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三国演义——诸葛亮出山 辅佐刘备 喜得荆州

时间:2010-01-09

为了能使荆州最终成为刘表一家的,刘备来的正好,可以利用他来削弱蒯蔡两家

提示:本文共有 34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荆州本土原先有大大小小的各个家族势力(称为宗贼),十分猖獗,刘表来上任的时候,他们竟能阻止刘表上任不了!刘表无奈,与其中的蒯、蔡两家结盟,扫平了各路宗贼,荆州就是他们三家的了。 为了能使荆州最终成为刘表一家的,刘备来的正好,可以利用他来削弱蒯蔡两家。所以刘表对刘备是扶持兼抑制的,无论刘备与蒯蔡怎样斗,刘表只需要简单的控制局面,关键时候干预一下,不让任何一方输掉,他就做到位了。这是制衡手段的高招。位置稳稳当当的。所以刘备就一直没有机会。没机会你就只有等,在等待的过程中,先发展自己的势力以备用。

怎么发展呢?办法还是和刘表刚来时一样的,要想在本地站住脚跟,必须要得到本地豪族的支持才行。因此,刘备也和刘表当初一样,寻找本地豪族,以争取获得他们的支持。如果不是本地豪族,纵有天大的本事,你又能拿什么去和蒯蔡斗呢?所以,条件1:必须是本地的豪族。

本地的豪族,可以按强弱大小进行排序,依次列个名单:蒯、蔡、庞、习、诸葛、马、崔...等等。选出前面的若干家数,排不到前面来的,就不用考虑了,势力小了难成气候的。其中,排在前面的,就是可以选择的范围。在这里面再进一步筛选:不得志的,敢于和蒯、蔡作对的。如果不愿意和蒯蔡作对,那对刘备就起不到什么作用。

所以,条件2:必须是对蒯、蔡不满的。符合了前两个条件,还要有影响力、有能力、有水平的人,才可以胜任。所以,条件3:必须是有本事的。因此,选人和我们今天选股票一样,根据条件1、条件2、条件3依次筛选。凡是不符合条件1的,全部淘汰,符合条件1的,再按条件2、条件3进行选择。所谓条件1、条件2、条件3,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的需要出发的。最大需要就是条件1,次要需要就是条件2...依次类推。庞德公家族是一土势力旺族,仅次于蒯、蔡。而诸葛亮老婆的姨父是刘表,舅父是蔡瑁,关系网很硬的。他们都是当地很有才能的人,但却都没有出仕,也就是都还没有跻身到主流圈子里去。所以,诸葛亮、庞统这两个人,就是最符合刘备的当前所需。

刘备看中诸葛亮的,暂还不是他的经天纬地、神机妙算,而是他特有的先天背景和在当地的影响力。 隆中对,诸葛亮问刘备:“荆州是上天送给将军的,将军岂有意乎?”刘备没有回答,而是“与亮情好日密。”情好日密,就是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诸葛亮。所以诸葛亮与刘备相处的越来越融洽。刘备如果用了诸葛亮、庞统这两个人,其实就是当年刘表用蒯越、蔡瑁这两个人的翻版!

当年,刘表在荆州也没有立足之地,就是因为用对了蒯越、蔡瑁这两个人,才安定了刘表的天下。所以说,“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指的是荆襄这个小天下,刘备用了这两个人,就有可能得到荆州。卧龙凤雏是荆襄范围内后辈中颇有影响力的人物,安定“荆襄”这个小天下是有显著依据的,而硬要说安定整个大天下则失去了依据。不明白这层意思,你就永远想不通:为什么刘备两个人都得到了,却怎么没有得到整个打天下呢?所以,刘备需要这两个人,是需要他们的先天优势,而不是后天才能。这两个人如果有真才实学,那就太好了,如果没有真才实学,也得权且用之!

刘备想得到荆州,就需要诸葛亮,诸葛亮在刘备这儿就是升值的。蔡瑁不需要诸葛亮,诸葛亮在蔡瑁眼里就一钱不值!蔡瑁不会用人?蔡瑁还不是知道诸葛亮是个经天纬地之才,但用你这个外甥,舅舅还要贴老本,若用刘表的小儿子刘琮这个外甥,那可就赚大了!因为蔡瑁想得到荆州,刘琮的先天优势比诸葛亮更大!蔡瑁如果舍刘琮,而用诸葛亮,那才叫真的不会用人。我们说过,一个人的价值,是取决于其他人的需求。别人不需要你的经天纬地之才,你就贬值,别人需要你这个不学无术之辈,你就升值。那么,为什么还是提倡真才实学呢?这是因为,任何时候对真才实学的需求量总是要大些。

诸葛亮跟了刘备,刘备自比“如鱼得水”,怎么叫如鱼得水?水是鱼的环境,是指刘备得到了地方势力这个好的环境的支持。他还并没有把诸葛亮看作是张良、姜尚式的人物。刘备希望得到刘表的荆州,究竟有没有机会呢?前面说过,机会的产生,一般有三种情况:

