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三国演义:我孔明用空城计 有胆你就进来 还真怕你来

时间:2009-04-20

诸葛亮唱的这出空城计,故事情节很有吸引力,至于真假,也不用细究

提示:本文共有 151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三国演义:我孔明用空城计,有胆你就进来,还真怕你来

文|顺洪解说

诸葛亮的空城计,古今有名,大多数人认为是一个了不起的计策,尤其是平民百姓,对此更是津津乐道,认为诸葛亮料事如神,计谋出神入化,没用一兵一卒也能吓退敌军。

诸葛亮唱的这出空城计,故事情节很有吸引力,至于真假,也不用细究。我们不妨对罗贯中安排这个故事的用意,来探讨一下。表面看,这个故事是为了表现诸葛亮的智谋超群,但是放到三国的背景里看,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马谡失了街亭,诸葛亮只好退守西城县,他本可以弃城而逃,换了别人也会这么做,但诸葛亮深知,区区两千多人马,是跑不了多远,很快就会被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追上活捉,与其逃跑,不如临机应变。

于是下了一招险棋。命人把四个城门全部打开,派了二十个老兵在门口扫地,自己则搬了一张琴,焚了一炉香,带了两个小书童,坐在城楼之上弹琴。司马懿的大军跑来一看,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司马懿自己上前,看后大为惊诧,心说诸葛亮一定不怀好意,立即率领大军撤退了。诸葛亮的阴谋得逞,点然吓出一身冷汗,虚惊了一场,还是侥幸逃过一劫,不敢久留,匆忙逃回汉中。很多人看了这故事都会说,如果换成我是司马懿,就会冲进城去,正因为如此,司马懿能成为大元帅,而你不能。原因很简单,大凡有点水平的军事家,都清楚兵不厌诈,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的道理。司马懿搞不清诸葛亮的意图,当然不敢贸然行事。

两人的智谋不相上下,可是最大的悲剧是,不是别人永远不相信他们,而是他们永远不相信别人。诸葛亮既不会相信司马懿,司马懿也不会相信诸葛亮,谁也不相信谁,那这出空城计当然就能成功了。如果换成司马昭,可能早就冲进去了,但如果换成司马昭,诸葛亮断然不敢采用这一招,这就是高手对决,知已知彼,临机应变的奥妙所在。可是仔细一琢磨,这个空城计有点子虚乌有,并且不合逻辑。根据《三国演义》的说法,两军的军力悬殊,既然司马懿带了十几万大军,那么把这个城围起来,围而不打不就可以了吗?何必掉头就走呢?

所谓空城计,还有更深的寓意隐藏其中。当时诸葛亮伐魏,国人都持反对态度。主要是国力不强,人心思定,连年征战,不胜负担。当务之急,应该使蜀中人民得以喘一口气,休养生息,医治战争创伤。而诸葛亮却不顾这种普遍的抵触情绪,坚持北伐。那时候的蜀国,被折腾成了空架子,只有诸葛亮自己坐在城头上唱空城计。老江湖还是老江湖,但江湖已不是当初的江湖了。首先,经过刘备伐吴,火烧连营,加上七擒孟获,诸葛亮穷兵黩武,蜀国元气大伤,经济基础薄弱,综合国力根本无法与魏国抗衡。其次,人才匮乏,无论是管理人才,还是军事人才,都已经枯竭,加之诸葛亮用人死板教条,刚愎自用,才会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局面。

整个蜀国,就靠诸葛亮的一已之力在支撑,在唱空城计,慑于他的智谋,无论是东吴的陆逊,还是魏国的司马懿,都不敢贸然进入,抄蜀国的后路和揭它的老底。诸葛亮苦苦支撑的蜀国政局,虽然表面泰然自若,实际已经外强中干,强弩之末了。综观诸葛亮的一生,在刘备死后,他也只能唱空城计。由于他的立国思路与刘备不同,弃忠孝仁义而用智谋治国,就失去了民心。

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诸葛亮太迷信自己的才华,穷兵黩武,致使国力衰微,民心涣散,纵然是天府之国,也没多少力气来打天下了。另外,他的用人策略也有很大的问题,除了蜀国偏居西南,教育落后,人才本身就稀少缺乏外,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投靠他。好不容易招降了一个姜维,无奈形单影只,难撑大局。

