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黄河博物馆:讲述母亲河的动人故事

时间:2009-12-08

在博物馆碑廊处,有一座通高2 86米、宽0 76米的石碑,碑首高浮雕二龙戏珠图,阴刻楷书皇清二字,碑肩浅刻云水图案,碑身阳面正中阴刻篆书郑工合龙处碑几个大字

提示:本文共有 180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隋唐洛阳城复原图、北宋堤防管理文献……步入河南郑州的黄河博物馆,仿佛走进一条黄河文化的时光隧道。

在博物馆碑廊处,有一座通高2.86米、宽0.76米的石碑,碑首高浮雕二龙戏珠图,阴刻楷书“皇清”二字,碑肩浅刻云水图案,碑身阳面正中阴刻篆书“郑工合龙处碑”几个大字。“这就是镇馆之宝,清代郑工合龙处碑。”一见到黄河博物馆馆长王建平,他便介绍起这块碑来。

此碑有何特殊之处?据历史记载,1887年,黄河在郑州下汛十堡(今惠济区花园口镇石桥村)决口南泛,由贾鲁河入淮,导致15州县受灾,灾民约180万人。光绪皇帝派多人督促整修堤防,均未获成功。河东河道总督吴大澂接办后,筹划有方、措施得当,于1888年12月指挥决口合龙。也正是这次堵决成功,使黄河南流成为历史、黄河北流成为惯常,为当代黄河下游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次工程中,水泥、电话、铁制轨道运土车等首次得以使用,开近代在黄河上引进新型材料和先进技术之先河,史称“郑州大工”,遂立碑纪念。

“这是‘郑州大工’的唯一实物证明,是国家一级文物。碑文由清代著名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吴大澂亲笔题写。所以,郑工合龙处碑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被誉为‘黄河上的三绝碑’。”王建平说。

但这块石碑从发现到保护,却是一波三折。1995年初,博物馆派人进行黄河故道水利文物查勘,偶然在惠济区花园口镇石桥村西发现了这块石碑。后来,当地征集碑林石刻,准备将这块石碑纳入其中。当时,黄河大堤还不是标准化堤防,专业设备无法在其上作业,人们只能用钢丝吊拽石碑,竟意外将石碑拉断。此后,征集单位不敢再动石碑,只得将它留在原地。

这一晃就是11年。2016年,黄河博物馆再次派人寻找这块石碑。工作人员根据记载,找到了石碑所在的位置,在高压水枪的冲刷下,被泥沙掩埋的郑工合龙处碑终于重见天日。之后,博物馆将碑文制作了拓片用于展览。“我们至今觉得很庆幸。如果不是偶然发现和再次寻找,这件国宝恐怕仍沉睡在泥沙之中。”王建平说。

除了郑工合龙处碑,明代潘季驯的《河防一览图》也是博物馆中的一件重要藏品。王建平介绍说,潘季驯的绘图包含了当时黄河、淮河、运河及相邻有关水道的行径、堤防、闸坝工程,并对历年河患、地势、险情及河防重点做了详细说明。此图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幅治黄水利工程图卷,体现了潘季驯“束水攻沙”和“蓄清刷黄”的治河理论,深刻影响了后代的“治黄”思想和实践。

不仅如此,黄河博物馆内还有埄堠碑、清代黄河下游工程图、花园口堵口纪念碑等众多藏品,均有重大价值。

王建平说,博物馆建馆50多年来,不断征集黄河流域古生物化石,黄河水利文物,黄河民俗、历史图片、影像资料,先后推出馆藏文物标本、黄河美术、书法、摄影、图书展览,赴京参加“黄河治理规划展览”等,接待观众数百万人次。2012年新馆建成后,博物馆利用声光电技术,科学合理布展,增设网上展览。现在,博物馆正在策划高质量展览,让人们在这里更好地感知黄河、认识黄河、探索黄河。

■记者手记

从黄河文化感悟民族精神

走过黄河博物馆6个展厅,看过600多件照片、文献、文物、雕塑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参观者在有限的时空中,既可以了解到黄河流域的地理地貌、自然概况,又能够感受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灿烂。

被称为母亲河的黄河述说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在黄河边,祖先逐水而居,创造出冶金、青铜器,发明文字,涌现“百家论水”。在博物馆里,通过石器、彩陶、碑刻等文物,人们得以穿越时空阻隔,与历史对话。当人们回溯悠久的黄河文明,也是在回望民族发展的历程。

一部艰辛的治黄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和体现。面对素来“善决、善淤、善徙”的黄河,改变屡治屡决的局面一直是人们的期待。从大禹治水到东汉王景“宽河行洪”,明朝潘季驯“束水攻沙”,再到民国李仪祉的“上中下游综合治理”,一直到当代的“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一路看下来,可以真切地体会到,党领导人民创造黄河岁岁安澜的历史奇迹是何等壮举,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精神是何等强大。

