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红色故事:彭德怀在太行的故事

时间:2009-03-21

山西太行山红色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060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2 分钟。

编者按:彭德怀(1898 1974),湖南湘潭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1926年,彭德怀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22日,与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平江起义,后率部到达井冈山。1934年10月率部参加长征。后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第一方面军司令员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八路军副总指挥第18集团军副总司令、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后为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0年10月,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1952年4月回国,主持中共中央军委日常工作。1954年9月起,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74年逝世。他一生兢兢业业,敢于直言,刚正不阿,坚贞不屈,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今年10月24日是彭德怀110周年诞辰,本刊特设专栏,以示缅怀与纪念。

抗日战争时期,彭德怀作为八路军副总司令,一直带领八路军前方总部奋战在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在那些风雨岁月里,彭德怀的足迹所至,留下许多感人的故事。这些点滴平凡事,折射出他那极其珍贵的人格魅力。

战友情深

在抗日战争时期,彭德怀与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这一对亲密的战友并肩战斗,配合默契,相互关心。太行山根据地的人们总是把他俩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亲切地称呼他们为“我们的朱、彭总副司令”!

1937年9月,八路军在东渡黄河挺进晋西北途中,路过太原,总部首长住进了太原八路军办事处。彭德怀眼见日军大举进犯,太原城内一片混乱,敌特奸细猖獗,国民党内派系斗争异常激烈的形势,十分担心朱德的安全。当晚,他专门召开了保卫会议,亲自查看了朱德的住房、院子的内外环境和办事处周围的状况。然后,又布置了双岗双哨。直到朱德多次催促让他回去睡觉,他才应付着和衣躺下。

每隔一个钟头,彭德怀就要起来走到院外检查岗哨,并亲自巡逻察看一番。秋露打湿了衣服,寒气侵袭着身体,他全然不顾。他把保卫朱德和总部领导同志的安全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当哨兵劝他放心去休息时,他严肃认真地说:“总司令年纪大了,在火车上一直没有好好休息,工作又那么紧张。只要保证了他和总部机关的安全,我自己少睡点也是不要紧的。白天行军,骑在马上还是可以补充睡觉嘛!”

总部进驻五台县南茹村后,正值深秋季节。北方天气早寒,彭德怀的胃病犯了,但他一直忍着疼痛指挥部队。

朱德知道这一情况后,直接找来管理生活的一位科长,让他关照炊事人员,把彭德怀的饭菜多煮一阵,把食盐炒一下,不要直接往饭里放生盐。朱德还向大家讲述了彭德怀在长征过草地时因为吃生青稞得下胃病的经过。

彭德怀一见专门给他做了病号饭,就生气地说:“这还行?总司令那么大年纪了还吃大锅饭,我怎么能搞特殊?”

管生活的同志向他作了解释后,彭德怀说:“盐可以热炒一下,但饭还是跟战士们一道吃!”

1939年夏季,总部移驻武乡县砖壁村。当时,这个村子在日军“九路围攻”中,许多房屋被烧毁了,老百姓居住十分紧张。总部重要机关都进驻在村东玉皇庙里。

彭德怀为安全起见,安排朱德住进村北一座安静隐蔽的新窑院,自己却住在庙内的一间小祠堂里。

朱德见彭德怀住的地方很不安全,一再劝说他也住进新窑院。

彭德怀谢绝道:“我住在这里便于招呼各科的工作,你住在老乡院子里安静些,好运筹抗战大事。”

秋天,总部搬到了王家峪村。当时,

由于敌人的经济封锁,部队生活异常艰苦。总部首长和战士们一样,每天吃着黑豆,喝着高粱糊糊,穿着打满补丁的土布灰军衣。天一凉,彭德怀胃病总犯,朱德就特意让外出执行任务的警卫人员打来山鸡野味送给彭德怀煲汤喝。彭德怀得到山鸡野味后,总要问是否给朱德留下几只?如果未留,他就要给朱德送回一半来。

