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王羲之的一生:不提他的书法 还有这些令人拍案叫绝的事迹

时间:2010-04-03

王羲之的著名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73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王羲之的一生:不提他的书法,还有这些令人拍案叫绝的事迹王羲之的一生:不提他的书法,还有这些令人拍案叫绝的事迹

史家之韵

发布时间:02 1110:32优质原创作者

王羲之321 379年 ,字逸少,东晋著名的书法家,也是我国历史是书法成就最高之人,有“书圣”之美誉。

我们一提起王羲之,自然想到的就是他那篇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以及他和他的儿子王献之在我国历史上书法的成就。

由于读者对王羲之书法的故事都非常熟悉,今天,笔者在本文中部不提他的书法作品,专门来聊聊他那些不为常人所知的故事,王羲之还真有一些令人拍案叫绝的事迹。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晋元帝司马睿衣冠南渡,在建康(今南京市)建立东晋王朝。王羲之的父亲王旷、伯父王导皆因铺佐之功而地位显赫,此后,王氏一门在东晋朝一直高官不绝。

王羲之是王旷的第二个儿子,他年幼时沉默寡言,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及长,有才辩识见,逐渐成了一个知识渊博、能言善辩、正直敢言、风流倜傥的青年。

王氏一门子弟人才济济,大多被世人品评为上等,而王羲之尤其秀颖独发。

东晋太尉郗鉴(269年-339年)派人到王家,打算从王氏子弟中选择未来的女婚,其他子弟都矜持恭候,唯有王羲之满不在乎,仰卧在东床上坦腹食饼。郗鉴听了汇报后,大喜道:"我要选的就是这样的人,走,快领我去看。”

郗鉴来到王府,见王羲之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就下了聘礼,择王羲之为快婿。这件事一直被传为佳话,也为后人留下了“东床快婿”的有趣事典。

由于王羲之少有美誉,他一入仕便作了秘书郎,又迁为征西将军庚亮的参军、长史。庾亮临终时极力推荐,朝廷公卿大臣们也多喜爱他的才器,多次征召委以侍中、吏部尚书等要职。

但是,王羲之都极力推辞,后来,朝廷又任命他为护军将军,王羲之仍推辞,在扬州刺史殷浩的劝解下,他才接受了。不久,他要求到风景幽美的宣城去作太守,没被允许,改授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此世称其为"王右军"。

东晋王朝偏安于江南一隅,内忧外患不绝,政治腐败,人民困苦不堪。王羲之胸怀大志,关心时事,体恤民生疾苦,很想为国为民建立一番功业,又“以骨颤称”,所以他为官尽职,能够做到知无不言、知无不为。

当时,东晋两个手握重兵的权要人物殷浩(303 356年)和桓温(312年 373年)不和,互相争权夺势,王羲之写信给殷浩,劝他以国事为重,与桓温言归于好。

然而,殷浩冒进北伐,王羲之审时度势,断定他不会成功,只能给国家带来损失,便致书极力劝阻。殷浩不听,果然失败。殷氏图谋再度北进,羲之又一次直切劝诚,殷氏一意孤行,竟以更惨的失败告终。

王羲之连续两次都做出了十分准确地判断,这说明他不仅仅是一个书法家,也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

王羲之在任职期间,江东发生大灾荒,他自行决定开仓赈贷,以解救人民的危难。"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吴郡、会稽一带尤甚,羲之每上书争之,事多见从”,从而减轻了人民的一些负担。

针对当时吏治腐败,他上书给东晋当权者,指陈时弊,尤为切至,希望朝中大臣们能引咎自责,有所改革,使人民“小得苏息,各安其业"。

然而,国是日非,绝非王羲之只身独力所能挽回,他的一腔热血毕竟温暖不了冷酷的现实。

永和十一年(355年),王羲之因与扬州刺史王述(303年-368年)不和,耻居其下,便在父母墓前发誓不再作官,决然辞职。

从此,王羲之便日日和许询、支遁等著名的士人游山玩水,弋钓为乐。

王羲之能主动辞去朝廷里的职务,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出的事,他比晚他一些时候出生的著名隐士陶渊明(365年—427年)更早地“不为五斗米折腰”呀!

