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广东兴宁黄陂叶屋 平凡中藏着不平凡的故事 客家精神在此闪光

时间:2009-04-04

一次,他与我私聊并邀请我去他的家乡兴宁黄陂镇叶屋参观写作,我怕写不好,没有马上答应他

提示:本文共有 243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广东兴宁的叶万华先生,一个素昧平生的客家人,出门谋生创业42年,现常住深圳。一次,他与我私聊并邀请我去他的家乡兴宁黄陂镇叶屋参观写作,我怕写不好,没有马上答应他。

因为我见过的客家围屋起码有五六百座了,希望对叶屋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后再去,以免浪费了时间却一无所获,更不想随便东拼西凑把其它客家围屋的特征强加到叶屋,或者海阔天空不着边际的胡乱写一篇文章以敷衍叶万华先生。

叶万华先生的叶屋情结

后来他加我微信,拉我进了一个“客家文化传播群”,慢慢的了解了他的客家文化情结和家乡情结,也对他的家乡兴宁黄陂叶屋有了一个粗略而模糊的认识。接下来叶万华先生接二连三邀请我去叶屋参观,盛情难却,7月11日,我终于踏上了去叶屋的路。

叶屋不是一座围屋,而是兴宁黄陂镇的一个地域,看网上的介绍说,黄陂叶屋东起兴梅交界的铁山嶂,西至黄陂河,北自叶壁山下,南至樟坑村。我查看了一下卫星地图,叶屋其实主要就是黄陂河东岸山坡下长达几公里的狭长地带,包含了中心村、粒坑村等,还有零散分布在万山丛中的好几个自然村。

为什么叶万华先生过去几年接连不断的邀请全国各地的自媒体作者前往兴宁黄陂叶屋参观写作呢?根据叶先生的介绍和我这两个月的反复思考,我总结出其中几个原因:

一是叶先生是土生土长的的叶屋人,离开家乡外出创业42年,不仅不像有些人“日久他乡变故乡”,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还与日俱增,希望借助他人的文章稀释他的思乡之情;

二是叶先生身上保留着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正所谓“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总觉得自己的家乡是最美的;

三是叶先生想通过各地自媒体作者的宣传,扩大叶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是叶先生希望把叶屋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人为善、行善积德的客家传统精神传扬出去。

自力更生,叶屋人创业有成修祖屋

兴宁黄陂叶屋,至今保留着十几座小型的围屋,这些围屋外观看起来非常普通,梅州各县各乡镇随便都可以找到比它们漂亮得多的古民居。

中心村叶屋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特大型的千人方形围屋,这座围屋结构独特,来历也很特别。与传统客家围屋聚族而居不同,这座方形大围屋千人同屋不同姓,虽在叶屋,但屋里的人都不姓叶。叶屋这座五姓同堂的移民房的存在体现了叶屋人助人为乐、包容发展的宽广胸怀,详细情况不妨关注7月13日我发表的文章《兴宁黄陂发现几座千人围屋,五姓同堂祭祖上灯,如今屋里杂草丛生》。

单从表面上看,黄陂叶屋确实没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但与一些偏僻的客家乡村的破败景象相比,叶屋这些“袖珍式古民居”看起来有点像新建的围屋,这些翻新的古民居大厅里几乎都还张贴着维修祖屋的捐款名单。从这些普普通通的名单中,不难看出叶屋人对公共祖屋的怀恋之情和对祖先的尊敬之情。

重视教育,叶氏联谊会此举让人称赞

出发前一天,叶万华先生提醒我到了黄陂叶屋最好去兴宁叶氏联谊会看看。所以我到中心村叶屋逛了一圈后,便去了叶氏联谊会,希望从中了解一些有用的信息,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或者浪费时间。

兴宁叶氏联谊会在黄陂镇省道S225旁边的兴业大厦二楼,正副会长都是黄陂叶屋人。在那里,叶建明副会长热情接待了我,并向我介绍了叶氏联谊会的一些情况,重点介绍了叶远新会长热心各项公益事业,带头捐款并倡导成立叶氏宗亲联谊会奖学金,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兴宁叶氏学子进行奖励。

叶远新会长还用个人的资金奖励考上博士研究生的优秀叶氏学子,每人奖励现金5000元,叶副会长边说边拿出收据给我看(为了保护博士研究生免受干扰,姓名做了遮挡)。

从资料看到,叶氏联谊会奖学金从2008年开始,每年考上本科院校和研究生的兴宁叶氏学子都可以获得一次性的叶氏奖学金奖励。叶氏宗亲联谊会保存了历届获奖的学子名单,以及获奖学子的合影。下面的照片分别是2008年第一届和最近一届获奖者的合影照片。

