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法兰克福书展举办“麦家之夜” 英国最佳独立出版社买走《风声》英文版权

时间:2010-05-22

20多个国家的近百位出版人、翻譯家,代理商,媒体兴致勃勃地聚集在高雅的罗马大厅

提示:本文共有 578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2018-10-10 07:33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刘慧

麦家之夜现场:麦家夫妇及英国出版人Laura、英国代理Georgina

德国时间10月9日晚,全球最重大的书展法兰克福书展在开幕当天举办 "麦家之夜",重磅发布麦家的第三部长篇小说《风声》的国际版权。20多个国家的近百位出版人、翻譯家,代理商,媒体兴致勃勃地聚集在高雅的罗马大厅。这是法兰克福书展上第一次举办中国作家个人主题活动。全球出版"闻风而动",中国文学"风继续吹"!

作为开幕式当天的首场热点活动,当晚聚会"麦家之夜"的出版人中,有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俄罗斯、荷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瑞典、芬兰、土耳其、葡萄牙、瑞士、以色列……每个国家都有数百成千万甚至上亿的爱书人。继《解密》输出33个语种畅销全球之后,当晚《风声》英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土耳其语、芬兰语的5个版权尘埃落定,德语、西班牙语、法语、荷兰语、希伯莱语、罗马尼亚语、韩语等十余个语种达成意向。

《风声》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42年: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中国英雄与敌人斗智斗勇,挽救国家于万一。小说获得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人民文学最佳长篇小说等诸多奖项,至今还被读者津津乐道。而9年前的同名电影同样精彩,它集结了周迅、李冰冰、黄晓明、张涵予等多位国内大牌明星倾情演绎,不仅获得了不俗的票房,还获得了金马奖等一系列重要奖项,成了国产电影的里程碑之作。目前,韩国著名电影公司LAMP(曾拍摄《出租车司机》)正在翻拍《风声》,电视剧版的《风声》也即将与观众见面。

《风声》英文版权的签约是"麦家之夜"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它被英国最佳独立出版社宙斯之首(Head of Zeus)出版社成功购买。关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读者,或者是中国科幻文学的粉丝,应该不会对这家出版社感到陌生:它就是英文版《三体》的出版方。这次为了签下《风声》的英文版权,宙斯之首诚意满满,在激烈的竞争中,它的报价和营销方案最终脱颖而出。出版总监Laura Palmer说:感谢麦家相信我们的出版社,我的同事已经成功将中国的《三体》打造出一个科幻市场,我擅长的是间谍悬疑类小说,而很幸运的是我等到了麦家的《风声》,我一定不会输给我的同事。

据记者了解,宙斯之首最终能够打动麦家以及他的海外代理谭光磊的原因,是它对每一部签约作品都能精心策划和推广,也有着成功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的丰富经验。谭光磊先生回顾说,对麦家的作品而言,这样的"麦旋风"在2014年也曾刮过,不过是在英国伦敦。当时,麦家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在伦敦书展成了当年的头号明星书。西班牙planeta出版社的版权经理还亲自给《解密》打起了广告,告诉别国同行:"大胆签约就对了!"这些年科幻小说《三体》,武侠名篇《射雕英雄传》,到今天的《风声》,中国的大IP类型小说纷纷进入英国出版社的视野,正透露出英国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正日益浓厚。

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郑重也在现场,他表示,作为麦家的出版人,他很自豪:“我和中国最杰出的作家在一起,《风声》是麦家在《解密》之后最经典的作品,它的电影版本也非常成功。在中国至少有几千万的观众知道《风声》这个故事。它不仅挑战了读者的智商,而且也触动了我们的情感。相信风声一定会走向世界,一定会取得巨大的成功。”

《风声》的英语译者还是米欧敏,前不久刚刚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大奖"她,也是第三次与麦家合作,之前翻译的《解密》《暗算》被《经济学人》杂志高度评价为"翻译界的瑰宝"。被问及"英语读者是否能读懂中国这段历史,以及是否会喜欢这样的小说",米欧敏回答道,麦家小说中所拥有的都是被深深伤害过且有缺陷的个体,但是他们经常会以牺牲自己作为巨大代价,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获得让人惊叹的东西。《风声》真的是一部非常精美的小说。这是一个所有证人都在撒谎的犯罪故事。 麦家本人将这部作品称之为是他自己版本的"密室之谜"。英语读者可能不熟悉历史背景,但我认为这不是很重要:因为它是一个谜题故事,读者会沉浸于尝试去发现有什么事情发生。

麦家部分海外作品合集

早就开始关注《风声》的也不仅是英国人。

在东道国德国,之所以本届书展主办方盛邀麦家,既得益于麦家作品的文学魅力,也缘起于3年前的一次相聚。当时,麦家带着德语版《解密》来到了德国,与德国同行和德国读者见面。这部作品就立即吸引了德国前柏林文学会主席乌里·亚涅斯基的目光。

