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木兰辞》到《木兰从军》 为何我们如此喜欢花木兰?

时间:2008-04-24

而其现今所有影视形象和戏剧形象改编的木兰从军故事,都是出自于公元7世纪南北朝时期乐府诗集当中的木兰辞

提示:本文共有 326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历史往回追溯,很难找到《木兰从军》最早的故事源头。而其现今所有影视形象和戏剧形象改编的《木兰从军》故事,都是出自于公元7世纪南北朝时期《乐府诗集》当中的《木兰辞》。

从诗句再到戏剧,再到电影,直至电视剧,在一次又一次更为深入,并且不同的叙事模式之中,《木兰从军》的故事如此的具有生命力,并且拥有如此大的受众群体。

在《木兰从军》故事之上,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地位,女性独立和女性社会身份等各方面的问题,甚至家国关系和君臣关系等也都包含在这短短几十行的诗句之中。

本文从花木兰这一主题IP出发,重启主题叙事,文化表达和女性独立方面展开论述,揭开花木兰这一著名IP为何直至现今,依然长盛不衰,甚至被频频改编和重新创作的原因。

01

《木兰辞》:“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原文《木兰辞》中,全是一开始就说明木兰为何替父从军,着重是从传统伦理道德方面来表达,作为子女的木兰在战争年代,对父亲的孝道形式的呈现。

代父出征的木兰在“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上战场杀敌和保家卫国的历程之中,所获荣誉和忠诚的评价并未进行具体描述。

但是传统儒家文化当中,带有鲜明的家国色彩的忠孝两全状态,在一个女性身上呈现出来。

在传统文化的表现之上,主要是以男性所构建的家国同构意识作为中心,女性一般都作为附属形象,在家相夫教子,织衣做饭。

而在木兰战后获得功勋回家之时,所描述的一家其乐融融的状态,即对于家庭观念的更为深入的表达,长幼有礼的家庭状态和人伦美好的期盼,在这一刻被浓缩成为两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02

豫剧《花木兰》与动画电影《木兰》:不同文化背景下,相同的男女平等诉求

最早在1956年时,刘国权执导的豫剧影片《花木兰》就已经开拍。

这部戏剧与影视两相结合的影片具有着鲜明的女性解放色彩,宣扬男女平等这一最为基本的女性要求。

这部影片之中,花木兰女扮男装以男性形象进入社会,并且代父从军,获得战功名禄这一过程本身,是在本质上宣扬出女性在社会之中的地位,在国家安危之中的能力,肯定了女性追求独立的心态。

就像这部豫剧影片中有一句话“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充分表现出花木兰所代表的,女性能顶半边天这种鲜明的女性解放意识。

不同的是,在美国文化土壤中改编而成的动画影片《木兰》具有了比豫剧影片更为深刻的女性主义的色彩。

与我国古代女性待守闺中的状态,在影片之中的木兰却以高头大马,并且在街上抛头露面的形式,分明的呈现出不同文化背景之中女性不同的观念。

美国动画电影《木兰》中,作为家里的唯一的女孩,性格脱离了扁平化的行为语言,而是以我行我素和又富于爱心与侠肝义胆的形象之中出现。

幼时看到小男孩欺负小女孩时出手相助,打抱不平。不愿去压抑作为女性的本性。不去遵守传统的三从四德,甚至敢于反抗父亲进军这一决定。

并且在美国拍摄的这部迪士尼动画《木兰》之中,从刚开始,木兰就并没有在我国文化话语权之中所出现的女性主内的色彩,而是直接表达对于自我解放的倾诉和自由的呐喊,有着极为强烈的自我解放意识。

