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朱大可:向索尔仁尼琴的背影致敬——谨以此文献给索氏去世九周年

时间:2009-03-12

作为作家,索氏最值得炫耀的不是诺贝尔文学奖,而是他的两度被清除:1969年11月,他被苏联作家协会开除会籍,1974年2月,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以叛国者的罪名

提示:本文共有 209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仅剩的文学巨匠之一、东正教堡垒、“俄罗斯良心”和“政治恐龙”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2008年8月3日弃世而去,留给世人一个形迹可疑的背影。

作为作家,索氏最值得炫耀的不是诺贝尔文学奖,而是他的两度被清除:1969年11月,他被苏联作家协会开除会籍,1974年2月,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以“叛国者”的罪名剥夺其苏联国籍并驱逐出境。索氏先是丧失了官方“作家”的称号,继而又丧失伟大祖国的国籍。这种身份的双重剥夺,正是这个人的最高桂冠。他是作协体制外最伟大的作家,同时又是没有国籍的伟大公民。在20世纪,还没有任何作家获得过如此奇特的荣耀。

1970年代中期,当我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时候,就偷窥了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越过“内部资料”的栅栏,他的反面乌托邦叙事令我感到震惊。一位从未听说过的陌生作家,正在用畸零的手指,痛击着中国人昏睡的灵魂,让我们闻到了浓烈的叛徒气味。

铁窗是他全部文学书

正如卡夫卡《地洞》里的鼹鼠,索氏躲藏在专制的黑夜里,以敏感的触须,率先感应着某种巨大的威胁,喊出民族苦难的真相。他擅长用最细小的字形写作,而后把这种蚂蚁天书卷起来塞进小瓶,以孩童的方式隐藏和传递。这看起来像是一种古怪的游戏,他不仅要叙写故事,还要发展出一种中世纪异教徒的生存异能,以便其作品能够在超越被捕和失踪的命运,在尘世间继续流传。这种苏联版的猫鼠游戏,为铁幕国家的思想传播学,提供了卓越的样板。

我们看到,小说就是索尔仁尼琴自身黑牢经验的语言总汇。因在一封私信里批评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这位青年军官在前线被捕,头戴所谓“反苏”罪名,在劳改营里度过长达8年的苦难岁月。铁窗是他全部文学书写的起点。他从此获得了反抗性叙事的动能。

从处女作《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到名著《癌病房》和《古拉格群岛》,索尔仁尼琴坚定地揭露专制政治对人性的戕害。直到死亡降临,他打开的嘴再也没有闭上。在豪华的雅尔塔疗养院里,到处挤满了表情谄媚的歌德派作家,他们像苍蝇一样赞美着自己所寄生的体制。而像索氏那样甘冒生命危险的作家,只有几十位之多,包括帕斯捷尔纳克在内。他们是支撑民族文学的坚实基石。他们的良知和勇气,托举起了整个俄罗斯文学。而在拥有全球最大数量作家的中国,这样的作家,据说一个都没有。

被捕就是他开始忏悔并获得神启的时刻

正是基于一种政治抗争的立场,他被视为国家的危险叛徒。1971年,索氏在公共场所被人注射蓖麻毒素,差一点丧命,但这其实只是一个小小的警告而已。三年后,他被克里姆林宫逐出国境,移居美国的偏远村庄。但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他并未高声赞美收留他的白宫,而是开始痛斥西方消费时代的道德沦丧,呼吁以基督的价值重建社会伦理。这种左右开弓的先知立场,令他在东西两个方向都失去了支持者,成为愤世嫉俗和不合时宜的批评家。

究竟是什么在支撑着这个人的独立信念,而不被各种政治势力所收购?索尔仁尼琴在自传里宣称,被捕就是他开始忏悔并获得神启的时刻。他在囚室里听到了上帝的声音。癌病房境遇还提供了另一次更重大的契机。在流放地哈萨克斯坦,做完手术的后半夜,他和另一位基督徒囚犯,展开了触电式的对话。越过无边的黑暗,病友向他低声说出福音,闪电般击中了内在的黑暗。他从此获得了毕生战胜恐惧的勇气。

索氏的终极关怀,与托尔斯泰和陀斯妥也夫斯基如出一辙。他们的三位一体,勾勒出俄罗斯文学的近现代轮廓。这是东正教文学的巨大光芒。在某种意义上,索氏就是两位先贤的翻版——不仅叙写反抗黑暗和寻找光明的先知话语,而且还擅长文学叙事(尽管索氏的文学成就远不如他的前辈,甚至不如同时代的纳博科夫)。他是孤独的民族祭司,怒气冲天地审判着这个问题倍出的世界。

傲慢的流亡者1994年从美国归来,开始向普京大帝致敬

傲慢的流亡者1994年从美国归来,开始向普京大帝致敬。这是一个富于戏剧性的激变。他把俄罗斯的衰落,归咎于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错误,同时盛赞克林姆林宫的现任主人,能够令俄罗斯重修强国地位。索尔仁尼琴甚至为普京辩解说,西方民主处于严重的危机状态,而俄罗斯不应对此草率模仿。索氏就这样背弃了恪守一生的民主信念,成为捍卫威权的政治神父。普京对此大喜过望,亲自到索氏府上造访,授予他联邦国家勋章,还把先知衰老而愤怒的容貌,张贴到全国的大街小巷。这是一场古怪的联袂演出,塑造着一对互相取暖的国家英雄。从索氏到普京,俄罗斯艰难轮回了100年,并没有走出彼得大帝的阴影。

