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来了 2020市州中考作文名师解读(株洲 湘潭)

时间:2008-09-08

文内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地名、否则扣分

提示:本文共有 42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湖南2020年中考作文真题(株洲卷)

请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内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地名、否则扣分。

题目:在路上

试题解析:2020株洲中考作文命题解析

饶 婷(中学高级教师,株洲市初中语文学科基地主持人,株洲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株洲市外国语学校校长。)

2020年株洲中考作文题“在路上”,乍一看,可以说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一是作文题来自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实践,包括今年的字音字形、口语交际材料、课内文言文阅读题材料均来自于教材,体现了株洲中考落实统编教材的方向与要求,改变过去“教考分离”的状况;二是纵观往年,无论形式上是命题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株洲中考作文向来强调突出“我”的精神成长这一主题。今年这个题目继承了往年的主题,但审题难度较小,写作范围更加宽泛。

在好写的基础上,如何写好是使文章脱颖而出的关键。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审题立意时可在“路”的前面填空,“在路上”既可指实实在在的具体的“路”,如回家路上,上学路上;也可以化实为虚,在写作路上,交友路上、学习路上、成长路上、追求路上等,通过采取“第三方来意”的方式,确定合适的立意,避免千篇一律。“在路上”注重过程的描绘。无论是在哪一种路上,都可以体现“精神成长”这一主题。

选材方面,如果突破“我”的思路限制,选材的天地更加宽广。考生可在学习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等无数个“在路上”的点点滴滴,选择与主题契合的,感触最深的,或是最能打动你我的,最能够不落俗套的素材来写。

最能打动阅卷老师的,则是“在路上”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也就是作文所考查的考生的思辨素养能力。考生动笔前,可以将“在路上”反复补充为一句话,如应该怎样的走在路上?为什么要这样走在路上?为什么要走在这样的路上等。带着问题去撞击生活,去审思生活,去感受生活中的人情人性的美好,理解生活的本质、生命的真谛。将你独特的思考和感悟写下来,你的文章就不仅只是表层的“在路上”,而有了深层意义的挖掘。

从体裁上说,这样的题目更适合写记叙文或散文。记叙文的语言生动起来靠具体的描写和细节的添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写实”与“虚构”需要巧妙的结合。如果考生能够在写作技巧方面做一点文章,化直为曲,制造一点波澜,恰当的运用倒叙或插叙,这样的文章就更能吸引阅卷老师了。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同学也可以选择散文的形式,只是做到“情趣”与“理趣”兼顾,就很考验考生的写作功底与思辨能力了,这样的文章也定会不俗。

试题解析 题目特点:贴近生活,关注成长

洪跃强(株洲景炎学校语文教师)

本次作文命题沿用去年的全命题方式,审题难度要比去年的题目小,选材范围明显比去年的题目大,命题者除了考虑了新冠疫情的影响外,应该还有其他的考量。

去年的中考题《从此改变》有两个难点,一是中心必须指向“改变”,二是必须有改变的变化时间点和对比点表现,选材面相对较窄。而今年的《在路上》审题几乎没有难度,虽然“路上”有用脚走的路和人生道路这两重含义,大部分同学都是可以意会文题内涵的,选材也比较容易,因为“路”的两种意义表达都是可以的。

语文考试不是要把学生考怕,写作文不是要把学生难倒。我以为,今年株洲的作文题比以往更人文。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这个人文。

一是关注所有学生。文题贴近学生,让所有学生都有话可说,给予每个学生说好话的机会,然后在大家都能说的起点上去发现说得更好的学生。我以为,今年中考作文题起到了一个好的导向作用。

二是关注全领域生活。文题涵盖学生的每一点努力和进步、每一点挫折和教训、每一点观察和发现、每一点友善和温暖……在学生成长历程中,所有指向真善美的人、事、物、景、理都可以入文,选材面不可以说不大。这样,学生可写的材料多,有利于他们抒写灵性,表达真情。

三是关注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作文不是阳春白雪,不应该是少数人的狂欢。所以作文必须回归生活本源。生活有多大圈子,作文就应该有多大范围。作文要表现生活,作文可以反哺生活和美化生活。这就是大语文大作文教育应该有的样子。

