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黑龙江大米故事汇系列报道之一 】夜探云桥米业:背着电饭煲40天走34个城市

时间:2009-11-29

即日起,东北网联合黑龙江省粮食局推出黑龙江大米故事汇系列专题报道,讲述龙江米企品牌故事,助力龙江优质大米营销,走出龙江,走向全国

提示:本文共有 181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编者按:围绕国家粮食局“推进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的工作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要求,今年来黑龙江省粮食局主办的“黑龙江好粮油中国行专项营销行动”已经在上海、广州、福州成功举办3场活动。即日起,东北网联合黑龙江省粮食局推出《黑龙江大米故事汇》系列专题报道,讲述龙江米企品牌故事,助力龙江优质大米营销,走出龙江,走向全国。

东北网9月7日讯(记者 王亮)近几年,黑龙江省越来越重视农产品营销。全省农产品营销大赛启动会议强调,靠“种得好”来实现“卖得好”,靠“卖得好”倒逼和带动“种得更好”,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活动,让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的道路,云桥米业是黑龙江省众多“走出去”大米企业之一。

齐齐哈尔泰来县江桥镇的云桥米业,一家拥有100多个市场、累积销售额2.5亿元的集稻谷收购、仓储、精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企业。

整装待发的大米成品。东北网记者-王亮-摄

“云桥米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品牌是如何打响的?”、“如何把好米卖上好的价格?”……面对这些疑问,近日,记者来到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夜探云桥米业,为网友讲述在企业发展背后,充满辛勤汗水、面对市场迷茫、一路跌跌撞撞的品牌故事。

想创业要学会吃苦

8月2日21时左右,记者在坐落于江桥镇的云桥米业见到董事长刘凤云,她是一个说话直爽的人,在聊天的时候,外面工厂的车间正在正常运转,深夜不歇。门口停着一辆即将发往安徽蚌埠的32吨大米,像这样的忙碌的夜晚是常态。

“15岁辍学后,开始跟亲戚一起做手工面条,那时候一天要揉400斤面,后来自己也开面条店,由此积攒了一定资本”,刘凤云告诉记者,真正从事大米行业是从1996年开始,以小作坊、大麻袋的形式开始卖大米。那时候经常凌晨3、4点开着能拉4吨米的“小跃进”,经过江桥渡口,奔向齐齐哈尔。

90年代卖大米有多辛苦?刘凤云表示,她主要是以走街转巷的方式,把大米送到铁东等销售点。这个时候刘凤云苦笑了下,那时候把我们卖的大米称为“破烂米”,有的时候卖不出去,一直要卖的半夜凌晨2、3点,没办法只能睡一觉再继续卖米。

美好的故事都有转折点

利用7年的时间,通过传呼、电话建立起了一些客户资源。时间到了2003年,用积累的资金引进新设备,大米的质量有所好转。“大庆一市场的客户发现,我们云桥米业的大米跟五常稻花香品相一样,口感也不差”,刘凤云说,经协商后,把生产的大米运到到五常售卖,企业每38吨能多赚5000元左右。

大米打装成包发往全国各地。东北网记者-王亮-摄

通过这一小转折点和资本慢慢的积累,云桥米业直到2011年认识到品牌价值,要做自己的品牌。

刘凤云与自己团队在2011年用40天时间,行走赤峰、承德、北京、石家庄等34个城市,带着电饭煲进行推销。“第一站来到了内蒙古的扎赉特旗,就谈成一个38吨的订单,算是开门红”,刘凤云表示,通过这40天的推销,认识到现实是残酷的,客户不认泰来大米这是事实。最后迫于无奈,把米赊给经销商,卖的好返款,卖的不好导致发霉等问题,由企业负责,这一个痛苦的过程。

刘凤云告诉记者,云桥米业的大米质量没问题,是因为品牌没有影响力导致没卖上好的价格。曾经走过一个死循环,就是包装越省钱,越卖不上价钱,越卖不上价钱就越想省钱。

品牌价值卖上好价格

通过吸取教训,认识到包装、设备、加工的重要性。从包装上着手,在温州花60万设计包装,设计了12款,当时折合下来每个包装成本达到1.8元。同时,设备也进行升级,比如建立了烘干塔。

粳稻经过生产线加工最终成为人们吃的大米。东北网记者-王亮-摄

2011年6月中旬,升级后新包装的第一单是铁岭市调兵山,销售价格比市场价高几分钱,仍比当地同期进的便宜米卖好,首次尝到品牌升级带来的甜头。同年9月20日新米上市,正是这个铁岭客户带来10多个客户一起来到泰来,进行实地考察。像这样的“回头客”,云桥米业还有很多,正是因为企业实实在在做事,品牌口口相传,才有这样的成果。