彭德怀不抽烟不喝酒,但因从小生长在南方茶乡,有喝茶的习惯,买不到茶叶时,就采集酸枣叶子代替茶叶泡着喝。一次,有人从外地给朱德买来一包红茶,朱德原封不动地送给了彭德怀,并关心地说:“给你一包真正的茶叶改善一下吧,总比喝酸枣叶子强吧。”彭德怀十分感动,他对这包茶叶特别珍惜,每次喝时,只放一小撮,还总要连续浸泡七八次。

有一次,彭德怀得了重感冒,发高烧,喉咙疼得吃不下饭,朱德得知后,亲自带着医生前去看他。听医生说需要白糖清热下火,朱德马上把自己仅有的一小包白糖送给了彭德怀,彭德怀深为感动。

平常的日子里,彭德怀每次外出回来,总要找人亲自过问朱德的饮食起居,吩咐朱德身边的工作人员好好照顾朱德。

1940年春暖花开之时,朱德计划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途经洛阳时接到党中央命令回了延安。因走得匆忙,他的一切衣物用具以及一些纪念品等未来得及带上,还均在八路军前方总部。

彭德怀为此特意派出了一支精悍的小部队,辗转绕道,把朱德的所需物品全部护送到延安。临行前,他还叮嘱说:“这些珍贵的纪念品是我军将士们在战场上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途中要加倍小心保护。”并说:“朱总的一财一物,哪怕是一本书、一支笔、一枚放大镜,也不能丢失损坏!”紧接着,彭德怀又用电台与沿途地区的军政领导进行了联系,让各部队协助接送。直到朱德从延安发来电报,说物品全部收到,彭德怀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忍病让药

由于敌人的军事围攻和经济封锁,八路军药品紧缺。警卫人员偶然遇到一些治疗肠胃病的药品时,总要赶紧设法买下,珍藏在身边,待彭德怀病痛时急用。

1940年夏季的一天,彭德怀得知远在黎城县西井村的老战友滕代远急性肠胃炎发作,病情十分严重。他马上通知卫生部派出最好的医生前往救治。由于放心不下,他还把自己珍藏的肠胃药全部带上,亲自前往探视。

彭德怀见滕代远脸色蜡黄,出现浮肿,十分焦急。他一面安慰滕代远安心治病,一面组织医疗力量努力诊治。

滕代远见彭德怀带了自己备用的珍贵药品亲自前来探视,心情格外激动,紧紧握着这位老战友的手道谢不止。

由于总部工作繁忙,彭德怀不能久留。临走时,他要把带来的药品全部留下。滕代远知道彭德怀也患有严重的肠胃病,身边离不了药品,就谢绝道:“彭总,我知道你的肚子也不好,这些药品你就拿回去吧,我已经不碍事了。”

彭德怀笑一笑,说:“眼下这种药很紧缺,还是给你留着吧!我的身体现在比你强,就是犯了病,我也有法子对付它。”说着,他把挣扎着想下床送行的滕代远按在床上,又把药品放在床头,然后两人依依握别。

由于来去匆匆,吃不好,睡不好,在回去的路上,彭德怀的胃病又犯了。开始的时候,他还能勉强骑在马上,使劲用手按着胃部坚持一阵,到后来,疼得脸上汗珠直冒。他实在支撑不住了,才在警卫员的再三苦劝下,在一个村子里下马休息。此时,正好有老乡经过,告诉他们村里有家药铺。于是,彭德怀在警卫员的搀扶下,来到药铺。卖药的掌柜经过仔细寻找,居然找到了几粒治疗胃病的西药片。这几片西药,使彭德怀的警卫员如获至宝,立即掏钱全部买下。

就在这时,恰巧有个老乡急匆匆走进药铺,说是家中有人害肠胃病,前来买药。药铺掌柜告诉他说刚刚已经都卖光了。买药的老乡很是失望,可又无可奈何。

彭德怀见那个老乡愁苦着脸正要离去,就叫住了他,然后对警卫员说:“把那些治肠胃病的药交给老乡用吧。”

警卫员一听急了:“那你的病怎么办?”

彭德怀十分严肃地说:“你没听见吗?他家有病人急需这种药,我们怎么能光顾自己不顾别人!”

