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刘禹锡游玄都观的故事

时间:2009-11-03

刘禹锡小时候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85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刘禹锡的一生,在政治上,是斗争的一生,是反抗的一生,是在被打击中不断反击的一生。他以诗歌作为武器,无情地嘲讽和打击的故事。看看着他的对手。他虽然不断地被排挤,被打击,被流放,但从没低头认输,反而是愈挫愈勇,豪情万千。下面的故事就是用诗歌当武器的故事。

刘禹锡游玄都观

王叔文实行改革的时候,不但一批宦官恨王叔文,还有不少大臣嫌王叔文地位低,办事专断,也对他不满,到了唐宪宗即位,大伙都纷纷攻击王叔文。原来支持王叔文改革的八个官员,都被看作是王叔文的同党。宪宗下了诏书,把韦执谊等八个人一律降职,派到边远地方当司马官名,历史上把他们和王叔文、王伾合起来称作 二王八司马 。

八司马 当中,有两个是有名的文学家,就是柳宗元和刘禹锡。柳宗元擅长散文,刘禹锡善于写诗,两个人又是很要好的朋友。这一回,柳宗元被派到永州今湖南零陵,刘禹锡被派到朗州今湖南常德。永州和朗州都在南边,离开长安很远,那时候还是荒僻落后的地区。要是换了一些想不开的人,心情是够难受的。幸好他们都是很有修养的人,他们相信自己的作为是正直的,失败了也不那么懊丧。到了那里,除了办公以外,常常游览山水,写写诗文。在他们的诗文中,常常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也反映了一些人民的疾苦,像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就是在永州写的。

两个人在那里一住就是十年。日子一久,朝廷里有些大臣想起他们来,觉得这些都是有才干的人,放在边远地区太可惜了,就奏请宪宗,把刘禹锡、柳宗元调回长安,准备让他们留在京城做官。

刘禹锡回到长安,看看长安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朝廷官员中,很多新提拔的都是他过去看不惯、合不来的人,心里很不舒坦。

京城里有一座有名的道观叫玄都观,里面有个道士,在观里种了一批桃树。那时候正是春暖季节,观里桃花盛开,招引了不少游客。有些老朋友约刘禹锡到玄都观去赏桃花。刘禹锡想,到那里去散散心也不错,就跟着朋友们一起去了。

刘禹锡过了十年的贬谪生活,回到长安,看到玄都观里新栽的桃花,很有感触,回来以后就写了一首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的诗本来挺出名,这篇新作品一出来,很快就在长安传开了。有一些大臣对召回刘禹锡,本来就不愿意,读了刘禹锡的诗,就细细琢磨起来,里面到底有什么含意。也不知道哪个说,刘禹锡这首诗表面是写桃花,实际是讽刺当时新提拔的权贵的。

这一下子可惹了麻烦,唐宪宗对他也很不满意。本来主张留他在京城的人也不便说话了。刘禹锡又被派到播州今贵州遵义市去做刺史。刺史比司马高一级,似乎是提升,但是播州地方比朗州更远更偏僻,那时候还是人烟稀少的地方呢。

刘禹锡家里有个老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需要人伺候:如果跟着刘禹锡一起到播州,上了年纪的老人受不了这个苦。

这可叫刘禹锡太为难啦!

这时候,柳宗元在长安也呆不住了,朝廷把他改派为柳州刺史。柳宗元得知刘禹锡的困难情形,决心帮助好朋友。他连夜写了一道奏章,请求把派给他柳州的官职跟刘禹锡对调,让他到播州去。

柳宗元待朋友一番真诚,使许多人很受感动。后来,大臣裴度也在唐宪宗面前替刘禹锡说情,宪宗总算答应把刘禹锡改派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以后,刘禹锡又被调动了好几个地方。过了十四年,裴度当了宰相,才把他调回长安。