1. 对手白送。

2. 对手出错。

3. 对手不得不。

刘表当然不想把荆州白送给刘备。同时,刘表的制衡手段是正招,由蔡瑁死盯着刘备,你刘备稍不注意,反倒给蔡瑁提供了机会。所以刘备就一直在耐心等待。诸葛亮为刘备谋了好几计,怎样袭取荆州。刘备的口头禅:“刘表,吾之兄弟,不忍夺也。”为什么不忍夺?是因为兄弟手足情深?不是滴,是因为你诸葛亮说的那些妙计,都是行不通的,刘备只是不好意思说破。刘备需要等待真正的机会。后来,真正的机会终于出现了。刘表在去世前,决定重用刘备。

刘表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刘琦代表外地人,没有势力;小儿子刘琮代表本地人,有蔡瑁的势力。如果让小儿子接班,就一定是外戚蔡家独自掌政,制衡变成了失衡,权利很快就会被蔡家掏空,那么,演变的结果:刘表两个儿子的性命都将难保。如果让大儿子接班,叫刘备来辅助,就一定是本家刘备和外戚蔡瑁共同掌政,制衡还是制衡。(刘备占优。)那么,演变的结果:两个儿子都可以平安无事。所以,在这种大局下,刘表就“不得不”提供一次托孤的机会给刘备,把刘备提拔到和蔡瑁持平并略高的位置上。这才是刘备等来的真正机会。

这个机会不是把荆州白送给刘备,而是叫刘备来辅助大儿子刘琦。这样,就必然为刘备将来夺取荆州创造了重要条件。刘表请刘备喝酒,谈这个事,又叫大儿子主动接触刘备,都是在为促成此事而行动。这些是瞒着蔡夫人秘密进行的,刘表的良苦用心,刘备当然是明白的。双方的意思也都一致了。其实,大策略都是朴实的,并没有什么妙计可言。大儿子刘琦在接触刘备的过程中,就缠住了诸葛亮,说继母不能相容,你给我出个什么妙计。因为诸葛亮这个人的妙计还是比较多的,这个大家都知道,所以刘琦一定要问他。但诸葛亮说,那是你的家务事,我不管。结果,刘琦不死心,倒是先设下一妙计,把诸葛亮骗到楼上不能下来了。

诸葛亮不得已,大概是随便应付了一下,就跟他讲了个“在外而安”的故事,叫刘琦躲到江夏去。刘琦拜谢,马上就跑到江夏分部那边去了。这就是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计,解决别人的家务事。怎么看,都很平常,看不出有什么高明的地方。反正算是一计。可就是他这一“妙计”把刘表刘备的大计打的粉碎!按刘表刘备的大计:刘琦应该和刘备越来越密切。按诸葛亮的“妙计”:刘备在北,刘琦往南,越来越远离!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刘表的遗嘱不能传到刘备、刘琦那里去。刘表病重时,刘琦来看望,蔡瑁不让他进去。刘表死了,刘备、刘琦都不知道!刘备、刘琦都失去了得到荆州最为关键的一次机会。荆州被蔡瑁白得了!按罗贯中的原意,诸葛亮是小家子气的,“妙计”多不能得逞。毛氏父子乱改,烂计都成了妙计。这些就不多说了。还是提炼出对我们有实用价值的东西: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事:同时有好几个“妙计”,不知道怎样取舍,究竟该选定哪一个为最好?这其实是有定式的:

1. 同时有多个妙计,各有各的妙处,看起来都是很好的计策。所以,没有理由单方面认定,一定是哪一个为最好。理论上,都好。

2. 具体的计策,属于战术范畴。大的谋略,属于战略范畴。战术有战术的优选策略,战略有战略的优选策略。任何具体战术都一定是从属于大的战略的。

3. 因此:服从大局的妙计,才是好计。不服从大局的妙计,不可轻用。

也就是说,当我们有多个妙计的时候,应该选择最符合主策略的那一个,放弃其他不配合主策略的妙计。在《公子三求计》这一回中,诸葛亮为刘琦设计的范围应该限定在:

1. 应该出一个:怎样才能让刘琦公子继续呆在荆州总部,却不被蔡夫人陷害的妙计。

2. 如果是选择离开,就应该出一个:怎样才能让刘琦公子来到皇叔刘备身边的妙计。

3. 或是出一个什么妙计,把刘备从新野再调回荆州总部,看护刘琦公子。

只有限定在以上范围内的妙计,才是与主策略相配合的。而诸葛亮却叫皇叔在荆北,公子在荆南,很明显,是与主策略相违背的。妙在哪呢?无论如何,蔡瑁抢小儿子,刘备就应该抢大儿子。这样才不吃亏。否则,你一松劲,你就没戏了!看人家上台。如果符合主策略,将使刘表、刘备、刘琦、刘琮四人受益。不符合主策略的妙计最多只能使刘琦一人暂时受益。

