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文天祥是南宋最忠心的臣子 他用生命告诉人们什么是真正的气节

时间:2009-03-06

这时的南宋,风雨飘摇,外有强敌内有败政,几入膏肓

提示:本文共有 24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公元1234年金王朝灭亡,1235年蒙古侵宋,破唐州、枣阳,蒙宋战争拉开序幕,1236年文天祥出生。这时的南宋,风雨飘摇,外有强敌内有败政,几入膏肓。文天祥生于书香门第,受朱熹理学影响深刻,在他前期诗歌中,“三纲五常”“君臣父子”“忠君报国”等内容屡见不鲜。所以我认为文天祥有积极的入世思想,是个非常注重自身修养及道德实践之人,不管是他后来高中状元,还是起兵勤王,乃至不屈而死,都是在儒学价值观的激励下践行的。他读圣贤书,追求理想人格,可死不可降,将封建社会里的君子规范做到极致,可歌可泣。但即使这样,我还是认为,他没能脱离当时理学思想环境的束缚。他忠君,不止于忠君,宋恭帝降而天祥不降,宋王朝灭而丞相不灭,所以他忠的是国家社稷,因此必须将他与那些激于一时义气一死报君王的人分隔开来。但是文天祥忠的是天下吗?我不这么认为,毕竟囿于当时社会环境,他很难越过当代眼光。

当然,如果拿到现代来看,三纲五常早腐朽不堪,我们更该注重的确实是他与世长存历久弥新的浩然正气。文天祥仕途不顺,因得罪宠臣或被同僚排挤,致一贬再贬。他嫉恶如仇,为天立心为民立命,真儒生风范。而改变他命运的,还是德祐抗元。他的法天不息,毕生抱负,明知不可而为之的人格精神,都在彼时一一展现。

1259年,忽必烈攻鄂州不下,蒙哥合州战死,恰逢蒙古内乱,于是引兵还。1270年,蒙古再攻襄阳,准备灭宋。1273年襄、樊失守,次年度宗病故,太后号召诸师勤王。“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勤王军因陈宜中阻挠,始终无法进京,文天祥被迫出任平江府。元丞相伯颜攻常州,常州失守被屠城。朝廷一心议和,文天祥却被阻在京畿之外,1276年,伯颜进军临安,宋朝廷献玉玺请降,宋恭帝削去帝号。德祐二年,文天祥带亲信入元营谈判,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希望其退兵。这时宋朝廷已降,而文天祥面无惧色,慷慨陈词,“吾南朝状元宰相,但欠一死报国,刀锯鼎镬,非所惧也”。春秋时期常有以言退敌,以口舌存宗国的故事,文天祥天真至此。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复宋。这期间文天祥坚持不降,被监禁半月,后于镇江走脱。逃跑之前,杜浒问他如果死了有没有怨言,文天祥以手指心说,宁死不悔。

文天祥 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王炎午画像

王炎午(1252年—1324年)字鼎翁,是一位爱国青年。文天祥赣州起兵勤王时,王炎午满怀一腔报国热血,参加抗元斗争事业,作了文天祥勤王军中的幕僚,很快却因为母亲有病而回归乡里,并“躲过”文天祥部队失败捐躯或者被俘的机会。

这位当时28岁的王炎午,闻知文天祥押送船将过江西,即作了长达1800余字的《生祭文丞相文》。王氏将《生祭文》誊写近百份,“字大如掌,揭之高砌”,张贴于文天祥可能被押解经过的自赣州、吉安、榉树、南昌等沿途驿站、码头的山墙、店壁诸醒目处。还派人在各处宣读:“呜呼!大丞相可死矣……文章邹鲁,科甲郊祁,斯文不朽,可死……为子孝,可死。二十而巍科,四十而将相,功名事业,可死。仗义勤王,受命不辱,不负所学,可死。……虽举事率无所成,而大节亦已无愧,所欠一死耳……”如果“志消气馁”,“岂不惜哉”!

总之,文丞相应该死,而且要赶快死。他唯有一死方可明志,生命必须毁灭;忍辱偷生或者投降,就却意味精神的死亡。王炎午们做的一切就是为了鼓动文天祥“速死”以保持名节,这并非个体行为。那位曾经入狱探望文天祥,并给其演奏《胡笳十八拍》的道士汪元亮,也在探望过后“勉励”文天祥:“必以忠孝白天下,予将归死江南。”王炎午的行为,其实代表了当时江南在元兵铁蹄下“沉默的大多数”的道德要求,这篇祭文对当时的震动因此很大。

王炎午如此大张旗鼓地劝文天祥死去,是有着社会心理基础的。中国文化对文人的节气和女人的贞节的重视,在进入宋代以后,已经形成了一种高调的社会文化,但能够自觉实践的毕竟还是少数,多数人并不去殉难,而是劝他人为了崇高的道德价值做出牺牲。这种高调的道德要求在文天祥以前就有存在,在其后也更有发展,但是像王炎午如此大胆地直接提出,形成对文天祥的道德舆论压力,还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次。