王羲之还是一个虔诚的天师道徒,他笃信老庄哲学,在政治上失意,理想无法实现后, “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等消极情绪便成了他思想的主流。

同时,王羲之受时尚的熏染,又雅好服用“寒石散"一类有毒药物,服药同时还需大量饮酒。当时士人服用这类东西目的在于求强壮与长生,以享受更多的人生之乐,逃避现实。

其实,这纯属一种愚蠢行为。大约药与酒的毒害损伤了王羲之的健康,东晋升平五年(公元361年),王羲之卒于会稽金庭(今浙江绍兴),享年五十八岁。

本文参考自:《中国古代名人传》

02 1222:1102 1218:2702 1209:04相关文章??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王羲之的一生:不提他的书法 还有这些令人拍案叫绝的事迹”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仅次于父亲王羲之 浅谈王献之的行草书法

仅次于父亲王羲之 浅谈王献之的行草书法

王献之,行草,书法,王羲之,历史,二王,张怀瓘,今草,小王,笔法,艺术,王献,书法史,人们,右军,古法,大王,形式,父子,父亲,胆识,范式,草书,影响,王羲之书法,艺术表现,行草书,晋韵,吴德旋,四大天王

2007-03-21 #故事阅读

王羲之与王献之的书法 究竟谁更厉害?

王羲之与王献之的书法 究竟谁更厉害?

王献之,王羲之,书法,王羲,王献,父亲,王羲之书法,儿子,人们,艺术风格,杨欣,书体,名声,变故,地位,时代,楷书,范本,笔画,艺术家,草书,高低,影响,行草书,乐毅论,二王,夏侯玄,太宗李,孙过庭,温温

2012-10-07 #经典故事

《书法问集》436 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作品有哪些?

《书法问集》436 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作品有哪些?

王献之,帖子,中秋帖,王羲之,小楷,王献,王羲,个人,兰亭集序,圣教序,必学,草书,米芾,一笔书,不适合,书圣,书法,大行,数量,行书,书圣王羲之,就算是,非常适合,一草,二王,得比,黄庭经,专题,书法家,书画

2010-07-07 #故事阅读

王献之的的书法造诣究竟有多少王羲之的影子

王献之的的书法造诣究竟有多少王羲之的影子

王献之,书法,王羲之,父亲,王羲,墨宝,造诣,世人,字迹,后人,地位,小楷,法界,草书,飞白,风格,不影响,有很大,中秋帖,二王,唐太宗,王献,董其昌,赵孟,在书,方丈,大有,人心,功课,儿子

2013-05-18 #小故事

唐太宗:王献之的书法和王羲之相比 相差一大截!

唐太宗:王献之的书法和王羲之相比 相差一大截!

王献之,王羲之,王羲,书法,王献,二王,唐太宗,书法家,后世,枯树,风格,曾说过,更胜一筹,学书,乐毅论,王为宗,张怀瓘,屈伸,比其,在书,上王,健之美,新境界,之和,书圣,勾连,兰亭序,字体,太宗,地位

2008-01-08 #长篇故事

王献之的书法 神韵十足 和王羲之不相上下!

王献之的书法 神韵十足 和王羲之不相上下!

王献之,王羲之,楷书,行书,中秋帖,乾隆,王献,米芾,父亲,整体,特点,笔画,笔者,造诣,草书,地黄汤,之之,二王,本中,世人,一行,个例,书圣,书道,例子,作品,典范,父子,悟性,台东

2011-03-20 #故事大全

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 一个注重笔法变化 一个更加飘逸!

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 一个注重笔法变化 一个更加飘逸!

王献之,王羲之,书法,王羲,笔法,王献,之和,书法家,书圣,后世,名气,感觉,在书,争议,影响,很多人,不相上下,更胜一筹,二王,启功,唐太宗,张怀瓘,溥心,坛上,兰亭序,做法,修养,区别,关系,圣教序

2011-06-16 #故事会

提高书法欣赏水平 就是学会欣赏王羲之 不喜欢王献之的过程

提高书法欣赏水平 就是学会欣赏王羲之 不喜欢王献之的过程

王羲之,王献,骨力,王献之,唐太宗,王羲,释文,兰亭序,观点,曹植,曹操,赵孟,书法,作品,兰亭,真迹,草书,一笔书,王羲之书法,主席,浏览量,水平,过程,王圣教,不喜欢,学会欣赏,丧乱,停匀,古人,头条

2012-04-23 #长篇故事

王献之的书法秀美洒脱 注重意境美 实力和王羲之不相上下!

王献之的书法秀美洒脱 注重意境美 实力和王羲之不相上下!

书法,王献,王羲之,王献之,王羲,审美,后人,书坛,书法家,传统,名气,晋朝,话题,意境美,学书,王为宗,李世民,比其,和实,和发,坛上,书体,之和,书家,动态,和风,字体,地位,时候,性格

2008-09-03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