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在这条街 古城西安故事或文人墨客风流韵事 均可“一网打尽”!

时间:2010-08-04

本账号坚持分享身边美景、推荐特色美食、讲述身边正能量故事~一切努力只为让我们生活的城市更有温度!有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十三朝古都西安,这里有满天

提示:本文共有 173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嗨~我是陕西文旅,大家可以叫我文旅君。本账号坚持分享身边美景、推荐特色美食、讲述身边正能量故事~一切努力只为让我们生活的城市更有温度!

有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十三朝古都西安,这里有满天繁星般的历史遗迹。来西安旅游的外地游客大都记住了钟鼓楼、兵马俑、大雁塔、古城墙……也追捧着大唐不夜城的喧闹繁华、回民街的熙熙攘攘……可以说近年来西安的旅游热度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但总有一些值得一去的地方被“忽视遗忘”,而在众多被淹没的景区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严重被低估”的这条街~别说外地朋友,估计很多本地人也是如此。

可能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纳闷:古城西安少去一条街能有什么大不了的?既然如此,那文旅君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条街。首先,当你看到街口这座伫立着的塔应该就是感受到它的历史年代感了吧。这个塔专业称呼应该是宝庆寺华塔,因为是始建于隋朝的宝庆寺而得名,随后在历史更迭及战火中被焚毁,现在能看到的也就只剩下这个七层砖塔了(塔身六棱,高二十三米,佛龛里的石刻佛像还清晰可辨。)。即使如此,依然掩盖不了这一区域悠久历史的过往。

说到这里,估计还是有人不知道它具体在哪里吧?

如果你还没反应过来,那我再提醒你一下:南门里东北角。如果你面朝北站在南门的城墙上,你也可以看到。好了,这时大家应该都知道这是书院门了吧。

紧挨宝庆寺华塔的东南方向街口的牌坊上,你就可以清楚看到“书院门”三个大字,两侧楹联书写着“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再加上牌坊两边古色古香的建筑,一下子就将这里浓厚的文化气息体现无遗。在这里,我得说明一点:大家心中认知的书院门可能是经过改造后的这条步行街,实则是步行街中的关中书院。

现在进入书院门这条街道,确实已经没有了前些年那种摩肩接踵的感觉,甚至稍显“冷清”。其实这里之前游人众多,熙熙攘攘会挤满整条街,尤其是节假日或者周末,游客、市民、商户及在此求学的学生会把这里挤得水泄不通。街上的档口里摆着书法拓片、各种山水画卷、书法作品、笔墨纸砚、文玩印章、非遗产品、蓝田玉石……有题字刻章的,有小商贩兜售佛串挂件的,有弹唱的、有排列整齐的线装书、调皮可爱的皮影,以及各种旅游纪念品,真的是应有尽有,再遇到附近的文人墨客和提着鸟笼的大爷,真的说它是“最西安 最古城”的写照再也恰当不过。

在这里,你只要放慢脚步、竖起耳朵,就会听到各种业内专业交流、市井趣事,还会有老西安人闲聊家长里短、古城往事;在他们嘴里无论侯王将相丰功伟绩,还是文人墨客风流韵事……真可谓是上知天文地理,无不让市民及游客张大嘴巴,惊奇不已,好似关于古城西安的一切均可在这里“一网打尽”!

这些也只是书院门文化步行街上的景象,说起书院门自然不能忽视了主角:关中书院。现如今的关中书院藏在巷子深处,不像书院门文化街那么繁华热闹,反而显得清新静谧。

追溯关中书院历史的话,这里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了。明万历年间,著名学者冯从吾与一帮友人在文中开始提到的宝庆寺授教讲学,据说每天听他们讲课的学生弟子特别多,宝庆寺都慢慢有些容纳不了,随后当地就为冯从吾选择了现在这个地方创建了关中书院。而当时的关中书院也是明、清两代陕西当地的最高学府、更是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西北四大书院之冠。

现在当你来到这里,你会看到关中书院门口立着一尊石刻雕像,他手中握着书卷,表情儒雅,眼神坚毅,他就是书院创建者冯从吾。而关中书院自创立以来就涌现出了不少优秀学子,他们心怀天下,经世济民。民国时期陕籍风云人物、赫赫有名的于右任就曾求学于这里,他除了兼济天下的大儒风范,曾为推动辛亥革命和解围西安做出了很大贡献。

遗憾的是自民国以来,关中书院逐渐没落,尽显破败与陈旧之态。时间飞逝,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这里才得到大力改造。随后的十几年中,这里就成为了古城西安文化相关的聚集地,游人如织,这里到处散发着浓郁的城墙根文化气息,聚集了众多文玩爱好者 。