那个老乡见这位军人主动让药,心里非常感激,拿到药片后千恩万谢地走了。警卫员气恼地哭丧着脸,蹲在一旁,一声不吭。

彭德怀看了看警卫员,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别生闷气了,去找点儿石灰来,有了石灰就可以治病了。”

在彭德怀的再三催促下,警卫员才去村里找来一小块干净的石灰。

彭德怀把石灰放进盛水的茶缸里,等水澄清后,把石灰水一口气喝了下去。喝罢,他哈哈一笑,说:“你们不要看不起石灰,其实,这东西还真有两下子呢。肠胃病发作时喝点石灰水,肚子就不太疼了。这就和民兵打鬼子一样,尽管日本鬼子看不起我们的民兵,可要是半路上突然跑出一伙‘土八路’来,真也会把他们吓一大跳呢!”

然而,石灰水并没有缓解彭德怀的病,他一路上仍然胃痛。待回到总部时,夜已经很深了。陈赓的“闭门羹”

1940年春,陈赓被任命为太岳军区司令员,当他去八路军总部彭德怀副总司令那儿报到时,却吃了个闭门羹。

事情是这样的:见到彭德怀的时候,陈赓像往常一样,恭恭敬敬地敬了个军礼。哪知彭德怀回过头来,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没有吭声,又扭过头去继续看他的文件。陈赓看彭德怀没有搭理自己,感到十分纳闷。

陈赓忙退出门来,向总部机关的同志打听究竟。“彭总今天是怎么啦?是不是跟谁生气了?”大家都回答没有。这时,陈赓便把刚才见彭德怀的情况讲了出来,这一来,不少同志也感到不解,你一言、我一语地纷纷猜测起来。因为陈赓平时大大咧咧的,有人就问他:“你是不是见了彭总后有什么不规矩的地方?”陈赓连忙回答:“绝对没有,我敬礼后看彭总没有回话,站在那里好半天没敢动一下。”人们吵吵了一阵,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时,有个细心的人发现陈赓没扎绑腿,于是便提醒说:“也许是你没扎绑腿吧?”陈赓听了,心里一震。谁都知道,彭德怀对部队的军容风纪一向抓得很严,尤其是对总部机关的干部、战士一样要求,谁要是歪戴个帽子,或是把捆草鞋的麻绳染上颜色,抑或在军装上多缀个扣子,他非批你一顿不可。陈赓于是赶紧扎好绑腿,再次去见彭德怀。

这回,当陈赓敬完礼之后,彭德怀回过头来,神情严肃地问:“你知道我为什么生你的气吗?”陈赓不好意思地回答:“是我没扎好绑腿。”“对了,就是这个问题。”彭德怀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当领导的,首先应当给战士作好表率,这样说话、发号令才能有力量。你现在当了司令员,我看到你的毛病要是不管,将来你要是回去上任了,谁还敢惹你这个大司令呀?”

看到陈赓诚恳地接受了批评,彭德怀这才和他谈起了工作。

一次讲演

1943年春季的一天,辽县(今左权县)云头底的一个山坡上,早饭之后便陆陆续续地坐上了人,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将在这里召开一次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当主持会议的野战宣传部副部长王东明宣布“今天由彭副总司令向大会作报告”时,会场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安静起来,大家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有的同志为了回去便于传达,早已做好了认真记录的准备工作。

彭德怀神情严肃、很有条理地开始了演讲。

他首先给大家分析了华北抗战的严峻形势,用了一些数字和具体事例,对整个华北敌我态势和发展趋势了如指掌,娓娓道来。大家竖耳聆听,心里亮堂了许多。

接下来,彭德怀明确地提出今后的两年是“最困难的两年”。他还进一步辩证地阐明形势发展的特点,是“胜利愈是接近,困难愈是增多”。

彭德怀通过对事实的剖析,引申出富有说服力的论断:“敌人越接近死亡,越会残暴、疯狂地对我根据地进行封锁,使今后斗争极为残酷。这不是敌人强大的表现,恰恰是敌人垂死挣扎没落失败的象征。”他还警告:“在今后物质困难增多、政治复杂的斗争中,有些人是会昏头昏脑地被淹死的。”

