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黄渤说:这个故事会吓你一跳!惊悚片影迷必看!

时间:2010-07-04

甚至有些电影影迷阅片量达到了专业级的水平

提示:本文共有 413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近来年了中国电影票房持续走高,越来越多的普通观众跨入到影迷的行业。甚至有些电影影迷阅片量达到了专业级的水平。那些广为宣发的电影迎来了越来越多的观众,而这部电影,能够成为检验是否是真影迷的试金石。无论从影片的口碑、故事的结构还是电影对人性的揭露角度来说这都是一部值得观看的惊悚电影。

《心迷宫》是由忻钰坤执导的处女作,这部制作成本仅为170万的独立电影,却不但创下了中国独立电影影院上映的票房纪录,而且该电影获得了影评人和影迷的高度追捧,更是一举拿下了国内外多项大奖,可谓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影片大致内容是村里发现一具烧焦的尸体,剧中的人物因为猜疑、袒护、欲望、自私等被卷入其中,使得真相扑朔迷离,从而客观冷峻地批判和讽刺了人性的阴暗面。影片最为人称道的是科恩兄弟的《血迷宫》加《冰血暴》式叙事手法,一件凶杀案,多人物多角度来叙述,这样精妙的故事结构,在国产片里面很少见。笔者则认为电影《心迷宫》之所以能够表达出如此深刻的主题,如此扣人心弦的故事,正是复调叙事结构的魅力所在。

复调叙事结构“ 复调”来自音乐术语, 指的是两个或多个单独的声部旋律同时展开, 虽然整个乐章结合严密, 却仍保留各声部的独立性。米兰·昆德拉 ( M. Kundera)认为, “ 伟大的复调音乐家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声部的平等: 没有任何一个声部可以占主导地位, 没有任何一个声部可以只起简单的陪衬作用。”复调叙事结构的电影各条线索“ 缺一不可, 相互阐明, 相互解释, 审视的是同一个主题, 同一种探询。”①电影《心迷宫》的多视角,时间的无序性,正是为了表达同一个主题和时间而被串联在一起。本文将从多人物中心、多真相、同一主题三个方面来分析电影《心迷宫》的复调叙事结构。

一、复调叙事之多人物中心

复调式叙事具有多人物中心、多角度的、非全知全能式的叙事特征。区别于传统叙事方式的关键之处是创作者与剧中人物一样受视角所限只能看到部分真相,因此只有随着事件的发展,通过人物之间相互的观察逐步接近真相。电影《心迷宫》则是通过三组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中心人物展开故事的,因视角的限制才能因误会和巧合推动故事发展,使得故事具有较为丰富的层面和深度,实现了电影表达的极大自由。

1.以宗耀和欢欢为中心讲述,明明是宗耀杀的人,怎么变成白虎自己喝醉酒后把自己给烧死了?

2.以宝山、丽琴和大壮为中心:讲述尸体是怎么从被认为是“黄欢”到“陈自立”再到“非陈自立”,棺材又被重新抬回村委会的这个离奇荒诞过程。

3.以村长为中心,解析如何目睹宗耀杀人,替其烧毁尸体,尸体如何被错认和利用的全过程,最后揭开谜底。

这三组人物同时故事的中心人物,无论是从事件的时间占比还是故事完整性上来说都不分主次,每一部分都是叙事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复调式叙事结构,有利于还原生活的本真面目,进一步贴近生活的复杂性。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和中心,而又是别人世界里的配角。

同时影片中三个段落的视角和中心,在不断地切换,使得一个问题解决之后又提出新的问题,环环相扣,直到最后一刻才真相大白。又因为复调叙事结构总剧中人物与叙述者和观众的视角一致,观众并不比剧中人物知道的更多,因此观众必须跟随观众一步步揭开谜底。这也就是为什么本部影片可以一直牵引观众思路的原因。