逛完出街尾拐到另一条巷子,也就到了文庙和著名的碑林博物馆,

随着近年来古城西安的快速发展,诸如大唐芙蓉园、大明宫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永兴坊等景区的新建,加之游客的旅游兴趣转变,这里的人气较之前相差甚远,甚至很多旅行社及游客来到西安也不会选择去这里游玩,但作为西安人,我还是对这里的文化氛围及一切充满兴趣,不知道喜欢这里吗?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在这条街 古城西安故事或文人墨客风流韵事 均可“一网打尽”!”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这条街 10对燕子生儿育女

这条街 10对燕子生儿育女

燕子,家燕,屋檐下,意思,记者,金礼,湾头,哪些地方,居民,扬州,燕子窝,菜场,这里有,金腰燕,大燕,德泉,上筑,向家,艺术中心,大鸟,场所,原因,人们,低飞,人类,地方,天气,屋子里,屋檐,摄像

2009-01-08 #故事阅读

来呼和浩特这条街 看看老照片 听听老故事

来呼和浩特这条街 看看老照片 听听老故事

呼和浩特,老照片,大北街,康熙,旧城,老故事,还可以,呼市,时候,民国,青城,很多人,席力图召,位置,北门,塞上老街,字样,故事,昭君墓,本土,民居,牌楼,盔甲,记忆,旅游,那个时候,就可以看,张景植,巧尔,归化城

2011-08-16 #故事阅读

看花灯 赏民俗 闹元宵!涉县这条街享受一道美不胜收的视觉盛宴

看花灯 赏民俗 闹元宵!涉县这条街享受一道美不胜收的视觉盛宴

花灯,小王,涉县,乡镇,龙南路,这条街,人头,天安门广场,梯田,为大家,历史文化,真的是,萌萌哒,大家好,中国梦,都会,还可以,下气,人群,农历,俗话说得好,仪式,传统,元宵,信息,军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味道,各位朋友,地方

2011-04-30 #故事阅读

济宁财神阁的故事 乔羽老爷子就出生在这条街

济宁财神阁的故事 乔羽老爷子就出生在这条街

财神,济宁,知州,财神老爷,小庙,吕家,大老爷,日日,地方,大人,老爷,乔羽,小街巷,故事,一夜之间,人们,大小,大小官员,宅院,富商,州官,庙宇,老爷子,献物,百姓,穷书生,花子,金身,香火,出生在

2016-09-27 #故事会

扬州东关街与这条街 一道相隔 风景大不同 你喜欢哪里?

扬州东关街与这条街 一道相隔 风景大不同 你喜欢哪里?

东关街,老街,扬州,彩衣,古巷,小店,水包皮,皮包水,足疗店,住处,一家,中俄,价格,住宅,全国,手工,团队,小吃,感觉,摊子,招牌,星巴克,生意,花甲,街坊,旅游,四望亭,商品城,大妈们,百年老店

2013-03-03 #小故事

广州有很多有趣的街名 这条街被人了解 却因这个励志的故事!

广州有很多有趣的街名 这条街被人了解 却因这个励志的故事!

高第街,女孩,家人,旅途,路名,秀才,男孩,京路,游纪,李白,许广平,高氏,如意坊,爱旅游,小雅,名字,励志,便宜货,内衣,名人,发祥地,单件,商铺,商店,地方,地位,女儿,夫妻,夫人,小时候

2012-07-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他们就是英雄的模样!广州越秀这条街推出退役军人风采展

他们就是英雄的模样!广州越秀这条街推出退役军人风采展

张绍,华乐街,老兵,抗美援朝,战役,英雄,风采,王楠,曾参,羊城晚报,儿子,兵戎,岁月,抗日战争,故事,炸弹,羊城,群众,解放战争,高龄,新四军老战士,铭记历史,卫祖,杨庆,王岳,谢哲,陈汉平,责编,中国人民志愿军,事务局

2016-12-02 #故事会在线阅读

天津红桥区这条街 曾是妈祖的娘家 乾隆皇帝来过这里

天津红桥区这条街 曾是妈祖的娘家 乾隆皇帝来过这里

娘娘,天津,天后宫,花会,城市,一带,人们,会馆,地名,地方,场面,塑像,庙宇,百姓,福建,闽粤,三月二十,乾隆,席渡海,林默娘,丁字沽,中国历史博物馆,庵里,民俗博物馆,西沽,街里,韦驮庙大街,人口,个儿,乾隆皇帝

2010-04-16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