写作误区:主角不明,中心模糊

本次作文,落点最好是故事。最好讲一个故事,讲好一个有波折、有思考意义的故事,因为故事才能吸引和打动人。但在讲故事时,作文也可能会出现一些误区。第一个误区,主角不明。故事一定要扣住核心人物写,人称可以是“我”或者第三人称的人物,如果主体人物不清晰,就会导致叙事的松散。要避免犯这种错误,一定要在审题时非常明确的知道要写谁在怎样的路上做了什么,并且在写作时一直扣住主人公展开故事。第二个误区,就是中心模糊。本次中考作文题没有主题指向,但作文中一定要有鲜明的主题指向,尤其要注意在文章的结尾用几句议论性的句子,写出故事的意义和思考,扣题作结,深化主题。

如果说去年的《从此改变》只是指向学生人生路上的一个领域,今年的《在路上》则指向学生人生路上的全领域。应该为这样的作文题点赞。

湖南2020年中考作文真题(湘潭卷)

①鲁迅:“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②陶行知:“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

③罗伯特·弗罗斯特:“树林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了较少人走的那一条,从此改变我的一生。”读以上三位名人名言,自选角度写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试题解析 从阅读出发——谈2020 年湘潭市中考作文

周文洪(湘潭市湘钢一中高中部语文教师)

2020年湘潭市中考作文,中断了以前中考必考的“半命题”或“命题”作文的考法,加大作文考核力度,依托中考评价体系,加强语文思辨能力考查。在我看来,试题设计面向语文教学实际、面向学生阅读实际、面向学生思考实际,极具启发性。但毫无疑问,对广大初中学生来说,阅读能力要求更高,审题难度加大。本文单就审题来谈谈个人一孔之见。

这里,强调一种基本功:从阅读出发,读懂每一句。要弄懂每一句表达的侧重点。

1、第一句话出自鲁迅的《故乡》,原文如下: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探究原意,我们可以从其中生发出这些观点:虽然实现梦想的路途困难重重,但总需要人去实践、去探索甚至“不惮于前驱”,才会有实现的可能。

这则名言重在实现梦想要付诸实践,在“路”上要拿出实际行动,不能光喊口号。

2、第二句话出自陶行知的《创造宣言》,原文如下: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仑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

从这则名言出发,表达的是充满勇气的去实现梦想,拥有大无畏的精神,无所畏惧、一往无前,侧重“路”上的勇气和无惧。

3、第三句话:树林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了较少人走的那一条,从此改变我的一生。

选自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The Road Not Taken"(《未选择的路》)。

原诗全文展现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处在十字路口时难以抉择的心情。当中诗人并没有直言两条路代表什么,他所阐明的是抉择本身,诗歌描绘的是一个面临抉择的人和他进行抉择时的心态。

节选诗句传达出这样的人生哲理:人生就是在许多不同的道路中选择,不经意的选择可能改变了你生命的轨迹。无论如何,多年后回望之时,希望你不会后悔,因为那是你所做出的决定。

因此这则名言传达的是路上的选择的问题。

以上三种理解,用于解读本次命意,皆可成文章。

综述:尽管本次试题对广大的湘潭市中考生提出了挑战,但是,让所有学生把目光投向语文阅读,观照生活,关注思考,引导批判性阅读和辩证性阅读,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尝试。

试题解析 浅谈2020 年湘潭市中考作文

陈丽柯(宁乡市长郡沩东中学教科室副主任,语文教师)

一、审题立意

2020年湘潭市的这道作文题,审题难度并不大,三句名言有两句选自教材,并且都含有“路”字,其中有自然之路也有人生之路,考生很容易就能挑选出关键词。

第一句选自鲁迅的《故乡》,“路”引申为希望之路,有了希望不去奋斗就只是空想,还要始终如一的去奋斗,去追求,去坚持,才会实现。

第二句选自陶行知的《创造宣言》,虽然没有学过,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找到关键词“勇气”,在山穷水尽,陷入绝境之时,仍要有勇气去披荆斩棘,开辟新的道路。

第三句选自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这里的路便是人生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犹豫不决,但无论如何选择,我们终究会选择其中一条路,在做决定之前要慎重,做完决定之后便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未知的挑战。

结合课内所学以及提取关键信息,我们就可以将立意集中在: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坚守信念,勇于创新,敢于挑战,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

二、选材构思

选材上,可以从多角度着眼。

首先可以站在自身的角度写人生“小路”。这里可以分成两个维度:一是求学之路,在学习中有得有失,有喜悦也有教训,该怎么去面对一次次的受挫?该如何做到坚持不懈?该如何看待付出与回报?二是成长之路,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写入成长的足迹中,可以是有关于不忘初心的坚守,有关于兴趣爱好的梦想追寻,有关于不随波逐流的勇于创新,有关于默默承担责任,勇于担当等话题。在叙述具体事件时,注意情节的起承转合,环境的烘托渲染,故事转折点和动情点的特写,以凸显人物精神,揭示主题。