与名震影坛的复调式叙事影片《罗生门》、《低俗小说》、《两杆大烟枪》、《罗拉快跑》等一样,本部影片并不是纯粹的炫技式的叙事结构设置。其叙事结构与影片类型、主题表达高度配合,相得益彰。与复调式叙事相对的是独白式叙事,也就是作品中的人物的情感,态度,观点都是来自于叙事人的一相情愿,根本上是同一个叙事者的同一种声音。如果电影《心迷宫》采用传统的单一视角和线索来叙事的话,那么影片的戏剧张力势必减弱,故事的悬念性和紧张感也会随之减退。每一部影片都需要找到最适合的叙事结构,并不能厚此薄彼。

二、复调叙事之多种真相

巴赫金提出,传统的小说作品是一种受到作者的统一意识支配的看似喧哗实质上只有一种声音的独白小说,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打破了这种作者意识对于笔下人物意识的绝对掌控,是一种多声部的对话的复调小说。②这一说法不仅适用于小说,同样适用于与文学作品具有紧密联系的电影艺术。众所周知在典型的复调叙事电影《罗生门》中,创作者并没有用统一的意识支配观众,而是给观众展示同一个事件的四个不同的声音,分别来自四个当事人: 武士、真砂、多襄丸以及目击者樵夫从而来为故事的主题服务。

在电影《心迷宫》中导演也同样使用了复调叙事结构,电影中的人物对于尸体的真相只了解其中一部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知晓事情的原委,甚至有的人物所目睹的真相其实是错误的。

1.宗耀和欢欢看到的真相

对于事件的全部过程,宗耀和欢欢意外杀人是事件的起因,当他们两个决定回去自首时,宗耀却发现白虎正在被出殡,而死亡原因是醉酒将自己烧死而不是被人杀害。

他们只是开启了故事,目睹了故事的结尾。白虎的尸体怎么被烧毁,尸体又怎么被错领,最后无人认领的过程全然不知。此外对于欢欢假孕的真相,宗耀也浑然不知。他并不知情,他豁出性命要保守的秘密和保护的女人,其实只是一个谎言和一个撒谎者。

2.宝山、丽琴和大壮看到的真相

宝山、丽琴和大壮目睹了尸体由黄欢变成了陈自立到“非陈自立”的过程,但是这其中又存在着“真相不明”。这三个人无一人知道事件的全部过程,也无人知道这具尸体就是白虎。他们出现在故事的中间部门,不知道事件的起因和真正的结局。

在丽琴和大壮之间也存在着无法真相大白的真相。丽琴因从大壮的车上发现了陈自立的拐杖,因而断定大壮就是杀害陈自立的凶手。也因此对大壮变得渐渐冷淡和疏远。而我们知道陈自立在上了大壮的车之后,大壮的确想过要对陈自立下手,但最终放弃这种想法。最后还是陈自立自己从闲人坡上掉下去,大壮只是把陈自立的包扔下闲人坡而忽略了拐杖。

3.村长看到的真相

在这个故事中,只有村长本人知道真正的真相,目睹并操控事件的全部过程。他无意中看到宗耀、黄欢和白虎在小树林中的谈话和宗耀误杀白虎后仓皇而逃。因此护子心切的他替宗耀伪造了白虎自己喝酒烧死自己的假象。他目睹了尸体怎么被认成黄欢,后又被认作陈自立,后来丽琴把尸体送回后,他又把尸体借给白虎的哥哥来躲避追债。最后白虎的哥哥没有处理尸体,尸体放在山头,父子俩对视,电影结束。

其实多人物中心,直接导致了多真相。就像大家所熟知的《疯狂的石头》一样,故事中的四组中心人物各自因自身的视线有限,不能纵览全局,才导致了真假石头频频互换的精彩故事。《心迷宫》同样利用非上帝视角造成的悬念感和戏剧张力而取得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