彭德怀讲到困难时一点都不掩饰,他说:“根据地人民旧有的社会积蓄和财富,被日军不断摧毁,已到了相当程度的贫乏,同时整个根据地的生产又在锐减。”“敌后根据地游击性加强了,地区缩小了。”

怎么样才能克服困难呢?彭德怀传达了中共北方局有关决定的精神:“主要的办法: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保持人民抗日生产的热情和积极性,这才能达到熬时间,积蓄力量,争取最后胜利的目的。”

当讲到军队要帮助农民春耕的时候,彭德怀说了一个故事:“我听说司令部机关有个规定:首长的乘马不参加运输和帮助农民耕种劳动。我就问作出这个决定的同志,他的理由是‘战马不能担任勤务劳动’。我说,‘我还要劳动,为什么马比我还要尊贵,我去劳动,它也得干活。’现在我们处在严重困难的关头,战马也得下地!”说到这里,他和大家一起笑了起来。

大家被彭德怀的讲演吸引住了,不知不觉一上午就过去了。直到附近单位的吃饭号吹响了,彭德怀才从容地结束了演讲:“困难尽管是极其严重的,但是,我们完全有力量战胜它。我看,最大的困难不是别的,还是我们有的干部不认识困难。同志啊,对困难要有足够的认识才对!”

抗日自卫队的“劳武结合”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太行山区的许多村庄都成立了抗日自卫队,发动了对侵略者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但是,开始的时候,由于缺乏经验,自卫队的活动都比较机械、简单。

一天,彭德怀在外出视察工作归来的途中,正巧碰上武乡县砖壁村抗日自卫队进行军事训练,他就在训练场边上驻足观看。

当彭德怀看到自卫队的队员们大都是拿着一些木棒互相对打几下,或是站起队练练操,既呆板又单调,毫无实战意义的情形时,心中很是不安。于是,他让领队把自卫队队员们集合起来。又让警卫员拿来一支三八式步枪,向自卫队队员们讲解步枪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同时,他还针对山地作战的特点,向大家讲解了如何妥善隐蔽自己和有效打击敌人的种种知识。

不仅如此,为了让这支自卫队迅速成长起来,彭德怀还特意派出总部从事民运工作的同志在砖壁村进行蹲点指导,帮助村干部加强对自卫队的建设。

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整顿和严格军训,很快,自卫队队员们就掌握了埋地雷、投弹、刺杀、瞄准和打靶等军事常识与技能。可是,当时步枪十分缺乏,就是八路军战士也有不少人背着大刀和红缨枪,自卫队更是连一支枪都没有。每次打靶,他们都要借用八路军战士们的枪支。

有一天,彭德怀再次来到了自卫队的军训场。这时,一个拿着木棒的小队员走了过来,对彭德怀说:“八路同志,俺们都想学本领杀鬼子,可俺们这么多人连一支枪也没有,要能给俺们几枝真枪就好了。”

彭德怀笑了笑,和蔼地拍了拍小队员的肩膀说:“噢,对木棒有意见了?为了打鬼子,想拿个厉害的家伙是不是?”他见小队员肯定地点了点头,就放大嗓门对场上的自卫队队员们说:“好!枪,可以给你们一点。不过,得附加一个条件:我先借给你们几枝,以后你们必须从敌人手里夺回来还给我们!怎么样?”

“好!”自卫队队员们一听有枪,马上活跃起来。

当天,彭德怀亲自批准,给砖壁村自卫队调拨了一部分枪支。这一下,可把队员们乐坏了,他们日夜操练,斗志昂扬,跃跃欲试,不少队员成了出色的射击手。

这年夏天,一小股日军窜到了砖壁村“扫荡”,自卫队紧密配合八路军,巧妙地把敌人引进山沟,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自卫队英勇奋战,缴获了敌人一挺转盘机枪和几支三八式步枪,受到了八路军总部和上级党委的嘉奖。

然而,由于当时人们对自卫队的性质和任务缺乏明确的认识,有些人以为抗日自卫队就是配合八路军站岗放哨打敌人,从而出现了放松生产的倾向。

一天早晨,彭德怀来到砖壁村后面的山坡上散步。太阳已经升起很高了,才有两个年轻人扛着锄头晃晃悠悠地走出村口来。彭德怀见此情景不禁皱了皱眉头。待他们走到跟前时,彭德怀问:“你们怎么太阳晒屁股了才下地呢?”他们有点不以为然,说:“就这还算俺们先进着呢,这阵儿还有人仍然赖在被窝里不动弹呢。”