文天祥是千古一见的英雄,但是,身未亡,却享受“生祭文”,传世千古,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只有文天祥一人了。有人赞颂王炎午的这篇祭文:“感情壮烈,语言精湛,亦属祭文中的杰作”。还有人认为:“洗练凝重,气势磅礴,对仗排列的句式使祭文铿锵有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形成的爱国主义思想浪潮,同时也体现出王炎午本人悲壮激切的忠贞气节。”

中国人内心深处有一种道德崇高下对生命的冷漠,那就是对于为敌人俘虏的士人,与被玷辱的女子,都希望能够以死守节。中国也许会善待俘虏的敌人,但不幸被俘或遭侮的自己人,如果不能迅速被杀,则最好及时自杀,以保持士人或者女人的贞节,反正是“期待”他们死掉。投降或屈服,意味着随后无尽的骂名,如果被放回来,那与屈服和变节的结果差不多,一生中也会在道德歧视中受尽屈辱。当然,希望俘虏和被侮辱的女人自杀的人,却是没有牺牲的危险的,他们“安全”地道德观望和审判,其任务只是给女人列贞节牌坊表彰,流传烈士的英雄事迹。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文天祥是南宋最忠心的臣子 他用生命告诉人们什么是真正的气节”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默写。5分 1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下的以死明志 表达自己视死如归 忠心报国

默写。5分 1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下的以死明志 表达自己视死如归 忠心报国

三峡,朝发,亭午,作者,夜分,白帝,趣味,乘奔御风,早发白帝城,清荣峻茂,夏水襄,文天祥,明志,李白,地理学家,诗文,两岸,中都,人名,作用,加点,句子,名句,声泪,巫峡,意思,忠心,朝代,江陵,林寒涧肃

2020-07-17 #长篇故事

南宋诗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现自己视死如归要留下一片赤诚忠心光耀史册的千古名句是

南宋诗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现自己视死如归要留下一片赤诚忠心光耀史册的千古名句是

...,留取丹心照汗青,视死如归,诗中,南宋诗人,光耀,伶仃洋,忠心,史册,宰相,平生,留取,朝代,珠江口,诗词,诗句,千古名句,应用在,表现自己,爱国诗人

2020-07-17 #故事会

文天祥的故事

文天祥的故事

文天祥,故事,忽必烈,文档,元军,文天,从容就义,俘虏,仕途,作揖,兄弟,公元,弟弟,文溪,状元,礼仪,臣子,这一天,可想而知,于次,于丽,元世祖忽必烈,元政府,其才,宋室江山,宝祜,宗皇帝,张弘范,战于江,文天样

2020-08-30 #故事大全

文天祥的故事

文天祥的故事

文天祥,元军,元世祖,伯颜,国家,临安,朝廷,劝降,丞相,将领,宁死不屈,人生自古谁无死,决心,天祥,谈判,向元军,朝南,留取丹心照汗青,战役,事迹,京城,地牢,忠心,我国,故事,敌人,时代,蒙古族,正气歌,民兵

2020-08-30 #小故事

文天祥的故事

文天祥的故事

文天祥,元军,元世祖,伯颜,国家,临安,朝廷,劝降,丞相,将领,宁死不屈,人生自古谁无死,决心,天祥,谈判,向元军,朝南,留取丹心照汗青,战役,事迹,京城,地牢,忠心,我国,故事,敌人,时代,蒙古族,正气歌,民兵

2011-01-23 #故事阅读

文天祥宁死不屈故事

文天祥宁死不屈故事

文天祥,元军,元世祖,伯颜,国家,临安,朝廷,劝降,丞相,将领,宁死不屈,人生自古谁无死,决心,天祥,文档,谈判,向元军,朝南,战役,俘虏,主帅,京城,地牢,忠心,我国,敌人,时代,蒙古族,正气歌,民兵

2015-01-26 #故事大全

文天祥宁死不屈故事

文天祥宁死不屈故事

文天祥,元军,元世祖,伯颜,国家,临安,朝廷,劝降,丞相,将领,宁死不屈,人生自古谁无死,决心,天祥,谈判,向元军,朝南,留取丹心照汗青,战役,俘虏,主帅,京城,地牢,忠心,我国,敌人,时代,蒙古族,正气歌,民兵

2017-11-24 #短篇故事

文天祥宁死不屈故事

文天祥宁死不屈故事

文天祥,元军,元世祖,伯颜,国家,临安,朝廷,劝降,丞相,将领,宁死不屈,人生自古谁无死,决心,天祥,谈判,向元军,朝南,留取丹心照汗青,战役,俘虏,主帅,京城,地牢,忠心,我国,敌人,时代,蒙古族,正气歌,民兵

2013-11-11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