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李鸿章和左宗棠同是晚清名臣 为何名声相差那么远?有这三个原因

时间:2008-01-11

之所以大清朝还能够苟延残喘直到1912年,晚清的四大名臣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提示:本文共有 224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清朝末年,随着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朝政府已经摇摇欲坠。之所以大清朝还能够苟延残喘直到1912年,晚清的四大名臣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张之洞,这四个人支撑了清朝的最后几十年。

其中有两个人的名字非常冲突,那就是李鸿章和左宗棠。他们两个人同是当时大清朝廷的倚仗,地位旗鼓相当,名声也平分秋色。然而,在现代人眼里,他们两人的声名却是千差万别,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地下。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正确看待李鸿章的文章,结果评论里满是对李鸿章的批判,整篇文章没有提到只言片语的左宗棠,却有不少怀念“左公”的言语。可见左宗棠和李鸿章在人们眼中的差距,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抛开对左宗棠和李鸿章两人的偏见,理性地来说一说为什么左宗棠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比李鸿章高那么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理由:

1、秀才与兵的理念不同

李鸿章24岁就中了进士,而左宗棠直到临死都只是一个举人,从学历的角度来看李鸿章略胜一筹。可是古往今来,从来不是读书厉害就了不起的。

不过这也确实成为两人的区别所在,李鸿章是秀才当官,左右逢源;左宗棠是仕人从军,决胜千里。李鸿章是当官的才,左宗棠是打仗的料。其实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李鸿章和左宗棠并无高下之分,只是擅长的领域不一样。但是下面的故事就会明显看出两人的区别,也会明白为什么李鸿章不被看好了。

左宗棠是个暴脾气,点火就着的那种,但是这种暴脾气并不让人反感,因为国家和人民需要这种暴脾气。有一次,英国领事馆在上海的租借上树立了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华人与狗不许入内”。左宗棠知道了,不多废话,直接带人过去把牌子砸了,把人打了一顿,把管事的人抓走了。端坐在八抬大轿中间的左宗棠威严无比,身穿黄马褂,头戴宝石顶戴,三眼花翎,手执鹅扇 ,着实把外国人吓到了。这就是军人的血性,这要换成了李鸿章去应对这件事,做事肯定没有这么莽!

这里,我想打一个不是很恰当的比方,你是喜欢暴脾气的李云龙,还是好脾气的赵刚呢?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李云龙吧!

当然李鸿章这个秀才当得着实有些荒唐,这也是他一直为人们所诟病的原因。1885年,他在天津与法国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这是中国军队在与法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之后,签订的一个地地道道的丧权辱国条约。打赢了还被欺负,这是世界外交史上空前绝后的奇闻。对此,左宗棠领衔反对说“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他还说:“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正如左宗棠所言,这个条约是李鸿章洗不净的耻辱。

综上所言,这个秀才远远不如这个兵。

2、当官的理念不同

在当官这条路上,李鸿章和左宗棠的起点差不多,都是跟随曾国藩当幕僚,在消灭太平天国的战争中立下战功从而平步青云的。可是之后两人的从政方向却截然相反:李鸿章当的是自己和朝廷的官,而左宗棠当的是百姓和华夏的官。

李鸿章事业腾飞之后,除了自己吃香喝辣,部下们也是平步青云。而跟随左宗棠的官员无心争斗却受排挤,大多都没有一个好的结局,爱国商人胡雪岩就是这样的下场。

在中法战争的时候,李鸿章忙着斗倒左宗棠,因为在他看来这是左宗棠最虚弱的时候,本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则,他成功把左宗棠打倒,最后成为朝中独树一帜的力量。这就是李鸿章当官做的事情。

左宗棠当官并非只是为了简单的名利,而是有着更远大的追求。1849年,民族英雄林则徐曾经和当时还是平民的左宗棠有过一次谈话。对话中,林则徐看出这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于是将自己在新疆伊犁的所见所闻整理成资料托付给了左宗棠。后来1875年,林公早已作古,俄国侵犯伊犁,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保全了我国的边疆领土,这件事也是左宗棠被称为“民族英雄”的缘由。这是左宗棠当官做的事情,两人对比,高下立判。

在官场上,李鸿章和左宗棠最大的分歧在于,李鸿章认为大清朝的敌人在海上,因此需要大力投钱到海防中,而左宗棠则是认为威胁在陆地上,认为大清朝精力有限,需要大量投钱到边疆守卫中。海防重要还是疆防重要?这是个政治、军事、历史问题,我才疏学浅,着实不太清楚。但是我知道的是,左宗棠他重视疆防,因而他早年曾经收复过新疆,守卫过祖国领土,而李鸿章口口声声投资海防,大力建设北洋舰队,结果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最近几年,在网上总有一些给李鸿章洗白的言论,在这里,我想说,对比左公的所作所为,李鸿章真的差得太多了。

3、留下的财富

李鸿章他给我们留下的财富是……额,他没有给我们留下财富。但是他给后人留下了确确实实的财富,中国留学生之父容说:“我估计,李鸿章死的时候,留下了大约四千万两白银给后人。”