尽管这只是一次偶然的相遇,却引起了彭德怀的高度重视。回村后,他找到砖壁村党组织负责人马相模说:“相模同志,咱们村的抗日自卫队搞得不错,跟鬼子作战敢打敢冲,机智灵活,还缴获了敌人的不少武器,这是应该表扬的。可是,有人当了自卫队员后,对搞生产看轻了,早上睡懒觉了,这种思想不对头。我们必须明确,抗日自卫队的任务有两条,一是配合八路军消灭敌人,二是积极搞好生产,多打粮食,支援抗战。自卫队不能光打仗不生产。搞不好生产,没有粮食吃、没有衣服穿,抗战就不能胜利。为了抗战,我们八路军还开荒种地呢。你们村干部要好好商量一下,教育抗日自卫队队员既要配合打仗,还要把生产搞好。”

马相模听了点头称是,心里暗自佩服。他同村干部们商量后,马上把彭德怀的话及时传达给每个自卫队队员。大家都说:“彭总说得对,咱们不但要多地消灭敌人,还要把生产搞好,既当战斗英雄,又当劳动模范。”

“命值钱”的孩子

1942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军寨村不足6岁的赵彩凤跟随9岁的邻居换籽姐姐,冒着刺骨的风雪费力地向漳河滩的木炭窑走去,想去拣点生炭生火取暖。但要走到那座木炭窑,得越过一条大水渠,这条六七尺宽的大水渠上仅架着一块木板供人们行走。

当两个孩子手拉着手小心地走上这独木桥时,忽然一阵风卷着雪花迎面扑来,使得她们的双眼难以睁开,于是赶忙抬起胳膊来遮挡。赵彩凤毕竟年纪幼小,心里着慌,被风刮得晃了几下,一下子就跌进水里。

待赵彩凤清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位素不相识的八路军叔叔的怀里,还裹着暖和的军大衣。

原来,赵彩凤突然失足落水后,同行的换籽当场被吓得大哭大叫起来,慌慌张张地跑回村里呼喊救人。这时,恰好有几位八路军战士路过,他们闻听呼喊声,立即不顾一切地飞奔到独板桥下。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一位中年军人迅速甩掉军大衣,二话不说,纵身跳入冰冷刺骨的水中,伸手把孩子救了出来。随即,他又不顾自己衣服湿透,用军大衣把孩子紧紧地裹住。

当村里群众闻讯赶来时,这几位八路军已经把落水的孩子抱回村口。事后,小彩凤才得知,那位跳水救她的八路军叔叔竟然就是八路军的副总司令彭德怀。

从此,孩子母亲逢人就由衷地夸耀:俺彩凤的命值钱哩,是彭老总救了她一命。

误会后的奖赏

1940年12月下旬的一天,彭德怀在一队战士的护卫下,途经襄垣,到武乡王家峪参加总部召开的重要会议。

当一行人要行近史北镇下庄村时,被此村的岗哨队员发现了。他们警惕性很高,远远地看到有一队人马从山梁朝村里走来,误认为是日军又来“扫荡”了,就大声吆喝起来:“鬼子来了,快跑啊!”这一带的老百姓吃够了日军“扫荡”的苦,听到喊声,便纷纷扶老携幼,慌不择路地向山沟里跑去。

彭德怀知道群众误会了,连忙命令部队停止前进。

南铺村与下庄村仅隔一道山沟,那里的民兵隔沟望见这支身穿黄军装的部队,又看见下庄村的老百姓四处乱跑,也以为日军又来“扫

荡”了,就开了火。

这一打,使护卫彭德怀的战士们着急起来。彭德怀见状立即命令:“迅速卧倒,谁也不准还击。”说完,他纵身一跃跳下马来,走到高处大声喊道:“乡亲们,不要打,我们是八路军,途经这里去王家峪的!”

