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知青故事:清贫中的快乐

时间:2009-01-16

然而,作为当年充满抱负与梦想,轰轰烈烈去上山下乡的亲历者,那一段劳累艰辛的农村生活,却给我们留下艰辛与浪漫的永恒回忆

提示:本文共有 260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知青这个特殊历史条件下诞生的庞大群体,曾经牵系中国成千上万个家庭,演绎着悲欢离合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知青已经逐渐淡化成为一个越来越遥远的陌生名词。然而,作为当年充满抱负与梦想,轰轰烈烈去上山下乡的亲历者,那一段劳累艰辛的农村生活,却给我们留下艰辛与浪漫的永恒回忆。

1975年9月8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与云霄一中毕业的8位同学来到莆美公社上坑大队当知青。随后,相继有23位同学落户上坑。起初,我们被分配在大队所属果林队参加劳动。半年后,果林队宣布解散,我们下乡知青独立组成一个生产单位,一起度过那段人生最宝贵的青春时光。

一、 灯下夜读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们下乡的上坑大队尚未通电,晚上,群众大都以煤油灯照明。众所周知,我们知青都是货真价实的无产阶级,有时窘迫得口袋里买支香烟的硬币都掏不出来。为了利用晚上的时间读书,我们便动手自制油灯,它的制作过程很简单,找个洗净的墨水瓶盛油,用洋铁皮剪一个圆盖罩在瓶口,然后,在圆盖中间钻个孔,穿一根六七寸长的棉纱搓成的小绳作灯芯,这样,一件独具特色的照明工具就诞生了。

夏天的晚上,天气异常闷热,一灯摇曳如豆,发出微弱的桔红色光芒。在没有电风扇和空调的屋里汗流浃背地读书、写作,算是一种对耐心毅力的磨砺和考验。为了防止蚊虫叮咬,我特地在脚上穿着一双厚重的高筒雨鞋,隔绝了不速之客的干扰和侵袭。某一日,当我读小说《家庭问题》中的精彩细节时,竟然手舞足蹈,一不小心把同室知青陈吉祥端来的一碗放有几片肥肉的高丽菜饭碰翻地上,虽然有点惋惜自己没有口福,但仍感到乐趣无穷。一杯清茶润喉,不知不觉进入书中构筑的境界,这时,完全忘却世俗一切烦恼和牵绊,放逐身心跟我所仰慕的杰出人物作一次超越时空的亲切会晤。直到感觉疲倦时,就起身伸伸懒腰,活络筋骨,在走廊中来回踱着方步;或者倚靠窗前,仔细聆听绿野青山传来的阵阵松涛蔗浪、蛙鼓虫鸣。这些天籁般美妙的充满营养的潮声,汩汩地灌溉着心田,是多么浪漫而富于诗情。我不禁深深陶醉大自然的慷慨恩赐。

因为自己的藏书有限,没有钱经常购买新书,要想读更多的书,只能到处借书、换书。借来的书主人限定时间归还,我只好一边读书,一边做摘录。从那时起,我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几十年从不间断。记得有一次,通过朋友辗转借来《唐诗小札》和《外国爱情诗选》两本当时算是比较稀罕的书,我真是喜出望外,如获至宝。因为对方事先讲好后面还有许多人等着借阅,必须在一个星期内归还,我花费五个晚上和白天的业余时间,工工整整地把两本书一字不漏地抄录下来。又有一次,捧读慕湘的小说《晋阳秋》,顿时被郭松和兰蓉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所吸引,寅夜时分,脑袋昏昏沉沉,趴在樟木桶支架茶叶箱的桌面上打瞌睡,头发被灯火烧焦一茬却浑然不觉。

下乡当知青的岁月,看到好诗就摘抄笔记本上,空闲时候反复朗读。一本带在身边的《唐宋词选释》,我几乎把它背诵得滚瓜烂熟。在我的影响下,知青点的大部分同学至少都能背诵几十首唐诗宋词。

那时候读书数以千计,印象较深的有《雁飞塞北》《烈火金刚》《三家巷》、《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文天祥》等洋溢着崇高革命理想和爱国激情的长篇小说。这些优秀的书籍,不同程度地让我汲取到丰富的精神营养,并且得到高尚品格的熏陶。上山下乡当知青这一段读书经历,为我后来走上文学创作道路打下牢固扎实的基础,所以我一直对命运的百般磨难心存感激。

二、 与歌为伴

农村的物质生活艰苦,精神生活贫乏,业余时间根本找不到多少消遣的地方。我们知青除了看书,偶尔打扑克,下象棋,最重要的娱乐方式就是唱歌了。

艰苦的环境中,下乡知青总是善于开采、挖掘快乐的源泉。我们相信,人的快乐幸福取决于精神的因素与内心的感知,而不是凭借外在物质的多寡。“贫穷而能静静地听着风声,也是快乐的。”这是海德尔“人要诗意地栖居”的形象阐述。“贫穷有歌声相伴也是妙趣无限的”。我们的理解和切身体会与哲人何其相似。

夜幕降临时,吃罢晚饭的知青,三三两两地散坐在四面通风的阳台上乘凉、聊天。先是有一个率先领唱,立即有人加入歌咏的行列,转眼间,小小的阳台成为知青们施展才华的舞台,成为欢乐流淌的海洋。唱歌使我们培养乐观开朗的胸襟,唱歌使我们锤炼踏平坎坷的气魄。记得我们喜欢唱的有《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我为伟大祖国站岗》《红梅赞》《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美酒加咖啡》《草原之夜》等,这些节奏鲜明,音韵铿锵,旋律流畅的歌曲,常常把我们带到激情燃烧的火红年代。

