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关注文体特点 构建高效课堂

时间:2010-01-12

幼儿童话和幼儿故事不同的文体特征

提示:本文共有 370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现行各版本的小语教材都把童话、诗歌、寓言、记叙文、散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文本纳入其中,且各学段收纳的篇目也因学生的认知能力、课标要求不同而有所区别。这显然是教材编撰者精心安排的意图――通过阅读这些文体作品,达到培养各学段学生阅读能力,启迪学生语言智慧,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由此,我们开展了对不同文体教学策略的研究。这项研究的确定不仅基于对教材,对各学段教学重点的把握,还基于我区小语阅读教学的薄弱点――师生缺少文体教与学的意识与方法,阅读教学效果欠佳的现状。就目前的小语阅读教学现状而言,有些教师还没有文体意识,教学显现不出各种文体的教学重点与特点。无论哪种文体的文本,往往被用作识字、写字、句式、段落训练的材料,而忽略了其本身文学的、审美的价值。语文基础的夯实无可非议,但文学教育也得从小学生抓起。童话、记叙文、散文、说明文等作为特别适合儿童的文学样式,理应在这方面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通过不懈努力,我们语文工作室初步探究到一些规范的、高效教学的途径。下面仅从童话教学方面谈几点看法。 童话在低、中、高年级教材都有,这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童话教学的内容十分吸引学生,但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作为故事讲解,而要让学生明白故事背后的含义(生活常识或人生道理)。因而,在童话教学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低段童话教学的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将童话学习放在第一学段目标的首要位置,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可见,低年级童话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助推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和故事人物心灵产生共鸣,释放活跃的想象力。 1.创设情境,体验童话乐趣 童话文体教学的重要途径就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在第一学段童话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显得尤为重要,应尽量利用各种手段,为学生提供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转化成童话中的角色,去想象、去体验。 第一,听故事激活情趣。 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听故事。在听故事的时候,学生们一个个精神特别集中,因为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听故事、讲故事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又可以发展他们的语言,激活他们的心灵,使学生们很快走进文本。如教学《小树的梦》一课,教师讲述着故事:“大家都做过梦吗?你们都梦到了什么?有一棵小树,有一天也做了个梦,它的梦有点可怕,都把它给急醒了。它到底做了什么可怕的梦呢?今天我们就来读读童话故事《小树的梦》。”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不仅让学生感知了故事内容,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观察插图激活情趣。 低年级的童话大都配有生动、活泼的插图,这些插图以具体、生动的形象,展现给学生五彩缤纷的世界,唤起学生内在的审美情感。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插图,图文结合,发挥学生的想象,从而更准确地理解故事语言,把握童话中的艺术形象。如《小白兔和小灰兔》一文中的几幅插图,反映的是整篇童话故事的内容,先引导学生仔细地看书中的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小白兔和小灰兔都是怎么做的?后来,它们都有白菜吃了吗?由于这些插图就是一个个故事情节的再现,所以学生会说得非常生动形象,并富有想象力。紧接着让学生图文对照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写的。就这样,由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这对激活学生读书兴趣、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表达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第三,利用动画激活情趣。 生动、美好的动感画面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知不觉中就使学生进入到童话故事的情境中。如学习《种子》一课,教师给学生播放种子发芽出土的慢镜头,同时配以轻柔的音乐,娓娓动听地解说:“春天来了,天气慢慢变暖了。种子们呼呼睡了一个冬天了。他们还不肯醒来。土地妈妈开始轻轻地呼唤‘醒醒吧!我的孩子们……’”此时,孩子们已化身为一个个可爱的小种子,睁开眼睛,张开小嘴儿,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土地妈妈的怀抱里。 2.角色朗读,感悟童话语言 低年级的童话,语言优美,富于音乐美。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就是在慢慢进入童话的情景,把自己的理解融入读中,在读中体会童话的主题。如《小壁虎借尾巴》里,小壁虎与小鱼、老牛、燕子的对话,非常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口语特点。指导朗读时,让学生分别扮演小壁虎、小鱼、老牛、燕子等角色,教师播放无声的“小壁虎借尾巴”的动画片,让学生给动画片配音。学生看着有趣的画面,通过分角色朗读、换角色朗读等沉浸在分角色读的游戏中,体会着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进而享受投入童话世界的快乐。 学生进入角色朗读,有时候更能呈现独特的体验,如老牛的话一定要声音低沉,语调缓慢地读吗?有的学生认为,老牛被蝇子叮咬出大包,感觉身上很痒,心里又气,应该用有些急切的语气读。这是学生以自身的感受来体验角色的心情。这种独特的个性和生活经验,尤其是需要我们尊重的。 3.合作扮演,感悟童话主题 一个童话故事,就是一个有趣的童话剧。表演童话剧,满足了学生喜欢游戏的天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童话世界,成为童话中的一员,体验童话形象之美,使故事语言、情节、主题得以内化。这种真实的体验是一般的阅读学习活动所不能达到的。为了表演童话剧,学生需要认真地去读课文、深入研究课文内容,分配好角色,还要在熟读的基础上准备好“台词”,更需要学生之间互相配合。通过表演,学生对文本的真实体验增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也提高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验。 4.仿写创编,感悟童话写作 通过编童话故事,让学生生活在童话里,想象在童话里。当然,低年级的童话写作应是简单的,能反映出真情实感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如仿写课文片段“小壁虎跟小鱼、老牛、燕子没有借到尾巴,它还可能向谁借尾巴呢”,又如,续编童话故事的结尾,“狐狸和乌鸦后来怎么样了”,看图写简单的童话故事等。 中、高段童话教学的策略 中、高段学生比低段学生的语文能力要强,阅读经验要丰富。教师要活用教材,采用更加灵活、有效的策略进行课堂教学。 1.在朗读与品味中把握主题 中、高段教材中童话的内涵更深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品味文中的词句,从整体上把握童话主题,在朗读中感受人物情感。 以《小蝴蝶花》一课为例。小蝴蝶花由自傲到自馁最后释然。童话正是通过描写这种情感的变化来告诉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应该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从而获得内心的充实。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把握关键词句理清文章线索,洞悉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有感情地朗读中展现心理变化,从而感悟到童话所表达的主题。 在品味童话时,学生要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童话所创设的情境中去;通过朗读锻炼语感,提高整体把握文章能力。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的朗读形式很多:分角色读、师生对读、教师引读、自读体会等。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 2.在赏析与实践中提高认识 童话类课文具有特定的文体特点:第一,童话中的情节是作者用想象加工后的生活。它离我们很远,但又感觉就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第二,多用拟人、夸张的手法。童话中植物会说话,胶水能把许多人都粘住分不开。许多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事,在童话中都能实现。第三,情节比较完整,经常使用反复、对比的手法。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课文结尾写道:“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小女孩冻死街头的凄惨与大年夜节日气氛的欢乐、现实世界的凄凉与幻想世界的美好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似喜实悲的结尾将童话主题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只有童话才能有如此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悟到童话的主题,更要感悟到表达主题的方式,习得写作章法。 在学生感悟、赏析文章的表达方法后,教师要发挥课文“例子”的功能,用教材教学生学语文,让学生在阅读中得意、得言、得法。然后,再安排续写、改写童话,提供实践机会。高段学生还可以根据文本特点领悟作者的命题、选材、立意、布局之法,仿照童话自己创编,达到掌握该文体的阅读与写作规律、练就阅读与写作能力的目的。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各种文体的课文以其独特的价值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研究不同文体文本的教学策略,无论是对于指导教师教学,还是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哪种文体的教学,只有通过广泛深入的实践――对朗读、默读、精读、略读等多种阅读方法的体验,磨练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感悟力,才能体会得深透。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全面了解、准确把握小学语文教材中各种体裁文本的特点,掌握不同类型文本的一般教学规律,最终探索出适合教师自身和不同学生的高效教学策略。 ■ 编辑王宇华 ■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 6001619.htm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关注文体特点 构建高效课堂”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关注文体特点 构建高效课堂 ——谈童话教学的文体意识与教学策略》读书记录