洪亮的声音响彻山谷,民兵们见对方没有还击,才知道是自己人,闹了一场误会。

排长马新成带着民兵爬上山来,紧紧握住彭德怀的手,羞愧地道歉说:“首长,请处分我吧!”

彭德怀笑呵呵地说:“这有啥关系,误会嘛!本来,我们应事先派人打个招呼的,可考虑到一告诉你们,你们又要搞什么欢迎和慰劳了,徒然给群众增添麻烦,所以就想悄悄地过去,谁知会造成误会,反而还给群众带来了惊吓,怪我考虑不周。不过,无意中也考验了你们,警惕性还不低,也勇敢,好样的!”

马新成不好意思地接话说:“首长,差点闯下大祸,还表扬我们呢!”

彭德怀语重心长地接着说:“当然,也要批评你们。第一,你们的枪法不准,子弹都飞上了天,造成浪费。第二,战法不对。你们都直立山坡,目标太大,为什么不利用地形地貌?假若你们今天真的遇上了鬼子,像那种打法,一个也跑不掉。还有第三,应该先掩护群众转移。你看今天,随便喊一声,群众就乱跑,要是真的敌人来扫荡,我看大家都要被包围。要记住,组织群众安全转移是民兵的重要责任啊!”

彭德怀这番分析精当、透彻,马新成和民兵们听得心悦诚服,连连点头,这种结合实战事例的讲解令他们获益颇深,这堂别开生面的军事实战课让他们终生难忘。这时,一个民兵深有感触也很风趣地说道:“多亏我们的枪法不准,要不然今天就把亲人打坏啦!”

一阵笑声过后,彭德怀严肃地说:“我今天倒是感谢你们的枪法不准,但误会毕竟是偶然的,更多的是与日军进行你死我活的战斗,准确的射击才能有效地杀伤敌人。你们县独立营营长赵永堂不是号称神枪手吗?你们能不能都成为使敌人闻风丧胆的赵永堂?”

这时,下庄村的群众也都得知了事情的真相,放心地回村来了,连同南铺村的群众把彭德怀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彭德怀亲切地大声对群众说:“乡亲们,今天的误会使你们受了惊吓,对不起啦!但反过来讲,说明你们村里的民兵有着高度的警惕性,而且有胆量,不简单哩!我留给你们20颗手榴弹,500发子弹,算作误会后的奖赏吧!”

民兵们激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大家对共产党、八路军的佩服与尊敬、拥护与支持更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决心认真练好过硬的杀敌本领,齐心协心力抗击顽敌。

指导“论文”写作

夏纳是抗大总校的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八路军总部作战科当参谋,但他对分配给他的工作有点意见,心里不大痛快。彭德怀知道这一情况后,决定亲自找他谈一谈。

一天,彭德怀来到夏纳的住处,一见面就开门见山地说:“你就是夏纳同志吗?我叫彭德怀。”

一听是彭德怀,夏纳顿时紧张起来。他连忙站起来毕恭毕敬地向彭德怀敬了个礼,感到手足无措。

彭德怀看到他这个样子,温和地笑笑,尽量把神态放得随意一些,说:“听说你是从抗大总校来的,我们很欢迎。咱们这里真正有文化的人不多,很需要像你这样的知识分子前来工作。可是,据说让你到作战科你不很满意,是吗?”

夏纳局促地说:“我学的专业是工程技术,没有专门学过军事知识,我怕到作战科完成不好任务。”

“是呀,”彭德怀深有感触地说,“按照你所学的知识,本该让你去搞工程才对。但是,现在的形势不允许我们这样安排,我们正在打仗。根据地里又没有什么工程可搞,要搞也只能等到抗战胜利才行。眼下,摆在我们面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跟日本帝国主义打仗。特别是作战科,很需要一些有文化的同志去加强工作。为了对付日本

鬼子,暂时只好让知识服从抗战,你说是不是?”