刘禹锡重新回到京城,又是暮春季节。他想起那个玄都观的桃花,有心旧地重游。到了那里,知道那个种桃的道士已经死去,观里的桃树没有人照料,有的被砍,有的枯死了,满地长着燕麦野葵,一片荒凉。他想起当年桃花盛开的情景,联想起一些过去打击他们的宦官权贵,一个个在政治争斗中下了台,而他自己倒是顽强地坚持自己的见解。想到这里,他就又写下了一首诗,抒发他心里的感慨,诗里说:

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花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一些大臣听到刘禹锡写的新诗,认为他又在发牢骚,挺不高兴,在皇帝面前说了他不少坏话。过了三年,又把他派到外地当刺史去了。

人物简介

刘禹锡772年 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 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又自言系出中山。 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被白居易称赞为 诗豪 ,意思指诗人中的豪杰、出众者的意思。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 刘柳 ,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 三杰 ,并与白居易合称 刘白 ,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 天命论 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刘禹锡游玄都观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关于刘禹锡的故事

关于刘禹锡的故事

刘禹锡,王叔文,太子,朝廷,唐宪宗,玄都观,白居易,刺史,长官,主管,宰相,官员,宦官,司马,柳宗元,毛泽东,王叔,裴度,再游玄都观,侍从,京都,名誉,播州,监察机关,职务,伊郁,唐德宗,唐顺宗,杜佑,李诵

2020-06-16 #故事阅读

刘禹锡生平简介

刘禹锡生平简介

刺史,王叔文,诗歌,革新,唐德宗,刘禹锡,任夔,任主客,任苏,刘禹,司马,宗元,玄都观,白居易,郎州,又中,和州,和县,四川,奉节县,好友,官僚,安徽,政治,成员,宦官,律诗,执政者,成就,汝州

2009-04-08 #长篇故事

刘禹锡的趣味故事

刘禹锡的趣味故事

刘禹锡,刘禹,柳宗元,桃花源,桃花,播州,司马,玄都观,这首诗,京城,住房,入口处,刺史,大人,权贵,皇帝,苏州,司空,通判,和州,大字,官职,对联,庭院,成语,柳州,母子,桃源,皇上,知县

2020-06-16 #长篇故事

刘禹锡的趣味故事

刘禹锡的趣味故事

刘禹锡,刘禹,柳宗元,桃花源,桃花,播州,司马,玄都观,这首诗,京城,住房,入口处,刺史,大人,权贵,皇帝,苏州,司空,通判,和州,大字,官职,对联,庭院,成语,柳州,母子,桃源,皇上,知县

2017-07-01 #故事阅读

刘禹锡的趣味故事

刘禹锡的趣味故事

刘禹锡,刘禹,柳宗元,桃花源,桃花,播州,司马,玄都观,这首诗,京城,住房,入口处,刺史,大人,权贵,皇帝,苏州,司空,通判,和州,大字,官职,对联,庭院,成语,柳州,母子,桃源,皇上,知县

2009-08-18 #故事大全

刘禹锡的趣味故事

刘禹锡的趣味故事

刘禹锡,刘禹,柳宗元,桃花源,桃花,播州,司马,玄都观,这首诗,京城,住房,入口处,刺史,大人,权贵,皇帝,苏州,司空,通判,和州,大字,官职,对联,庭院,成语,柳州,母子,桃源,皇上,知县

2016-01-13 #经典故事

刘禹锡的趣味故事

刘禹锡的趣味故事

刘禹锡,刘禹,柳宗元,桃花源,桃花,播州,司马,玄都观,这首诗,京城,住房,入口处,刺史,大人,权贵,皇帝,苏州,司空,通判,和州,大字,官职,对联,庭院,成语,柳州,母子,桃源,皇上,知县

2007-02-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刘禹锡的趣味故事

刘禹锡的趣味故事

刘禹锡,刘禹,柳宗元,桃花源,桃花,播州,司马,玄都观,这首诗,京城,住房,入口处,刺史,大人,权贵,皇帝,苏州,司空,通判,和州,大字,官职,对联,庭院,成语,柳州,母子,桃源,皇上,知县

2012-08-25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