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金刚经》中的故事—次第乞已;不择贫富 不分秽净的佛教乞食法

时间:2009-03-05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金刚经—法会因由分次第乞食是十二头陀

提示:本文共有 109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金刚经》—法会因由分

“次第乞食”是十二头陀行之一。

何为十二头陀行?(1)常行乞食;(2)次第乞食;(3)受一食法;(4)节量食;(5)中后不得饮浆;(6)着弊纳衣;(7)但三衣;(8)在阿兰若处;(9)冢间住;(10)树下止;(11)露地坐;(12)但坐不卧。

佛教头陀

按照佛陀教诫,出家比丘须每日出外托钵乞食,不择贫富,次第行乞。

传说须菩提尊者出家后,每天上午外出托钵乞食,下午随佛陀修行。但须菩提尊者行乞和大众不同,乞富不乞贫,总是一个人威仪齐整、行止安详地去寻找富有的施主,见到穷困的人家,他决不去托钵。

时间长了,其他比丘发现了须菩提尊者的奇怪行为,并提出了质疑,以为须菩提贪图美味珍肴。须菩提尊者解释说:“为什么我不到穷人家里托钵呢?因为穷苦人家的生活已经非常困难,没有多余的饮食来供养我们。我们没有能力救济他们,哪能再去增加他们的负担呢?而向富人乞食,区区一餐之施,对富者毫无压力。所以我乞富不乞贫。”

大迦叶尊者和须菩提正好相反,行乞总是乞贫不乞富。有一次闲谈时,须菩就问大迦叶说:“尊者,你乞食时乞贫不乞富,能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吗?”

大迦叶解释说:“我们是出家的沙门,守道行法,此是人间福田。我们受人间的供养,也是给他们增长福慧的机会。我向贫穷者乞食,让他们种福田,免除他们将来的穷困。”

须菩提听后,点点头说道:“乞富、乞贫,都是为了饶益众生。我们可以各行其道,其实这都是佛陀的教法。”

佛陀知道后,对他们两个人都不赞成,曾呵斥他们心不均平,不合乞食法。真正的乞食法,是不择贫富,不分秽净,严肃威仪,次第行乞。

据《维摩诘所说经》记载,维摩诘大士也对须菩提和大迦叶二人的乞食做法提出了批评。

大士对大迦叶说:“大迦叶,你有慈悲心但却尚未遍及—切,放弃对富豪之家,只专注于穷人身上。你得保持平等看待—切的原则,按照次第行比丘乞食。不执着乞食的念头而行乞食,凡入村庄里巷,心持空相,自然不会分辩贫富。对于供养的施主,不因给你多或好的食物而受大福,也不因给你少或差的食物而受小福;受施的人也不计较多少损益。这就是入佛道的正当之途,是菩萨道而非声闻道了。迦叶,如果以这样的态度乞食进食,也就不辜负人们的施舍了。”

大士对须菩提说:“须菩提,如果能对乞食作平等想,那么—切诸法也就没有差别了;如果能对一切诸法作平等想,乞食也就不会作分别想了。能以这样一种态度乞食,才可以取食。须菩提,修行成就一切诸法,但其行道又远离其法相。如果达到这一境界,你就能从我手中取食了。”

维摩诘居士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金刚经》中的故事—次第乞已;不择贫富 不分秽净的佛教乞食法”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佛教:读懂金刚经中这两个字 瞬间可开悟!

佛教:读懂金刚经中这两个字 瞬间可开悟!

事物,自性,过程,金刚经,状态,样子,诸相非相,如来,世间,悟空,现象,可以见到,因缘和合,这几个,不空,六祖慧能,由众缘,种元素,诸佛,谓所,都会,见到了,一念,佛学,大词典,佛经,佛教,大树,境界,形相

2014-11-14 #故事阅读

《金刚经》中的故事—飞行变化 旷劫寿命 自在洒脱的佛教阿罗汉

《金刚经》中的故事—飞行变化 旷劫寿命 自在洒脱的佛教阿罗汉

斯陀,阿罗汉,须陀洹,四谛,阿罗,阿那含,无漏,三结,阿罗汉果,世尊,阿那,圣道,法智,须菩提,圣者,断除,译作,我得,大智度论,杂阿含经,因果,所得,生死,汉道,罗汉,声闻,名义,成就,故名,沙门

2020-06-29 #经典故事

《金刚经》中的故事—六道四生 三界二十八天:佛教宇宙观(上)

《金刚经》中的故事—六道四生 三界二十八天:佛教宇宙观(上)

化生,庵罗,邬波,勇士,中出,鹿母,人道,国王,故事,什么是,方式,若无,夫人,王妃,畜生,饿鬼,若化生,一个男孩子,一切众生,大乘,众生,传说,佛陀,后宫,后生,商人,女孩子,孩子,河中,生者

2010-12-19 #故事阅读

佛教故事:五祖传钵

佛教故事:五祖传钵

惠能,母亲,舂米,金刚经,银子,佛经,幼时,智慧,自已,黄梅,不认识,越听越,柴为业,生其心,祖安,农村,主人,住处,停下来,六祖,劈柴,广东,家庭,天资聪颖,大意,天赋,屋里人,屋主,很富,开悟

2016-04-01 #故事大全

佛教故事:爱情的力量

佛教故事:爱情的力量

少妇,和尚,金刚经,情感,众生,开悟,有一位,爱情的力量,大得,出家人,我们俩,树林里,渡人,人类,个人,人人,假象,假设,口气,境界,妄念,实体,寺庙,往事,无限大,所感,成眠,意图,房间,挂单

2019-06-15 #故事会在线阅读

佛教:放下的关键在心 不在事!

佛教:放下的关键在心 不在事!

福报,财富,智慧,真心,天福,好事,一切法,清净心,法喜,在心,放下了,同学,做好事,众生,人间,执着,大乘,天人,我心,宇宙,慈善事业,搞清楚,方法,用法,有缘,毕竟空,苦难,障碍,钱财,金刚经

2016-07-22 #长篇故事

六祖惠能与《金刚经》

六祖惠能与《金刚经》

惠能,客人,六祖惠能,金刚经,佛教,佛法,弟子,经典,众人,佛祖,化用,著作,成佛,故事,神秀,缘法,舂米,西游记,史上最,孙悟空,祖衣,菩提祖师,岭南人,个人,传统,人名,佛性,传衣钵,六祖,地位

2012-01-10 #小故事

金刚经解读之七:众生

金刚经解读之七:众生

众生,菩萨,如来,众生相,为众生,见如来,意义,金刚经,觉悟,知行,成佛,一切众生,众生像,我们这些,是一部,都只是,于恒,将心,应众生,相本,由众生,名的,人才,人众,人行,佛像,佛经,佛教,其本质,对象

2014-08-20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