听了彭德怀这番话,夏纳思想上的疙瘩解开了,心情也觉得轻松了许多。他略微思索了一下,说:“行,彭总,我服从组织决定。”

彭德怀抓住时机,趁热打铁,继续开导他说:“其实,什么知识也是从实际工作中学来的。别以为军事这门学问高不可攀,实际上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要肯学习多动脑子,许多科学知识也都是可以学习到的。到那时,你就会觉得学习军事,指挥打仗,还真有意思多了。”

为了培养这些青年尽快成长,总部机关举办了政治、军事、文化等几个业余培训班,组织机关里的干部战士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彭德怀经常抽空去给学员们讲课。他还督促他们记学习笔记,而且经常阅读他们的学习心得及笔记,指出他们学习中的优缺点。

一天,彭德怀在作战科看到夏纳写的一篇题为《论敌人的“铁壁合围”战术》的文章,心里十分高兴,便坐下来认真地阅读起来。

原来,这年夏天,日本侵略军为了一口吃掉抗日力量,对华北根据地施行了残酷的“铁壁合围”,许多老百姓惨遭杀害。后来,在八路军前方总部的指挥下,经过广大军民的同心协力,艰苦奋斗,奋勇抗敌,最终粉碎了敌人的“铁壁合围”。反“扫荡”结束之后,抗日干部战士都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夏纳亲自参加了两次反“扫荡”的激烈战斗,对学习军事知识产生了兴趣,于是,便琢磨研究一番,写出了这篇论文。

彭德怀看完文章后,对夏纳进行了适时的指导和鼓励。他说:“小夏,你这样做是很对的。实践出真知。一个青年应该好好研究点实际问题,尤其是敌人使用的那些战术,非常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嘛。不过,你写的这篇文章还存在某些片面性。你只从表面上说了一下敌人战术上的一些形式,没有从本质上明确指出敌人‘铁壁合围’战术的特点和弱点。如果能够就如何打破‘铁壁合围’战术做进一步的研究,这篇文章就会生动有力,有理有据,说得让人心服口服,产生一定的教育意义。”

彭德怀从桌子上拿起那篇文章看了几眼,又说:“另外,文章的题目也有点大,不够贴切。重新换一个标题吧。”说罢,他摸出钢笔,在原标题上边端端正正地写下了“关于‘铁壁合围’战术的研究”几个大字。

彭德怀走后,夏纳对彭德怀的话进行了反复思考,将那篇文章做了认真的修改,又拿给彭德怀过目。

彭德怀看后,感到很满意,并且适当地对年轻人夸奖了几句。这样,夏纳从实际工作和实战中学习研究军事知识的劲头就更大了。不久,这篇文章就在八路军总部创办的《前线》杂志上发表了。

彭总的“图书馆”

1941年前后,八路军前方总部驻扎在距辽县(今左权县)城南40公里的武军寺村。彭德怀提出,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要加强总部机关的学习,使大家变成有文化的军人。他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同日本侵略军作战、搞好革命工作,没有文化都是不行的。”

在彭德怀的影响下,总部机关的学习搞得有声有色。白天,山岭上、小河旁、树底下,到处都有人在学习;晚上,油灯下,甚至月光下也成了大家学习的地方。

彭德怀还经常向大家介绍学习方法,要大家努力提高写作水平。有一次,他说:“我看过《红楼梦》、《水浒传》和《聊斋志异》,这些书写得好呀!不愧是名著精品。过去能写出这样好的作品,现在就更应写出好作品来。写文章一定要接触实际。毛主席写东西,事先都是经过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实际情况的。他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又有丰富的斗争经验,所以能写出好文章来。毛主席在长征路上行军指挥作战的情况下,总是在思考问题,有时就在膝盖上或马背上写东西,我们现在的条件比那个时候好多了啦!因此,必须加倍努力学习,争取写出好东西来。

彭德怀读的书很多,除了马列和毛泽东著作外,还有《鲁迅全集》等许多其他类书籍。这些书都摆在他的房子里,除自己阅读外,还借给机关干部阅读。他对大家说:“我的书就摆在那里,你们可以借着看。但你们看后一定要还给我。”

无论谁向彭德怀借书,他都表示欢迎,问他们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并帮助借书的同志一起找书。

有时,为了检查借书的人是否认真读书了,彭德怀还会使个小“诡计”,事先用小饭粒把任意几张页码轻轻粘连起来。当借书者还书时,他就检查那几页粘连部分,当看到那几页纸分开了,就会高兴地说:“看来你从头到尾都看过了。很好,很好。”

