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嫦 娥 今 昔

时间:2008-09-21

于是在中国,便有了满载人类希望的嫦娥仙子奔向月球美妙动人的神话故事和传说

提示:本文共有 115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地球人类的亲密朋友,她一直陪伴着人类的进化、发展与进步,见证着世间悲欢离合的同时,也让地球人类对她产生无限的憧憬和向往。于是在中国,便有了满载人类希望的嫦娥仙子奔向月球美妙动人的神话故事和传说。

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身着古典装饰,迎着皎洁的月光,在茫茫太空中,挥动着手中的红绸翩翩起舞。舞姿矫健婉约,时而似高山流水,时而如闭月羞花。舒展的广袖形成椭圆的轨道......她,就是矗立于中国航天城,象征着我国“嫦娥”探月工程艺术形象的雕塑——《嫦娥奔月》。雕塑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艺术家遥远(文元衍)。

遥远先生,本名文元衍。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艺术家、策划家、设计家。是中国历史上伟大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第二十四代传人。在先祖高尚正气精神的感召下,他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执著追求、不懈努力。数十年如一日,遥远先生终于在文学、戏剧、绘画、书法、雕塑、音乐和摄影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位痴心的逐梦人、一位激情奔放的责任艺术家。在近一年的苦苦思索中,在难忘的嫦娥一号升腾的日日夜夜里,一位圣洁而神美的奔月嫦娥逐渐清晰和鲜活。

雕塑高6.6米,宽13.2米,以316L型优质不锈钢精锻而成。光色如银、亮洁如镜。圆润而圣洁、刚强而柔韧、处处显现了工艺加工的成熟与精湛,时时感动于锤磨打造的智慧与艰辛。

又看,雕塑凸面如月光飞泻,凹处寓科海谜念。一波三折,凹致。大的体态,小的细节,律动中涌现着中国航天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升腾里展示了中华民族大和谐的现代气派。

《嫦娥奔月》被安放在中国航天城的广场上。这里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所在地。

不难看出,作品独具慧心。创作激情奔淌在现实与梦境之中、东方与西方之中、传统与现代之中。更将一腔热血、万般情愫倾泻在这尊无言胜有言,冷峻更温情的大作之中。

天上一个“6”,地下一个“6”,“嫦娥奔月”四字“36”划,“66”大顺,喻示着嫦娥工程在未来的绕、落、回的科学探测中一帆风顺。

遥远艺术中心的艺术家们,以其独特的精妙构思和灵动的艺术语言,塑造了科学与艺术融合的“嫦娥奔月”。用博大的东方智慧和高超的工匠技艺,艺术地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崇高境界和理想追求。

嫦娥今昔叹

遥 远

广寒宫,玉镜冷,

万万千千载。

乡愁苦,悲思盈,

岁岁月月在。

嫦娥我,叹息长,

无言有金蟾,

吴刚他,空砧桂,

花儿偏不败。

小玉兔,

知音相慰送甘果,

却难解,

婵娟情深不尽爱。

啊,

月已圆,

人间把酒邀明月,万众当畅怀,

女儿迟,娇娥寂,

长袖展难开。

忽听那,礼炮鸣,

神州放光彩。

只见那,双臂展,

嫦娥一号来。

容颜美,神韵悦,

绕月圈圈快,

乡音甜,英姿飒,

祝福声声在。

嫦娥喜,

挥泪万里舞长空,

舒广袖,

有道千般发感慨。

啊,

祖国兴,百姓乐,

中华英杰开新篇,

探月多豪迈,

和谐至,盛世福,

娥女双双采!

2007年12月2日于北京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嫦 娥 今 昔”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