每天晚上,我们悠扬嘹亮的歌声,总是吸引许多当地小伙子、大姑娘前来围观欣赏。活泼开朗、聪慧漂亮的阿绢姑娘是个回乡知识青年,经常来我们知青点串门。在谈心时,阿绢姑娘告诉我,她会演唱许多战争年代的革命歌曲,还说凡是六七十年代广泛传唱的经典老歌更是熟悉。我听了后,庆幸自己这回敢情碰上知音了。

我们这一代人是受正统的共产主义教育的特殊群体,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及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从小时候,尤其是学生时代,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就在我们心中深深扎根。读小学二、三年级时,我就是云霄师范附属小学的一名歌咏队队员,经常排练相声、小品,编写快板、对口词,唱歌更是我热衷的业余爱好,随便唱它一百多首革命歌曲肯定没有问题。我决定找个时间跟天真烂漫的阿绢姑娘比试比试,以求证她的实力。

有一天晚上,大家在阳台上闲聊时,我带着挑逗意味邀请阿绢对唱革命战争年代的歌曲。我唱前半首,她续后半首。满脸自信的阿绢爽快应允。我们从《西江月·井冈山》《毛主席床前一盏灯》到《浏阳河》《阿佤人民唱新歌》,一首又一首紧密衔接得毫无空隙,引吭高歌使我们产生心灵的碰撞和情感的共鸣。我们一口气连续对唱了四十多首,要不是知青刘益民过来拉扯我们去吃点心地瓜粥,兴犹未尽的阿绢姑娘仍然想继续唱下去,似乎要一直唱到沉沉黑夜“抬头望见北斗星”,一直唱到“井冈山上太阳红”,照遍神州大地才肯罢休。比赛令人遗憾地暂时落幕了,但阿绢姑娘婉转深情灵动飞扬的歌声仍久久环绕耳畔,缠绵不歇。

光阴荏苒,一晃三十二年过去了。许多经历逐渐淡忘模糊,有些往事深刻烙印脑海,偶然想起仍然脸红耳热,澎湃心怀,尤其是夏夜读书,阳台放歌一幕幕生动情景,更是值得细致品咂,珍藏回味。

云霄县莆美公社上坑大队知青点知青 唐镇河修改:郑德鸿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知青故事:清贫中的快乐”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知青故事:清贫中的快乐

知青故事:清贫中的快乐

知青,故事,亲历者,大队,姑娘,同学,歌声,知青点,使我们,业余时间,公社,圆盖,小说,果林,时候,时间,歌曲,精神,营养,阳台,对唱,下乡知青,有一次,阳台上,革命歌曲,中来,刘益民,唐镇,塞北,多当

2018-03-09 #故事阅读

有哪些清贫人物故事

有哪些清贫人物故事

2017-01-08 #经典故事

名人清贫的故事

名人清贫的故事

牛顿,朱自清,大氅,母亲,舅舅,老仆,父亲,篱笆,大字典,当铺,披风,那本,韦伯斯特,一带,佛学,哲学,境遇,孩子,回家,华洋,广益书局,上钱,北京大学,到寺,鹫峰寺,乐趣,不幸,上中,一家,专业

2014-08-02 #小故事

《清贫》故事背景

《清贫》故事背景

方志敏,同志,中国共产党,敌人,江西省,出生于,优秀党员,供词,农历,创造者,叛徒,弋阳县,后代,教材,极端,组织,红十军,纸笔,领导人,抗日,教育,革命,共产主义战士,八月十三,创始人之一,可爱的中国,是我国,条件下,浙赣,监狱里

2016-09-28 #故事阅读

一生清贫1

一生清贫1

祝融,苏和,嫘祖,基督宗教,耶稣,仓颉生,仓颉,牛娃,累祖,公元,三皇五帝,中国史,中国,人物,同义词,历史,双瞳,又名,史称,后世,太阳,大司马,官名,草原,重耳,西陵氏,轩辕黄帝,公元元年,中所,传说中

2017-04-14 #小故事

清贫与富贵

清贫与富贵

保安,尊严,时候,骂人,态度,面子,富贵,陈丹青,同学,人群,保安人员,大爷,强者,服务生,经理,观众,活动,天之,戴得,洪亮,陈先生,管理人员,一间房,军人,伯伯,一身,上级指示,中间地带,个体,人格

2016-04-30 #故事阅读

周恩来清贫的故事?

周恩来清贫的故事?

总理,菜叶,饭菜,工作餐,就不会,周总理,国务院,会议,交钱,人民,饮食,国务会议,夹起,总会,碗底,猪肉,炊事员,群众,稻米,粗粮,过午,规定,食堂,饭粒,鸡蛋,黑天白日,不要吃,便做出,吃饭时,吃得好

2020-01-10 #经典故事

列子为何甘于清贫?

列子为何甘于清贫?

列子,子阳,道理,影子,形体,人们,子林,他的妻子,使者,使臣,利益,国家,妻子,宰相,客人,对子,日子,粮食,祸害,锋芒,不接受,自由自在,丘子林,列御寇,利中,才来,比别,有才,越传越,道得

2010-02-26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