三、复调叙事之同一主题

主导叙事结构左右电影情节的发展, 它存在于现实表象之中, 符合大众之于社会背景下的主流心理需求, 常采用单线时空进程, 观众在电影观看时能获得需求与一般逻辑对位的假象, 从而在刺激中获取愉悦而无须欣赏创作者对镜头, 色彩, 构图, 场面调度等等的独特运用, 也无须思考主题的更深含义之所在。而因电影具有多种手段, 多种表现形式的拓展可使电影涉足科学,哲学, 心理学领域, 非戏剧性的理念信息的表现使电影的叙事与情感表述功能在真正意义上被增强了。③

上文中提到电影《心迷宫》并没有按照传统的单一线索、单一中心的方式结构故事,表达主题。而是3组看似没有直接联系的人物,因一具尸体串联在一起,当然他们也都统一于同一个主题概念之下。三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却有着相似的主题,这也就是影片主题链上的多声部。“心迷宫”其实就是对这部电影主题最简洁的概括。每个卷入故事中的人物皆是因为内心的迷失,人性的弱点。

1.黄欢和宗耀误杀白虎段落

宗耀之所以误杀白虎是因为白虎听到了黄欢和宗耀的“地下恋情”和黄欢已经怀孕的秘密,白虎借机向其索取封口费,但两人并没有达成一致,因此动手,因白虎体弱,意外死亡。但是后来我们知道,黄欢只是想通过假孕来拴住宗耀。

黄欢的心迷宫:猜疑。黄欢的心迷宫撬动了整个故事,他只是怕城里的宗耀会把她给甩了,所以想出了假孕的事情。但是这个谎言所付出的代价远远地超出了她的预想。

宗耀的心迷宫:逃避。因为父母想让他找一个城里姑娘,所以他一直没有勇气把自己和黄欢的恋情公开。所以才会让黄欢新生不安,想出假孕的方法来。

2.宝山、大壮和丽琴处理陈自立尸体段落

丽琴的丈夫是陈自立常年在外打工,并且经常对妻子丽琴施以家暴,妻子早已心生怨恨并且早已暗起杀心。宝山和丽琴是初恋情人,因家人不同意而未能走到一起,但是俩人却在各自成家之后依然暗地偷情。而大壮则一直喜欢丽琴,在得知尸体是陈自立后为其鞍前马后,颇为殷勤,当看见村里正在为其举办葬礼的陈自立回来时,他也想趁机杀了他,但是最终陈自立自己在现任坡上坠崖身亡。

宝山、大壮和丽琴的心迷宫:情欲。他们之间的感情不符合伦理道德,皆不能见天日,只能暗中进行。但是他们都没有直接参与杀人事件,所以他们在卷入事件之后却安全脱身,但是名誉受损。

3.村长护子,伪造白虎喝醉自焚现场

村长看到了白虎要挟儿子宗耀,并且宗耀误杀白虎的场景,为保护儿子性命,伪造白虎因喝醉抽烟误把自己烧死的现场。

村长心迷宫:控制。村长因控制欲太强,一心把儿子调回县城,违背儿子意愿,而心有嫌隙。又护子心切,一心控制局面而出现尸体频频更换主家的荒诞闹剧。

由此可见,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心有阴霾,因心里的秘密不能公之于众而掩饰真相,从而引发一幕幕闹剧。电影《心迷宫》三个故事的统一于同一个主题之下,这也就是说复调叙事结构的多个人物中心因相似的主题而贯穿在一起。

综上所述,电影《心迷宫》的复调叙事结构体现在其设置的宗耀和欢欢,宝山、丽琴和大壮,村长三组人物多人物中心上;又因多人物中心的视角所限,导致影片中人物看到多真相,从而使得故事更加复杂、引人深思和贴心生活本真;最后影片中的多个人物中心之所以统一在一起除了一具尸体之外,更是影片的主题,也就是剧中人物内心的迷失,每个人心中的迷宫推动着故事发展。电影《心迷宫》作为一部最会讲故事的国产电影,其严密的叙事逻辑、高度成熟的故事结构和深刻的主题,对历来存在讲故事短板的国产电影来说具有提振作用,也希望未来国产电影能够给我们带来越多的震撼。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黄渤说:这个故事会吓你一跳!惊悚片影迷必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外媒评最佳6部悬疑惊悚片 《七宗罪》第二 第一是奥斯卡神作