还有图中的这些财富:

而左宗棠呢,梁启超先生说他是“五百年以来的第一伟人”,额……这个,梁先生得出这个结论也不奇怪,毕竟他还不认识毛主席。

左宗棠临死之前,给四个儿子留下了2万两银子。然后还有价值连城的八句话:

让我们看看是哪八句话:

香港首富李嘉诚的办公室里就挂着其中一幅左公的话:

这八句话理解了真的很受用,与君共勉。

最后,我觉得奇怪的是,李鸿章是文人出身,必然文采飞扬,做了一辈子官,却没有只言片语给后人,留下的却只是金银财富;而左宗棠是一个带兵打仗的莽夫,却有着八句名言传世。所以,得出结论:有的官忙着救国,有的官却只是忙着当官。

总结一下:有些人死了,会流芳百世;有些人死了,却只能遗臭万年!

这都取决于当时人物的所作所为,怨不得历史,也怨不得后人!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关注@海贼说历史,让我们一起为历史点赞!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李鸿章和左宗棠同是晚清名臣 为何名声相差那么远?有这三个原因”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在曾国藩 张之洞 左宗棠和李鸿章这几个晚清名臣中 谁才华最高

在曾国藩 张之洞 左宗棠和李鸿章这几个晚清名臣中 谁才华最高

左宗棠,曾国藩,太平军,湘军,张之洞,李鸿章,收复新疆,名臣,临危受命,太平天国,新疆,阿古柏,陕甘,中曾,曾文正,杨一,毛主席,王震,上将,兵工,在新疆,理学家,年沙,新学堂,击败了,名声,功业,一战,一生,中华民族

2010-08-31 #短篇故事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 晚清名臣留下的挽联 哀思悠悠 让人泪下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 晚清名臣留下的挽联 哀思悠悠 让人泪下

曾国藩,左宗棠,挽联,李鸿章,胡林翼,对联,林则徐,莫友芝,知己,关系,诗人,长城,门生,一壶,宿学,寿民,尚铭,张之洞,斯言,曾国葆,有才,望之若,李鸿,若金,若石,落月,钟树,青枫,比你,四大

2018-10-08 #故事会

两人均为中兴名臣 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为何不如签卖国条约的李鸿章

两人均为中兴名臣 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为何不如签卖国条约的李鸿章

左宗棠,李鸿章,中心,巡抚,财政,李鸿,太平军,权力,李公,盛宣怀,胡雪岩,陕甘总督,亲信,兄弟,力量,后世,基础,捻军,官员,洋务,清廷,督抚,红顶商人,部下,银行,北洋海军,巨大贡献,收复新疆,丁汝昌,刘松山

2007-12-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被忽视的晚清名臣 跟他比 同时代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都得靠后

被忽视的晚清名臣 跟他比 同时代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都得靠后

文祥,左宗棠,肃顺,李鸿章,荣禄,名臣,曾国藩,沈桂芬,咸丰,恭亲王,时局,海防,张之洞,李鸿藻,桂良,八旗子弟,僧格林沁,北京,慈禧,慈禧太后,权臣,极尽,皇帝,能臣,可惜的是,收复新疆,刘蓉,富明阿,张亮基,慈安

2020-01-24 #故事会

左宗棠李鸿章海塞之争

左宗棠李鸿章海塞之争

左宗棠,海防,李鸿章,新疆,海塞,不稳,朝廷,曾国藩,陕甘,军事,主张,俄罗斯,实际,奏折,慈禧太后,方案,汉官,标志,蒙古,边塞,西征,问题,集团,收复新疆,介书生,况臣,李鸿,顾西,四大,名臣

2017-03-11 #故事会在线阅读

李鸿章想法设法收拾此人 只为扳倒左宗棠

李鸿章想法设法收拾此人 只为扳倒左宗棠

左宗棠,李鸿章,胡雪岩,军费,脾气,商人,对手,李鸿,盛宣怀,四大,方面,时候,清王朝,财神爷,问题,钱庄,正是因为,曾国藩,张之洞,盛宣,小了,清政,名臣,主战派,个人,世故,为人处事,人士,人称,人数

2009-07-04 #故事会

左宗棠提出收复新疆时 李鸿章为何要反对?

左宗棠提出收复新疆时 李鸿章为何要反对?

左宗棠,李鸿章,新疆,海防,北洋水师,实力,沙俄,英国,领土,英俄,收复新疆,中二,太平天国运动,名臣,势力,捻军,洋务运动,清廷,蒙古,主要贡献,丝毫不,提高自己,是如此,全军覆没,多大,张之洞,曾国藩,李鸿,在之后,人和

2015-01-01 #故事大全

如何看待左宗棠的一生及其与李鸿章的区别

如何看待左宗棠的一生及其与李鸿章的区别

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人们,历史,评论,问题,很多人,其理,史毕,不一样,和西,文章,今人,一面,北回,名臣,四大,学生,太平天国,坊间,小姑娘,差别,惯性,思想,思路,成分,捻军,所述

2012-03-31 #短篇故事