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韩信为什么会选择刘邦 如果一直跟着项羽能展现非凡军事才华吗?

时间:2009-10-07

今天分享的是韩信弃项羽奔刘邦的故事,读完本篇文章,你将了解以下内容:韩信的简要经历;项羽为何不会重用韩信;韩信为何选择刘邦;弃项羽投刘邦是否明

提示:本文共有 222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大家好,我是吉霏儿。

今天分享的是韩信弃项羽奔刘邦的故事,读完本篇文章,你将了解以下内容:

韩信的简要经历;项羽为何不会重用韩信;韩信为何选择刘邦;弃项羽投刘邦是否明智之举。韩信,淮阴人(今江苏省淮安市),战国时期属于楚国管辖。韩家原本也是楚国贵族,只是到了韩信那儿,除了一把随身携带的祖传宝剑值得炫耀的,其他都没落的不及普通农民人家。韩信本人也不爱干活,整天游手好闲在街上晃荡,以至于一日在街头遇到一帮泼皮无赖,受过胯下之辱。因养活不了自己,去亲朋好友家蹭饭习以为常,后来走投无路时,还靠着河边的漂母赠饭度日。

据记载,韩信的母亲教子有方,幼时就教育韩信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至于韩信少时拜师何人,没有明确记录,在楚汉相争中,结果就是展示出韩信军事才华横溢,兵法谋略了得。

初投楚军,项羽是如何待韩信的

韩信母亲去世后,因为母亲生前受人冷落,韩信生前侍奉周到,但母亲去世之时,韩信手无寸金,只是找了个高处宽敞之地,将母亲草草安葬。

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 —《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母亲去世之后,自己就一个人了,后来项梁起兵反秦,韩信加入了楚军之中,当然因为自己普通人一个,自然会受到贵族之后项梁叔侄的冷落,也属正常。你说项家世代贵族,名望高,怎么可能一定要重用普普通通的韩信呢?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史记·淮阴侯列传》

这是《史记》的记载,概括描述了韩信从军项梁,后投靠项羽,项羽其实也没有完全忽略韩信,也给了他一个“郎中”的职位,这个与电视剧演的不一样,并不是一个守营门的执戟郎,也算是一个参谋,只是项羽有范增、钟离昧,还有自己本身的军事造诣,不可能听得进普通韩信的进言而已。

从军后投靠项羽,说实话,也算看得起韩信,只是项羽军中能人众多,没有重用而已。

韩信弃项羽投奔刘邦

韩信在项羽军中,自然是经历过巨鹿之战,见识过项羽的勇猛与军事战术技巧,甚至可以说在项羽的军中的经历,韩信也学习到一些实战经验,将自己的兵法计谋打造的日益纯熟,项羽为韩信的半个师父也不为过。

只是接下来的项羽一系列错误决策,让韩信失去了信心,首先是坑杀章邯降兵20万,这个明显没有政治远见的愚蠢做法,韩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二是鸿门宴上,原本勇猛刚烈的项羽却妇人之仁,放走了最大的敌人刘邦,让韩信觉得项羽不可成就大业。三是分封十八路诸侯时,项羽参杂了太多私人感情,必然会导致众多不服,为后来各路诸侯纷纷对立埋下隐患。

正是韩信看到这几点背后预示的未来,认为自己呆在项羽营中,是没有前途的,一是项羽难成霸业,二是自己才华得不到展示,就没有光耀门楣的未来,相比之下,刘邦的与民约法三章,鸿门宴巧妙周旋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于是决意投奔刘邦。

就是在刘邦失意入汉中的时候,韩信跟了过去。

韩信的选择是明智的吗

初到汉军,韩信一样没有受到刘邦的重用,心灰意冷的刘邦也情绪低落,大量士兵认为刘邦走不出汉中纷纷逃走,呆了时日已久的韩信又一次逃跑了。

这一次,萧何追了上去,与他推心置腹交流一番,许他在刘邦面前美言,一定谋个好职位,有个好的前程。萧何追回韩信后向刘邦进谏:如果要走出汉中,必须重用韩信。爽快的刘邦见萧何说的韩信如此神人,直接答应拜他为大将。萧何还建议必须筑高台,沐浴更衣,给足韩信面子,韩信才会死心塌地忠于汉王,刘邦均应允。

何曰:“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在项羽那儿不吃香,来到汉军中一跃成为大将军,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与项羽性格不合:项羽生性猛烈,打仗很厉害,基本靠的是自己敢冲敢打,个人能力突出。而韩信则善于用计谋取胜,在项羽眼里显得有些书生气。

在楚营位置尴尬:楚军中文有范增足矣,武有项羽本人,根本没有派上韩信用场的地方。

与刘邦正好补缺对上路数:刘邦在汉中看不到出路,自己手下有萧何等谋臣,虽然有樊哙、夏侯婴等将军,但是缺乏一个统帅,韩信正好弥补空缺。而且刘邦本人农民出身,不会在意韩信是否是没落贵族,反而可能还羡慕,所以一经萧何劝说,便拜韩信为大将军。

从以上几点分析,韩信离开项羽,投靠了刘邦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正因为如此,才将自己的兵法谋略发挥的淋漓尽致,一举成为国士无双的军事良才。