外媒评最佳6部悬疑惊悚片 《七宗罪》第二 第一是奥斯卡神作

影片,惊悚片,悬疑片,豆瓣,惊魂记,诺兰,心理惊悚片,影迷,全球,导演,悬疑,票房,好评如潮,恐怖片,经典,电影,万美,烂番茄,全片,大师,情节,手法,新鲜度,案件,结尾,预算,记忆碎片,七宗罪,场景,希区柯克

2016-06-08 #故事会

章宇和宋佳主演新片 黄渤监制 影迷评论:上影节欠章宇一个影帝

章宇和宋佳主演新片 黄渤监制 影迷评论:上影节欠章宇一个影帝

章宇,影片,电影,王砚辉,李鸿,导演,宋浩,黄毛,关系,父亲,预告片,宋佳,优等生,内容,同学,名额,哥们,文艺片,替考,父子,班底,过失杀人,青石,这部电影,戏精,姜子牙,小宋佳,张琪,曾参,晨晨

2012-06-24 #长篇故事

深度解读《一出好戏》 黄渤的荒诞寓言 你看懂了吗

深度解读《一出好戏》 黄渤的荒诞寓言 你看懂了吗

珊珊,人性,东西,内心,时候,教授,点点,精神病,衣服,人们,专家,喜剧片,双簧,影评,大神,幻想,小黄,巨浪,惊悚片,演员,感觉,成分,梦幻,演技,病人,片子,物论,病患者,结尾处,结尾

2019-11-13 #故事阅读

12月看胡歌还是黄渤?

12月看胡歌还是黄渤?

导演,指数,上映日期,故事,题材,冯小刚,刁亦男,张子枫,胡歌,影迷,电影,值得期待,事情,佳作,爱情,观众,娄烨,巩俐,杨子,汤唯,西蒙,谭卓,韦斯特,表演,大银幕,买票,元素,喜剧,影片,新作

2018-04-27 #短篇故事

这10大冷门悬疑烧脑片 也许已被你错过了

这10大冷门悬疑烧脑片 也许已被你错过了

悬疑,导演,类型,国家,惊悚,片长,犯罪,影片,故事,观众,犯罪片,人性,惊悚片,电影,剧本,影迷,情节,游戏,美国,英国,客人,凶手,基调,妻子,恐怖片,技法,乔治,依泽,安德雷斯,布莱恩·德·帕尔玛

2007-08-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恶人传》《釜山行》马东锡硬汉形象再深化 网友直呼:演技炸裂

《恶人传》《釜山行》马东锡硬汉形象再深化 网友直呼:演技炸裂

马东锡,韩国,惊悚,电影,形象,釜山,犯罪,欧巴,犯罪片,外表,惊悚片,影视作品,恶人,故事,机会,邻居,影片中,影迷们,连环杀手,读者们,黑帮老大,萌萌哒,孔刘,东锡,史泰龙,吉尔,崔宇植,常在,郑裕,李元

2018-03-11 #故事阅读

《一出好戏》上演人性的弱点 黄渤究竟说了什么?

《一出好戏》上演人性的弱点 黄渤究竟说了什么?

所有人,影片,赵薇,口碑,成绩,荒岛,观众,王宝强,作品,左耳,技能,演员,豆瓣,问题,转型,徐峥,苏有朋,电影,人们,天竺,嫌疑人,导演,影迷,故事,时候,朋友,环境,消息,疯子,秘密

2018-04-24 #故事会

推荐动作惊悚片《狩猎》

推荐动作惊悚片《狩猎》

影片,小卖店,猎杀者,故事,惊悚片,对方,美国,豆瓣,来到了,新片,动作,个人,前奏,信息,人机,位置,军队,区域,小岛,变种,囚犯,同伴,围墙,圈套,对象,夫妇,官员,对讲机,小伙伴,平民

2015-10-16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