并且《木兰辞》中所出现的替夫出征,仅仅是因为父亲不方便出声,在美国动画影片之中却变成了不仅是为父出征,更多的是去释放真实自我的旅程。

他不仅仅只是为尽孝道,更想证明一个女性所具有的独特能力,解放自己的身心,寻求女性在社会之中的价值认同。

美国影片《木兰》之中,作为一位女性,木兰并不是大多数男性一般流于世俗,而是以更为严格的要求,去对待自己的初衷。

在日常训练之中,木兰比男性更为勇敢和敏锐,在战争之中,动画电影《木兰》之中,她也是发挥自身独特的智慧,并且拯救了作为男性的战友。

另一方面的不同在于,《木兰辞》中的木兰在整个从军阶段从未被人发现自己是女性,但是在动画电影《木兰》之中,木兰是以女性的身份完成拯救世人的使命,获救的满朝文武都跪谢木兰。

这些行为明显在我国古代从不可能存在,是在不同的文化意识和背景之中,所产生的另类艺术形象,不仅超脱了男性桎梏的社会地位,更是塑造出具有着独立意识的女性巾帼英雄的形象。

展现出木兰冲破世俗偏见,在能征善战的锐气之外,实现了自我确证价值,明确的表现出女性主义所具有的鲜明男女平等诉求色彩。

03

“花木兰”不变的内核:忠孝意识与人性解放

虽然西方文化背景之中,改编而成的动画电影《木兰》与原著来讲产生了许多变化,但是最为核心的内容依然没变化——对国家的忠,对父母的孝。

“忠孝意识”在木兰这一著名IP之中自生成直到现今,不管是如何改变和如何变化,依然是作为精神内核出现。

忠孝之心呈现的第一方面就是为国家而去努力上阵杀敌,获得荣耀。而孝的一方面因为看见父亲老迈并且无长兄的情况之下,勇敢的以女儿之身,作为男性身份出征。

背后是女性不被获得承认和不被认识的勇气与决心,这部影片依然作为经典,在《木兰辞》的改变之中出现。

另一方面,其所宣扬的女性独立,在我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生长出来的木兰,与美国表达形式中所生长出来的木兰也就有着不同。

家国精神背景之中,我国影视形象中的木兰最终是以封建社会之中的血缘伦理关系,作为其延伸,家国终究比个人更为重要,而为大局着想的想法,和“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都是在美国动画影片《木兰》之中难以被宣扬的爱国主义精神特质。

迪士尼影片《木兰》所宣扬的更多是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为其根基的人性解放。正如这部影片片末歌曲所说的,“我眼中的我自己,每一天都相信活的越来越像我爱的我自己”。

在刚入军营时,因为新兵训练当中所呈现的不适应和武艺不精等方面,木兰备受男兵打击,但是却在不断的自我超越和自我胜利之中获得成长的时刻——个人的力量被扩大。

对于爱情的独立和思维的独立,更为的强调其所具有的个人发展和成长色彩,已不同于我国传统文化中提倡的儒家中庸之道。

04

“花木兰”的变与不变:从“神话”人物到平凡儿女

不同的作品改编和媒介变化之中,所呈现的重点也有着不同。

《木兰辞》和《木兰从军》之中,并没有感情元素的出现,更多的是征战沙场和建功立业到之后的功勋卓越,荣归故里的繁华,和放弃一切荣誉回到家乡的淡然。

在这其中所出现的木兰,更多是神话一般的,没有现实色彩的僵化形象,似乎他不需要一些人所具有的情感的表达和心理的变化。

而在美国电影《木兰》,和我国2009年拍摄的《花木兰》,都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情表达。

虽然这两部作品之中的最终感情结局并不相同,但是所具有的个人情感和生命力更为的绵长和现实。

无论是美国拍摄的《木兰》,还是中国拍摄的《花木兰》,根据时代的不同和文化背景的不同,都有着其自身的特色,来去填补最早的《木兰辞》当中所没有点出的一些内容。

忠孝文化与家国同构,背景之中的中国“木兰”,似乎更追寻在社会之中的成功和个人地位的转换,更为重要的是在道德之上,如何去面对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国家,自己背后所期盼和看到的和平的未来。

而美国文化背景中产生的木兰,更多的是如何去追寻不同的自己,如何突破过往的自我,在心灵上的挣扎和变化,及其感情之上的追寻和成长都,是以不同文化背景之中的理解来去表达。

