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产业旺了荷包鼓了生活美了 武汉三农疫后逆袭迎丰收

时间:2010-07-11

由武汉市农业农村局、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听党话 感党恩 跟党走主题宣讲活动暨武汉乡村振兴大讲堂第三季第三场活动,举办庆祝丰收节专场

提示:本文共有 407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9月22日,农历秋分,武汉“三农”大地上春华秋实、硕果累累,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由武汉市农业农村局、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听党话 感党恩 跟党走”主题宣讲活动暨武汉乡村振兴大讲堂第三季第三场活动,举办庆祝丰收节专场。

当天上午,近百名武汉三农战线工作者、优秀农业企业代表和市民代表们,来到蔡甸区玉贤街松林村景秀大地生态园。参观园区丰收美景,品尝蔡甸区优质农产品,聆听武汉三农“丰产丰收”致富好故事。长江日报百万网友,透过直播镜头,共同分享了“武汉丰收”的喜悦和快乐。

微凉秋雨助兴,市民们信步园区,为丰收景象而欣喜。景秀大地生态园占地面积2000亩,空气清新的园区里,葡萄、草莓、甜瓜大棚整齐排列,池塘里成群的鸭子结队嬉戏。走进草莓大棚,农户们正在认真地给草莓苗拔草。再过两个月左右时间,大棚里的草莓将成熟,红艳艳酸甜可口的优质草莓,又将为园区带来一次好收成。

“新鲜白鲢和鸭蛋,刚打捞上来,快来买!”一声响亮的吆喝声,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园区鱼塘承包户刘师傅,热情地“招揽”着生意。刘师傅说,园区池塘他承包了一部分,平时还可以在园区打打零工,年收入能有五六万元。

“产业旺了、荷包鼓了、生活美了、幸福来了”,市民来到大讲堂演讲现场,品尝蔡甸区优质农产品新农牛肉、麻辣豆丝、蔡甸莲藕丝……丰收的味道点燃了现场气氛,舌尖上的“三农”,充盈着菜篮子、米袋子,不仅是现场市民,广大网友也不断留言,为武汉“三农”点赞喝彩。

大讲堂上,蔡甸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许传波向大家报喜,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蔡甸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发扬伟大抗疫精神,防控疫情保春耕,不误农时抓生产,保障城市“菜篮子”供应,抢播快生菜2.17万亩。蔡甸区已向中心城区组织调运优质蔬菜9000余吨、生鲜猪肉564吨、鸡蛋175吨、水产品2379吨。面对特大暴雨洪涝灾害,蔡甸区坚持抗灾夺丰收,做到了“水退到哪里,抗灾补种就到哪里”,为今年农村经济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持续推进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大财政支持力度。2020年地方政策性农业险种新增食用菌、莲藕目标价格、鸡蛋期货价格、果树、高价值农产品等,险种也细化到小类43种,为农民丰收撑起“保护伞”。

大讲堂上,新洲紫薇都市田园总经理袁惠文、后官湖花木公司总经理姚喜,讲述了他们精彩的创业故事。紫薇都市田园目前已经累计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8000多人次,带动周边200多户贫困户、30余困难户脱贫,每年人均增收2万元。

在大讲堂互动环节中,市民代表积极发言交流。市民何先生说:“参加今天大讲堂活动,更加坚定了我们对武汉乡村振兴的信心。我们为武汉取得的农业丰收高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和老伴要来美丽乡村租套房子,享受田园生活。当把网红,在朋友圈为乡村农产品带货,为村民致富丰收,多添一份力。”

欢迎您扫码参加武汉乡村振兴大讲堂活动,加入长江日报乡村振兴活动QQ群(群号830587441),关注系列精彩主题活动,一起展现新时代乡村生活的美丽风景。

“三乡工程”吸引社会资金510多亿元“下乡”

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市农业农村局秘书处李娜。

“武汉农业不断改革创新,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的农业农村改革创造了很多经验,在全国都很有影响力。尤其是‘三乡工程’,不仅是武汉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更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大讲堂上,市农业农村局秘书处李娜介绍,武汉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是对“政府+市场+社会”乡村振兴路径的创新实践探索。

据了解,武汉推进“三乡工程”建设以来,江夏小朱湾、黄陂杜堂村、蔡甸天星村、新洲丰乐村等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示范典型脱颖而出,成为市民假日休闲、享受田园风光的好去处。

“黄陂杜堂村,能人企业家葛天才按照‘一房一院一地送一景’的思路,打造了共享民居美丽乡村;蔡甸天星村,返乡能人许江和村民们一起将破旧村庄打造成了四季花海的‘网红小镇’;江夏小朱湾,下乡市民华师教授许刚办起了文化书院……”李娜说,在推进“三乡工程”的过程中,有许多精彩感人的故事,它们都是新乡村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目前,全市组织实施“三乡工程”的行政村达到1585个,吸引社会资金512.63亿元,推进建设美丽乡村项目369个,武汉近郊6大美丽乡村发展带、4大乡村振兴示范带格局正全面形成,推动着大武汉美丽乡村从“一处美”向“一片美”再到整体美发展。