但在自己的故乡,国家主义先知遇到了比专制更阴险的敌人——它从不囚禁作家,而只是冷藏他们。在索氏批判市场之后,市场对他实施了反审判。富裕起来的“新俄罗斯人”主宰了这个自我更新的国家。索氏著作的销售量急剧下滑,他的短篇小说集《崩解的俄罗斯》只卖出区区5000本,甚至不到一个平庸的畅销书作家的百分之一。人们在书店里已经很难闻到他所散发的气息。老先知在各地行走,发表愤世嫉俗的演说,偶尔也闪现于电视屏幕上,犹如一件沾满尘土的古董。在全球娱乐时代,先知早已丧失了“逗你玩”的功能。而这正是思想和文学的最大悲剧。2008年,他和反抗文学一起中风,死于人类狂欢的午夜。

本文图片皆来自互联网

上传与管理:杰夫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朱大可:向索尔仁尼琴的背影致敬——谨以此文献给索氏去世九周年”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我的同学——珍的故事谨以此文怀念我逝去的同学

我的同学——珍的故事谨以此文怀念我逝去的同学

母亲,同学,丈夫,儿子,上学时,内心,人们,小山村,大儿子,山里人,政策,目光,到一个,安排工作,有谁能,沉默寡言,大山上,青年点,离去了,个子,伤痛,仪式,公婆,公公,农民,军医,卤水,医院,哥哥,同学们

2020-06-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花开时节与君别——谨以此文纪念大山之子 作家汪少飞先生

花开时节与君别——谨以此文纪念大山之子 作家汪少飞先生

主席,泪光,大山,太平湖,文艺,黄山区,工作,文学,作品,创作,散文,文联,作家,生活,人生,文学创作,茅山,诗歌,作协,文友,摄影作品,专辑,主题,单位,安徽省,文学作品,月色,疫情,黄山,个人

2020-05-26 #经典故事

他还活着 活在我们的作文里——谨以此文致敬名师大家林清玄

他还活着 活在我们的作文里——谨以此文致敬名师大家林清玄

人生,浅淡,母亲,生活,林清玄,父母,精神,生命,蝶变,时候,内心,同学,大学,心态,浪费时间,理想,经历,老师,身体,口诛笔伐,一生,上身,主人,境界,太阳,学校,态度,机会,目光,纯酒

2019-05-14 #故事大全

我的母亲不一般 不孝之子 谨以此文 祝您节日快乐!身体安康

我的母亲不一般 不孝之子 谨以此文 祝您节日快乐!身体安康

母亲,时候,衣服,商场,父亲,稻谷,身体,工作,因为她,对自己,我都会,那一天,县城,东西,事情,兄弟,季节,庄稼,花生,身体状况,酬劳,到来,买年货,我开始,我发现,我的母亲,有时间,觉得自己,那个时候,这几年

2012-11-30 #长篇故事

谨以此文纪念2020年4月4日国家抗击新冠疫情灾难日

谨以此文纪念2020年4月4日国家抗击新冠疫情灾难日

武汉,中国,疫情,全国,国人,湖北,病毒,人口,全球,医疗,大城市,多国,时候,政府,区的,谭德,中国人,确诊病例,医护人员,事情,危机,口罩,图片,国家,城市,声音,大国,大部分,干嘛,情况

2017-06-18 #故事大全

挥之不去的电影故事——谨以此文纪念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

挥之不去的电影故事——谨以此文纪念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

看电影,大队,悲剧,狮子,电影,栏杆,一部电影,人们,时候,红楼梦,花园,踩死,人民会场,公社,县城,学校,师生,未婚妻,银幕,汪坝,汪天平,花凉,70年代,看电影的人,乘客,全国,办公用房,女子,师范,尸体

2013-12-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用雕塑讲述寓言故事|谨以此文沉痛悼念著名雕塑艺术家刘政德先生

用雕塑讲述寓言故事|谨以此文沉痛悼念著名雕塑艺术家刘政德先生

雕塑,刘政德,先生,寓言,花岗石,大象,全国,曾子,仙鹤,蔺相如,杜宣,黄鹤,创作,作品,大江,湖北省,雕塑作品,中国雕塑学会,中国雕塑,儿子,盲人,工作,终身成就奖,伯牙,武汉市,母亲,葛洲坝,雕塑公园,钟子期,陶侃

2015-07-13 #故事会

雾霾中的那个人影 谨以此文向 刘慈欣 以及 一碗虎骨酒 致敬

雾霾中的那个人影 谨以此文向 刘慈欣 以及 一碗虎骨酒 致敬

杨澜,气象站,站长,北京,时候,气象,论文,工作,没有时间,副驾驶,专家,他用,口罩,名字,声音,小丫头,考场,车位,影响,我知道,他自己,很多人,刘慈欣,赵刚,道光,陈文豪,工作人员,气象专家,北京大学,国家气象局

2020-09-26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