初出茅庐第一计,其实是个砸锅之计。使蔡瑁很轻易地就占尽了便宜,得到荆州没费吹灰之力!!!刘备熬了那么久,才熬到一点希望,被诸葛亮三句话给解决了。幸好刘老板是个深知“得何足喜,失何足忧”的大度之人。切记:与主策略相吻合的妙计最有用,与主策略相吻合的劣计也可用,与主策略相违背的妙计最好不用,与主策略相违背的劣计绝不可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三国演义——诸葛亮出山 辅佐刘备 喜得荆州”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国演义中如果荆州不丢 凭诸葛亮智慧 刘备统一三国可能性多大

三国演义中如果荆州不丢 凭诸葛亮智慧 刘备统一三国可能性多大

蜀国,冀州,刘备,诸葛亮,粮草,巴蜀,人口,天下,蜀汉,魏国,袁绍,诸葛,兵力,吴国,时候,灭国,样子,荆州,关羽,刘邦,曹操,假设,九州,优势,关键因素,大力发展,实力,并州,幽州,成都

2017-09-05 #故事大全

为啥让关羽守荆州?刘备临死前说出真相 诸葛亮一直都明白

为啥让关羽守荆州?刘备临死前说出真相 诸葛亮一直都明白

关羽,刘备,诸葛亮,荆州,蜀汉,赵云,东吴,兵家必争之地,地势,时候,心腹之人,而且在,刘关张,刘关,孙曹,张飞,张三,曹操,连赵云,马超,黄忠,兄弟情,三国演义,作者,三国鼎立,久经,人才,亲疏,伏笔,刘氏

2008-08-19 #短篇故事

心疼关羽:并非大意失荆州 背后竟是刘备和诸葛亮精心设计一个局

心疼关羽:并非大意失荆州 背后竟是刘备和诸葛亮精心设计一个局

刘备,关羽,诸葛亮,荆州,东吴,蜀汉,樊城,重镇,孙权,三国演义,孙刘联盟,诸葛瑾,赵云,好的,北伐,夷陵之战,五虎上将,三国志,兵马,时候,襄樊,襄阳,集团,隆中对,刘备心,糜芳,诸葛,马谡,黄忠,还记得

2011-01-14 #故事大全

诸葛亮建议拿下荆州 刘备为何一口拒绝 真实原因其实并不简单

诸葛亮建议拿下荆州 刘备为何一口拒绝 真实原因其实并不简单

诸葛亮,刘备,荆州,先主,安身之地,襄阳,孔明曰,张飞,曹操,诸葛,三国演义,小说,建议,成语,关羽,刘表,玄德曰,三国志,公元,建安,故事,新野,时间,献帝,进攻,这个故事,真假参半,于禁,中曾,刘景升

2009-12-09 #故事会

三国演义诸葛亮是如何智辞鲁肃讨回荆州的? 爱问知识人

三国演义诸葛亮是如何智辞鲁肃讨回荆州的? 爱问知识人

刘备,荆州,西川,孙权,鲁肃,妹妹,刘备假,公孙权,刘备为,刘璋,周瑜,诸葛亮,兴兵,东吴,人质,军政,汉室,困境,吴国,恸哭,时候,折兵,舅舅,结果,蜀国,鲁肃来,吴国时,骨肉兄弟,一塌糊涂,赔了夫人又折兵

2007-01-28 #长篇故事

《三国演义》中 诸葛亮趁东吴奋战时 夺取荆州南郡是有失厚道?

《三国演义》中 诸葛亮趁东吴奋战时 夺取荆州南郡是有失厚道?

刘备,曹操,周瑜,南郡,荆州,孙权,鲁肃,东吴,赤壁之战,诸葛亮,大军,江东,曹军,三国演义,刘表,曹仁,在此之后,军队,军团,战船,方向,长坂坡,主攻,刘琮,刘备方,吴大军,合当,夏口,大都督,张飞

2012-11-17 #故事会

孔明介绍5 刘备称汉中王前 诸葛亮真的像三国演义中那样帮刘备做了那么多事?

孔明介绍5 刘备称汉中王前 诸葛亮真的像三国演义中那样帮刘备做了那么多事?

诸葛亮,刘备,关羽,隆中对,地盘,荆州,刘琮,刘封,刘璋,张飞,诸葛,三国志,先主,人心,内政,桂阳,赤壁之战,长沙,零陵,进攻,就没有,刘表刚,张飞义,曹操,释严颜,荆州人,面的故事,三国演义,中郎将,人才

2011-05-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三国演义》中刘备当了皇帝以后 为什么不再对诸葛亮言听计从?

《三国演义》中刘备当了皇帝以后 为什么不再对诸葛亮言听计从?

刘备,诸葛亮,皇帝,诸葛,益州,三国演义,丞相,大臣,言听计从,骄傲自大,张飞,曹操,荆州人,人马,天下,尊卑,思维,意见,荆州,什么都,如何在,很高兴,百家号,关羽,富贵,赵马黄,不一样,中大,一段时间,兄弟

2007-12-09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