武汉“三农”沃野,人气旺了,产业兴了,土地丰收了,村民们的日子更甜了。“正是武汉‘三农’人辛勤的汗珠,换来了丰收的喜讯!”李娜介绍,如今武汉农业综合实力显著提高,201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399.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776元;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2872.8亿元,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全省第一位。

险种达43个更加丰富

全市农业保险为农民丰收撑起“保护伞”

市农业农村局计财处负责人徐永强。

“今年汛期,我市新城区普降大雨,造成部分农作物严重涝渍。我们农业部门和保险公司积极做好灾情理赔工作,截至目前,保险公司共接报损1753笔,已赔付3780万元。”市农业农村局计财处负责人徐永强说,灾情期间,农业保险为乡村希望的田野撑起了“保护伞”,尽最大努力减轻了农民损失,稳定了农业生产。

“如今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抗灾救灾、经济补偿、促进‘三农’发展方面的作用逐步显现,有效增强了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徐永强介绍,早在2007年7月,市政府就印发了《关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13年来,武汉政策性农业保险稳步发展,2019年,全市签单保费共计29165万元,保险保障金额45.45亿元;2020年上半年,全市签单保费共计29936万元,保险保障金额45.62亿元。

徐永强介绍,2007年至2019年,全市累计为农户提供了137亿元的经济保障,累计为农户支付了5亿元赔款。与此同时,财政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农业保险品种更加丰富,满足不同区域、不同时节、不同农户的保险需求。目前,我市共开展中央、省级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8个。2020年地方政策性农业险种新增食用菌、莲藕目标价格、芡实、鸡蛋期货价格、果树、高价值农产品、农业机械综合险保险,险种也细化到小类43种。

全市将持续推进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以“扩面、增品、提标”为抓手,围绕农户需求,结合产业发展需求,逐步增加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推动农业保险由“保成本”向“保收入”“保价格”转变。对承保机构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将曾经贫瘠荒芜的乡村打造成花海

紫薇都市田园带领乡亲奔向致富路

新洲区能人回乡代表、丰乐村紫薇都市田园景区总经理袁惠文。

“发展生态乡村休闲旅游是我的梦,也成为了一方百姓梦想的源泉。现在,新洲紫薇都市田园正花海扬帆,带着乡亲们一起奔向小康致富路!”大讲堂上,新洲区能人回乡代表、丰乐村紫薇都市田园景区总经理袁惠文说得铿锵有力。

“三乡工程”实施以来,袁惠文带领新洲仓埠丰乐村村民创新创业,将曾经贫瘠荒芜的乡村,打造成为田园赏花、休闲度假、亲子教育、研学旅行于一体的综合型休闲景区。如今,紫薇都市田园发挥项目生态文明示范样板作用,率先升级“赏花经济”,发展“教育经济”,寓教于乐,主打家庭市场,打造集观光游览、运动娱乐、研学旅游、科普教育、文化教育、幼儿教育、亲子养老、自驾露营等功能于一体的研学休闲片区。目前,园区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约600多个,累计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8000多人次,带动周边贫困户200多户,30余困难户脱贫,每年人均增收2万元。

在今年抗击疫情中,紫薇都市田园充分发挥出企业担当精神,在物资、交通、保障等各条战线多措并举,全力为控制疫情作出努力。“我们第一时间暂停了紫薇都市田园景区经营活动,关闭景区87天。并对景区周边外出困难的村民送出6000斤大米、4000斤食用油,和家乡村民心连心,共同传递温情。”袁惠文介绍,与此同时,景区积极配合新洲区仓埠街政府防控,安置值班管理人员入住紫薇古民居,迅速腾出紫薇员工宿舍供政府使用,让“紫薇品牌”得到社会各界一致称赞。

“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都市田园综合体。”憧憬未来,袁惠文说,景区将顺应武汉“新花城”建设,发展“赏花经济”,转型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打造集赏玩休闲、亲子游乐、传统文化教育和青少年科普于一体的综合农业休闲旅游基地。

85后新农人姚喜瞄准“花木”经济

带领村民打造多元化农业产业园致富

后官湖花木公司总经理姚喜。

“85后”,为了带着村民致富,流转土地发展绿色经济,剑指华中地区最具竞争力的花木产业基地……年轻的后官湖花木公司总经理姚喜,描绘了一幅以花卉苗木种植为切入点,多业态融合并进的产业盛景。