亚涅斯基先生认为,《解密》让他想到了本国著名作家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值得好好推广。而在这两年间,法兰克福书展始终关注着"麦家"这个中国作家的名字,继而发出了这次邀约。德国专家首次发起了"麦家之夜"的概念,他们的共识是,一个国际化的作家、一部国际化的作品,应当在国际书展上让更多国家的更多出版人共同看到闪光点,让他们一起探讨如何让它更好地走近各国的读者,除了《风声》的国际版权推广,法兰克福书展还邀请麦家登上世界思想论坛。

迄今为止,麦家第一部被外译的作品《解密》已经累计签出了33个语言的版本,并获得了多家西方主流媒体的高度评价。英国《经济学人》将它评为"2014年度全球十佳小说",美国《华尔街日报》则在书评中将它与尼采、博尔赫斯、纳博科夫等大哲学家、大文学家的文风相提并论。而另一家英国大报《每日电讯报》更是把它与毛姆的《英国特工》,007系列电影、《谍影重重》的原著小说一同纳入"史上最杰出的20部间谍小说"。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对《风声》的授奖辞中写道:麦家的小说是叙事的迷宫,也是人类意志的悲歌;他的写作既是在求证一种人性的可能性,也是在重温一种英雄哲学。他凭借丰盛的想像、坚固的逻辑,以及人物性格演进的严密线索,塑造、表彰了一个人如何在信念的重压下,在内心的旷野里,为自己的命运和职责有所行动、承担甚至牺牲。麦家说:“总体而言我的书写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解密’,去发现那些幽暗的、被遮蔽的世界。我所描写的是一群世俗的阳光无法照耀的人,我笔下的天才,他们的聪明才智可以炼成金。”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世界正越来越关注中国、越来越了解中国,希望麦家笔下的“中国英雄”和“中国天才”也能成为被世界津津乐道的“世界英雄”和“世界天才”,让更多的读者正确地了解中国历史,这也是文学独有的内在魅力。

【浙江新闻+】

《风声》英文译者米欧敏问答

Q:在成功翻译《解密》之后,您又译出了《风声》的英译本,相比之下,两部小说的翻译难度哪个更大,为什么?

A:In terms of difficulty, I would say that all three books presented different challenges. For Decoded and In the Dark, there was a great deal of technical information about decryption of cyphers, which had to be translated correctly. In the case of The Message, the challenge was more in keeping the subtleties and ambiguities of the original story in the translation, and not over-translating, so that readers are kept on tenterhooks.

三本书的翻译在难度上都提出了不同的挑战。《解密》和《暗算》中,有大量有关解密密码的技术信息,在翻译时必须确保正确。翻译《风声》时,挑战更多的是如何在翻译中保留故事的细微之处和含蓄之意,而不致过度翻译,使读者始终保持紧张感。

Q:您认为在《解密》和《风声》这两部作品中,麦家的写作思想是否是一致的,是不是都充满了英雄主义的色彩,或者说《风声》与《解密》相比,又体现了麦家小说的哪些特色。

A:Personally, I do not believe in heroes. In fact, I wrote my PhD dissertation on heroic myths in ancient China, so this is a topic that I have specialist expertise in, and therefore it is quite clear that none of the characters in any of these novels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classic heroic figure. What you have in Mai Jia’s novels are damaged and deeply flawed individuals who nevertheless achieve amazing things in extremely difficult circumstances, often at terrible cost to themselves. That is certainly a unifying theme in Mai Jia’s work, but I would not like to say that one novel brings this out more clearly than another.

就个人而言,我并不信仰英雄主义。其实,我的博士论文写的就是与中国古代的英雄传说有关的内容,所以这个话题我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在我看来,这些小说中很明显没有任何一个人物可以被认为符合古典文学中的英雄形象。麦家小说中所拥有的都是被深深伤害过且有缺陷的个体,但是他们经常会以牺牲自己作为巨大代价,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获得让人惊叹的东西。这在麦家的作品中当然是一个统一的主题,但我没法确定哪一部小说把这个主题表现得更明确。

Q:《解密》英译本出版后,国内的翻译学界给予了很多好评,有研究生甚至把这部作品作为自己的论文写作题材,认为既忠实于原作,又灵活地照顾了英语世界的读者的习惯,此次翻译《风声》是不是还能贯彻这一原则?

A:I know that both the previously published translations have been very well-reviewed, and people have commented on the faithfulness of the translation. In my work, I try to convey the meaning of the Chinese accurately, but also to keep it idiomatic. If at all possible I do not want the reader to realize that it is a translation, but at the same time I try to avoid using expressions that are not standard, classic usage, because I want to be sure that people can still read and understand it in ten, twenty, or fifty years time. That has always been my principle, whether I am translating ancient or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我之前出版的翻译作品都经过了仔细的复核,大家也对翻译的准确度发表了评论。在我翻译的作品中,我试图准确地传达中文的原意,但也会保持其语言习惯。如果可以的话,我不希望读者意识到它是一部翻译作品,但同时我也尽量避免使用非标准和非典型用法的表达,因为我想确保人们在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之后,仍然可以阅读和理解它。无论翻译中国的古代作品还是现代文学,这一直都是我的原则。

Q:《解密》已经被《每日电讯报》选入有史以来最佳的20部谍战小说,您认为与《解密》相比,《风声》的文学性和成就如何?英语世界读者会喜欢这一以中国的抗日战争为背景,强调为国家牺牲自我的谍战小说吗?