浩浩黄河水,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一座黄河博物馆,承载着不变的民族精神。黄河,塑造了中华儿女刚毅不屈的鲜明气质,而我们的拼搏与奋斗,亦将为黄河精神注入新的内涵。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18日 12 版)

延伸阅读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黄河博物馆:讲述母亲河的动人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河南·新春走基层」打卡黄河博物馆 了解母亲河的故事

「河南·新春走基层」打卡黄河博物馆 了解母亲河的故事

黄河博物馆,母亲河,摇篮,治河,黄河,李彤,大河,中华民族,世人,华夏,千秋,发祥地,博物馆,参观者,国脉,和文,地理,图片,多种形式,地貌,网讯,巨龙,实物,展品,手段,故事,新篇,文字,模型,标本

2011-03-22 #故事阅读

央视走进黄河博物馆:讲好黄河故事 传播黄河文化

央视走进黄河博物馆:讲好黄河故事 传播黄河文化

黄河,黄河博物馆,工作,张卫军,故事,博物馆,防汛,黄河水利委员会,孩子们,黄河文化,中华民族,工作人员,历史,大禹治水,学生,展厅,母亲河,水文站,父亲,纹饰,郑州,黄河水,回家,习近平,李程,治理黄河,让孩子,一家,一线,外甥

2015-11-27 #故事阅读

讲好黄河故事传播黄河文化 央视新闻点赞河南郑州黄河博物馆

讲好黄河故事传播黄河文化 央视新闻点赞河南郑州黄河博物馆

黄河,黄河博物馆,工作,张卫军,博物馆,防汛,黄河水利委员会,孩子们,中华民族,故事,工作人员,黄河文化,历史,大禹治水,学生,展厅,母亲河,水文站,父亲,纹饰,黄河水,回家,习近平,李程,让孩子,博物,外甥,总书记,彩陶,文化

2018-02-04 #小故事

视频|九省区45家博物馆携手讲述“黄河故事”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在郑州成立

视频|九省区45家博物馆携手讲述“黄河故事”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在郑州成立

联盟,博物馆,黄河流域,黄河文化,省区,单位,发展,家博,河南博物院,郑州,黄河,张辽,王文,赵淼,国家文物局,文物局,陕西历史博物馆,大河,使命,事业,作用,价值,博物,创造性,创新性,和黄,四川,网讯,故事,换届选举

2012-08-29 #长篇故事

这条河流被誉为大连的母亲河 名字源自一段动人传说 就在庄河

这条河流被誉为大连的母亲河 名字源自一段动人传说 就在庄河

英那河,大连,庄河,刘英,冰峪沟,人们,英那河水库,两岸,河流,姑娘,武艺,一身,传说,名字,大河,庄河市,水源地,母亲河,父母,老两口,老人,十分感激,黑蛟龙,养其母,刘崇,双塔岭,多东,塔岭镇,来安,一直以来

2007-11-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有场国宝音乐会 叫“黄河之水天上来”!博物馆抱团讲“黄河故事”

有场国宝音乐会 叫“黄河之水天上来”!博物馆抱团讲“黄河故事”

博物馆,黄河流域,联盟,黄河文化,黄河,发展,文化,高质量,国家文物局,家博,故事,传播,生态保护,中华民族,时代,研讨会,社会,习近平,各代,金瑞国,副司长,中华文明,价值,信息,历史,总书记,文物,知识,精神,新时代

2017-08-07 #短篇故事

感受黄河号子韵律之美 打卡历史悠久的黄河博物馆《跟着黄河入大海》第十一期等你来看

感受黄河号子韵律之美 打卡历史悠久的黄河博物馆《跟着黄河入大海》第十一期等你来看

黄河,大海,打卡,杨明,黄河博物馆,图片,央视新闻,黄河号子,唐怡,梦琪,罗曦,胡月,利时,桃花峪,黄河岸边,中原,中华儿女,创始人,作用,产品,千百年来,制片人,大沙河,地址,牡丹花,小浪底,小伙伴,悬河,廊道,方言

2009-07-23 #经典故事

「中国梦黄河情」走进黄河博物馆 感受历史文化与传承的力量

「中国梦黄河情」走进黄河博物馆 感受历史文化与传承的力量

黄河,黄河博物馆,历史,基地,治河,教育基地,博物馆,中国日报网,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图片,巨龙,成就,标本,治黄,缩影,藏品,黄河流域,传播,发展,宣传,研究,为主题,刁云,李海鹏,郑亮,中国共产党,中国梦,中国青年,团中央,水利部

2008-05-17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