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关于余秋雨读书名言的故事

时间:2008-02-06

关于读故事的名言

提示:本文共有 234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关于余秋雨读书名言的故事发布时间:2015 07 27 来源:名言网 浏览:556

余秋雨读书的名言

年轻人要不要读书?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这儿的人都不识字,妈妈从外面来了,她是这儿第一个识字的人,此后办起了识字班、学校,学校有个图书室,书不多,老师定下一个苛刻的制度,要写100个毛笔小楷才可借得一本书.读书使人认识了外面的世界,现在我们家乡的人已经很富裕.

有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是靠社会关系、机遇、方向的正确选择等等,我认为都是次要的,我觉得,很多时候是一个人偶然看到的几本书,从这些书里面的某些地方获得了力量,从而把他拉出了平庸.只要跨过山坡,人生就不一样了.

努力读第一流的书

读书的横向并不最重要,纵向才是重要的.所谓横向就是指各个专业,理工农医等;所谓纵向就是指梯度,所谓的一、二、三流.各学科的最高等级都是合在一起的.

像爱因斯坦去世前,有人问他感到最遗憾的是什么?他说的不是再也不能研究相对论了,而是说再也不能欣赏莫扎特了.

从事什么专业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找最高等级,要寻找“山顶”,“山顶”也许永远不会到达,但光辉会一直照耀着你!

看和自己有缘分的书

有人认为自己出生的地界,国家等等会决定自己的喜好.其实是错误的,出身并不决定你和什么有缘分,也就是和谁有同构关系.文学无国界,文学是不等同于社会学的天域.比如,安徒生是丹麦人,丹麦语也是一个小语种,但世界上很多人都喜欢他的作品.所以,你可能喜欢欧美的、日本的作家,也可能喜欢非洲的.在阅读中,寻找和自己有同构关系的书,其实,也是在寻找自我.

①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一个人如果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平庸,那么今后要摆脱平庸就十分困难.

②何谓平庸?平庸是一种被动而又功利的谋生态度.平庸者什么也不缺少,只是无感于外部世界的精彩、人类历史的厚重、终极道义的神圣、生命涵义的丰富.而他们失去的这一切,光凭一个人有限的人生经历是无法获得的,因此平庸的队伍总是相当庞大.黄山谷说过:“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这就是平庸的写照.黄山谷认为要摆脱平庸,就要“用古今浇灌”.

③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④如此好事,如果等到成年后再来匆匆弥补就有点可惜了,最好在青年时就进入.早一天,就多一分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青年人稚嫩的目光常常产生偏差,误以为是出身、财富、文凭、机运使有的人超乎一般,其实历尽沧桑的成年人都知道,最重要的是自身生命的质量,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

余秋雨读书的故事:

余秋雨是着名的文化学者,他的《文化苦旅》和《中国文脉》丛书,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书中对中国文化深刻的反思和认识,让许多人追捧.可你们知道吗,这与余秋雨先生的幼年读书时光有密切的关系.

余秋雨的童年是在余姚县桥头镇度过的,乡村的生活简单、清贫而又快乐.从上海来的母亲几乎是村里唯一的文化人,在村子里开办了一个免费的识字班.儿时的余秋雨跟在母亲身边玩,竟然也认识了不少字.

4岁那年,余秋雨背上书包走进了乡村的小学.小学有一个图书馆,有几十本童话和民间故事,十分诱人.但几十本书怎么能满足得了几百名学生呢?老师想出了一个办法,写100个毛笔小楷字才可借得一本书.余秋雨的毛笔字,就是在那时打下的根基.他在回忆那段日子时,曾说:“我正是用晨昏的笔墨,换取了享受《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的权利.直到今天,我读任何一本书都非常恭敬,那是从小养成的习惯.”

在余秋雨11岁的时候,为了能让他有更好的前途,他们全家借住到上海市区.余秋雨在上海报考了中学.

