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开天辟地新中国 张维为讲述国旗诞生背后的故事

时间:2009-03-16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新中国的两个伟大的符号,国旗和国歌也诞生了

提示:本文共有 155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在10月7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主讲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围绕“开天辟地新中国”展开了主题演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新中国的两个伟大的符号,国旗和国歌也诞生了。

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来自上海,名叫曾联松,他不是一个专业的设计师,而是一位才32岁的业余美术爱好者,更是一位饱经战乱的热血的爱国青年,当时上海解放不久,曾联松对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充满了憧憬和期待。那年七月,他从报纸上看到了新政协筹备会刊登的征求国旗图案的通知,他决定尝试一下。然后就夜以继日地构思设计,他的灵感来自于仰望星空时的“盼星星,盼月亮”这个联想。

他决定以大五角星来象征中国共产党,以几颗小星环绕大型来象征广大人民围绕在党的周围,团结奋斗,从胜利走向胜利。但究竟应该有几颗小星,这是他当时的一个纠结。后来他读到了毛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讲的人民所包含的四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并决定画四颗小星,分别代表四个阶级,同时也可以从广义层面指整个中国人民。接下来他又反复构思,如何在这画面中在旗帜上放置这五颗星。

起初他是把大星小星都放在旗帜的中央,但给人感觉画面比较呆板,比较局促,他又反复修改,最后把五星红旗挪向旗帜的左上方,顿时给人一种视觉开阔,星光照耀大地,辉煌灿烂的感觉。他把这个设计图案的定稿就寄给了新政协筹委会。毛主席看了非常喜欢。在政协讨论国旗的时候说了这么一番话,他说这个图案表现了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

曾联松本人也收到了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给他的感谢信,上面写着:曾联松先生,你所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业已采用,兹赠送人民政协纪念刊一册,人民币五百万元。但当时500万元等于后来的500元,作为酬谢您对国家的贡献……。作为一个普通的上海热血青年的才华和奋斗,铸就了一段流芳百世的辉煌。

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是著名教育家、新中国的第一任教育部长马叙伦先生的提议。1934年,时任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领导人、剧作家田汉决定写一个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剧本,那么当时由于时间仓促,他就把自己创作这个电影的主题歌的歌词就写在香烟盒的这个衬纸上。他刚刚完成电影的故事梗概和歌词,他就被国民党政府逮捕了。

聂耳看到这首主题歌,特别是“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他被这歌词深深打动,当时聂耳才23岁,在上海联华影片公司二厂担任音乐部的主任,他是经田汉介绍加入了中共的,他不顾个人安危,主动要求为这首歌作曲。

据他的友人回忆,在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他住在离这里不远的淮海中路的一所公寓里,“几乎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一会儿在桌子上打拍子,一会儿坐在钢琴面前弹琴,一会儿在楼板上不停地走动,一会儿又高声地唱起来。”为了唱起来更为流畅,据说聂耳对歌词做了一些小小的修改,比方说田汉的原文是“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大炮飞机前进”聂耳把它改成了“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在新政协讨论国歌的时候,大家对这首曲子没有争议,但对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有一些议论,甚至田汉本人都建议可以修改一下,但梁思成、黄炎培这些人认为这个歌曲是历史产物,曲和词最好都不作修改,而且以法国的马赛曲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也同意,认为新中国要“居安思危”。周恩来当时还说:“用原来的歌词才有那种感觉。修改以后唱起来就不会有那种情感了。” 最终新政协一致通过《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随后,毛主席、周总理和大家一起放声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可惜今天找不到当时的影像资料,否则将会多么的感人。

(来源:《这就是中国》节目组 编辑:静静)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开天辟地新中国 张维为讲述国旗诞生背后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张维为:中国崛起的故事很精彩

张维为:中国崛起的故事很精彩

中国,中国模式,话语,中国崛起,模式,研究院,教授,中国道路,上海,世界,中国人,中国震撼,邓小平,学者,复旦大学,研究,文明型国家,问题,英文翻译,三部曲,人生,制度,学界,思想,智库,江苏,院长,发展,工作,习近平

2011-03-03 #经典故事

《这就是中国》开播 张维为谈中国“四十而不惑”

《这就是中国》开播 张维为谈中国“四十而不惑”

中国,节目,观众,教授,问题,真人秀,思想,形式,理论,定位,政论节目,复旦大学,主讲人,主线,研究院,模式,时政,观察者,话语,趣味,共鸣,东方卫视,四十而不惑,视频工作室,中不,专家,三十而立,个人,制度,优势

2019-09-06 #长篇故事

张维为:本国大数据被美国公司掌握后 欧洲理解了中国的网络治理

张维为:本国大数据被美国公司掌握后 欧洲理解了中国的网络治理

网络治理,中国,年轻人,美国公司,好的,时代网络,乘法,加法,声音,意义,疫情,需求,大数据,欧洲国家,才明,王闲,顾杰,复旦大学,今天下午,上海,人民,主题,作者,减法,区别,来源,新闻,媒体,心乱,学者

2014-12-07 #小故事

北大女硕士提问:为何精英有钱人都往国外跑?张维为用故事巧回答

北大女硕士提问:为何精英有钱人都往国外跑?张维为用故事巧回答

提问,中国,北大,上海,故事,电影,女硕士,好的,都会,作家,国家,导演,视频,有钱人,时候,洛杉矶,留学生,精英,竞争力,网友,美国,一个故事,很多人,理事,复旦大学,长和,个人,东西,代表,伊拉克

2010-07-18 #长篇故事

“中华文化讲堂”在剑桥大学举行 著名学者张维为讲述中国故事看好中英合作

“中华文化讲堂”在剑桥大学举行 著名学者张维为讲述中国故事看好中英合作

中国,教授,英国,剑桥大学,领域,优势,产品,制度,研究院,市场,院长,社会,经验,发展,合作,中英两国,复旦大学,中华文化,世界,一带,个人,国家,潜力,经济体,讲堂,世界上最大,上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模式,牛津布鲁克斯大学

2013-11-11 #故事阅读

张维为:中国人为什么一出国就爱国?5年后 我又对比了上海和纽约 巴黎 伦敦……

张维为:中国人为什么一出国就爱国?5年后 我又对比了上海和纽约 巴黎 伦敦……

中国,美国,中国人,移民,上海,文化,国家,纽约,生活,第三世界,巴黎,家庭,菜系,问题,世界,民族,餐馆,人数,偏好,国人,城市,手机,华人,单间,好山好水,情况,感觉,时候,法国,老外

2020-05-19 #长篇故事

新中国第一面国旗背后的故事

新中国第一面国旗背后的故事

宋树,国旗,五星红旗,一面,任务,师傅,开国大典,日凌,瑞蚨祥,缎子,永茂,实业公司,店上,新中国,央视网,天安门广场,人潮,下盘,业务科,人民日报,升旗仪式,内心,典礼,人群,北平,冉冉升起,参与者,大栅栏,大国,消息

2009-04-17 #故事大全

新中国第一面国旗背后的故事

新中国第一面国旗背后的故事

宋树,国旗,五星红旗,一面,任务,师傅,开国大典,日凌,瑞蚨祥,缎子,永茂,实业公司,店上,新中国,央视网,天安门广场,人潮,下盘,业务科,人民日报,升旗仪式,内心,典礼,人群,北平,冉冉升起,参与者,大栅栏,大国,消息

2009-10-24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