赵云,老的只靠倚老卖老了,剩下的就是关兴、张苞这些官二代,没办法,廖化最后都做了先锋官。在吸引人才、拉拢人才、收买人心方面,诸葛亮比刘备差远了,空有奇思妙想,没有得力的人来实施,再好的智谋也是华丽的空想而已。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三国演义:我孔明用空城计 有胆你就进来 还真怕你来”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国演义诸葛孔明空城计的故事

三国演义诸葛孔明空城计的故事

诸葛亮,司马懿,城门,丞相,少年,重兵,大开,魏兵,军士,城头,官员,百姓,计谋,飞马,魏军,班文,戴纶巾,张琴,葛亮,城上,蜀国,一员大将,三国演义,兵力,哨兵,分路,军队,前哨,命令,大军

2020-08-12 #经典故事

三国演义诸葛孔明空城计的故事

三国演义诸葛孔明空城计的故事

诸葛亮,司马懿,城门,丞相,少年,重兵,大开,魏兵,军士,城头,官员,百姓,计谋,飞马,魏军,班文,戴纶巾,张琴,葛亮,城上,蜀国,一员大将,三国演义,兵力,哨兵,分路,军队,前哨,命令,大军

2020-09-08 #短篇故事

三国演义诸葛孔明空城计的故事

三国演义诸葛孔明空城计的故事

诸葛亮,司马懿,城门,丞相,少年,重兵,大开,魏兵,军士,城头,官员,百姓,计谋,飞马,魏军,班文,戴纶巾,张琴,葛亮,城上,蜀国,一员大将,三国演义,兵力,哨兵,分路,军队,前哨,命令,大军

2016-10-19 #故事大全

三国演义诸葛孔明空城计的故事

三国演义诸葛孔明空城计的故事

诸葛亮,司马懿,城门,丞相,少年,重兵,大开,魏兵,军士,城头,官员,百姓,计谋,飞马,魏军,班文,戴纶巾,张琴,葛亮,城上,蜀国,一员大将,三国演义,兵力,哨兵,分路,军队,前哨,命令,大军

2009-03-17 #小故事

三国演义诸葛孔明空城计的故事

三国演义诸葛孔明空城计的故事

诸葛亮,司马懿,城门,丞相,少年,重兵,大开,魏兵,军士,城头,官员,百姓,计谋,飞马,魏军,班文,戴纶巾,张琴,葛亮,城上,蜀国,一员大将,三国演义,兵力,哨兵,分路,军队,前哨,命令,大军

2012-11-14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三国演义诸葛孔明空城计的故事

三国演义诸葛孔明空城计的故事

诸葛亮,司马懿,城门,丞相,少年,重兵,大开,魏兵,军士,城头,官员,百姓,计谋,飞马,魏军,班文,戴纶巾,张琴,葛亮,城上,蜀国,一员大将,三国演义,兵力,哨兵,分路,军队,前哨,命令,大军

2016-03-12 #经典故事

关于《三国演义》的对联 上联“孔明空城戏司马” 下联太经典了

关于《三国演义》的对联 上联“孔明空城戏司马” 下联太经典了

孔明,司马,诸葛亮,空城,司马懿,三国演义,空城计,上联,对联,下联,后世,学者,计谋,去看一看,小伙伴们,刘备,周瑜,多智,姜尚,文王,曹操,武松,翼德,诸葛,马谡,马懿,专家学者,历史,乱世英雄,剧本

2010-08-17 #长篇故事

马谡失街亭 孔明摆空城计 司马懿为何裹足不前?只因这四字天机

马谡失街亭 孔明摆空城计 司马懿为何裹足不前?只因这四字天机

司马懿,诸葛亮,曹操,曹氏宗,宗亲,空城,司马昭,空城计,城门,西城,大开,大魏,曹氏,桥段,三国演义,众人,弄险,局面,思维,所处,抚琴,文学,时候,朝廷,理由,次子,北伐,是一座,这么做,老成持重

2010-05-14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