其次,可以站位更高,格局更大,跳出小我,走向更广阔的“大路”。不把思路局限在“我”这一小小的个体上,可以纵观历史,体察现实社会。比如历史上那些伟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的屈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陶潜,“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周敦颐,他们坚守理想,走自己的路。现实社会中那些科研人员,如为了治愈疟疾,执着于千百次的实验,最终成功提取青蒿素的屠呦呦;疫情肆虐之时为人民筑起生命防护线的医护人员。当然还可以上升到国家政策,如另辟蹊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坚持改革开放,当下提出的一带一路。这些人生之路,精神之路,国家之路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素材,而这些选材就更适合写议论文。

总之,“路”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主题,既可以写出“小路”的柳暗花明,一波三折;也可以写出“大路”的胸怀和气魄,突出所写之“路”的含义,就可以是一篇考场佳作。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来了 2020市州中考作文名师解读(株洲 湘潭)”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来了 2020市州中考作文名师解读(株洲 湘潭)

来了 2020市州中考作文名师解读(株洲 湘潭)

作文,学生,在路上,中考,生活,选材,审题,文章,故事,作文题,株洲,命题,指向,题目,试题,湘潭市,考生,人生,勇气,难度,主题,名言,教材,精神,立意,误区,陶行知,鲁迅,有关于,每一点

2013-05-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名师视点》郑州八中名师点评2020年河南省中考作文

《名师视点》郑州八中名师点评2020年河南省中考作文

危机,河南省,学生,中招,故事,作文,疫情,形式,议论文,郑州市,个人,国家,层次,态度,我国,机遇,老师,语文,对学生,一直以来,主题,优质课,代表,人生,卷上,命题作文,差异化,文化,心态,权利

2012-07-02 #短篇故事

中考作文|晋派名师竞写2020山西省中考作文

中考作文|晋派名师竞写2020山西省中考作文

外婆,翠玲,傻蛋,藏在心底,申纪兰,孩子,山西省,时候,时代,芳香,媳妇,橱窗,花朵,衣服,生活,小乌龟,保安,劲儿,弟弟,标本,爸爸,风雨,风范,土地上,风雨中,一家,人们,太原市,女儿,客人

2017-09-28 #长篇故事

来了 2020市州中考作文名师解读(湘西卷)

来了 2020市州中考作文名师解读(湘西卷)

初中,题目,故事,生活,文体,湘西州,眼泪,中考,中学,作文题,学生,方向,考生,辣椒,一笑,微微,作文,书桌,人们,内心,办公室,回味,双颊,形式,情感,意识,文章,湘西自治州,特点,滑下

2010-12-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2019中考名师指导 中考满分作文一定关注这四件事 建议家长收藏

2019中考名师指导 中考满分作文一定关注这四件事 建议家长收藏

考生,中考,时候,文章,题目,语文作文,内容,打草稿,整体,作文,开头,文采,考试,写作技巧,仔细分析,情况,技巧,方式,老师,过程,考核,满分作文,精雕细琢,虎头蛇尾,在进行,和意,好的,好印象,一面,审题

2007-12-28 #故事会

初中:中考满分作文范文及名师点评

初中:中考满分作文范文及名师点评

作文,资料,同学,小学,情况,成就,方法,大国学,东拼西凑,好得,好一,分数,修辞手法,再加,关系,写作方法,出处,基础,右上角,同学们,国学,回复,文章,头像,好作文,字数,建议,文末,老师,细节

2019-07-29 #故事会

来了 2020市州中考作文名师解读(怀化 衡阳)

来了 2020市州中考作文名师解读(怀化 衡阳)

作文,不一样,学生,变化,中考,命题,生活,文章,父母,故事,老师,语言,形象,衡阳,部分,题目,风雨,主题,怀化,同学,学校,引文,形式,怀化市,护佑,无忧,材料,标题,疫情,精准

2014-04-08 #短篇故事

名师预测:2020年中考作文题目(含思路指导与例文)

名师预测:2020年中考作文题目(含思路指导与例文)

作文,中考,资料,秘籍,高分,辛辛,名师,一直以来,亚历山大,语文,所在,基础,典型,作文题目,例文,同学们,右上角,命题,感觉,好作文,头像,开头,完整版,标题,材料,文档,结果,结尾,篇幅,私信

2009-08-25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