结语

项羽用人唯亲,缺乏政治头脑,自己刚愎自用,听不进好的计谋,虽然打起仗来胜多败少,但始终因缺乏智慧的头脑,最终失败而自刎乌江。

反观刘邦,农民出身一身轻,在沛县生活多年,接触各色人等,在识人用人这一点上,无人能及。虽然自己各项能力均没有冒尖的,但是各路优秀的人才都愿意为他所用,不得不说,实在是高人一筹。而且刘邦经得起大起大落,屡战屡败,但是坚守自己的初心,屡败屡战,一次次重新站起来,最终打下属于自己的江山。

对于韩信而言,只能在刘邦手下才能受到重用,才有机会展示出惊人的军事才华,他帮助刘邦打下江山,刘邦的重用也成就了他的国士无双。如果韩信一直留在项羽营中,肯定得不到重用,也会因为项羽自身的缺陷而失败,最终沦为岌岌无名之辈。

文:吉霏儿

图:网络

参考文献:《史记·淮阴侯列传》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读书人吉霏儿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韩信为什么会选择刘邦 如果一直跟着项羽能展现非凡军事才华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项羽韩信和刘邦 谁的军事能力更强一些?

项羽韩信和刘邦 谁的军事能力更强一些?

刘邦,韩信,项羽,军事,能力,英布,政治,蒙恬,大将,天下,天才,才能,满分,张良,赵高,李斯,楚霸王,萧何,人在他,始皇,一生,包头市,宦官,嬴政,年间,年轮,方面,武力,盖世,秦军

2009-06-12 #故事阅读

项羽和韩信如果走到一起 哪还有刘邦什么事

项羽和韩信如果走到一起 哪还有刘邦什么事

韩信,项羽,刘邦,思想,主公,楚军,正面,结果,诱饵,计谋,荥阳,中国军事,代表人物,打一下,东击齐,于荥阳,有才,称王,蒯通,韩信功,下刘,不一样,下场,主动权,好戏,全局,军事,大坑,周边国家,含恨

2012-05-23 #短篇故事

韩信与项羽第一次交手:韩信力挽狂澜 为刘邦赢来3个月喘息机会

韩信与项羽第一次交手:韩信力挽狂澜 为刘邦赢来3个月喘息机会

韩信,刘邦,楚军,荥阳,项羽,剧照,彭城,汉军,关中,才能,乘胜,军事,军事行动,地形,形势,散兵,惨败,战局,汉王,组织,到来,进攻,彭城之战,显示出,侯列,中曾,于汉军,司马迁,向楚军,胜西

2007-01-01 #经典故事

韩信的军事才能这么厉害 项羽为什么不重用韩信

韩信的军事才能这么厉害 项羽为什么不重用韩信

韩信,项羽,刘邦,大将军,上将军,楚怀,史记,汉王,郎中,夏侯婴,樊哙,位子,关中,封王,楚国,灌婴,汉中,中王,宋义,曹参,西进,萧何,其实也,入关,兵车,将军,时间,楚军,爵位,职位

2013-02-05 #长篇故事

项羽没有留下韩信 最终韩信帮刘邦取了天下 是项羽不识人才吗?

项羽没有留下韩信 最终韩信帮刘邦取了天下 是项羽不识人才吗?

韩信,项羽,刘邦,郎中,位置,秘书,娄敬,保镖,手下,才华,贴身,很多人,成为一个,出谋划策,才华横溢,官升,暴秦,萧何,大将军,楚家,乞丐,上级,人物,军事,侯爵,傻瓜,信任度,军队,助理,历史

2010-04-06 #小故事

西楚霸王项羽与兵仙韩信 谁的军事能力更强?结果你肯定想不到

西楚霸王项羽与兵仙韩信 谁的军事能力更强?结果你肯定想不到

项羽,韩信,刘邦,能力,秦军,军事,汉军,诸侯,西楚霸王项羽,明文,结果,勇气,局面,大军,手下,楚军,部队,韩信点兵,风格,历史人文,这个时候,韩信带,项羽与刘邦,多多益善,破釜沉舟,战九捷,王一,西楚霸王,会稽,大破

2020-03-28 #故事阅读

如果没有韩信的帮助 刘邦能不能战胜项羽?

如果没有韩信的帮助 刘邦能不能战胜项羽?

韩信,刘邦,赵军,项羽,区别,井陉之战,楚汉之争,吕后,成安君,蒯通,韩襄,韩王信,不一样,改变了,一生,下井,功劳,个人,决策,军事,以少胜多,决心,匈奴,功高震主,历史,厄运,史书,叫法,嫡孙,平民

2011-03-30 #经典故事

背水一战的传奇 刘邦阵营中韩信的独当一面 韩信的军事传奇

背水一战的传奇 刘邦阵营中韩信的独当一面 韩信的军事传奇

刘邦,韩信,张耳,陈馀,赵军,项羽,魏豹,汉军,赵歇,军事,传奇,大将,才能,魏王,魏国,小红旗,千古,时候,现实,荥阳,调走,阵营,似乎是,汉王刘邦,建功立业,背水一战,下相,安邑,张良,王赵

2009-03-18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