中学的图书馆不小,但每天借书都要排长队,而且想借的书十次有九次都被借出去了.后来,余秋雨到处打听,终于知道有一个叫“上海青年宫图书馆”的地方借书比较方便,就立即去申办了一张借书证.青年宫在江西中路200号,快到外滩了.当时正值困难时期,人们每天都吃不饱.余秋雨在晚饭后要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青年宫,走到一半就饿了.当他走到图书馆时,离人家关门已经不到一个小时了.从青年宫图书馆把书借出来也不容易,所以余秋雨只能在那里看.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等找到书,就只剩下半个多小时了,能读几页?但是,就为了这几页,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子,每天忍着饥饿走一个多小时,看完再走一个多小时回家.这种如饥似渴的阅读精神怎能不让人为之感动?

正是少年时那段艰辛的阅读时光,为他今后的文化之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余秋雨的《长者》一文中,我们还看到了余秋雨在年轻时发愤读书的情景.1975年世事纷扰,29岁的余秋雨因肝炎回乡下养病,在恩师盛钟健先生的帮助下,被安排到了奉化山间的一个蒋经国的图书室,专心阅读了当时很难找到的《古今图书集成》《二十四史》《四部丛刊》等书.这简直是上天的一个有意的成全,也使得余秋雨像金庸笔下的人物,仅有高人指点还不够,还让他在某山某洞中获得某种“武功秘笈”.这次阅读对余秋雨无疑是重要的,因为这正好和他在上海戏剧学院的老师张可的指导互为补充,形成双翼:张可指导他接触西方文化,这次他却走进了浩瀚的中国历史.

关于读书的方法,余秋雨有一个着名的“畏友”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已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关于余秋雨读书名言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余秋雨故事:饿着肚子饱读书

余秋雨故事:饿着肚子饱读书

2020-01-11 #经典故事

名人故事:余秋雨的读书法

名人故事:余秋雨的读书法

余秋雨,散文家,书架,基本相同,好书,对象,层面,畏友,水平,脑力,等级,活动,成为一种,可能有,对自己,我们需要,尽量减少

2020-06-11 #短篇故事

名人故事:余秋雨的读书法

名人故事:余秋雨的读书法

余秋雨,散文家,书架,基本相同,好书,对象,层面,畏友,水平,脑力,等级,活动,成为一种,可能有,对自己,我们需要,尽量减少

2020-06-12 #故事大全

名人故事:余秋雨的读书法

名人故事:余秋雨的读书法

余秋雨,散文家,书架,基本相同,好书,对象,层面,畏友,水平,脑力,等级,活动,成为一种,可能有,对自己,我们需要,尽量减少

2015-05-06 #故事阅读

马兰为何嫁余秋雨?有人说因为余秋雨的一本书 其实是佳人遇才子

马兰为何嫁余秋雨?有人说因为余秋雨的一本书 其实是佳人遇才子

余秋雨,马兰,爱情,这本书,我们俩,生活方式,作家,事儿,人生态度,前辈,工程,动作,局外人,才华,当事人,戏票,戏院,才气,方面,时候,杏花村,知识分子,看吧,艺术,结果,艺术创作,艺术工作者,著作,闲心,主要原因

2009-09-19 #长篇故事

现代名人余秋雨的读书励志故事

现代名人余秋雨的读书励志故事

余秋雨,图书馆,青年宫,多小时,张可,现代名人,上海,乡村,先生,借书,小学,时光,畏友,老师,指导,一本书,一个小时,励志故事,伊索,才可,蒋经国,钟健,上海戏剧学院,本和,江西中路,走进了,丛书,余姚县,习惯,中学

2020-05-11 #故事大全

现代名人余秋雨的读书励志故事

现代名人余秋雨的读书励志故事

余秋雨,图书馆,青年宫,多小时,张可,现代名人,上海,乡村,先生,借书,小学,时光,畏友,老师,指导,一本书,一个小时,励志故事,伊索,才可,蒋经国,钟健,上海戏剧学院,本和,江西中路,走进了,丛书,余姚县,习惯,中学

2020-05-11 #故事会

关于余秋雨读书的故事1200字

关于余秋雨读书的故事1200字

余秋雨,图书馆,青年宫,多小时,文档,张可,上海,乡村,借书,全文,先生,小学,时光,畏友,老师,指导,一本书,一个小时,读书的故事,才可,蒋经国,钟健,上海戏剧学院,江西中路,走进了,儿童,丛书,余姚县,习惯,中学

2010-11-09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