近年展会经济的火热也给云桥米业带来“甜头”。“企业已经参展6年了,每年的绿博会都能卖60吨大米,自己都感觉大米跟不要钱似的”刘凤云笑着对记者说。

有了好产品,云桥米业将市场精准定位为走中高端路线,主要销往昆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西安、安徽、兰州、内蒙古以及长江以南的100多个市场,累计销售大米45000吨,销售额2.5亿元。仅仅在2017年黑龙江好粮油上海、广州、福州地推活动中就签署订单1.43万吨,销售额达1.5亿元。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黑龙江大米故事汇系列报道之一 】夜探云桥米业:背着电饭煲40天走34个城市”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黑龙江冰雪旅游正能量行动系列报道(九):优秀导游王雪峰待游客如家人

黑龙江冰雪旅游正能量行动系列报道(九):优秀导游王雪峰待游客如家人

王雪峰,游客,黑龙江,冰雪旅游,行动,正能量,心事,导游,小朋友,草原,黑龙江省,客人们,侯巍,出生于,呼伦贝,明格,赫哲,一缕阳光,东北网,一生,三江,记者,人物,五大,个人,事迹,人文,亲人,人们,佳木斯

2010-04-12 #故事阅读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对我社“中国东北民俗文化系列”进行专题报道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对我社“中国东北民俗文化系列”进行专题报道

民俗文化,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图书,中国东北,文化,游戏,项目,东北民俗,产业链,产业,产品,沙盘,表情,黑土,由黑龙,科学技术出版社,项目组,传统,主题,北京,平台,基础,战略,文博会,明信片,模式,民俗,泥塑,照片,传播

2020-06-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印度心脏——德里的新故事 印度行记系列报道二 英途 与全球创新面对面

印度心脏——德里的新故事 印度行记系列报道二 英途 与全球创新面对面

德里,城市,首都,人口,印度,新德里,辖区,区的,古尔冈,哈里亚纳邦,诺尔达,里和,份额,国家,周边,区外,创业投资,北方邦,城市群,增长额,拉贾斯坦邦,村镇,范围,部分,但如今,为大家,卫星城市,指的是,所熟知,总共有

2020-08-23 #经典故事

大米的来历

大米的来历

稻子,大米,水稻,财主,小丫,妈妈,宝宝,我国,稻谷,米粒,骨头,黑龙江,柴房,是怎么,人们,云南,人口,四川,广西,旱地,概况,湖北,省区,贵州,面积,重庆,栽培,种植面积,请大家,比以

2008-04-07 #经典故事

大米的来历

大米的来历

大米,农民,伯伯,稻子,水稻,宝宝,粮食,财主,小丫,用什么,妈妈,我国,稻谷,耕田,同学们,米粒,种子,答案,节约粮食,骨头,黑龙江,柴房,suì,中找到,是怎么,更多的人,生长过程,这样子,那么我,大家好

2017-06-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一粒五常大米的故事

一粒五常大米的故事

五常大米,五常,农民,叔叔阿姨,营养,稻田里,小芽,新环境,时时鲜,牤牛河,一面,一簇,一段时间,中苏,兄弟姐妹,仓房,人间,低温,体香,大缸,吸吸,大棚,大地,地气,大米,家族,快感,黑龙江,环水,泡泡

2010-09-22 #故事阅读

古代皇帝一直吃的大米 被称为“贡米” 五常大米的前生今世

古代皇帝一直吃的大米 被称为“贡米” 五常大米的前生今世

五常大米,五常,产品,水稻,品牌,大米,绿色食品,稻米,贡米,中国名牌,口号,地区,帝王,民谚,皇室,黑龙江,白山黑水,年有,杜家镇,道光,道圣,在五,大市场,乾隆年间,中国,一带,专送,协会,五常市,产区

2016-08-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新春走基层|“温暖回家路”我与春运的故事系列报道三“春运夫妻档”

新春走基层|“温暖回家路”我与春运的故事系列报道三“春运夫妻档”

黄金柏,乘客,李玉华,妻子,春运,夫妻,回家,服务,漳州,公交车司机,夫妻档,司机,家人,行业,公交公司,人家,公交车,坚守岗位,城市,心愿,师傅,时候,车辆,驾驶员,工作,指导,不支持,刚开始,和家人,很开心

2009-02-20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