05

后现代视域中的花木兰:女性解放意识的表达

一个女性的成功,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自我成长,更多的是在社会背景,在家国文化之中所获得的成功。

在理解女性自我成长和女性解放的时候,我们所获得的视角似乎不能仅仅停留于类似于我国的“神话式”的女性形象,脱离每一个具体的人。

也不能仅仅只是单纯的对于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塑造,而完全摒弃社会文化背景。

随着历史的变迁,《木兰辞》的原型故事被更多的加入现代化和更为后现代主义形象与色彩。

女性以女扮男装的方式,进入社会生活,承担男性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女性自我价值的确证,更多的是让我们反思在男性为主导的社会背景之中,女性到底如何才算是成功?

在被男性占据的保护与成长的领域之中,女性如何保卫自己的解放和权力,这些都是需要继续思考和理解的一些方面。

追根究底,不同的花木兰背后,是每一个在思考平等,思考解放的女性在苦苦思索,这种思索本身,就是最为有益的成长方式。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木兰辞》到《木兰从军》 为何我们如此喜欢花木兰?”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花木兰从军的故事

花木兰从军的故事

花木兰,木兰,将军,黄河,伙伴,可汗,柔然,公元,北魏,归德府,故乡,碑文,苻坚,郭镇,木兰辞,天子,尚书郎,千里足,商丘市,东市,人们,僧人,军书,军情,北市,南市,商丘,年间,多难,大点

2020-06-18 #长篇故事

花木兰从军的故事

花木兰从军的故事

花木兰,木兰,将军,黄河,伙伴,可汗,柔然,公元,北魏,归德府,故乡,碑文,苻坚,郭镇,木兰辞,天子,尚书郎,千里足,商丘市,东市,人们,僧人,军书,军情,北市,南市,商丘,年间,多难,大点

2020-06-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花木兰从军的故事

花木兰从军的故事

花木兰,木兰,将军,黄河,伙伴,可汗,柔然,公元,北魏,归德府,故乡,碑文,苻坚,郭镇,木兰辞,天子,尚书郎,千里足,商丘市,东市,人们,僧人,军书,军情,北市,南市,商丘,年间,多难,大点

2020-06-18 #长篇故事

花木兰从军的故事

花木兰从军的故事

花木兰,木兰,将军,黄河,伙伴,可汗,柔然,公元,北魏,归德府,故乡,碑文,苻坚,郭镇,木兰辞,天子,尚书郎,千里足,商丘市,东市,人们,僧人,军书,军情,北市,南市,商丘,年间,多难,大点

2020-06-17 #故事阅读

花木兰从军的故事

花木兰从军的故事

花木兰,木兰,将军,黄河,伙伴,可汗,柔然,公元,北魏,归德府,故乡,碑文,苻坚,郭镇,木兰辞,天子,尚书郎,千里足,商丘市,东市,人们,僧人,军书,军情,北市,南市,商丘,年间,多难,大点

2020-06-17 #短篇故事

花木兰从军的故事

花木兰从军的故事

花木兰,木兰,将军,黄河,伙伴,可汗,柔然,公元,北魏,归德府,故乡,碑文,苻坚,郭镇,木兰辞,天子,尚书郎,千里足,商丘市,东市,人们,僧人,军书,军情,北市,南市,商丘,年间,多难,大点

2020-06-18 #小故事

花木兰从军的故事

花木兰从军的故事

花木兰,木兰,将军,黄河,伙伴,可汗,柔然,公元,北魏,归德府,故乡,碑文,苻坚,郭镇,木兰辞,天子,尚书郎,千里足,商丘市,东市,人们,僧人,军书,军情,北市,南市,商丘,年间,多难,大点

2020-06-17 #短篇故事

花木兰从军的故事

花木兰从军的故事

花木兰,木兰,将军,黄河,伙伴,可汗,柔然,公元,北魏,归德府,故乡,碑文,苻坚,郭镇,木兰辞,天子,尚书郎,千里足,商丘市,东市,人们,僧人,军书,军情,北市,南市,商丘,年间,多难,大点

2020-08-20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