒山荒坡,一棵树都没有,我们在这里都看不到希望,你还回来做啥?”回到家乡的李连和,从乡亲们嘴里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良言”不能改变初衷,“好意”更是前行动力。第二天一大早,李连和联系树苗公司,用自己打工赚来的钱,买来了一批树苗,但是树苗运到村口时,他就开始犯难了,根本就没有路能把树苗送到山上。

在等待的时间里他又尝试着把一棵树苗种在了小时候父亲带着他种下第一棵树的地方,之后从几公里外的地方挑水给树苗浇水。不久那棵树苗“奇迹”般活了下来,他望着已去世父亲的照片,泪水模糊了双眼,也坚定了绿化荒山的决心。

几天后,乡亲们远远地就看到李连和把树苗一棵棵扛上山,在一片不看好的声音中,硬是把树种了下去。为解决水的制约,他用上游蓄水、引流上山的办法,在上游的扎门村修建涝池水坝,出水口在优先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用水的前提下,压水引流上山,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解决了村庄几代人吃水难题,更是解决绿化用水瓶颈。

为了让绿化家园的梦想变为现实,李连和跟家人先后自筹资金3400万元,年复一年在两座240公顷的荒山上种下了近60万棵油松、杏树、云杉、圆柏、榆树、杨树……“以前挣的钱我全用完了,在外打工的儿子还经常‘接济’我,他每年给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被我全用在绿化荒山上。”

“城里上班的姑娘看着我年纪大了,还在和荒山‘较劲’,女儿心疼我,经常利用节假日帮忙料理景点的餐饮业,所挣得钱大部分投在绿化上了。”

“绿化荒山是造福后代的大事情,村子里的每个人都有份。”李连和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我心里扎了根,为把绿化梦做大做强、做成一流,我把以前跟我出去的几十个乡亲又叫了回来,逐绿者的队伍也不断得到壮大。

东边的山顶,是李连和自筹资金建设的红色景点,一条“南湖红船”静静的泊在雕像后面的水池里,东边连廊的石碑上雕刻着毛泽东主席的诗词,碗口粗细、三四米高的树木环绕并装饰着红色景点。山下的和园北侧,一条清澈的山泉哗哗的从山顶倾泻而下,穿过丛生的红柳,汇聚成一道小型瀑布,瀑布下两座精致的水车晃悠悠“歌唱”新时代。

乡亲们看着荒山慢慢变绿,鲜花悄悄绽放,村集体产业让自己“钱袋子”鼓起了,思想观念也慢慢发生改变,逐渐树立起生态保护意识,纷纷跟着李连和走上了绿色路。在众人的努力下,新庄村两座荒山人进沙退。如今,绿水青山每年带来直接生态效益达一百多万元,间接效益则无法估量,意义也无法用金钱衡量。

去年,李连和紧紧抓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契机,在卯寨景区投入480万元建起了乡村振兴大讲堂及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史馆为主的红色教育基地。

“我在这条筑梦路上看到了希望,也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自我价值。”2017年至2019年,李连和先后被国家林业局、海东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国绿化劳动模范、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造林绿化模范大户等荣誉。

“从两座荒山绿化,到山下村民自觉在房前屋后种樱桃等经济林木、再到卯寨花田和大棚采摘,形成了一条绿色经济线。从山顶红色景区、山下党员教育基地、党支部战斗堡垒发挥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示范,形成了一条红色发展线。”乐都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田军说,“红”与“绿”交相辉映、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成就并造就了“两座青山相对出,卯寨美景入画来”的美景。

“醉美”卯寨,“红色”支书。和园内,几只开屏孔雀羽衣在阳光下散发七彩光芒;民宿宾馆院中央,宝马丁香的馥郁浓香一阵阵袭来……

【来源:青海新闻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追逐绿色的梦想”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我的小康生活—幸福生活奔小康!

我的小康生活—幸福生活奔小康!

爷爷,到现在,小康,新农村,小康生活,农村,养老金,时代,经济,建设,指导教师,我们的生活,李凯,王斌,西邑乡,节节高,责编,文正,小洋楼,新时代,有啥吃啥,第九中学,还记得,主题,党报,买菜,二哥,人们,作者,保山

2016-01-29 #故事阅读

美好生活圆梦小康 “全面小康百家谈”走进南京溧水

美好生活圆梦小康 “全面小康百家谈”走进南京溧水

溧水,政府,陈超,小康,活动,南京,农业,合作社,普法,道路,吴和平,杜磊,幸福感,故事,杨梅,黑莓,发展,苏健,全面小康,农业旅游,一身,代表,产业,人民,公益,农家乐,农村,医疗,小康社会,南京市

2008-01-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23本账本里的小康故事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23本账本里的小康故事

刘腊,梅夫,一家人,房子,株洲,祁东县,腊梅,记者,谭荣,谭卫民,长沙,家庭,夫妇俩,账本,小儿子,套房,小区,小孩,收支,母亲,退休金,变化,生活,买了一套,刘良,陈振,在长沙,中国共产党,好一,城后

2019-02-08 #故事大全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23本账本里的小康故事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23本账本里的小康故事

刘腊,梅夫,一家人,房子,株洲,祁东县,长沙,账本,腊梅,谭荣,谭卫民,家庭,夫妇俩,记者,小儿子,套房,小区,小孩,收支,母亲,退休金,变化,生活,买了一套,刘良,在长沙,新华社,中国共产党,城后,家原

2010-10-05 #故事会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我们的小康我们的梦想我们的精彩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我们的小康我们的梦想我们的精彩

社区,彭俊,金山村,公园,协会,小区,记者,乐安,种子银行,城市森林,唐华,成都,村民,龙泉山,业委会,小酒馆,怀君,团队,居民,村里,四川在线,社会组织,倪家桥,产业,关键词,坐标,村支书,经验,职业,母本园

2009-08-14 #短篇故事

小康生活的故事

小康生活的故事

胡平,小康生活,老村,全州县,小康,笑话,人们,作者,时代,领导,永远也,古零陵,文桥镇,胡镇,副镇长,东山景区,爱好文学,嘴巴,个例,两者之间,两口子,乡镇,乡村,产物,党和政府,作者简介,先生,凤凰镇,司机,单位

2016-12-12 #小故事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报道贵州行启动 央媒聚焦贵州小康故事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报道贵州行启动 央媒聚焦贵州小康故事

贵州,凯斯,养老,无人驾驶,老人,活动,中心,医疗,底盘,湖区,观山,采访团,金属,支付,自动驾驶,工作人员,服务中心,高新技术企业,专业,地铁站,小康生活,定制,小康,床位,技术,有限公司,采访报道,贵阳,建设,评估

2008-06-08 #长篇故事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安置点,玉麦乡,西藏,扶贫,卓嘎,达吉,群众,塘村,荣玛乡,是西藏,人们,政府,村民,洛桑,玉麦,生活,桑杰,远山,新生活,拉萨,扎西德勒,中国,党和国家,全村,国是,城镇,大山,孩子,学校,守边

2017-08-22 #故事阅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六)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六)

总书记,拉面,码头村,小辛,洱海,群众,习近平,居民,生态,发展,化隆,产业,古浪县,项目,党建,移民区,扶贫,惠家,拉面店,生活,李应,农民,黄花滩,变化,调研,小康,收入,日子,村庄,骆驼湾村

2009-04-29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