兴宁叶氏联谊会奖励优秀学子的事例在客家地区并不少见,这也是梅州文化之乡历来重视教育的一个侧面反映,是另一种方式的优秀传承。

意外收获,朱岭寨登山之路不寻常

朱岭寨(又名东岭寨)是叶万华先生此前极力推荐的叶屋一个景点,也是黄陂镇的森林公园,他每次回乡必上朱岭寨。

吃了招待餐,在兴宁叶氏联谊会进一步了解了联谊会的情况后,我按照叶副会长的指引,从黄陂一个售楼处办公室后面的隐蔽水泥路步行上山。

上山的水泥路起初极为陡峭,宽约1.2米,蜿蜒而上,道路两旁有茂密的树木遮挡阳光。虽然当时正是7月的中午,但山上比城里凉快多了。

走没多久,阵阵山风吹来,我顿觉浑身舒爽。炎热的夏天中午,在野外能享受到这样的凉爽,实在开心极了,这种感受是害怕夏季炎热而闭门不出的人所体会不到的。

往上再走了一会儿,我看到路旁一处树木稀少,便停了下来,穿过这林间的空隙往下看。这时,我欣喜地看到万山丛中的黄陂盆地大半个镇高楼林立,好一派繁荣的景象,难怪叶先生每次回乡必上朱岭寨了。美中不足的是,叶屋那些老围屋因为都在山脚下,被山坡挡住了。

我继续往山上走,很快就看到一个现代版的四脚凉亭,凉亭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东岭寨休闲公园休闲便道第二段工程捐资芳名榜”。凉亭上侧不远处一个岔路口也有一块比较矮小的石碑,上面刻着“石壁虾山顶健身路捐资芳名”,叶远新会长的大名赫然其中。

从这两份修路捐款名单可以清楚地看到,朱岭寨宽阔的登山水泥台阶竟然全部都是黄陂叶屋等处的村民捐款修建的,而且这条水泥路比许多森林公园的登山路要宽,质量也不错。

与其它地方的登山之路不同的是,朱岭寨的登山台阶越走越宽,越近山顶路越直。我想,这朱岭寨的登山路正如人生之路,起步艰难、曲折、崎岖,只要心中有坚定的目标,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方向对了,就应该坚定的走下去,后面的路就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畅。有些人刚起步遇到了困难就“知难而退”,因而失去了享受人生美景的机会。敢于战胜困难的人,最终定能到达胜利的顶峰。

朱岭寨这条登山路不正是人生旅途的一个真实缩影吗?

兴宁黄陂叶屋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普通,没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但平凡中却隐藏着不平凡的故事,因为这里有客家传统精神的传承。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广东兴宁黄陂叶屋 平凡中藏着不平凡的故事 客家精神在此闪光”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春节元宵何处去?广东兴宁赏花灯

春节元宵何处去?广东兴宁赏花灯

花灯,兴宁,中国,花灯节,开幕式,广东省,文化,活动,吴镜,做花灯,世家,代表队,文化节,彩灯,梅州,熙和,民俗,表演,传统花灯,肖翊,于明,出生于,吴东华,吴祖,曾云,洪国华,董炳忠,陈晓,陈栋,责编

2009-07-20 #长篇故事

兴宁市政府网

兴宁市政府网

民国,兴宁,工作,香港,广州,中国共产党,组织,国民党,委员,兴宁县,中共,主任,广东省,上海,毕业后,中学,广东,乡人,被选为,在广州,建国后,后任,木刻,任兴宁,鲁迅,研究,小学,村人,李振,中山大学

2020-07-16 #经典故事

兴宁市政府网

兴宁市政府网

民国,兴宁,工作,香港,广州,中国共产党,组织,国民党,委员,兴宁县,中共,主任,广东省,上海,毕业后,中学,广东,乡人,被选为,在广州,建国后,后任,木刻,任兴宁,鲁迅,研究,小学,村人,李振,中山大学

2020-07-16 #经典故事

兴宁市政府网

兴宁市政府网

民国,兴宁,工作,香港,广州,中国共产党,组织,国民党,委员,兴宁县,中共,主任,广东省,上海,毕业后,中学,广东,乡人,被选为,在广州,建国后,后任,木刻,任兴宁,鲁迅,研究,小学,村人,李振,中山大学

2020-07-16 #经典故事

兴宁花灯 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兴宁花灯 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花灯,兴宁,黄红,协会会长,传统,传统节日,全国,故事,广东省,北京,客家人,广东,特色,男丁,节日,节目,风俗,从兴宁,在熙,凌锋,彭建文,荣华富,责任编辑,今天晚上,湾景区,添福,中华民族,京城,代表,全村

2020-07-10 #故事阅读

兴宁花灯 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兴宁花灯 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花灯,兴宁,黄红,协会会长,传统,传统节日,全国,故事,广东省,北京,客家人,广东,特色,男丁,节日,节目,风俗,从兴宁,在熙,凌锋,彭建文,荣华富,责任编辑,今天晚上,湾景区,添福,中华民族,京城,代表,全村

2019-10-16 #长篇故事

真实故事发生在广东兴宁一个香港客家人的客家泪转转载

真实故事发生在广东兴宁一个香港客家人的客家泪转转载

二叔,祖宗,客家话,客家,香港,和二,叔公,大叔,语言,子弟,乡亲,乡亲们,亲朋,公心,客家人,家族,心情,意念,支开,时候,眼光,罪人,观念,遗训,飞机,不能够,对唔住,并不欢迎,有的还,绝对不

2020-07-17 #故事会在线阅读

兴宁这名少先队总辅导员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优秀共青团员”

兴宁这名少先队总辅导员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优秀共青团员”

少先队,活动,青少年,主题,学校,教育,学生,组织,新时代,年度,兴宁市,团市委,少先队员,老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青团员,辅导员,广东省,讲座,工作,工作中,中心小学,价值观,作用,健康成长,品德教育,大坪镇,实际,思想,未成年人

2009-12-11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