《关注文体特点 构建高效课堂 ——谈童话教学的文体意识与教学策略》读书记录

童话,学生,文体,情境,插图,教学,低年级,情趣,故事,语言,李娟,意识,教学策略,特点,注意力,童话故事,听故事,学生们,教学中,高效课堂,发布者,习作,乐趣,世界,主题,人物,动画,儿童,地点,地理

2012-09-14 #长篇故事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研活动记录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研活动记录

学生,教学,故事,教研,让学生,教师,陈利,争论,活动,蜻蜓,老师,编辑,可修改,办公室,人员,反问句,时间,课文,引导学生,教材,文本,特点,语文,课堂,小学语文,活动记录,训练,陶行知,全体,意思

2011-12-31 #经典故事

基于文体特点开展童话教学

基于文体特点开展童话教学

学生,童话,童话故事,故事,妈妈,结构,鼓励学生,内容,寒号鸟,特点,情节,引导学生,上册,人物形象,反复性,小蝌蚪,时候,过程,活动,教学中,让学生,教学,喜鹊,地方,小兔子,文章,记忆,发展,龙源期刊网,整体把握

2010-12-12 #故事阅读

“寓言”这种文体最主要的特点是啥?

“寓言”这种文体最主要的特点是啥?

寓言,童话,幻想,故事,禾苗,篇幅,结构,故事情节,教训,狐狸,语言,宋国,手法,形象,情节,意思,拟人,树根,生物,道理,生活,不那么,教育意义,守株待兔,多采,小喻,小野,都富,高而,特点

2009-12-08 #短篇故事

“寓言”这种文体最主要的特点是啥?

“寓言”这种文体最主要的特点是啥?

寓言,童话,幻想,故事,禾苗,篇幅,结构,形象,故事情节,教训,狐狸,语言,宋国,手法,情节,拟人,树根,生物,道理,不那么,教育意义,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多采,小喻,小野,都富,高而,特点,借喻

2020-07-22 #小故事

“寓言”这种文体最主要的特点是啥?

“寓言”这种文体最主要的特点是啥?

寓言,童话,幻想,故事,禾苗,篇幅,结构,形象,故事情节,教训,狐狸,语言,宋国,手法,情节,拟人,树根,生物,道理,不那么,教育意义,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多采,小喻,小野,都富,高而,特点,借喻

2020-08-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寓言”这种文体最主要的特点是啥?

“寓言”这种文体最主要的特点是啥?

寓言,童话,幻想,故事,禾苗,篇幅,结构,形象,故事情节,教训,狐狸,语言,宋国,手法,情节,拟人,树根,生物,道理,不那么,教育意义,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多采,小喻,小野,都富,高而,特点,借喻

2020-08-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寓言”这种文体最主要的特点是啥?

“寓言”这种文体最主要的特点是啥?

寓言,童话,幻想,故事,禾苗,篇幅,结构,形象,故事情节,教训,狐狸,语言,宋国,手法,情节,拟人,树根,生物,道理,不那么,教育意义,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多采,小喻,小野,都富,高而,特点,借喻

2020-08-25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