A:Decoded and In the Dark are one kind of book; The Message is different—it is a crime story in which all the witnesses are lying. Mai Jia himself calls it his version of a "locked-room mystery."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may be unfamiliar to English-language readers, but I do not think this is so important: it is a puzzle story, and readers will enjoy trying to discover what has happened. I hope that anyone who enjoyed the first two books will also like the third one, because The Message is a very fine novel.

《解密》和《暗算》是同一种类型的书,但《风声》 却不一样----这是一个所有证人都在撒谎的犯罪故事。 麦家本人将这部作品称之为是他自己版本的"密室之谜"。英语读者可能不熟悉历史背景,但我认为这不是很重要:因为它是一个谜题故事,读者会沉浸于尝试去发现有什么事情发生。 我希望喜欢前两本书的读者也能喜欢第三本书,因为《风声》真的是一部非常精美的小说。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法兰克福书展举办“麦家之夜” 英国最佳独立出版社买走《风声》英文版权”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麦家:“一书一世界” 要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

麦家:“一书一世界” 要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

个人,作品,美国,中国,命运,艾瑞克,世界,故事,中国作家,刘慈欣,出版社,密码,文学,人生海海,作家,全球,时候,英国,腾讯,中国当代文学,上校,关系,人性,人心,媒体,版权,编辑,我已经,出版人,女王

2012-01-09 #故事会

麦家:“一书一世界” 要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

麦家:“一书一世界” 要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

个人,作品,命运,美国,艾瑞克,中国,故事,中国作家,密码,人生海海,世界,作家,全球,出版社,文学,时候,中国当代文学,上校,人性,人心,媒体,版权,编辑,英国,我已经,出版人,女王,中国制造,世界文学,中国文学

2020-06-11 #故事阅读

《风声》:当你以为自己窥见真相 麦家却用实力给出另一番答案

《风声》:当你以为自己窥见真相 麦家却用实力给出另一番答案

故事,小说,风声,老鬼,麦家,电影,身份,苏有朋,顾小梦,作品,作者,内容,分子,嫌疑,西湖,译电,五个人,又如何,是一部,日伪,周迅,吴志国,张涵予,李冰冰,李宁玉,科科,黄晓明,大队长,大时代,新中国

2014-01-03 #经典故事

谁在讲述中国的英雄故事?

谁在讲述中国的英雄故事?

麦家,故事,读者,中国,出版社,形象,风声,小说,中国故事,作家,媒体,英国,中国小说,书展,作品,版权,英文,英雄,魅力,奥巴马,宙斯,世界,人类,华尔街日报,兴趣,国家,同事,情节,智人,武侠

2018-05-19 #小故事

谁在讲述中国的英雄故事?

谁在讲述中国的英雄故事?

麦家,中国,故事,读者,出版社,百家号,形象,风声,小说,中国故事,作家,作者,媒体,英国,中国小说,书展,作品,版权,英文,英雄,魅力,奥巴马,宙斯,世界,侠客岛,人类,华尔街日报,兴趣,国家,同事

2020-06-21 #经典故事

谁在讲述中国的英雄故事?

谁在讲述中国的英雄故事?

麦家,中国,故事,读者,出版社,百家号,形象,风声,小说,中国故事,作家,作者,媒体,英国,中国小说,书展,作品,版权,英文,英雄,魅力,奥巴马,宙斯,世界,侠客岛,人类,华尔街日报,兴趣,国家,同事

2007-04-05 #短篇故事

读者越来越不爱小说?麦家:我的写作一直想恢复读者的信任

读者越来越不爱小说?麦家:我的写作一直想恢复读者的信任

麦家,故事,小说,雅俗,读者,对话,谍战小说,主题,人物,作家,先锋,现象,纯文学,迷宫,发展,先锋文学,合体,作者,文艺,形式主义,笔记本,肉身,风声,实验,季亚,战特情,陈华南,中国当代文学,怎么写,来源

2013-01-28 #故事阅读

英文版亚洲民间故事 黑骏马 柳林风声读后感英文原版黑骏马小说主要内容

英文版亚洲民间故事 黑骏马 柳林风声读后感英文原版黑骏马小说主要内容

...,亚马逊,劳伦斯,文里,格列,海伦凯,简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简单一点,英文原版,小说,一大,中文版,中英对照,亚洲,事情,书籍,写作方法

2020-05-20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