有时,同志们去还书时,彭德怀还会当面就书的内容测试他们,请他们解释书中的成语典故,回答书中讲的一些重要问题。对方若能够答上来,彭德怀就会绽放笑容,连声说:“好!好!没白学。”若是答不上来,他就要批评几句,但最后还是要鼓励对方认真学习。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红色故事:彭德怀在太行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难忘太行红星杨红色旅游·访《太行山上》故事发生地

难忘太行红星杨红色旅游·访《太行山上》故事发生地

八路军,黎城,红色,遗址,黎城县,游客,冀南银行,武乡,武乡县,彭德怀,朱德,人们,上党,基地,太行山,旧址,树枝,红星,抗日,许彦,太行山上,八路军总部,博物馆,山西,地区,场景,峡谷,总会,总司令,敌人

2017-12-17 #长篇故事

难忘太行红星杨红色旅游·访《太行山上》故事发生地

难忘太行红星杨红色旅游·访《太行山上》故事发生地

八路军,黎城,红色,遗址,黎城县,游客,冀南银行,武乡,武乡县,彭德怀,朱德,人们,上党,基地,太行山,旧址,树枝,红星,抗日,许彦,太行山上,八路军总部,博物馆,山西,地区,场景,峡谷,总会,总司令,敌人

2014-06-18 #小故事

红色太行中相关人物的故事是什么?

红色太行中相关人物的故事是什么?

太行,山西,彭德怀,朱德,路军东,人民军队,红色,久安,危亡之际,后人,摇篮,时代精神,民族,游人,足迹,老一辈,纪念地,领袖,革命家,人民子弟兵,光耀千秋,历史内涵,太行精神,民族脊梁,渡黄河,这里是,革命遗迹,留下了

2014-09-26 #故事会

红色太行中相关人物的故事是什么?

红色太行中相关人物的故事是什么?

太行,山西,彭德怀,朱德,路军东,人民军队,红色,久安,危亡之际,后人,摇篮,时代精神,民族,游人,足迹,老一辈,纪念地,领袖,革命家,人民子弟兵,光耀千秋,历史内涵,太行精神,民族脊梁,渡黄河,这里是,革命遗迹,留下了

2007-02-06 #长篇故事

红色太行中相关人物的故事是什么?

红色太行中相关人物的故事是什么?

太行,山西,彭德怀,朱德,路军东,人民军队,红色,久安,危亡之际,后人,摇篮,时代精神,民族,游人,足迹,老一辈,纪念地,领袖,革命家,人民子弟兵,光耀千秋,历史内涵,太行精神,民族脊梁,渡黄河,这里是,革命遗迹,留下了

2019-12-15 #故事会在线阅读

红色太行中相关人物的故事是什么?

红色太行中相关人物的故事是什么?

太行,山西,彭德怀,朱德,路军东,人民军队,红色,久安,危亡之际,后人,摇篮,时代精神,民族,游人,足迹,老一辈,纪念地,领袖,革命家,人民子弟兵,光耀千秋,历史内涵,太行精神,民族脊梁,渡黄河,这里是,革命遗迹,留下了

2013-06-17 #小故事

V视频|山西长治 壮美太行——红色烽火篇

V视频|山西长治 壮美太行——红色烽火篇

长治,八路军,太行山,红色,红色文化,刘伯承,彭德怀,朱德,申纪兰,纪兰,八路军总部,旅游局,留下了,太行,光荣传统,中共中央北方局,上党,主战场,人大代表,土壤,光辉,全省,八路军总部旧址,危亡之际,后辈,子弟兵,家乡,烽火,摇篮,故乡

2020-08-19 #短篇故事

走进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重温抗战历史 触摸红色太行

走进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重温抗战历史 触摸红色太行

八路军,太行,子弟兵,抗战历史,来这里,刘伯承,彭德怀,朱德,邓小平,在太行山上,在这块,大家好,一双鞋,人民军队,八路军总部,在路上,和心,一腔热血,中都,全国,主题公园,丰碑,参观点,大合唱,地势,地方,身体,太行山,左权,山西

2015-09-20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