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记叙文中使用人称不同.其表达作用也是不同的.阅读中应仔细体味. 第一人称的写法是以

时间:2009-12-14

记叙文中引入故事的作用

提示:本文共有 204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阅读记叙文《听梅》,完成17 21题。(13分)

听 梅

大卫

① 梅花是用来看的,但对于某些人来说,梅花,却是用来听的,比如,此刻正走在山坡上的七个姑娘,从背景看,有高有矮,有大有小,我不知道她们的名字,姑且把大的叫大姑娘,小的叫小姑娘。她们正走在春天的梅林里。

②这七个女孩,她们没有把目光带来,如何看 是的,她们没目光,她们的眼睛是冬天的水塘,结了层厚厚的冰,在她们的视野里 她们连视野也没有 没有“瞅,看, 望,端详,观察,注目”这些词,甚至可以说,这些词是她们的敌人。

③从一数到七,七个姑娘,一个抓着一个肩膀,仿佛是春天的一串最甜的糖葫芦,她们在梅树间移动。只见走在最前头的,是个只有十来岁光景的小姑娘,我不想用天使这个词来形容她,因为她是天使的二次方,她手持一根小小的竹竿,摸摸索索往前走。七个姑娘走得多么整齐,阳光把她们的影子搬来搬去。七个姑娘,一边走,一边还哼着什么歌儿。突然,走在最后面的那个,嚷嚷着停下,原来,她要“看”花,前面六人,也停住了步子,领头的那个小姑娘,转过了身子,把她“领”到了一株梅树旁,只见她用手来回在眼前摸索着,那只手,被阳光镀亮,仿佛是一只蝴蝶,随时可以展翅而飞。羽毛一样的手指,在空中变得越来越软,软得像上帝手中的掸子,可以拂去尘世里的微尘。她在慢慢摸索着,终于接近了一朵花,她先用鼻子嗅了嗅,很贪婪的那种,好像全世界就剩下了这一棵梅树,仿佛这一棵梅树只开着这一朵五世单传的花朵,那种深情,那种迷醉,甚至让我想到了“占有”这个词,她要占有全世界的芳香吗?这个盲女孩 原谅我在春天的梅林,用盲这个词,我更愿意称她们为光明的热爱者 恨不得把整个人,埋在花里。

④一朵花,像人一样,她的香气,就是她的性格,梅花有梅花的性格,一如桃花有桃花的性格。走在最后的这个盲女孩,嗅够了,就把耳朵贴上去,终于看到她的脸了,那是一张没有多少血色的脸,白得像雪一样,阳光在上面弹跳,皮肤薄得吹弹可破。她侧着脸,听梅,像她一样,另外六个盲女孩,也分别把耳朵贴近了离自己最近的花,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仿佛大点声喘气,这些梅花都会化作仙子,倏地飞去。也不知耳朵变成了花朵,还是花朵变成了耳朵,七个盲姑娘,是春天新萌芽的七朵梅花,在春天的剪剪风里,快乐着,芬芳着,馨香着。六个人团团围住了最后的那个盲姑娘,好似六朵花瓣围住了花蕊。

⑤七个姑娘,仿佛看到别的游客在注视她们,不约而同地抬起了头,把耳朵从梅花边搬开,她们恋恋不舍,好像不是在搬离一朵花,而是在搬离一座花园。我猜,她们在听花的时候,肯定听到了水在花朵里流动的声音,就跟血在血管里流动的声音一样,甚至是潺潺的,涓涓的。那些被听的花儿,在风中微微摇晃,风把花瓣吹得动了起来,仿佛一个人张着嘴唱歌,肯定有一朵花先领唱,别的花就一朵接一朵地跟上了,漫山的花,把自己唱得越来越芳香,越来越嘹亮,这是专场演出,所有的声音,只对七个盲姑娘,早春时节,她们把耳朵贴在梅花上,比我们更先听到了春的心跳,蜜蜂的翅膀,也一下一下地扇动,仿佛在打着节拍。七个盲姑娘,一个接一个地排成一队,走了。她们还要听下一朵花。直至这漫山的花,被她们一朵一朵地听遍,直至每一朵花,不管开,还是未开,都被她们听成春天……

⑥这是朋友给我讲的故事。原来,她们是同病室的病友,都有白血病,走在队尾的那个,因为化疗药物作用,连听力也越来越低,几近于无。在一年前(那时她们还住在医院)就约定,春天了,一定要来南京梅花山“看”梅花。她们还有一个约定,就是万一她们中的某个人提前离世了,第二年来听梅的时候,手里会多一根探路的竹竿。