姚喜介绍,近5年来,武汉市花卉苗木生产总面积超过20000公顷,年产值达到40亿元,花卉苗木正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让农民在美丽家园安居乐业,是后官湖花木产业基地的诞生初衷。”流转土地时,姚喜瞄准了姚家林半岛南部的一块“宝地”,这里三面临后官湖,距离蔡甸主城区中心3公里,距武汉市中心20公里。通城大道南北贯穿整个半岛,连接蔡甸主城区与武汉经开区,交通优势明显。

姚喜说,后官湖花木产业基地包含花木展销区和花木种植区,目前花木展销区已经建成,花木种植区正在加紧建设。整体完工后,将成为以花卉、苗木种植为基础,实现多元化农业发展为契机的花木产业综合园区。带动乡村地区整体发展,促进“山、水、田、林、湖”生命共同体可持续发展。

根据规划,项目设置有绿色发展特色花卉苗木种植,花木产销一体、创业富民实践基地,多元化的研学科普基地及休闲观光旅游、分时度假庄园,涵盖花木、游赏、住养等功能。“各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功能化互补,能最大程度发挥‘花木’经济效益,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致富。”姚喜说。(长江日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产业旺了荷包鼓了生活美了 武汉三农疫后逆袭迎丰收”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脱贫故事17+」白族赵大忠:美丽乡村 让生活美起来

「脱贫故事17+」白族赵大忠:美丽乡村 让生活美起来

农家乐,白族,小河村,村里,游客,村民,产业,全村,大忠,客人,生意,记者,发展,余人,白族民居,农家,副业,回头客,年收入,收入,毕节,日子,毕节市,特色菜,白墙,老板,金海湖,青瓦,饭菜,改造

2013-02-02 #短篇故事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业兴人和”铸就“五美金盆”——金盆街道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业兴人和”铸就“五美金盆”——金盆街道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

群众,金盆,街道,攻坚,发展,产业,村寨,扶贫,新寨村,县城,一线,干部,新舟村,村民,网格,吉古,全县,成效,管委,贫困户,柏杨湾,苗二河,党支部,农村,动力,责任,工作,产业发展,工作中,充分发挥

2010-05-13 #短篇故事

江西横峰:党建引领三农优先发展推动产业兴旺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江西横峰:党建引领三农优先发展推动产业兴旺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乡村,横峰,工作,横峰县,攻坚,建设,群众,农村,发展,扶贫,方志敏,活动,党建,主题,党员,全域,幸福家园,问题,江西,清华,干部,江西省,精神,乡村建设,农业,火车,组织,第一书记,规划,产业

2012-08-19 #短篇故事

生活美 美生活读《生活化的儿童美术》有感

生活美 美生活读《生活化的儿童美术》有感

生活,幼儿,教育,s.c,美术,功能,分析,为中心,美术教学,儿童,作者,感悟到,手工,教学方法,教学,教育观,水粉画,类型,绘画,美术教育,传统教育,生活教育,了学,刘览,园美,陶行知,生活美,之有味,和美,和意

2010-11-04 #短篇故事

自媒体月入过万停更2个月 转型全职三农领域 到底经历了什么?

自媒体月入过万停更2个月 转型全职三农领域 到底经历了什么?

自媒体,三农,领域,农村,视频,力量,故事,时刻,月入,朋友,行业,发展,在农村,工作,生活,屌丝逆袭,农村生活,对农村,想得太多,这里面,这两个月,大文,王刚,富和,个体,东西,业余时间,事业,主题,任务

2009-11-16 #小故事

津甘携手筑梦南梁|“南梁三农对话”活动在华池县成功举办

津甘携手筑梦南梁|“南梁三农对话”活动在华池县成功举办

华池县,扶贫,华池,南梁,互联网,产业,北辰区,协作,活动,新农,网络,李建,鞠振,副局长,商务局,东西部,两地,合作社,方式,特色产业,群众,重点,宣传,消费,宣传部副部长,座谈会上,红色文化,和建,杨建国,池文

2009-05-07 #故事会

齐鲁政情丨一朵“金花” 一段“不可能”变为现实的逆袭故事

齐鲁政情丨一朵“金花” 一段“不可能”变为现实的逆袭故事

玫瑰,平阴玫瑰,平阴,产品,玫瑰花,直播,投资,产业发展,鲜花饼,产业,企业,品牌,平阴县,生产线,阴玫瑰,中国,产业园,全国,全球,县长,文化节,电商,花蕾,龙头企业,杨旭东,平阴县委,乡村,产量,化妆品,大众日报

2012-12-17 #短篇故事

讲讲出彩“三农”故事来源:中国农业网

讲讲出彩“三农”故事来源:中国农业网

河南,贫困县,河南省,关系,摘帽,史秉,处理好,乡村,全省,精准,宋虎振,张家祥,中原,产业,农业,图表,故事,成果,林果,粮食,粮仓,花生,面积,发展,传统农业,优质小麦,占全国,广大农民,稳定在,种植面积

2020-06-01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