⑦今年春天,希望我能去梅花山,亲眼看看那听梅的盲姑娘,更希望走在前头的那个小女孩子,手里永远只有一根探路的竹竿。和她们相比,我倍感羞愧,茫茫尘世,我们忽略了多少美?和那些盲女孩相比,我们把梅花看在眼里,而她们却可以把梅花听在心里。从这一点说,她们比我们更懂得梅花。

⑧如果你把梅花这个词,换成生命或者命运,我也没有意见。

《人民日报》2011年4月11日

17、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2分)

18、文章重点描写了走在队尾的姑娘“看”花的细节。请品味下面语句的表达作用。(3分)

她在慢慢摸索着,终于接近了一朵花,她先用鼻子嗅了嗅,很贪婪的那种,好像全世界就剩下了这一棵梅树,仿佛这一棵梅树只开着这一朵五世单传的花朵,那种深情,那种迷醉,甚至让我想到了“占有”这个词,她要占有全世界的芳香吗?

19、请理解文尾一句话的含义。(2分)

如果你把梅花这个词,换成生命或者命运,我也没有意见。

20、请从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方面品析文章的第⑥段。(3分)

21、请从文章的内容上谈一点收获。(3分)

记叙文中使用人称不同.其表达作用也是不同的.阅读中应仔细体味. 第一人称的写法是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写来亲切.自然.如.作者都是把自己当作故事的见证人写进故事中去的.有时“我 不但可以作故事的见证人——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记叙文中使用人称不同.其表达作用也是不同的.阅读中应仔细体味. 第一人称的写法是以”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第三人称记叙文

第三人称记叙文

第三人称,作者,人称,文章,第一人称,继父,第二人称,人物,作用,角度,记叙文,竹篾,读者,小鸟,母亲,孩子,情感,代词,好处,老婆婆,事情,土地,事件,经历,客观,写法,心理,生命,口吻,故事

2020-08-15 #故事大全

语文阅读理解知识点:记叙文(人称 结构 作用 举例分析)

语文阅读理解知识点:记叙文(人称 结构 作用 举例分析)

分析,口吻,作用,文章,故事,第三人称,第一人称,太阳,读者,定义,作者,全文,天乐,开头,第二人称,环境描写,作品,内容,原因,孩子,感情,小说,开篇,感染力,新疆,景物,爷爷,眼睛,课文,铺垫

2007-05-22 #故事阅读

语文阅读理解必读——记叙文

语文阅读理解必读——记叙文

背影,文章,记叙文,父亲,结果,同学们,事件,人物,事情,地点,形象,时间,起因,最重要,中经,上文,来主,时中,中心,下文,中雪,主题,作者,作用,人称,典型,北京,内容,形式,建议

2018-09-01 #长篇故事

全网独一份 记叙文阅读思维导图考点串讲(一 写法技巧)

全网独一份 记叙文阅读思维导图考点串讲(一 写法技巧)

技巧,写法,知识点,记叙文,表达方式,分享给大家,环境描写,内容,主旨,修辞手法,文章,结构,表现手法,思维导图,在做,中实,中高,人物描写,全部内容,同学们,差别,实战,批注,文本,文章内容,文章主题,概念,板块,线索,范畴

2013-12-03 #故事会在线阅读

有些动物就是虚有其表 爪子长2米的镰刀龙 最大的本领是刨树根

有些动物就是虚有其表 爪子长2米的镰刀龙 最大的本领是刨树根

镰刀龙,爪子,人类,恐龙,猎物,镰刀,动物,前肢,方式,爪牙,禽类,最重要,小文,中依,勾爪,史中,得多,龙是,国和,好的,笔者,主人,地球,创造力,作用,体长,例子,内蒙古,化石,双爪

2020-02-16 #故事阅读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

读后,问题,议论文,写法,教师,结果,关系,记叙文,浙江,学生,变化,提出问题,专家学者,作文,人与自然,关键词,内容,思路,技巧,考生,行为,研究,一线教师,欢迎关注,乐英,连贯,高中英语,人物,作用,作者

2007-11-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小蟹与母蟹故事扩写成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

小蟹与母蟹故事扩写成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

记叙文,文章,人物,特点,中心,人称,作用,时间,地点,起因,结果,线索,材料,第一人称,第三人称,顺序,分析,中叙,好的,事情,事件,全篇,修辞手法,关系,字字珠玑,插叙,拟人,排比,方式,景物

2007-09-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徒有其表的大花猫 徒有其表的大花猫的故事

徒有其表的大花猫 徒有其表的大花猫的故事

主人,猫咪,老鼠,旁白,大老鼠,徒有其表,鱼缸,新衣裳,救命,就知道,得连,发现了,富人,下子,偷吃,个头,作案现场,好吃懒做,功劳,占为己有,大猫,哐当,抓过,怯意,新衣,摔碎,显摆,时候,真面目,直扑

2020-09-21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